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淋球菌感染疾病英文名称: gonococcal infection疾病概述: 淋球菌感染...
养生
疾病名称: 淋球菌感染
疾病英文名称: gonococcal infection
疾病概述:
淋球菌感染(gonococcal infection)是指由淋病奈瑟球菌(简称淋球菌)侵入人体引起的感染,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俗称淋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排出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等。也可侵犯眼睛、咽部、直肠等处,以及经血行播散到全身。经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预后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性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排出黏液或脓性分泌物
主要病因: 淋病奈瑟菌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涂片检查、培养检查、抗原检测、基因诊断、药敏试验
重要提醒: 本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治疗的同时,应避免性生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人是淋球菌的惟一天然宿主,患者是传播淋球菌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其中轻症或无症状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
淋球菌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包括阴道性交、口交或肛交。
2、非性接触传播
(1)非性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衣裤、床上用品、毛巾、浴盆、马桶等间接感染。
(2)新生儿淋球菌性眼炎多通过淋球菌感染母体产道感染引起的。
(3)妊娠妇女患淋球菌感染,可以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及胎儿感染。
(4)通过医务人员的手和器具引起医源性感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是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病种,全球每年新发病数6000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性活跃的人群。
病因-总述:
淋球菌为革兰阴性的卵圆形或球形菌,通过性接触或非性接触侵入人体后,可侵犯人体的黏膜组织,如尿道和女性的宫颈等,淋球菌可使细胞破裂、坏死,或释放毒素,进而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此外,还可经血行播散到全身。
病因-危险因素:
1、曾感染过淋球菌或其他性传播疾病。
2、性伴侣有感染史。
3、有多个性伴侣。
4、发生了不安全的性行为。
5、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球菌感染史。
症状-总述:
患者的具体症状根据性别、发病位置不同而有所分别。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道口红肿、发痒、排尿不适;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常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此外,病原菌还可侵犯眼部和咽部,引发眼睑红肿和咽部不适。
症状-典型症状:
1、男性淋球菌感染
(1)急性淋球菌感染:潜伏期为1~14天,常为2~5天。表现为急性尿道炎症状,尿道口红肿、发痒及轻微刺痛,继而有稀薄黏液流出,引起排尿不适。约2天后,分泌物变得黏稠,尿道口溢脓,脓液呈深黄色或黄绿色,红肿发展到整个阴茎龟头及部分尿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行动不便、夜间阴茎常有痛性勃起。可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红肿疼痛,亦可化脓。有50%~70%的患者伴有淋球菌侵犯后尿道,表现为尿意窘迫、尿频、急性尿潴留。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少数可有发热达38℃左右,全身不适,食欲缺乏等。
(2)慢性淋球菌感染: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表现为尿道常有痒感,排尿时有灼热感或轻度刺痛、尿流细、排尿无力、滴尿。
2、女性淋球菌感染
淋球菌感染主要部位为子宫颈,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表现为白带增多,为脓性或不具有特性,常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伴宫颈充血,触痛,偶有下腹痛及腰痛。尿道口充血,有触痛及脓性分泌物,有轻度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有烧灼感;淋菌性阴道炎较少见,症状轻微,有些患者有腹部坠胀,腰背酸痛,白带较多,有些患者有下腹痛和月经过多等。
3、淋球菌感染性结膜炎
新生儿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症状,多为双侧,表现为眼睑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成人多为自身感染,常为单侧,表现同新生儿。由于有脓液外溢、俗称“脓漏眼”。
4、淋球菌性咽炎
表现为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体炎,偶伴发热和颈淋巴结肿大。有咽干不适、咽痛、吞咽痛等症状。
5、淋球菌性肛门直肠炎
表现为里急后重,有脓血便,肛管黏膜充血,脓性分泌物,淋球菌培养阳性。
6、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是由于淋球菌通过血行播散到全身,出现较严重的全身感染。如淋球菌性败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症状-并发症:
1、男性淋球菌感染合并症
男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因治疗不当或酗酒、性交等影响,导致感染进一步展并蔓延至后尿道,引起前列腺炎、附睾炎和精囊炎、尿道球腺炎等;炎症反复发作形成瘢痕后可引起尿道狭窄。
(1)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有发热、寒战,会阴疼痛及伴有排尿困难等尿路感染症状。检查时前列腺肿胀、压痛,前列腺按摩液涂片或培养找到淋球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轻微,多仅在早晨尿道口有分泌物。
(2)附睾炎和精囊炎:单侧居多。有附睾肿大疼痛,睾丸触痛、肿大。精囊炎时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终末尿混浊并带血,直肠检查可触及肿大的精囊,同时有剧烈的触痛。慢性精囊炎一般无自觉症状,直肠镜检查出精囊发硬,有纤维化。
(3)尿道球腺炎:发生在会阴或其左右,出现指头大小结节、疼痛,压迫尿道而排尿困难,急性可化脓破溃,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4)尿道狭窄:反复发作者可引起尿道狭窄,少数可发生输精管狭窄或梗阻,出现排尿困难,严重时尿潴留。可继发输精管狭窄、精囊囊肿与不育。
2、女性淋球菌感染合并症
女性淋球菌感染的主要合并症有淋菌性盆腔炎,如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继发性输卵管卵巢脓肿及其破裂所致的盆腔脓肿,腹膜炎等。多在月经后突然发病,有高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下腹痛,脓性白带增多,双侧附件增厚、压痛。
就医-门诊指征:
1、明显尿道口红肿、发痒;
2、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排出黏液或脓性分泌物;
3、女性伴白带增多,伴外阴刺痒和烧灼感;
4、有高危性生活史,怀疑性病者;
5、出现持续眼痒、发红或咽部不适。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以泌尿系表现为主者,可咨询泌尿外科,女性可咨询妇科。
2、怀疑性病者,可咨询皮肤性病科。
3、以眼部症状为主者,可咨询眼科。
4、以咽喉症状为主者,可咨询耳鼻喉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并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孩子)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孩子)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有过冶游史吗?
