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巨大儿疾病英文名称: macrosomia疾病别名: 巨大胎儿疾病概述: 巨大儿(mac...
养生
疾病名称: 巨大儿
疾病英文名称: macrosomia
疾病别名: 巨大胎儿
疾病概述:
巨大儿(macrosomia)的定义在国内外暂无统一的标准,欧美国家将体重达到或超过4500g的胎儿定义为巨大儿;而我国将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的胎儿视为巨大儿。巨大儿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7%,近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由于巨大儿常在产程中发现,给分娩造成困难,所以其手术产率及死亡率均较正常胎儿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产科
发病部位: 子宫
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腹部明显隆起、腹部明显沉重、两肋胀痛
主要病因: 与遗传因素、孕妇产次和年龄、孕妇营养情况、疾病因素、巨大儿分娩史、过期妊娠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产科检查、血糖测定、超声检查
重要提醒: 孕妇应保证合理饮食,注意控制饮食量,避免体重增长过快,从而降低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巨大儿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7%,在国外的发生率约为15.1%。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好发于经产妇和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孕妇。
2、男胎多于女胎。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近年随着营养过剩的孕妇的增加,巨大儿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病因-总述:
巨大儿的病因较多,包括遗传因素、孕妇产次和年龄、孕妇营养情况、疾病因素、巨大儿分娩史以及过期妊娠等。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可以控制胎儿的细胞生长和组织分化,如果父母的身材比较高大,则容易分娩巨大儿。
2、孕妇产次和年龄
临床统计发现,胎儿的体重随着孕妇产次和年龄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3、孕妇营养情况
孕期营养过盛与巨大儿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孕前体重在65kg以上者,容易分娩巨大儿。
4、疾病因素
(1)孕妇患糖尿病是巨大儿的重要病因之一,且糖尿病孕妇分娩的巨大儿多为非匀称型,其特征是胎儿胸腹腔内脏等器官增大,内脏周围脂肪组织增多,表现为胸围、腹围大于头围,肩围/头围比值增高,容易发生肩难产。
(2)此外,胎儿软骨发育不良及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亦可致巨大儿。
5、巨大儿分娩史
曾经分娩过巨大儿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分娩巨大儿的可能性较大。
6、过期妊娠
过期妊娠会导致胎儿继续生长、体重继续增加,从而可能会形成巨大儿。
症状-总述:
巨大儿主要表现为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而孕妇主要表现为体重增长迅速、腹部明显隆起,在孕晚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腹部明显沉重以及两肋胀痛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1、对母体的影响
(1)头盆不称:巨大儿头盆不称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表现为临产后胎头不易入盆,往往阻隔在骨盆入口之上,可导致第一产程延长,进而增加剖宫产率。
(2)肩难产:肩难产的发生率与胎儿体重成正比,可能导致严重的阴道损伤和会阴裂伤,甚至子宫破裂;造成子宫过度扩张,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从而可能引起产后出血;也可使孕妇在产后因分晚时盆底组织过度伸长或裂伤,而发生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情况。
(3)胎先露:胎先露长时间压迫产道,容易导致尿瘘或粪瘘。
2、对胎儿的影响
(1)巨大儿难以通过正常产道,常需要手术助产,从而可能引起颅内出血、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严重时甚至死亡。
(2)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比如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孕期体重迅速增长、腹部明显隆起;
2、伴两肋胀痛;
3、伴呼吸困难等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产科诊治范畴,孕妇应到产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产科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爱人身材高大吗?
6、您孕期血糖高吗?
