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慢性输卵管炎疾病英文名称: chronic salpingitis疾病概述: 慢性输卵管...
养生
疾病名称: 慢性输卵管炎
疾病英文名称: chronic salpingitis
疾病概述:
慢性输卵管炎(chronic salpingitis)是发生在输卵管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由急性输卵管治疗不彻底,或未予重视治疗导致病情迁延所引起,下生殖道炎症上行扩散感染也是导致慢性输卵管炎的一个重要原因。慢性输卵管炎长期不愈,可以引起输卵管内黏膜粘连,使输卵管堵塞,继发不孕;或因输卵管管腔不完全阻塞,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风险。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输卵管
常见症状: 下腹疼痛、月经紊乱、痛经、白带增多、性交疼痛
主要病因: 急性输卵管炎迁延不愈、下生殖道炎症上行扩散感染
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血常规、B超、腹腔镜、输卵管造影
重要提醒: 慢性输卵管炎一定要尽早治疗,避免引起异位妊娠或不孕,造成严重损害。
流行病学-传染性:
慢性输卵管炎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性传播疾病而引起的,患者所感染的性传播疾病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慢性输卵管炎是妇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性生活频繁或有不洁性行为(性生活不注意清洁卫生、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
病因-总述:
下生殖道炎症的扩散、急性输卵管炎治疗不彻底是导致慢性输卵管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不良的卫生习惯、宫腔手术操作不规范、性生活活跃等都可以导致慢性输卵管炎的发生风险增加。
病因-基本病因:
1、下生殖道炎症上行扩散感染
如慢性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宫旁组织炎等上行扩散感染,可引起输卵管炎症改变。因致病微生物毒力不强,机体有一定免疫力而呈慢性过程。
2、急性输卵管炎迁延不愈
慢性输卵管炎常由急性输卵管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因患者体质差迁延日久所致。
3、结核杆菌血性传播
原发性肺结核经血源性途径传播至生殖道可引起生殖道结核。80%~90%生殖道结核会累及输卵管,而导致慢性输卵管炎。
4、腹腔感染蔓延
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如阑尾炎可引起右侧输卵管炎。
病因-危险因素:
1、性生活活跃
性活跃期女性,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性生活不注意清洁卫生者,容易发生慢性输卵管炎。
2、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刮宫术、宫腔镜检查等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可能导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发生慢性输卵管炎的可能性增加。
3、不良的卫生习惯
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均易导致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4、阴道的内环境遭到破坏
经常进行阴道灌洗等,可能会破坏阴道正常菌群状态,阴道防御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症状-总述:
慢性输卵管炎可无明显不适,部分患者也可出现下腹疼痛、腰骶部坠胀痛、白带异常、痛经、月经紊乱等症状。若本病反复发作,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继发感染等。
症状-典型症状:
1、下腹疼痛
慢性输卵管炎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多为隐性不适感,腰背部及骶部酸痛、发胀、下坠感,月经期、性交后或劳累时加重。
2、痛经
慢性输卵管炎患者因盆腔充血而出现瘀血性痛经,多在月经前2~7天即有腹痛,越临近经期越重,经后消失。
3、月经不调
表现为月经过多、月经过频,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淋漓不净。
4、白带异常
白带量增多,有难闻的气味。
5、其他
还可兼见恶心、呕吐等胃肠道障碍,乏力、精神抑郁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1、异位妊娠
慢性输卵管炎可发生输卵管粘连,阻止受精卵穿过输卵管进入子宫而形成异位妊娠。异位妊娠可导致大量出血威胁生命。
2、不孕
慢性输卵管炎可能导致输卵管积水、瘢痕、粘连和伞端闭锁,形成阻塞而致不孕,以继发不孕较多见。
3、继发感染
慢性输卵管炎可通过蔓延,累及其他器官,发生继发感染。
症状-伴随症状:
由于盆腔粘连,可能有膀胱直肠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里急后重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下腹痛,月经期、性交后或劳累时加重;
2、伴痛经、月经紊乱;
3、伴白带增多,有难闻的气味;
4、伴恶心、呕吐、头痛、食欲缺乏;
5、伴尿频、尿急、尿痛;
6、伴腹泻、里急后重或排便困难;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如果患者出现下腹痛、痛经、白带异常等症状,应选择妇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前24~48小时避免性交、阴道灌洗或局部用药,可以淋浴但不要盆浴,以防将不正常的分泌物洗掉,影响诊断。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4、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哪些症状?
