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间插血吸虫病疾病英文名称: schistosomiasis intercalata疾病概...
养生
疾病名称: 间插血吸虫病
疾病英文名称: schistosomiasis intercalata
疾病概述:
间插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intercalata)是由间插血吸虫寄生于肠道静脉所致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常因生食水产品所致。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其他、肠
常见症状: 血便、腹泻、腹痛、直肠下垂感、发热、恶心、呕吐
主要病因: 感染间插血吸虫
检查项目: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粪便检查、肝功能试验、免疫学检查、CT、MRI、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确诊后应积极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主要为患者和保虫宿主。保虫宿主为羊及啮齿类,中间宿主为水泡螺。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虫卵随尿液或粪便入水,血吸虫的幼虫(尾蚴)感染螺类,然后易感者直接接触疫水,尾蚴从而可通过皮肤黏膜进入人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间插血吸虫病在刚果(金)的东北部、加蓬和喀麦隆蔓延和流行,主要集中在中非共和国、乍得尼日利亚和中西非的其他地区。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由感染间插血吸虫所致。间插血吸虫生活史与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虫卵、尾蚴、童虫和成虫均可损害人体。成虫主要寄生于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虫卵沉积于肝和肠内,虫卵从粪便中排出。保虫宿主为羊及啮齿类,中间宿主为水泡螺。
病因-危险因素:
1、生吃水产品。
2、在非洲热带雨林旅游,并在当地河流中嬉戏。
3、种植水稻的人员。
4、居住在本病流行区。
症状-总述:
间插血吸虫病的症状主要由机体对于虫卵的免疫反应导致。常累及消化道,特别是直肠,即直肠血吸虫病。肝脾以及泌尿生殖系统极少受累。
症状-典型症状:
1、瘙痒
可有皮肤瘙痒症状,但无红斑出现。
2、消化系统症状
感染间插血吸虫后通常没有症状,但血便和腹泻似乎较曼氏血吸虫感染更为明显,并有腹痛和直肠下垂感,但无门脉高压。在毒血症阶段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肝脾肿大,但不常见。
3、泌尿系统症状
虽然尿中未见血液和虫卵,但重感染者常有尿痛现象。如与埃及血吸虫混合感染可引起流行性血尿症。
4、生殖系统症状
成虫的异位寄生可引起某些患者会阴部的不适和血精。女性可发生输卵管炎,表现为发热、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严重可并发不孕不育,自发性流产。
症状-并发症:
1、不孕
女性可发生输卵管炎,慢性输卵管炎长期不愈,可以引起输卵管内黏膜粘连,使输卵管堵塞,继发不孕。
2、直肠炎
虫卵沉积于肠内,机体对于虫卵的免疫反应会引起直肠炎,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里急后重、腹痛、便血等。
就医-门诊指征:
有疫区停留史、疫水接触史者,出现以下情况须及时就医咨询:
1、反复或持续皮肤瘙痒;
2、腹痛、腹泻、血便;
3、尿痛、尿发红;
4、会阴部不适,男性出现精液发红,女性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可于感染科诊疗。以排尿异常、会阴部不适为主要症状者,可咨询泌尿外科。以腹痛、腹泻等消化症状为主者,可咨询消化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从事什么工作啊?种水稻吗?
6、您最近去过中非共和国、乍得尼日利亚或者中西非的其他地区吗?
7、您在外面玩耍时,有没有接触过野外水源呢?接触后及时洗手了吗?
8、您最近有没有吃过生食呢?喝过生水吗?
9、您有什么基础病吗?比如肠胃炎?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确诊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我的家人需要筛查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血便、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粪便检查、肝功能试验、免疫学检查、CT、MRI、病理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患者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助于诊断。
2、粪便检查
粪便内检查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
3、肝功能试验
判断是否出现肝功能损伤,血清ALT、AST可增高。
4、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方法较多,如皮内试验、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而且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微量采血,操作简便。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间插血吸虫感染。
5、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取脑脊液进行化验,有助于判断检查间插血吸虫有无侵袭到脑。
检查-病理检查:
通过直肠或乙状结肠镜,自病变处取小部分病变组织,然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查有无虫卵。
检查-影像学检查:
CT和MRI:可以查看全身各脏器(尤其为小肠、膀胱、脑、肝)是否有异常,有助于间插血吸虫的定位和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间插血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鉴定。诊断过程中,还应与曼氏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等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在非洲只有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间插血吸虫三种,都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类似症状。埃及血吸虫引起泌尿系统血吸虫病,虫卵从小便中排出。另外两种血吸虫病可在粪便中发现虫卵,曼氏血吸虫虫卵有侧棘,而间插血吸虫卵在一端有长的终末棘。在粪便和直肠黏膜中找到典型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间插血吸虫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药物抗病原虫治疗,达到缓解症状、治愈疾病的目的。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吡喹酮、甲硝唑、尼立达唑等。
治疗-对症治疗:
1、腹泻严重者需要给予补液,以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
2、严重腹痛可使用解痉药物缓解。
治疗-药物治疗:
1、吡喹酮
主要是应用吡喹酮进行治疗,该药的毒性小、疗效好、给药方便、适应证广,对血吸虫各个发育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效果。并且本药的毒副作用小,治疗量对人心血管、神经、造血系统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不会发生致畸、致癌。但少数患者也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
2、甲硝唑和尼立达唑
对本病治疗有效,但效果不及吡喹酮。
治疗-相关药品:
吡喹酮、甲硝唑、尼立达唑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患者若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时,医生可能会在适当时机考虑给予患者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间插血吸虫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6个月,不过可能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产生一定的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病情严重者或未及时接受治疗,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等并发症。
2、本病可传染给其他人。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可经过规范治疗治愈。
预后-治愈率:
治愈率约为85%。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禁止搔抓皮肤瘙痒处,可以用手轻拍,缓解瘙痒。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出院后2周即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肝功等项目。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豆浆、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若有少量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给牛奶、米汤等流食,以中和胃酸,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5、患者可适量多喝水,保持患者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毒素的排泄和健康的恢复,特别是腹泻严重者可多喝淡盐水。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品。
3、患者要避免坚硬及粗糙的食物,保护胃肠道。
4、患者要避免饮生水,吃生食和不干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尽量避免去疾病暴发地区,密切接触患者。
2、在中非共和国、乍得尼日利亚或者中西非的其他地区居住的人群,外出时应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避免尾蚴通过皮肤黏膜进入人体。
3、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定时定区域消毒排泄物。
4、养成卫生的饮食习惯,不饮生水,不吃生食和不干净的食物。而且,餐具和厨房用品要生熟分开,不要用切过生食的刀和砧板切熟食。
5、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