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颅骨缺损疾病英文名称: defect of skull疾病概述: 颅骨缺损(defect...
养生
疾病名称: 颅骨缺损
疾病英文名称: defect of skull
疾病概述:
颅骨缺损(defect of skull)是指因开放性颅脑损伤造成的颅骨残缺,导致脑部与外界直接相通。颅脑创伤是造成颅骨缺损的主要原因。颅骨缺损综合征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常表现为头痛、头晕、缺损处不适、缺损边缘疼痛及感觉过敏等。目前,颅骨缺损的诊断主要依靠颅脑外伤史、头颅X线和CT检查。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脑组织的膨出和脱出,产生严重后果。颅骨修补术能够降低患者脑积水的发生率,可有效规避继发性脑损伤事件,促进相关脑组织功能的恢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颅脑
常见症状: 颅骨缺损综合征、钻颅综合征、缺损处疼痛、抽搐发作、脑萎缩、顽固性脑膨出、脑脱出
主要病因: 头部外伤、感染、肿瘤、颅骨变形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外减压术
检查项目: 头颅X线、头颅CT
重要提醒: 颅骨缺损再次损伤的危险性相当严重,如出现相关症状或颅脑部外伤需及时就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颅骨缺损好发于中、青年人。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颅骨缺损主要由头部外伤造成,头部外伤在临床较为常见,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乡机动车辆的增多,颅脑外伤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且伤情逐渐严重。此外,去骨瓣减压术的应用,也使得颅骨缺损的发病率增高。
病因-总述:
颅骨缺损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头部外伤是本病最主要的原因,此外,感染、肿瘤、颅骨变形性疾病的手术切除、先天性疾病和外减压术等也可引起本病。
病因-基本病因:
1、头部外伤
(1)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
(2)各种原因所致的不能复位的颅骨凹陷性骨折,行扩创术后。
(3)穿透与穿通伤。
(4)小儿闭合性线性骨折。
(5)头皮及颅骨的烧伤和电灼伤。
2、手术
(1)感染、肿瘤及颅骨变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手术清除病灶,可造成颅骨缺损。
(2)先天性颅裂及外减压术后。
病因-危险因素:
1、感染
颅骨骨髓炎可导致颅骨的坏死和缺损,如若进行坏死颅骨清创术,则可造成颅骨缺损。感染所致的颅骨损伤常见于头皮疖痈、外伤性颅骨骨髓炎、头皮血肿、术后感染性颅骨骨髓炎、血源性颅骨骨髓炎、颅内炎症、鼻窦炎性颅骨骨髓炎、结核性颅骨骨髓炎等。
2、肿瘤
如需手术切除病灶,则可造成颅骨缺损。
3、颅骨变形性疾病
临床表现严重者则需进行手术切除变形组织,可造成颅骨缺损。
症状-总述:
颅骨缺损小于3cm者多无症状;对施行颞肌下减压术或枕下减压术后造成的缺损患者,有肥厚的肌肉及筋膜覆盖,并在缺损区形成坚韧的纤维性愈合层,起到原有颅骨对脑的保护作用,临床上亦无任何症状;若缺损直径达到3cm以上,特别是额部缺损,可产生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颅骨缺损综合征
颅骨缺损小而硬膜完整者较少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缺损面积较大者可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头痛、头晕、缺损处不适、闷胀、怕震动、缺损边缘疼痛、感觉过敏和局部脑组织的搏动感。
2、钻颅综合征
表现为头痛、头晕、怕嘈杂、易受激、易疲劳、精神抑制等。
3、缺损处疼痛
用力或晒太阳时疼痛加剧。
症状-并发症:
1、再次外伤的危险性
由于脑组织缺少颅骨的保护,当外力直接作用于颅骨缺损的部位,脑组织将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即便外伤不是作用于缺损处,而是作用于其它部位,由于强烈的震荡、冲击,使缺损处的脑组织向外膨出,挤压和摩擦于骨缺损的边缘,也会造成凸出处脑组织的损伤和坏死。
2、颅骨缺损并发脑膨出和脑脱出
当颅骨缺损伴有脑膜缺损时,如果有颅内高压情况存在,则脑组织经缺损处向外突出,形成脑膨出。若这时还存在头皮缺损,则可形成脑脱出。
3、癫痫
颅骨缺损还可引发癫痫。
4、头皮感染和颅骨骨髓炎
在急性期,感染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全身感染的表现。伤口积脓时,可向头皮穿破。若脓液引流不畅或感染向颅内蔓延,可引起硬脑膜外脓肿、脑膜炎或脑脓肿。
5、脑萎缩
颅骨缺损使患儿脑血流呈低灌注状态,使脑内营养不良,从而引起脑萎缩,对患儿生长发育有相当明显的影响。
就医-急诊指征:
1、患者出现脑组织的膨出,膨出面积较大且症状较为严重者;
2、患者颅骨缺损后再次受到外伤者。
以上均需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拔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既往有头部外伤的情况,或有肿瘤、感染、先天性颅裂及外减压术后的病史,并出现头晕、头痛、烦躁等症状时。
2、可触碰到骨窗部的脑组织搏动。
出现以上状况需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脑组织膨出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需于神经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询问病史,即往有头部外伤、手术等病史可携带既往就诊资料,方便医生判断。
3、近期有服用药物者,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头部外伤史吗?
