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肩关节脱位疾病概述: 肩关节脱位,亦称肩肱关节脱位,古称肩胛骨出、肩膊骨出臼或肩骨脱臼。...
养生
疾病名称: 肩关节脱位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骨科、骨伤科
发病部位: 肩
常见症状: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肩部活动障碍
主要病因: 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
相关中医疾病: 肩关节脱位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肩关节而引起。临床常见的是向后跌倒,以肩部着地,或因来自后方的冲击力,使肱骨头前脱位。少数情况为肩关节前侧受到暴力打击,造成肩关节后脱位。
2、间接暴力
可分为传达暴力与杠杆作用力两种,临床最多见。
(1)传达暴力
患者侧向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位手掌撑地,暴力由掌面沿肱骨纵轴向上传达到肱骨头,使肱骨头冲破较薄弱的肩关节囊前壁,向前滑出至喙突下间隙,形成喙突下脱位,较为多见。若暴力继续向上传达,肱骨头可能被推至锁骨下部成为锁骨下前脱位;若暴力再继续向内传达,肱骨头可能撞及胸壁,由肋间隙或造成肋骨骨折后,进入胸腔,形成胸腔内脱位,较为少见。
(2)杠杆作用力
当暴力使上臂过度高举时,肱骨颈或肱骨大结节抵触于肩峰,构成杠杆的支点,使肱骨头向盂下滑脱,形成肩胛盂下脱位,然后在肌肉的牵拉下,肱骨头可滑至肩前,形成喙突下脱位。
诊断-诊断原则:
1、伤后局部疼痛、肿胀,肩部活动障碍。若伴有骨折,则疼痛、肿胀更甚,或有瘀斑。前脱位患者常以健侧手托患侧前臂,肩部失去正常圆钝平滑的曲线轮廓,形成“方肩”畸形。伤臂弹性固定于肩关节外展20°-30°位,可在喙突下、腋窝内或锁骨下扪及肱骨头。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肩关节正位和穿胸侧位X线片可明确脱位的方向、移位的程度及是否合并骨折等。
2、肩关节脱位大多合并有肱骨大结节骨折,少数可合并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滑脱、肱骨外科颈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等,临床应注意检查,切勿漏诊。必要时进一步做CT或MRI检查。
诊断-诊断依据:
1、伤后局部疼痛、肿胀,肩部活动障碍。若伴有骨折,则疼痛、肿胀更甚,或有瘀斑。前脱位患者常以健侧手托患侧前臂,肩部失去正常圆钝平滑的曲线轮廓,形成“方肩”畸形。伤臂弹性固定于肩关节外展20°-30°位,可在喙突下、腋窝内或锁骨下扪及肱骨头。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肩关节正位和穿胸侧位X线片可明确脱位的方向、移位的程度及是否合并骨折等。
2、肩关节脱位大多合并有肱骨大结节骨折,少数可合并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滑脱、肱骨外科颈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等,临床应注意检查,切勿漏诊。必要时进一步做CT或MRI检查。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其他治疗:
1、整复方法
(1)拔伸托入法
患者坐位,术者站在患肩外侧,以两手拇指压其肩峰,其余4指由腋窝内托住肱骨干。第一助手站于患者健侧肩后,两手斜形环抱固定患者,第二助手一手握患侧肘部,一手握腕上部,外展外旋患肢,由轻而重地向前外下方做拔伸牵引,与此同时,术者插入腋窝的手将肱骨头向外上方钩托,第二助手逐渐将患肢向内收、内旋,直至肱骨头有回纳感觉,复位即告完成。
(2)手牵足蹬法
患者仰卧于床上,用拳头大的棉垫置于患侧腋下,以保护软组织。术者立于患侧,两手握住患肢腕部,并用近于患侧的一足抵于患者腋窝内,即右侧脱位术者用右足,左侧用左足,在肩关节外旋、稍外展位沿患肢纵轴方向用力缓慢拔伸,继而徐徐将患肢内收、内旋,将肱骨头撬挤于关节盂内。当有入臼声时,复位即告成功。
(3)椅背复位法
患者坐在靠背椅上,将患肢放在椅背外侧,腋肋紧靠椅背,将棉垫置于腋部,保护腋下血管、神经,一助手扶住患者和椅背,术者握住患肢,先外展、外旋牵引,再逐渐内收,并将患肢下垂,然后内旋屈肘,即可复位成功。此法是应用椅背作为杠杆支点整复肩关节脱位的方法,适应于肌力较弱的肩关节脱位者。
(4)悬吊复位法
适用于年老体弱患者。患者俯卧于床,患肢悬垂于床旁,在患肢腕部悬挂2-5kg重物,持续牵引15分钟左右,多可自动复位。
2、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新鲜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多能成功,极少数需要切开复位,凡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考虑行切开复位。
(1)脱位合并神经、血管损伤,临床症状明显,手法整复后症状未得到缓解者。
(2)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多次手法整复未能取得成功者。
(3)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经手法整复未能取得成功者。
(4)合并关节盂大块骨折,估计日后将影响关节稳定者。
(5)合并大结节骨折,骨折块嵌夹于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阻碍复位者。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失败者,对于青壮年患者可考虑手术复位,而对于年老患者不必强求手术复位,应鼓励患者加强肩部活动,尽可能恢复肩关节的功能。习惯性脱位者,可考虑做关节囊缩紧术。
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