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老年急性阑尾炎疾病英文名称: gerontism acute appendicitis疾...
养生
疾病名称: 老年急性阑尾炎
疾病英文名称: gerontism acute appendicitis
疾病概述:
老年急性阑尾炎(gerontism acute appendicitis)是外科常见病,也是最多见的急腹症,阑尾管腔阻塞是最常见的病因。老年人对疼痛反应迟钝,起病不如青年人突然,腹痛一般不剧烈,转移性腹痛出现较晚或不明显。老年人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尤在70岁以后。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阑尾
常见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
主要病因: 阑尾管腔阻塞、细菌入侵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X线、超声、CT、腹腔镜、腹腔穿刺
重要提醒: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并发症多,病情复杂,死亡率高,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处理,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老年急性阑尾炎占急性阑尾炎总数的1%~4%,随着社会老龄人口增多,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也相应升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饮食不规律、饮食不卫生以及存在阑尾结构先天异常的老年人。
病因-总述:
粪石、寄生虫、食物残渣等使管腔变窄,排空能力低下,导致阑尾血运障碍及细菌入侵而发炎。
由于老年人阑尾组织呈生理性老化,黏膜层菲薄,肌层纤维化和脂肪浸润,易发生炎症。同时,老年血管硬化导致阑尾血运障碍,阑尾发炎时易造成阑尾坏疽、穿孔。老年人因免疫系统老化,机体防御机制减弱,炎症易扩散。
病因-基本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
是急性阑尾炎最主要的病因。阑尾管壁中的淋巴滤泡明显增生及管腔中的粪石或结石是引起阑尾管腔阻塞的两大常见原因,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则是较少见的原因。阑尾管腔细长、开口狭小、不同程度的卷曲,都是造成阑尾管腔易于阻塞的因素。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仍继续分泌黏液,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
2、细菌入侵
由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黏膜上皮并使黏膜形成溃疡,细菌穿过溃疡的黏膜进入阑尾肌层。阑尾壁间压力升高,妨碍动脉血流,造成阑尾缺血,最终造成梗死和坏疽。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其他
阑尾先天畸形,如阑尾过长、过度扭曲、管腔细小、血运不佳等都是急性炎症的病因。胃肠功能障碍(如腹泻、便秘等)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肠管肌肉和血管痉挛,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
症状-总述:
患者常出现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但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腹肌薄弱,防御功能减退,起病不如青年人突然,腹痛一般不剧烈,转移性腹痛出现较晚或不明显。
症状-典型症状:
1、腹痛
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此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位置。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其腹痛也有差异,如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
2、胃肠道症状
发病早期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也可发生,但程度较轻。有的病例可能发生腹泻。盆腔位阑尾炎,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症状。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排气排便减少。
3、全身症状
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发热,达38℃左右。阑尾穿孔时体温会更高,达39℃或40℃。如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当阑尾化脓坏疽穿孔并腹腔广泛感染时,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可同时出现血容量不足及败血症表现,甚至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症状-并发症:
1、腹腔脓肿
是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的后果。在阑尾周围形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或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肿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
2、内、外瘘形成
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痿或外瘘,此时脓液可经瘘管排出。
3、化脓性门静脉炎
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化脓性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肝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疸等。虽属少见,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脓毒症。
就医-急诊指征:
1、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腹痛持续剧烈。
2、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在38℃以上,心率增快。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上腹疼痛,逐渐移向脐部。
2、厌食、恶心、呕吐。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持续剧烈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
2、出现上腹疼痛,逐渐移向脐部,厌食、恶心、呕吐等普通症状,需去普通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腹部进行检查,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腹痛的?
2、您腹部是否受过外伤?
3、您是否吃过什么不卫生的食物?
4、您是否有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
5、您是否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
6、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急性阑尾炎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是什么?
3、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需要住院么?大概时间是多长?
5、我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治疗?要吃药么?要动手术么?
6、如果手术的话风险大么?会有后遗症么?
7、治疗以后会复发么?
8、我以后需要注意什么?饮食有禁忌么?