2、您既往有哪些病史,有没有脑部肿瘤病史、颅骨骨髓炎病史?
3、您现在有无头痛、头晕的感觉?什么情况下加重呢?
4、您目前正在服用哪些药物?
5、您的头部缺损处有无疼痛?与太阳照射是否有关?
6、您可以感受到脑组织的搏动吗?搏动感和体位有关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2、手术后可以彻底治愈吗?手术治疗存在哪些风险呢?
3、头痛为什么在晒太阳的情况下会加重呢?
4、我在平时生活中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5、如果不手术,可以自愈吗?
6、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大吗?手术后孩子能否恢复正常?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头颅X片、头颅CT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时脑部骨窗区可见脑波动,体位变动时骨窗区膨胀或下陷,伴有脑积水时骨窗区张力增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片
可显示颅骨缺损。
2、头颅CT
可显示脑组织膨出及脑室系统有无扩大积水。
诊断-诊断原则:
颅骨缺损的诊断应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头部外伤、手术等病史,再结合体格检查、头颅X线、CT等检查结果即可做出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患者既往有头部外伤史、颅脑肿瘤、感染、先天性颅裂、去骨减压术后等相关病史。
2、症状表现为颅脑缺损综合征,即头痛、头晕、体位变动时加重,颅骨骨窗边缘疼痛不适。
3、体格检查时,骨窗区可见脑波动,体位变动时骨窗区膨隆或下陷,伴有脑积水时骨窗区张力增高。
4、头颅X线片可显示颅骨缺损,头颅CT还可显示脑组织膨出及脑室系统有无扩大积水。
治疗-治疗原则:
颅骨缺损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需进行颅骨修补成形术,但对手术时机、方法和选用的材料、适应证及禁忌证均需认真考虑。
治疗-药物治疗:
颅骨缺损需进行颅骨修补成形术,一般不使用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颅骨缺损的治疗是实行颅骨缺损修补术。
1、手术指征
(1)颅骨缺损>3cm者。
(2)缺损部位有碍于美观。
(3)引起长期的头昏、头痛等症状难以缓解者。
(4)脑膜-瘢痕形成伴癫痫者(需同时切除癫痫病灶)。
(5)严重精神负担影响工作与生活者。
2、手术禁忌证
(1)头皮、颅骨或颅内有炎症者。
(2)颅内残存有不可摘除的碎骨片,特别是伤后颅内曾有化脓感染者。
(3)有颅内压增高者。
(4)昏迷患者或一般情况较差者。
3、修补时间的选择
(1)闭合性颅骨骨折、头皮完整及损伤较轻、脑损伤不重者,可在清除凹陷粉碎骨片的同时行一期颅骨成形术,但需警惕感染问题。
(2)无感染伤口,可于伤后2-3个月行颅骨成形术;感染伤口应视感染范围及程度而定,最早也需待伤口全愈合半年以上方可行修补术。
(3)颅骨缺损部有广泛头皮瘢痕时,手术宜分期进行,先做头皮成形术(如转移皮瓣等),愈合后3-4周,再行颅骨修补术。
(4)小儿颅骨缺损不宜于5周岁以前做修补。
4、修补材料的选择
(1)自体骨移植:可选用自体肋骨、胫骨、肩胛骨等。具有术后愈合良好,无异物刺激反应等优点,但由于其塑形困难,且需要另做手术取骨,目前极少应用。
(2)同种异体骨移植;可用骨库储存的颅骨片、肋骨等。但易发生感染,目前基本不用。
(3)异种异体骨移植;选用动物骨骼等,目前已废弃不用。
(4)异物植入成形术:如钛板、有机玻璃等,此法目前应用较多。
治疗-治疗周期:
颅骨缺损的治疗周期约1-3个月。具体的周期与患者的原发疾病、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等有关。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颅骨修补术能够降低患者脑积水的发生率,有效规避继发性脑损伤事件。患者经过早期规范手术治疗,大多预后良好。术后可保证患者颅腔的完整,改善脑组织血液回流,促进相关脑组织功能的恢复,并降低不良反应。
预后-危害性:
1、额颞部的缺损在美容方面仅次于面部,会给患者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