7、您这是第几次怀孕?之前分娩的胎儿体重是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对孩子有影响吗?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3、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孕妇出现体重增加迅速、腹部明显隆起、腹部明显沉重及两肋胀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产科检查,初步了解孕妇及胎儿的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血糖测定、超声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可见腹部明显膨隆,宫高>35cm。
2、触诊
可发现胎体大,先露部高浮。若为头先露,多数胎头跨耻征为阳性。
3、听诊
胎心清晰,但位置较高。
检查-实验室检查:
医生可通过血糖测定了解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而有助于确定病因。
检查-其他检查:
B型超声检查可观察胎儿腹围增长速度,每周腹围增长>1.2cm者,巨大儿阳性预测值为79%。如胎儿双顶径(BPD)达10cm,股骨长度(FL)达8.0cm,胎儿腹围(AC)>33cm,应考虑巨大儿的可能,如以上3个数值均达标,巨大儿准确率达80%以上。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腹围及头围等各项生物指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可胎儿的体重。如果胎头双顶径大于10cm,则需进一步测量胎儿的肩径及胸径,若肩径及胸径大于头径,则需警惕难产的发生。
诊断-诊断原则:
目前尚无方法准确预测胎儿在宫内的大小,巨大儿需在出生后才能明确诊断。但医生可通过病史采集,孕妇体重增加迅速、腹部明显隆起、腹部明显沉重及两肋胀痛等症状,以及产科检查、血糖测定、超声检查,作出初步判断。
治疗-治疗原则:
医生会根据妊娠周数、孕妇症状、胎儿估算体重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比如,阴道试产者可在产程中注意放宽剖宫产指征,以改善妊娠结局;胎儿可在出生后30分钟左右监测血糖,以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治疗-一般治疗:
1、对于有巨大儿分娩史或妊娠期疑为巨大儿者,应注意监测血糖,排除糖尿病。
2、若确诊为糖尿病,则孕妇应积极治疗,控制血糖,并在足月后根据胎盘功能及糖尿病控制情况等因素,决定终止妊娠的时机。
3、巨大儿应在出生后30分钟监测血糖,出生后1~2小时开始喂糖水,及早开奶,以预防新生儿低血糖。
治疗-药物治疗:
1、轻度低血糖的胎儿可口服葡萄糖,严重低血糖者采取静脉输注。
2、胎儿容易发生低钙血症,应注意补充钙剂,多将10%葡萄糖酸钙加入葡萄糖液中进行静脉滴注。
治疗-相关药品:
葡萄糖、葡萄糖酸钙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估计胎儿体重>4000g且合并糖尿病者,一般建议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
2、对于估计胎儿体重>4000g而无糖尿病者,可进行阴道试产,但产程中需注意放宽剖宫产指征。产时充分评估,必要时产钳助产,同时做好处理肩难产的准备工作;分娩后应通过宫颈及阴道检查,了解有无软产道损伤,并预防产后出血。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巨大儿的预后与孕妇体质、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等因素有关。若孕妇可以及时进行恰当的处理,则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母婴预后较好;若孕妇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好,则可能发生严重的母婴并发症。
预后-危害性:
1、巨大儿可能会导致孕妇出现头盆不称、肩难产等情况,增加剖宫产的概率。
2、巨大儿可能会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情况,严重时甚至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
日常-总述:
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医嘱定期产检、注重体重管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等,以顺利安全地分娩出胎儿。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孕妇提供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孕妇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孕妇可在身体耐受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耐受力。
4、定期产检,注意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5、合理膳食,避免体重增长过快。
6、积极治疗糖尿病,注意控制血糖。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监测孕妇体重增长情况、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等。当发现胎儿增长过快时,应该及早就医。
饮食调理:
孕妇应注意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注意控制饮食量,以保持合理的体重增长;而胎儿应在出生后及早开奶,建议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饮食建议:
1、孕妇
(1)孕妇的饮食应以富含营养、清淡可口、容易消化为原则,可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
(2)饮食均衡,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铁剂、叶酸、钙剂等。
(3)可适当增加蔬果的摄入,保持大便的通畅。
2、胎儿
胎儿应在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
饮食禁忌:
1、避免吃一些油腻、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食物。
2、禁烟酒。
3、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巨大儿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孕期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并及时控制血糖水平。
2、定期产检,注意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3、合理饮食,加强孕期体重管理。
4、孕期适当活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