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腱鞘炎疾病英文名称: tenosynovitis疾病概述: 腱鞘炎(tenosynovi...
养生
疾病名称: 腱鞘炎
疾病英文名称: tenosynovitis
疾病概述:
腱鞘炎(tenosynovitis)是腱鞘因反复机械性摩擦而出现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腱鞘,手和手指、前臂、肩部多发。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致密结缔组织,腱鞘是包裹于长肌腱表面的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其间含有少量滑液,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的摩擦。可通过制动、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必要时也可选择手术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手部
常见症状: 局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反复机械性摩擦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MRI、超声、关节造影
重要提醒: 本病可导致关节功能的损伤,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临床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拇长伸肌腱和指总伸肌腱鞘炎、腓骨长短肌腱鞘炎、指屈肌腱腱鞘炎、拇长屈肌腱鞘炎及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腱炎等,后三种临床最为多见。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好发于女性。
2、运动员、手工艺工作者、零件生产者、音乐演奏专家等职业的人群多发。
病因-总述: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频繁活动引起过度摩擦,加之某些部位有骨性隆起或肌腱走行方向发生改变形成角度,这样就更加大了肌腱和腱鞘的机械摩擦力,这种机械性刺激,可使腱鞘在早期发生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症反应。
反复创伤或迁延日久以后,则发生慢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粘连等变化,腱鞘的厚度可由正常时的0.1cm以内增厚至0.2~0.3cm,由于腱鞘增厚致使腱鞘狭窄。
病因-危险因素:
1、姿势不正
使用鼠标或键盘时,长期保持手腕悬空的不正确姿势,出现“键盘手”、“鼠标手”,可导致腱鞘炎的发生。
2、先天因素
骨骼畸形等异常,可导致腱鞘炎的发病风险上升。
3、特殊职业人群
运动员、手工艺工作者、零件生产者、音乐演奏专家等也因长期反复单一的活动,出现某部位肌腱与腱鞘间机械摩擦力增加,导致患病风险增加。
4、女性
尤其是妊娠期妇女,由于怀孕激素水平变化,容易出现水肿和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腱鞘炎的发生。
症状-总述:
腱鞘炎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局部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度受限,按压也可感到疼痛。患者早期可能表现为局限性酸痛,活动稍受限。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向远侧放散,活动也越来越困难。
症状-典型症状:
1、疼痛
逐渐加重、活动后严重的局部疼痛。可伴肿胀。
2、结节
通常在发病部位发现,触之有疼痛,可随关节活动而滑动。
3、其他
关节僵直、活动受限,如手指不能伸直或屈伸,有时可出现弹响。晨起或工作劳累后,症状加剧。
症状-并发症:
患者病情进展,可能导致关节完全无法活动。
就医-门诊指征:
当患者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通常选择骨科就诊即可。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不舒服的感受吗?
2、您的症状是合适出现的?是否有加重的情况?
3、您从事哪些工作?是否需要长期的单一活动?
4、您平时有运动的习惯吗?
5、您是否有过病变部位受伤的经历?
6、您平时关节活动正常吗?
7、既往体检有发现异常吗?
8、类似情况出现后是否进行过治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的疾病严重吗?
3、我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吗?风险高吗?
4、我的疾病会复发吗?
5、我的关节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吗?
6、我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吗?
7、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然后通过X线、MRI、超声、关节造影等检查进一步了解局部结构变化。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发病部位进行观察和触摸,观察是否存在外伤,并寻找疼痛的部位、引发疼痛的姿势、以及是否存在结节,还可能需要患者配合摆出一些动作,如抬手臂、握拳等姿势以进行某些试验,寻找阳性体征来帮助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MRI和超声
通过影响观察骨骼及关节的情况,医生根据结果排除骨折等其他疾病。
2、关节造影
是有创检查。医生会向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气体或试剂,然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关节情况。造影可发现腱鞘充盈不全或闭锁。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根据疾病的发病部位、症状、体格检查及活动加重且休息后好转的特点来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会结合X线、MRI、超声及造影等检查结果来帮助确诊。
诊断-鉴别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
(1)相似点/混淆点:本病女性好发,可有晨起关节僵硬、疼痛,关节部位存在结节、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与腱鞘炎相近。但类风湿性关节炎还可导致心脏、呼吸等多个系统的问题,且伴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等全身症状。
(2)鉴别方法:通过自身抗体、影像学及关节穿刺等检查可鉴别。
2、腕管综合征
(1)相似点/混淆点:本病女性多发,有手、前臂或手腕麻木或疼痛,且活动时严重,晨起可有手指僵硬,甚至出现功能障碍,与腱鞘炎症状相似。但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受压导致,可出现手指麻木及力量减弱,导致不能握、捏东西,随着病情发展,还可出现肌肉萎缩。
(2)鉴别方法:可通过体格检查、肌电图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消除炎症,缓解症状,恢复患病部位的相关功能。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症状较轻的早期患者,可通过休息等方式缓解。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炎症,如果疗效不佳,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患者要注意休息,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
2、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冰敷或热敷,但要注意保证温度的适宜。
3、使用设备固定患者病变肢体,提供保护。
4、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摩,但不要自行按摩,防止出现损伤。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
2、封闭治疗
可在局部使用局麻药(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后,于腱鞘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等药物进行治疗,能缓解局部肿胀的情况。但不能过多注射。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治疗-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进行腱鞘切开减压。医生会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寻找腱鞘,然后剪开增厚的腱鞘,完全解除腱鞘狭窄部分。缓解患者症状,恢复关节功能。
治疗-其他治疗:
如有需要,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不要自行训练,以免受伤。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本并不会影响患者寿命。
预后-危害性:
不及时的治疗,或过度劳累,导致病情发展严重,可能导致腱鞘被撕裂或破坏,出现难以治疗的结果。
预后-自愈性:
部分病情轻的患者,经过积极地休息,可自行恢复。但部分患者需要进行积极地治疗。
预后-治愈性:
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日常-总述:
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病变区域的充分休息,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手术患者要注意保持伤口的卫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充分休息患病区域,遵医嘱进行固定,不要擅自去除固定装置。
2、遵医嘱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功能。
3、恢复后也不要过度使用,防止病情复发。
4、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保持良好的心情,及时排解不良情绪,有利于身体恢复。
6、戒烟限酒。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以及功能恢复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注意保护手术伤口,避免牵拉、抓挠伤口。避免伤口接触污物。不要过度活动手术区域,保证伤口正常愈合。
饮食调理:
患者要注意减少使用刺激性的食物,少吃不健康的食物。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均衡饮食。
饮食建议:
1、按时吃饭,可选择少食多餐的方式。
2、适当摄入蛋白质,保证身体所需,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含脂肪较少的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
4、适当增加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比如牛奶、豆制品等。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喝浓茶、咖啡。
2、少吃油腻、腌制的食物。
3、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疫苗,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发病可能。
1、定时休息
长时间处于某种行为,如打字、练琴等,可每隔15或30分钟休息一次,使肌肉和关节得到放松。
2、摆正姿势
在进行体育锻炼或使用电脑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可降低腱鞘炎的患病风险。
3、做好准备活动
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可提高肌肉的温度,降低组织损伤的风险。
4、正确操作
正确掌握工具的使用方式,不要用蛮力劳动,避免发生损伤。
5、注意修养
局部出现损伤时,及时养伤,痊愈后再恢复工作。
6、保护关节
寒冷季节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寒风直吹。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