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角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keratitis疾病概述: 角膜炎(keratitis)是角膜防...
养生
疾病名称: 角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keratitis
疾病概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头部、眼
常见症状: 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下降
主要病因: 感染性因素、内源性因素、局部蔓延因素
检查项目: 眼部检查、溃疡组织刮片、免疫学检查、组织活检、裂隙灯检查、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
重要提醒: 感染性角膜炎是世界性的常见致盲眼病,约20%盲人因角膜感染所致,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
相关中医疾病: 混睛障、聚星障、金疳、风轮赤豆
临床分类:
目前角膜炎多根据其病因分为以下几类:
1、感染性角膜炎
感染性角膜炎又可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不同进一步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棘阿米巴性等。
2、免疫性角膜炎
与自身免疫相关的一类角膜炎,多由于自身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了角膜组织而引起炎症性改变。
3、营养不良性角膜炎
营养不良导致结角膜抵御侵袭的功能下降出现的角膜炎。
4、神经麻痹性
由于三叉神经周围性麻痹使角膜发生营养障碍而出现的角膜炎症。
5、暴露性角膜炎
指睑裂闭合不全的各种病变,导致角膜暴露及眨眼运动障碍,泪液不能正常湿润角膜所发生的角膜上皮损伤引起的角膜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感染性角膜炎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感染性角膜炎患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角膜炎近些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病因-总述:
角膜炎多是由于角膜的防御能力减弱,外界或内源性致病因素侵袭角膜组织所致。其病因根据来源不同,主要可包括感染因素、内源性因素和局部蔓延因素。此外,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角膜炎发病的风险增加。
病因-基本病因:
1、感染性因素
感染源性角膜炎是世界性的常见致盲眼病,约20%盲人因角膜感染所致。主要病原微生物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细菌仍然是感染性角膜炎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他还有衣原体、结核杆菌和梅毒螺旋体等。
2、内源性因素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出现角膜病变。某些全身病也可以影响角膜,如维生素A缺乏引起角结膜干燥或角膜软化。
3、局部蔓延
邻近组织的炎症可波及角膜,如结膜炎可引起周边部角膜浸润性炎症,巩膜炎可引起硬化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可影响角膜内皮等。
病因-危险因素:
1、长期使用隐形眼镜
长期使用隐形眼镜会增加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角膜炎的风险。通常是由于戴眼镜的时间超过建议的时间,隐形眼镜消毒不彻底或游泳时戴隐形眼镜导致。
2、免疫力下降
各种因素导致的免疫力下降均可导致角膜炎的发病风险增高,如免疫系统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3、皮质类固醇
皮质类固醇滴眼剂治疗眼部疾病可能会增加患者发生感染性角膜炎的风险,也可能使得现有角膜炎恶化的风险增大。
4、眼部外伤
角膜曾有过外伤史,可能导致患者角膜防御功能受损,容易发生角膜炎。
症状-总述:
角膜炎患者常有典型的眼部刺激症状,多会存在视力下降,部分类型角膜炎还可存在眼部分泌物。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眼部症状及体征可有所不同,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角膜炎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症状-典型症状:
1、眼部刺激症状
患者多有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典型刺激症状,症状可持续存在至炎症消退。
2、视力下降
角膜炎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若病变位于中央光学区,则视力下降更明显。
3、分泌物
化脓性角膜炎除出现角膜化脓性病灶外,其浸润灶表面还伴有不同性状的脓性分泌物。
症状-病情发展:
角膜炎随疾病发展可有不同的阶段分期,多数角膜炎包含以下四个分期:
1、浸润期
致病因子侵袭角膜,引起角膜缘血管网充血,炎性渗出液及炎症细胞随即侵入病变区,形成局限性灰白色混浊灶,称角膜浸润。
2、溃疡形成期
病情未得到控制,浸润继续加重,浸润区角膜组织因细菌分泌的毒素或组织释放的酶的损害及营养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坏死的组织脱落形成角膜溃疡。
3、炎症消退期
经过正确的治疗,抑制了致病因子对角膜的侵袭,角膜炎症逐渐消退,溃疡边缘浸润减轻,基质坏死、脱落停止。此期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4、愈合期
炎症得到控制后,角膜浸润逐渐吸收,溃疡的基底及边缘逐渐清洁平滑,周围角膜上皮再生修复覆盖溃疡面,溃疡凹面为增殖的结缔组织充填,形成瘢痕。
症状-并发症:
膜炎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或症状较重时,可能出现不同的并发症:
1、角膜炎可迁延不愈形成慢性角膜炎,或复发出现病毒感染。
2、视力下降或失明。
3、角膜炎开放性溃疡。
4、继发性青光眼。
5、角膜瘢痕或穿孔。
6、角膜新生血管。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
2、眼部出现脓性分泌物。
3、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眼部不适的患者需前往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畏光患者可携带墨镜等保护眼睛。
3、可能会进行散瞳检查眼睛,最好使用公共交通,而不要自行驾驶交通工具前往就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不适的?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什么确诊的疾病么?