2、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症状?出现症状前是否有高危性行为?
3、症状出现期间有无加重?什么情况会导致症状加重?
4、您以前有没有过类似症状?
5、您的性伴侣有性疾病吗?
6、您以往的卫生习惯怎么样?性生活时有使用安全套吗?
7、您有没有经常进行阴道冲洗?
8、您有急性输卵管炎等病史吗?
9、您近期进行过宫腔内手术或检查吗?
10、您有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吗?
11、您还有其他疾病吗?
12、您是否接受过治疗?治疗过程大概是怎样的?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是什么原因可能导致了我的症状?
3、我现在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
5、药物治疗会有副作用吗?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呢?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效果吗?
8、性伴侣需要一起检查、治疗吗?
9、有传染性吗?
10、治愈后会不会影响之后的生活呢?会复发吗?
11、现在开始我应该注意什么呢?
12、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呢?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有无异常体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可能会建议患者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血常规、B超、腹腔镜、输卵管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检查了解患者下腹部、阴道、子宫等病变情况,并取阴道分泌物以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
1、视诊
通常可见输卵管呈条索状或形成积水或炎性包块。
2、触诊
下腹部可有压痛;子宫后位或后倾,活动度稍差或固定;双侧附件增厚或扪及包块;输卵管不易推动,可有触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以通过查看血细胞计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
2、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
检查时医生会对采集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或培养检查,以了解有无致病菌感染。患者应注意在取分泌物前24~48小时应避免性交、盆浴、局部用药、阴道灌洗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其他检查:
腹腔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输卵管的病变情况,并可同时取材进行细菌鉴定及培养而无阴道污染之虑。检查时患者需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医生会在患者腹部肚脐下缘切开一个小口,将前端带灯的纤维内镜通过小口伸入腹腔病变处,之后打开影像系统,从显示屏中观察输卵管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B超可以了解输卵管的基本状况,如输卵管是否存在增粗、水肿、阻塞等。可以帮助确诊慢性输卵管炎的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
2、输卵管造影
检查时将碘造影剂直接由子宫颈管注入子宫腔,再经子宫腔到输卵管,在X线透视下了解输卵管腔通畅情况。一般在月经期后3~7日进行造影检查。共需摄片2次,在造影剂显示输卵管情况后摄片,休息后再摄片观察输卵管通畅程度。有助于慢性输卵管炎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急性输卵管炎或急性盆腔炎或下生殖道感染病史,有下腹疼痛、月经紊乱、白带异常等症状,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后倾、活动度差、附件区增厚或扪及包块,并结合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可能引起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
诊断-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者可有痛经、月经多、性交痛、排便痛,不孕及盆腔肿块粘连等表现,易与慢性输卵管炎相混。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无急性感染病史,而且经各种抗感染治疗无效。其痛经特点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经前开始,经期剧烈并持续至经后数日。妇科检査子宫直肠窝处、子宫骶骨韧带出现触痛性结节。腹腔镜等影像学检查可鉴别二者。
2、卵巢囊肿
位于下腹一侧,为囊性,肿块以外可扪到子宫体,与输卵管积水难以鉴别。但卵巢囊肿无炎症病史。妇科检查时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较多,表面光滑活动。典型输卵管积水似腊肠样,肿块周围有粘连,一般囊壁较薄。输卵管积水较大或发生扭转时,则两病不易鉴别。往往手术时方能确诊。
3、陈旧性宫外孕
患者常有腹痛、月经异常,盆腔检査于一侧可触及肿块等表现,易与慢性输卵管炎混淆。但陈旧性宫外孕有停经史,下腹部疼痛常突然出现,并伴恶心、头晕等内出血症状,疼痛可自行缓解,后又反复多次发作,下腹部出现肿块且伴有持续少量出血。患者呈贫血貌。双合诊检查肿块多偏于一侧,质实而有弹性,形状不规则,压痛较炎症轻,可通过后穹隆穿刺吸出陈旧性血液及小血块。
治疗-治疗原则:
慢性输卵管炎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节制房事,积极采取短波、超短波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的目的。
治疗-对症治疗:
发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
治疗-药物治疗:
1、全身用药
病程长者选用广谱、新型抗生素,合并甲硝唑应用。
2、局部用药
(1)抗生素侧穹隆封闭:采用抗生素加地塞米松联合注入侧穹隆,能够加速炎症消退,减缓疼痛。必要时下次月经后重复注射。
(2)宫腔输卵管内注射抗生素:将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混合液,在月经干净后注入宫腔。
3、蛋白酶
肌肉注射透明质酸酶或α-糜蛋白酶,也可促进粘连和炎症的吸收。
治疗-相关药品:
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透明质酸酶、α-糜蛋白酶
治疗-手术治疗:
1、输卵管疏通术
