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卵泡发育不良疾病英文名称: follicular maldevelopment,FM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卵泡发育不良
疾病英文名称: follicular maldevelopment,FM
疾病别名: 卵巢发育不良、小卵泡、卵泡发育不良综合征
疾病概述:
卵泡发育不良(follicular maldevelopment,FM)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因素导致的卵泡大小及功能均不能达到成熟卵泡水平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卵泡的生长速度异常、形态异常、大小异常、数量异常及位置异常。本病较少见,发育停滞、闭锁及未成熟卵泡排卵是卵泡发育不良的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导致不孕。因此,对卵泡发育不良的治疗直接影响到对不孕症及自然流产的防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患者患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卵巢
常见症状: 不孕、原发性闭经或初潮延迟、月经稀少、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主要病因: 主要是由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内分泌紊乱等导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激素检测、彩超和阴超、卵泡的监测、腹腔镜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发现有月经稀少、突然停经等症状,应及早就医治疗,避免发生不孕等严重后果。
流行病学-发病率:
卵泡发育不良在临床上较少见,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只发生于女性。
病因-总述:
目前对卵泡发育不良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发育中的卵子是走向成熟还是走向闭锁受到多种因子的严格调控,包括内分泌和卵巢内的旁分泌和自分泌因子,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之间以及颗粒细胞与颗粒细胞之间的细胞通讯的综合调节,其中任一环节失调都有可能导致卵泡发育的异常。
病因-基本病因:
1、激素的影响
卵泡的发育过程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的影响,在下丘脑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控制下,腺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在FSH和LH的作用下,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等。雌二醇(E2)的分泌量和分泌周期失常,或因其不能高至激起排卵期LH分泌高峰,或因其低至不足以重新刺激FSH分泌,均是卵泡发育不良,引发排卵障碍的重要原因。
2、细胞因子的影响
卵巢局部存在的多种因子在卵泡募集至优势卵泡排出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可通过与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刺激颗粒细胞增殖分化,从而调节卵泡发育、成熟及闭锁。
3、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前发现卵泡发育的过程受各种基因调控,基因通过表达产物反馈调节卵泡的发育,其调节作用各不相同。研究发现,PTX3基因的表达可促使卵丘细胞外基质形成、卵丘黏弹性基质稳定、卵丘充分膨胀,进而影响排卵。
4、信号通路参与调控
研究发现,卵泡的正常生长、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过程中,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进行调控的,包括Wnt、EGFR-ERK等。
病因-危险因素:
1、多囊卵巢综合征
雄激素过多,排卵功能紊乱,是卵泡发育不良最常见的原因。
2、其他疾病
卵巢早衰、垂体泌乳素肿瘤、席汉综合征等,可导致卵巢发育不良。
3、药物因素
服用含激素药物,可增高个体的患病风险。
4、内分泌紊乱
过度减肥、精神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等可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卵泡发育不良的风险。
症状-总述:
卵泡发育不良患者的主要表现有卵泡早期发育正常,进入中、晚期后生长缓慢,生长结局表现为发育停滞、闭锁及未成熟卵泡排卵。
症状-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有原发性闭经或初潮延迟、月经稀少、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等,严重者可导致不孕。
症状-并发症:
卵泡发育不良可并发卵巢异位、卵巢囊肿等。
症状-伴随症状:
卵泡发育不良可伴有腹痛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初潮推迟,超过16岁没有来首次月经。
2、月经稀少。
3、闭经。
以上均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首诊科室为妇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3、医生可能会进行激素检查,检查应避开月经期,一般在月经结束后第5天检查,检查前应禁食。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越来越严重?
2、您第一次来月经是什么时候?上一次来月经是什么时候?出血量大吗?多久能干净?
3、您服用过避孕药等含有激素的药物吗?
4、您之前有过妇科疾病吗?进行过哪些治疗?
5、你是否怀孕?以前怀孕过吗?什么时候怀的第一个孩子?生过几个孩子?
6、您有节食减肥吗?工作压力大吗?平时休息好不好?
7、您饮食习惯怎么样?平时吸烟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卵泡发育不良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4、我的情况严重吗?
5、您建议先尝试什么治疗?有风险吗?
6、做这个治疗贵吗?我将尝试多少个疗程?
7、治愈的概率大吗?我还可以怀孕吗?以后生的婴儿会有缺陷吗?