7、您有在使用一些药物吗?
8、您近期是否使用了隐形眼镜?
9、您近期有无游泳或浴缸沐浴?
10、您的用眼卫生习惯如何?
11、您之前视力正常吗?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吗?多少度?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这个病会传染么?
4、这个病可能导致失明么?
5、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需要日常佩戴眼镜吗?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角膜炎患者多需行眼部检查以明确患者眼部症状及体征,还需裂隙灯检查、溃疡组织刮片、免疫学检查、组织检查、角膜共焦显微镜等多种检查手段参与,确诊并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多会对患者眼部进行直接观察,患者眼部多有睫状充血、角膜浸润和角膜溃疡等典型临床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溃疡组织刮片
溃疡组织刮片的方式一般为刮取眼部患处组织,并对其进行病理染色,可在早期完成病原学诊断,医生还可同时进行细菌、真菌、棘阿米巴培养,为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提供可靠的依据。
2、免疫学检查
多用于怀疑免疫性角膜炎检查的患者,相应的免疫学检查可对患者病因的明确具有重要作用。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活检主要用于经过药物治疗或疾病病灶深在发展者,由于其刮片病原体诊断阳性率较低,有时需行组织活检。
检查-其他检查:
1、裂隙灯检查
医生多在裂隙灯下检查患者眼部结构,裂隙灯可提供明亮的光源和放大倍数,明确角膜炎的特征和病情严重程度,也可明确疾病对眼睛其他结构的影响。
2、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
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对感染性角膜炎如棘阿米巴角膜炎和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而且还可在治疗过程中多次使用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诊断-诊断原则:
角膜炎诊断并不困难,一般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确诊,但医生在诊断时多还需要通过多种检查方式对患者病因进行明确,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膜炎、巩膜炎等眼部疾病可与角膜炎症状相似,需要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结膜炎
角膜炎和结膜炎都是眼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都可表现为眼部不适、流泪、眼内分泌物增加以及充血,很容易混淆。但角膜炎对视力影响明显,且病灶主要部位与结膜炎有所区别,可通过眼科检查鉴别。
2、巩膜炎
巩膜炎和角膜炎相同的症状为眼睛水肿、充血。但发病部位、程度存在差异。角膜炎充血通常弥漫整个眼球,而巩膜炎仅眼睛局部会出现充血的现象;角膜炎同时还会伴有分泌物增多、眼部瘙痒、睁眼困难等症状,但巩膜炎多无此症状。
治疗-治疗原则:
角膜炎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和减轻瘢痕形成。角膜炎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同类型的角膜炎治疗药物有所差别,部分患者症状严重造成倒睫等情况时可能需要手术正畸,造成严重角膜损害时有时需行角膜移植。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多用于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患者的病情,选择一种或多种广谱抗生素,待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原菌后,再调整给予敏感抗生素进一步治疗。常用的有头孢菌素、妥布霉素等。
2、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物仍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缺乏高效、低毒、广谱的理想药物。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以提高疗效,病情严重者可配合全身用药。局部药物有两性霉素B眼药水、咪康唑眼药水、复胞嘧啶眼药水等;全身用药可使用氟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等。
3、抗病毒药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使用抗疱疹病毒药物治疗,防止复发也是治疗的重点。常用的有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
4、糖皮质激素
