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毛囊角化病疾病概述: 毛囊角化病,是一种不常见的遗传性角化不良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是坚硬...
养生
疾病名称: 毛囊角化病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头面、四肢
常见症状: 坚硬的毛囊性疣状丘疹,表面盖有油腻性痂皮
相关中医疾病: 毛囊角化病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禀性不足,阴血亏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
2、后天脾运不健,蕴湿不化,凝集肌肤所致。
诊断-诊断原则:
1、本病好发于头面、颈、四肢及躯干。面部以颞、额、耳和鼻唇沟多见;四肢以屈面为多;躯干部以中线及腹部为多,常对称分布。
2、夏重冬轻,日晒加剧,不能自愈。
3、皮损早期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的坚硬丘疹,正常肤色,逐渐增大,颜色由浅变深,表面盖有油腻性灰色、褐色或黑色痂皮,去掉痂皮,丘疹顶端出现小凹陷。丘疹可相互融合成片,隆起成疣状,也可呈乳头状增殖性损害
4、因累及部位不同,损害也有别:在手掌、足底损害表现为角化过度肥厚;四肢常有扁平疣样皮疹;齿齦及腭黏膜可有小的白色脐形小丘疹;舌、颊黏膜及女阴黏膜可有糜烂或浅溃疡;甲板干燥、易脆,有时甲变形、变色。可感染发生浅溃疡,有脓性和血性分泌物伴有恶臭气味。
5、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瘙痒。
诊断-诊断依据:
1、本病好发于头面、颈、四肢及躯干。面部以颞、额、耳和鼻唇沟多见;四肢以屈面为多;躯干部以中线及腹部为多,常对称分布。
2、夏重冬轻,日晒加剧,不能自愈。
3、皮损早期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的坚硬丘疹,正常肤色,逐渐增大,颜色由浅变深,表面盖有油腻性灰色、褐色或黑色痂皮,去掉痂皮,丘疹顶端出现小凹陷。丘疹可相互融合成片,隆起成疣状,也可呈乳头状增殖性损害
4、因累及部位不同,损害也有别:在手掌、足底损害表现为角化过度肥厚;四肢常有扁平疣样皮疹;齿齦及腭黏膜可有小的白色脐形小丘疹;舌、颊黏膜及女阴黏膜可有糜烂或浅溃疡;甲板干燥、易脆,有时甲变形、变色。可感染发生浅溃疡,有脓性和血性分泌物伴有恶臭气味。
5、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瘙痒。
诊断-鉴别诊断:
1、白屑风
多见于头面部,皮损边缘不十分鲜明,可伴有脱发,有油膩性鳞屑,但无恶臭的脓样痂皮,皮损不融合成乳头状,不伴口舌麇烂。
2、鱼鳞病
多在幼年开始发病,皮损为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呈鱼鳞或蛇皮状,以肘、膝伸侧及胫前为甚,冬重夏轻,并有家族史。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其他治疗:
1、皮损干裂、脱屑者,外涂疯油膏,每日2次
2、皮损有渗出、糜烂及恶臭者,外擦硫黄软膏,每日2-3次。
预防措施:
1、不宜用热水洗烫。
2、避免日光曝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