6、您的伴侣有类似的症状吗?
7、孩子母亲有相关病史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可以确诊吗?
2、我(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是通过性接触传染的吗?(是通过母婴传播的吗?)
4、我(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孩子)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6、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7、我(孩子)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会对生育产生影响吗?会给孩子遗留什么问题吗?
9、平时生活我(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10、我(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女性阴道分泌物增多、男性尿道口灼痒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涂片检查、培养检查、抗原检测、基因诊断、药敏试验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时患者需要脱掉裤子躺在诊床上,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对其进行检查,女性可见外阴红肿、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男性可见尿道口充血红肿、触痛,按压时有异常分泌物流出。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涂片检查
取患处分泌物或脓液,直接涂片可见白细胞内大量革兰阴性双球菌。阳性率90%左右。因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杂菌多,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阳性率仅50%~60%,易出现假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
2、培养检查
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患者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
3、抗原检测
(1)固相酶免疫试验(EIA):可用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
(2)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通过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直接检测淋球菌外膜蛋白-1。
4、基因诊断
(1)基因探针诊断:淋球菌的基因探针诊断,所用的探针有:质粒DNA探针、染色体基因探针和rRNA基因探针。基因探针诊断的敏感性较差。
(2)基因扩增检测: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淋球菌检测的灵敏性,它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简便的优点,可以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极微量的病原体。操作时要防止污染,以免出现假阳性。
5、药敏试验
在培养阳性后进一步作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做敏感试验,或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用以指导选用抗生素。
检查-其他检查:
轻度心肌炎者,心电图可见传导阻滞。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涂片检查、培养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非特异性尿道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接触史
患者有婚外性行为或嫖娼史,配偶有感染史,与淋球菌感染患者(尤其家中淋球菌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史,新生儿母亲有淋球菌感染史。
2、临床表现
淋球菌感染的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宫颈口或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等。或有淋菌性结膜炎、肠炎、咽炎等表现,或有播散性淋球菌感染症状。
3、实验室检查
男性急性淋球菌感染性尿道炎涂片检查有初步诊断意义,对女性仅做参考,应进行培养,以证实淋球菌感染。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基因诊断方法确诊。
诊断-鉴别诊断:
1、非特异性尿道炎
临床症状与淋球菌感染相似,但有明显的诱因,如导尿管等引起的继发感染:分泌物镜检无革兰阴性双球菌。
2、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潜伏期长,症状较轻,分泌物为浆液性稀薄黏液。涂片检查可见白细胞,但胞内无革兰阴性双球菌。
3、念珠菌性阴道炎
外阴阴道瘙痒和白带增多,白带呈白色水样或凝乳状:镜检可见菌丝和孢子。
4、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呈米汤样泡沫状;分泌物涂片可找到滴虫。
5、细菌性阴道炎
白带增多,呈灰色,均匀一致,有鱼腥味:涂片检查可见多形核白细胞,但涂片和培养查不到淋球菌。
治疗-治疗原则:
足量、及时、规范的应用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多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合并衣原体感染的患者,可以同时应用抗衣原体感染药物,其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和治疗,并在治愈前禁止性交。
治疗-药物治疗:
1、应用抗生素可以杀灭致病菌,目前选用的抗生素主要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等。对于不能接受头孢菌素者,可选用大观霉素或阿奇霉素。患者若对某种抗生素过敏,应提前告知医生。
2、对有合并症淋球菌感染的治疗除疗程要足够外,还应考虑到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如合并衣原体或(和)厌氧菌感染,治疗方案应包括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生素。
治疗-相关药品:
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大观霉素、阿奇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0~3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若早期及时进行合理规范的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延误治疗时机或治疗不合理,可引起各种并发症。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可累及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因瓣膜快速破坏所致,急性心内膜炎,甚至死亡。
预后-危害性:
延误治疗时机或治疗不合理,可使病程迁延,引起各种并发症或发展为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导致盆腔炎、尿道狭窄,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多数患者经过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男性患者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女性患者可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本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患者可能因此产生自卑、羞愧的心理。
(3)有些婴幼儿患者是由于母婴传播致病,母亲可能因此感到自责。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还要尊重患者,帮助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患者应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积极参加文娱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感受美好生活。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避免产生耐药性。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勤换衣物。可以穿宽松舒适的棉质或者丝质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5、疾病恢复期间禁止性生活。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以明确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4、建议患者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细菌毒素的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或者浓茶、咖啡、辣椒、花椒、咖喱等。
3、患者要少吃油腻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且性生活前后也要进行清洗,穿棉质或者丝质内裤,并勤换洗内裤,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不与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用品。
2、避免危险性生活,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生理期禁止性生活。
3、建议外出时避免使用坐浴及盆浴,避免去卫生条件不好的浴室或者游泳池,在外面使用马桶前垫上卫生纸。
4、建议孕前体检,加强产前筛查。
5、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