细菌性角膜炎急性期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慢性期病灶愈合后可酌情使用;真菌性角膜炎禁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糖皮质激素原则上只能用于非溃疡型的角膜基质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使用不当可致病情恶化甚至角膜穿孔。
5、其他
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时,轻者可用短效散瞳剂如托吡卡胺眼药水滴眼,炎症严重者可用1%的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散瞳;对于棘阿米巴角膜炎可选用氨基糖苷类、聚双胍类药物进行治疗;根据病情还可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治疗-手术治疗:
1、角膜移植术
主要用于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溃疡穿孔或即将穿孔者,应采取包括角膜移植在内的手术治疗,是将病变混浊的角膜切除,替换成透明的异体角膜,以控制炎症,使患者视力得到一定恢复。术后多需继续药物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保存眼球。
2、矫正手术
主要用于非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部分类型的角膜炎症状严重,可能引起倒睫等问题,需要矫正手术进行治疗。眼睑缺损、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等疾病的患者,好发角膜炎,也应当手术修复。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角膜炎患者的预后情况与其病因、病程及严重程度均有一定的关联,轻症患者治愈后一般不遗留其他问题,症状较重者则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且预后不佳。
预后-危害性:
1、角膜炎可造成多种眼部不适,严重影响生活。
2、部分患者病情较重可出现多种并发症,造成视力的不可逆损伤。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需积极就医治疗。
预后-治愈性:
轻症患者可以治愈,重症患者视疾病发展程度确定能否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轻症患者可以治愈,重症患者治愈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预后-复发性:
本病存在复发可能。
日常-总述:
角膜炎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对于疾病症状的控制和促进疾病的康复都有重要意义。部分类型的角膜炎具有传染性,有效的生活管理对于预防其传染也相当有效。
日常-生活管理:
1、保证充足的睡眠,可有效缓解眼部疲累,保持患者眼部健康。
2、感染性角膜炎患者应当减少与人接触,避免造成传染。
3、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尤其避免手部不洁时揉眼。
4、避免接触烟尘等物质。
5、避免滥用药物,尤其入眼药物。
6、发病期间避免去公共浴池或泳池。
7、阅读时应在光亮适宜的环境下,尽量不要在光线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阅读。
饮食调理:
角膜炎患者日常饮食应当注意调整,注意营养均衡,促进疾病的恢复。同时,应当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对眼部疾病造成不良影响。
饮食建议:
1、饮食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2、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虾、牛奶、豆类等。
3、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丝瓜、苦瓜、青菜、芥菜等。
4、多吃新鲜水果,如香蕉、雪梨、苹果、哈密瓜、葡萄干、杨桃、龙眼肉等。
饮食禁忌:
1、忌烟、酒、咖啡。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尽量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
4、忌食烤炸炙烧食物,如油条、油炸花生、煎饼、烤羊肉串、烧鹅等。
5、少食滋腻味厚的食物,如糯米、红枣、蜂蜜、花生、松子、枇杷等。
预防措施: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管理可有效预防角膜炎的发生:
1、勤洗手、洗脸、不用手和衣袖擦眼。
2、及时清洗枕巾等用品。
3、避免接触感染性角膜炎患者,防止受其传染。
4、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用品。
5、使用隐形眼镜者应当注意佩戴及摘取隐形眼睛时手部的清洁,同时注意及时清洗或更换隐形眼镜。
6、减少眼部刺激,接触烟尘等物质时可佩戴防护镜。
7、唇疱疹或面部疱疹者避免触摸眼部及周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