9、我需要复查么?多长时间复查?需要复查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从而作出初步诊断,然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X线、超声、CT、腹腔镜、腹腔穿刺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可有右下腹压痛、右下腹肿块等,医生还可能请患者配合进行一些检查。
1、腹膜刺激征
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阑尾炎症加重,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等病理改变。
2、结肠充气试验
医生让病人仰卧位,然后用右手压迫患者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3、腰大肌试验
医生让患者左侧卧,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
4、闭孔内肌试验
医生让病人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白细胞升高均不明显。
2、尿常规
尿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如尿中出现少数红细胞,说明炎性阑尾与输尿管或膀胱相靠近。明显血尿说明存在泌尿系统的原发病变。
3、血生化
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有无电解质、肝肾功能的异常,了解患者情况。还能检查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有无异常,有助于排除急性胰腺炎。
检查-其他检查:
1、腹腔镜
腹腔镜可以直观观察阑尾情况,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其他脏器疾病,对明确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难于鉴别诊断的阑尾炎,采用腹腔镜检查具有明显的优点。
2、腹腔穿刺
是有创检查,医生穿刺后取得穿刺液,对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可见盲肠扩张和液气平面,偶尔可见钙化的肠石和异物影,可帮助诊断。
2、超声
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
3、CT
CT的敏感性优于超声,尤其有助于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多种影像学检查来综合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急性输卵管炎和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穿孔溢出的胃内容物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容易误认为是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腹痛。患者多有溃疡病史,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体征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具疼痛和压痛,腹壁板状强直等腹膜刺激症状也较明显。胸腹部X线检查或CT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则有助于鉴别诊断。
2、右侧输尿管结石
多呈突然发生的右下腹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向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右下腹无明显压痛,或仅有沿右侧输尿管径路的轻度深压痛。尿中查到多量红细胞。超声或X线平片在输尿管走行部位可呈现结石阴影。
3、妇产科疾病
(1)急性输卵管炎和急性盆腔炎:下腹痛逐渐发生,可伴有腰痛;腹部压痛点较低,直肠指诊盆腔有对称性压痛;伴发热及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有脓性白带,阴道后穹隆穿刺可获脓液,涂片检查细菌阳性。可通过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2)卵巢囊肿蒂扭转:有明显而剧烈腹痛,腹部或盆腔检查中可扣及有压痛性的肿块。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见于儿童。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腹部压痛部位偏内侧,范围不太固定且较广,并可随体位变更。超声或CT检查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有助于鉴别诊断。
5、急性胃肠炎
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重,无右下腹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体征。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由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进展快,穿孔早,常伴发心血管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一旦诊断应及时手术,同时注意处理伴发的内科疾病。
治疗-一般治疗:
1、叮嘱患者禁食,进行胃肠减压,排出胃肠道内容物。
2、由于患者禁食,应为患者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可以选择静脉输注营养液。
3、关注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时进行补充,避免出现休克。
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为主。
1、抗生素
控制感染、消灭病原菌,可选择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甲硝唑、替硝唑等。
2、镇痛剂
使用观点尚未统一。通常在确诊决定手术后可以适当应用镇痛药,如布桂嗪或哌替啶。
治疗-相关药品:
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甲硝唑、替硝唑、布桂嗪、哌替啶
治疗-手术治疗:
老年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去除病灶,防止感染蔓延。早期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也可采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治疗-治疗周期: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老年急性阑尾炎如能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延误诊断或不合理治疗,也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阑尾坏死、穿孔,甚至出现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可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过手术治疗,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复发性:
一部分患者可能转为慢性阑尾炎,通常患者会进行手术切除阑尾,术后一般不会复发。
日常-总述:
老年急性阑尾炎由于起病较急,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情况,并定期复查,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就诊。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由于起病较急,患者往往会产生不良心理状况。
(2)患者常常担心手术后并发症,对手术充满焦虑与恐惧。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主动关心患者,帮助其减轻思想负担。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增加腹压得活动,避免形成切口疝。
2、尽可能避免大幅度动作,如剧烈咳嗽、大笑等,避免腹部伤口裂开。
3、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体恢复。
5、保持情绪稳定,及时排解不良情绪,避免大幅情绪波动。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进行复查,复查日期与患者的病情有关,具体日期以医嘱为准。
日常-术后护理:
1、全麻术后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者,可取半卧位。遵医嘱早期在床上翻身、活动肢体,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
2、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出现胀痛或跳痛、红肿、压痛、脓肿、局部出现波动感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3、术后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应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出现粘连性肠梗阻。
饮食调理:
本病主要是手术治疗,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饮食。注意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及高脂肪饮食。
饮食建议:
1、术后肠蠕动恢复前暂禁食,给予肠外营养。肛门排气后,有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3、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充分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4、少量多餐。
饮食禁忌:
1、避免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纤维的饮食。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老年急性阑尾炎目前暂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措施。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1、改变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纤维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3、积极治疗或控制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疾病。
4、定期体检,如发现有阑尾的畸形或是其他病变,及时进行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