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疾病英文名称: 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
养生
疾病名称: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疾病英文名称: 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CLT
疾病别名: 桥本甲状腺炎
疾病概述: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CLT)是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s),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主要的原因,其特征是血清中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多数患者以甲状腺肿或甲减症状就诊。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甲状腺外科
发病部位: 甲状腺、颈部
常见症状: 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
主要病因: 病因未明,与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CT检查、MRI检查、碘131摄取率、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患者需禁食海带、海鱼、海蜇皮等含碘高的食物。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国外报道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患病率在1%~10%之间,发病率男性0.8/1000,女性3.5/1000。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其患病率和发病率受到碘摄入量的影响。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30~50岁人群高发。
病因-总述: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确切病因未明,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自身免疫因素
在多数患者的血清和甲状腺组织内含有针对甲状腺抗原的抗体,可能为机体的免疫耐受遭受破坏,从而产生了针对自体甲状腺的免疫应答反应。
2、遗传因素
本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同一家族中发病的情况很多见。
3、环境因素
碘摄入量是影响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随着碘摄入量增加,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碘摄入量增加还可能促进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发展为甲减。
病因-危险因素:
1、有家族遗传史;
2、患有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症状-总述:
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表现不典型或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甲状腺体肿大及颈部不适。还可根据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出现不同的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甲状腺体肿大
甲状腺双侧弥漫性肿大,质地韧,周围有结节。
2、颈部不适
患者可有颈前区不适,局部有疼痛和压痛,严重者可有压迫症状,出现呼吸或吞咽困难。多系肿大的甲状腺压迫气管或食管所致。极少压迫喉返神经,故无声音嘶哑。
3、甲状腺功能异常
(1)甲状腺功能亢进:少数患者在疾病早期出现甲亢症状如心动过速、不耐热、多汗、疲劳、肌无力、体重下降等。短期甲状腺毒症过后功能可恢复正常,也可能出现持久性甲减。
(2)甲状腺功能减退:可有怕冷、心动过缓、便秘甚至黏液性水肿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症、恶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肾上腺皮质功能低减、特发性卵巢功能低减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如病程迁延发展,几年后可出现甲减,表现为甲状腺萎缩、黏液性水肿、心率缓慢、全身酸痛、乏力、不爱活动、皮肤粗厚等。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给患者做体格检查,判断病变程度;然后会让患者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功能等,必要时可能行颈部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触诊检查甲状腺是否肿大,质地如何以及周围是否有结节,以判断病变程度。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
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明显升高是最有意义的诊断指标,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
2、甲状腺功能检查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检查的结果可有不同,早期T3、T4值升高,TSH值降低,而后期则可能相反。
3、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确诊率最高的诊断方法。本病可见甲状腺间质内有多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4、碘131摄取率
目的是进行鉴别诊断以及病情分析。本病碘131摄取率减低。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可检查甲状腺的病变情况,明确疾病类型。超声可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回声不均匀,可有结节。
2、CT、MRI检查
无特征性表现,但可以观察到病变范围。
3、核素扫描
甲状腺放射性分布往往不均匀,有片状稀疏区。
诊断-诊断原则: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坚韧,特别是伴峡部锥体叶肿大,均应疑为本病,如血清TPOAb和TgAb显著增高,可以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诊断-鉴别诊断:
1、甲状腺癌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肿大、质地韧硬,需与甲状腺癌鉴别。但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多以结节首发,不伴甲状腺肿,抗体阴性,FANC检查结果示恶性病变。
2、Graves病甲亢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与Graves病同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两者同时存在称之为桥本甲亢。桥本甲亢与Graves病甲亢鉴别常较难,通常通过长期随访确诊。
3、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有地区流行病史,肿大的甲状腺质地较软,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或低滴度,FANC有助于鉴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结节性甲状腺肿则为增生的滤泡上皮细胞,没有淋巴细胞浸润。
4、Riedel甲状腺炎
又称慢性侵袭性甲状腺炎、木样甲状腺炎,本病罕见。甲状腺不同程度的肿大,质坚如木,不痛,与皮肤粘连,不随吞咽活动,抗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或滴度很低,确诊依赖FNAC。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尚无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措施,医生会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及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甲状腺激素
如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应给予甲状腺激素治疗。常用药物为甲状腺素片、左甲状腺素片等。
2、糖皮质激素
甲状腺迅速肿大、伴压迫症状时,医生可能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药物有泼尼松。
治疗-相关药品:
甲状腺素片、左甲状腺素片、泼尼松
治疗-手术治疗:
单纯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不采用手术治疗,因手术切除甲状腺可使原有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进一步加重。但有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1、口服甲状腺制剂后甲状腺不缩小,仍有压迫症状。
2、有可疑结节、癌变或伴随其他肿瘤。
3、甲状腺过于肿大、影响生活和外观。
4、甲状腺短期内增大明显。
治疗-其他治疗:
1、饮食治疗
注意低碘饮食,以免病情加重。
2、生物疗法
使用抗原技术或者非特异性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病情、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肿大的甲状腺会影响个人形象,严重者可能会压迫颈部,导致吞咽或呼吸困难。
2、本病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3、病程迁延、反复,可能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部分人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可通过长期药物治疗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可通药物治疗治愈。
预后-根治性:
通过积极治疗,可实现根治。
预后-复发性:
易复发,应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碘。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有的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易反复,因此患者对疾病常有恐惧和焦急心理,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家属应多鼓励患者,通过沟通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病情恢复。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锻炼身体,进行体能训练,增强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
2、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才能有效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疾病的恢复。
3、温水清洗皮肤,甲状腺肿大者应穿着衣领宽松的棉质或丝质衣服,防止经常摩擦和挤压颈部。
4、卧室应安静、温湿度适宜,适当通风,保证空气新鲜。
日常-病情监测:
观察甲状腺的变化,留意是否出现其他新的症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应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如蔬菜、水果、甲鱼、淡水鱼、香菇、瘦肉、银耳等。
2、食含钾丰富的饮食,如香蕉。
饮食禁忌:
1、忌肥腻、油炸不宜消化的食物。
2、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芥末、辣椒等;禁食海带、海鱼、海蜇皮等含碘高的食物。
3、忌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4、避免暴饮暴食,不吃卷心菜、甘蓝等可加重甲状腺肿大的食物。
预防措施:
1、由于本病随碘摄入量的增加其发病率显著增加,因此高碘地区的人们应注意日常饮食习惯,控制碘摄入量,阻止甲状腺滤泡细胞被自身免疫破坏。
2、有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应及时治疗,防止疾病恶化引发本病的发生。
3、有家族遗传史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