8、这个治疗方案如果失败,我还可以做哪些治疗?
9、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为了明确诊断、评估病情,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激素检查、B超、卵泡监测等,必要时还可行腹腔镜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患者生长发育情况,触诊腹部,部分患者可有腹痛。
检查-其他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一种需要通过腹部切口进行的有创检查,可以检查囊肿、粘连、感染等问题,可见卵巢小、萎缩等异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彩超和阴超
可显示卵巢萎缩,未见卵泡则应警惕卵巢早衰;卵巢正常大小,两侧卵巢可见多个小卵泡,且直径小于1cm,提示可能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2、卵泡的监测
一般情况下,自月经周期的第8天起,每2天B超监测1次,当发现卵泡直径达17毫米时,则每天监测1次,当卵泡发育成熟直径达20~23毫米时,必要时每天测2次,直至排卵为止。B超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是诊断卵泡发育不良最主要且准确的方法。
诊断-诊断原则:
通过患者闭经、不孕等典型症状,结合B超检查、激素检查结果,以及B超监测卵泡生长发育,并且排除其他疑似病变,基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卵泡发育不良的治疗主要为药物促排,促排卵药物可提高体内促性腺激素水平,从而调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活动,最终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目前常见的药物为是克罗米芬(C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性激素放激素(GnRH)。
治疗-药物治疗:
1、克罗米芬(CC)
是临床最常使用的促排卵药物。其药理作用是与内源性雌激素竞争处于下丘脑部位的雌激素受体,从而使得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受阻,促使垂体分泌FSH及LH,有利于卵泡进一步发育为成熟卵泡,避免优势卵泡的闭锁。但克罗米芬同时也对子宫内膜、宫颈和阴道上皮有抗雌激素作用,使得子宫内膜的发育受阻,成熟延迟,最终导致卵泡的发育和子宫内膜的发育无法同步,从而受精卵顺利着床的概率降低,影响妊娠率。同时宫颈黏液缺少雌激素化而变黏稠,精子不易穿入,不易形成胎孕。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联合运用克罗米芬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使妊娠率提高,流产率降低。
2、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
由等量的FSH、LH组成,为天然制剂,是不孕症患者诱发排卵或超排卵治疗中的一种常用且重要的药物。由于个体差异,使用该方案促排时,需要预先了解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故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进行卵泡监测,调整用量。临床治疗中,常常需要在卵泡发育成熟后使用HCG促排,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其作用为模仿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脉冲式分泌GnRH,促使垂体分泌FSH、LH,从而使卵泡生长发育,直到成熟排卵。
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主要应用于诱发排卵和维持黄体功能,其药理作用类似LH。在卵母细胞的最后成熟阶段,特别是核的成熟和排卵的过程需要LH峰激发时,使用HCG模拟LH峰,以诱发排卵。
治疗-相关药品:
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3~6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若未能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可导致不孕、卵巢异位等严重并发症。
预后-危害性:
1、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卵泡发育不良可导致不孕,影响生殖。
2、本病会有痛经、闭经等症状,病程较长,发展到后期还可能会导致卵巢异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需要接受正规治疗。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通过及时的规范治疗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有一定复发的可能。
日常-总述:
患者应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积极配合治疗。并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可听信广告随意换药。若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等情况,及时咨询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劳逸结合,放松身心,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宜经常熬夜。
2、远离劣质染发剂、增白化妆品,其中可含有苯、汞化合物、烷基磺酸盐等,通过皮肤粘膜吸收,导致卵巢功能受损。
3、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如长跑、游泳、骑单车、爬山、跳健美操或者是跳绳等,运动时间及频率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饮食调理:
挑食、节食等都会造成营养不良,使免疫力下降,合理的饮食搭配对于改善患者内分泌状况、控制病情有较大帮助。
饮食建议:
1、可适量补充蛋白质,多食鱼虾、牛奶等。
2、补充维生素,如绿豆芽、韭菜、黄瓜、胡萝卜等。
3、宜食豆类食物,提高体内的雌激素水平。
4、饮食需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多吃粗粮。
饮食禁忌:
1、少吃生冷、辛辣等食品。
2、不抽烟,不喝酒。
3、不宜食用高热量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
预防措施:
1、尽量不要吃含有激素的药物,如避孕药等。
2、积极治疗原发病。
3、放松心情,合理膳食,定期锻炼,不要过度节食减肥,避免内分泌紊乱。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