适用于因慢性输卵管炎引起管腔阻塞或通而不畅者。
2、手术切除
(1)手术目标:彻底清除病灶,以免遗留导致复发。
(2)适应证:适用于炎症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患者。
(3)手术范围:应根据患者年龄和生育情况,决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小于45岁妇女应尽量保留部分卵巢组织,以保留卵巢功能。
治疗-治疗周期:
慢性输卵管炎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慢性输卵管炎的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治疗原则为活血行气,消徵散结。
预后-一般预后:
经积极治疗,大部分慢性输卵管炎患者可以达到治愈。若慢性输卵管炎患者未得到及时正规的诊疗,可能会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等,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慢性输卵管炎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异位妊娠或不孕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预后-自愈性:
不会自愈,应积极治疗,避免疾病进展。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药物、手术等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日常-总述:
慢性输卵管炎患者在积极采取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日常护理。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及改正不良生活习惯,以促进疾病的治疗,避免疾病复发、进展。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慢性输卵管炎可能会产生下腹痛、白带增多、痛经、月经紊乱等症状,患者可能因为身体不适而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
(2)慢性输卵管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导致盆腔和输卵管粘连、阻塞,导致不孕或异位妊娠,患者可能因此会产生恐惧等心理。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的听取患者的忧虑和不安,及时开导患者,促使患者保持稳定、轻松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2)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了解更多关于慢性输卵管炎的知识,消除心理负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通过听音乐、绘画、读书、散步等方式放松心情。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产生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管理:
1、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注意休息,适量活动,缓慢过渡至正常的生活工作。
3、保持外阴清洁。
4、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紧张、压抑等情绪刺激。
5、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
6、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炎、宫旁组织炎等原发病。
7、患者的贴身物品注意消毒清洁,单独放置,避免传染。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通常于出院后1个月到门诊复查,以了解输卵管恢复情况。期间如有不适,随时到门诊进行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可少量多次饮水,6小时后可缓慢过渡到流质饮食,之后可逐渐从半流质饮食到正常饮食过渡。如果出现胃肠道不适,暂停饮食,待症状缓解后再缓慢过渡。
2、麻醉清醒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床上运动,在床上翻身活动,逐步缓慢下床。
3、保持手术切口附近干燥、清洁,遵医嘱按时服用抗感染药物以预防感染。如果手术切口附近出现红、肿、热、痛、脓液等炎症征象,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慢性输卵管炎患者应重视饮食调理,应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补充营养,多吃高蛋白质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炎症病灶,造成局部充血,加重病情。
饮食建议:
1、可选择黄豆、花生、豆腐、豆浆、面筋、动物肝脏、鱼类、核桃、赤小豆、绿豆、冬瓜、扁豆、马齿苋等食物。
2、月经量较多的女性,应多摄取菠菜、蜜枣、红菜(汤汁是红色的菜)、葡萄干等含铁量多的食物,以利补血。
饮食禁忌:
1、忌过食油腻之物,如动物脂肪、全乳食品、黄油、奶油、猪油等,以防加重了本病的症状。
2、禁食生冷之物,如凉菜、冰棒、冰镇汽水、啤酒、梨、香蕉等,避免导致血管收缩,盆腔供血不良,使病情加重或难以恢复正常。
预防措施:
慢性输卵管炎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高危性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均能够有效降低慢性输卵管炎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原发病,避免炎症迁延或扩散。
2、洁身自好,避免高危性行为,包括避免多个性伴侣、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经期避免性生活等。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内裤,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去海边、游泳池、河边游泳后要及时清洗外阴,避免发生感染。
4、保持心情愉快,坚持锻炼,比如慢跑、快走、散步,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5、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术的创伤。
6、宫腔内检查要到正规医院去做,防止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症选择不当,引起炎症。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