2、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出现癫痫、头皮感染、颅骨骨髓炎、脑萎缩等并发症。甚至造成脑组织的膨出和脱出,危及患者生命。
3、颅骨修补术后,患者可发生皮下积液、癫痫、感染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手术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分析。
预后-根治性:
颅骨修补术可去除病因,较少再发作。
预后-后遗症:
癫痫、脑萎缩等。
日常-总述:
患者应缓解焦虑、不安情绪,树立长期康复的决心,保持心情愉悦。谨遵医嘱进行护理,防止再次受伤。当病情不缓解或复发时需及时就医。
日常-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对颅骨缺损及并发症的不良心态,树立长期康复的信心,使其明白疾病康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后仍可能遗留部分后遗症,要正确面对现实,接受客观事实,战胜自己,战胜疾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
日常-生活管理:
1、在康复期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可以进行按摩、采取合理的卧床姿势以及肌肉主动疗法等,也可以对患者实行一定的口语训练或者是发音训练等语言疗法。
2、嘱患者多与社会接触,保持乐观的态度,避免用脑过度,保证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提倡营养全面。此外,还应定期复查,家属需体谅患者内心的痛苦和感受,发现病情波动及时就医。
日常-复诊须知:
1、需携带之前的相关病历、检查报告等。
2、注意告知医生症状是否好转,有无再次发生外伤等。
日常-术后护理:
1、卧位指导
术后患者采取头颅健侧卧位,防止钛网受压变形、移位。床头要抬高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防止脑水肿发生。
2、术后观察
严密观察呼吸、脉搏、心率、血压、瞳孔和意识状态的变化,应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护,并做好详细记录。
3、切口护理
在进行伤口换药的时候,应该使用无齿镊和头皮进行接触,检测是否产生波动感,如果产生了波动感的话应该及时进行穿刺抽液以及包扎处理。
4、引流管护理
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引流量,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管有无折叠、堵塞和松动及脱出情况。
日常-特殊护理:
1、随时观察缺损区情况,如膨出的大小、硬度、有无分泌物及脑脊液漏等。
2、加强骨窗局部的观察与护理,防止感染。缺损区洗头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抓伤,伤口发痒时一定不要去抓。
3、避免碰撞缺损区域,防止受压。
4、改变体位时勿过于剧烈,活动时强度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脑组织移位。
5、外出带帽子,加强头部保护,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防止意外受伤。
饮食调理:
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有利于术后恢复。
饮食建议:
术后第1天予流质饮食,昏迷未醒患者一般在一天内禁食,其后视情况予半流质或普通饮食,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饮食禁忌:
术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并适当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
预防措施:
1、生活中避免外伤,驾驶出行时,需遵守交通规则,从事危险工作时,要注意安全生产原则,戴安全帽。
2、患有头部肿瘤、感染、外伤的患者,应遵循医嘱积极治疗,防止颅骨缺损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