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毛细胞白血病疾病英文名称: hairy cell leukemia,HCL疾病别名: 血...
养生
疾病名称: 毛细胞白血病
疾病英文名称: hairy cell leukemia,HCL
疾病别名: 血癌、多毛细胞白血病
疾病概述:
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是一种淋巴系统的慢性恶性肿瘤,临床比较少见,占成人白血病的2%。男性患者较为多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4:1。45岁以上者发病率明显升高。HCL的原因不明,可能与苯暴露,有机磷杀虫剂有关。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可能表现为疲乏无力、左上腹部不适。偶有患者发生危及生命的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及梗死相关症状,严重感染,或其他必须进行治疗的症状和体征,也可在疾病进展中出现这些症状。HCL预后良好,近年来,嘌呤类似物的应用使多数患者延长了生存期。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血液内科、肿瘤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脾脏、腹部
常见症状: 疲乏无力、左上腹部不适
主要病因: 暂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血清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肝转氨酶等)、骨髓穿刺、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检测、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
重要提醒: 偶有患者发生危及生命的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及梗死、严重感染等症状,需关注自身身体情况并及时就医,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HCL发病率低。欧美人发病率明显高于亚洲人。美国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HCL占成人白血病的2%,每年只有600~800例新发病例。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中位发病(发病年龄的中位数)在50岁以上。欧美人发病率明显高于亚洲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成年人高于儿童。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欧美发病率明显高于亚洲。
病因-总述:
HCL的病因不明。有报道认为与苯暴露,有机磷杀虫剂有相关性,也可能与其他溶剂相关,射线暴露、农药、木材粉尘及曾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也报道与HCL发病有潜在相关性。但均没有确证的研究。
症状-总述:
HCL最常见的症状为乏力、左上腹部不适。确诊时多数患者状态较好。常见体征为脾脏肿大,约80%患者存在脾大,20%患者存在肝大,浅表淋巴结肿大少见。贫血、出血、感染、体重下降、纳差也是较常见的病征。约1/4的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HCL患者可发生骨损害,多发生于股骨近端,但比较罕见。
症状-典型症状:
确诊时多数患者状态较好。最常见的症状为乏力、左上腹部不适。
症状-并发症:
1、严重感染
HCL患者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均易感。可能会并发严重的感染。
2、脾破裂
大约80%患者可见脾大,有时为唯一体征,60%的患者脾可达左肋缘下5cm,脾脏过度增大可导致脾破裂。
3、股骨骨折
HCL患者可发生骨损害,首先中轴骨骼出现溶解性病损,近端股骨多见,可导致骨折,但较罕见。
4、显著淋巴结腺体肿大
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深部淋巴结肿大。
5、血管炎
HCL发病可能与系统性免疫性疾病具有相关性,包括硬皮病、多肌炎和多发性动脉炎,但相关报道少见。也可能与其他皮肤损害例如红斑性斑丘疹、坏疽性脓皮病相关。
症状-伴随症状:
1、约1/4的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2、可能伴随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情况,但较罕见。
3、有些HCL患者可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1、患者大量出血。
2、高热惊厥。
3、眩晕昏迷。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乏力、贫血。
2、左上腹部不适。
3、皮肤或黏膜出血淤血。
4、感染发热、体重下降、纳差、恶心、呕吐。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后可到血液内科或肿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3、您平日容易感冒发烧吗?
4、您觉得自己最近容易感到劳倦乏力吗?
5、您觉得自己最近几周或几个月体重有什么变化吗?
6、您对什么药物食物过敏吗?
7、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8、您的父母、兄弟姐妹有出现过类似症状吗?
9、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白血病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很快就不行了吗?
4、我需要做骨穿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尽快手术吗?需要长时间放化疗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8、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询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血常规及全血细胞计数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还应结合骨髓穿刺活检、外周血或骨髓细胞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部分患者可能有面色、睑结膜、口唇、指甲色浅发白,腹部检查可能有脾脏、肝脏肿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和骨髓检查
判断患者是否贫血及是否合并感染,HCL患者就诊时50%为全血细胞减少,其他患者多数仅一系或两系细胞减少,10%~20%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可高于(10-20)x107L,达到“白血病阶段”。单核细胞减少具有特征性,但容易被忽视。外周血涂片显示:几乎所有的HCL均可在Wright染色(一种细胞染色方式)的外周血涂片中找到毛细胞。毛细胞形态特征明显,为小淋巴细胞的2-3倍。胞核呈圆形、椭圆形、锯齿样或单核样。骨髓涂片中毛细胞的形态与外周血类似。
2、血液生化检查
判断患者肝转移酶水平及是否有氮质血症。
3、血清免疫学检查
判断患者免疫球蛋白情况。
4、细胞化学
毛细胞的组织化学:以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显示较特异,约90%以上患者的毛细胞呈TRAP阳性。但个体间数量差异很大,不能作为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
5、免疫学
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检测在诊断HCL中非常重要,临床上HCL免疫表型为:
(1)强烈表达CD11c、CD22、CD25和CD103。
(2)表达全-B细胞抗原,如在显示CD19+、CD20+和CD22+的同时,又复合表达CD11c、CD25或CD103。免疫表型检测既可检测到HCL的特征性免疫表型,又可与其他类似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鉴别。既可用于HCL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检测。
6、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
BRAFV600E突变可用作诊断HCL的可信赖的分子学标记,成为诊断HCL必要检测的一部分。BRAFV600E分子学分析可进一步完善HCL与其他类似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
检查-病理检查:
骨髓活检:毛细胞白血病常用检查方法。骨髓活检十分重要,多数患者骨髓增生旺盛,但程度可不相同。骨髓活检可以分辨有无符合毛细胞白血病特征性的细胞分布。骨髓穿刺时,患者俯卧位,医生从髂后上棘选取穿刺点,麻醉后先用活检针及注射器抽取少量骨髓液,再从偏离原穿刺部位1~2cm部位旋转进针,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几次后抽出少量骨髓组织进行检验。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及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发现体检时触诊的遗漏的浅表淋巴结增大;CT、B超、放射性核素显像及MRI,有两种以上影像学诊断同时显示肝、脾实质性占位病变时,可以确定肝、脾受累。
诊断-诊断原则:
本病迄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点,外周血和骨髓中发现的毛细胞、毛细胞的细胞化学、超微结构和免疫类型、病理组织学特征等。此外,还要排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其他可引起脾大的慢性B细胞增殖性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典型症状也是脾大,但白细胞显著增高,脾边缘带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特征与HCL相似,但幼淋巴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与HCL区别较大。骨髓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晰,淋巴窦内浸润明显。
2、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
形态特征介于HCL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毛细胞变异型白细胞显著增多,单核细胞不减少,免疫表型特征方面CD25不表达。
3、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骨髓浸润表现与HCL相似。但免疫组化显示肥大细胞与HCL不同,免疫表型特征方面不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而类胰蛋白酶阳性。BRAFV600E突变的分子学分析可进一步完善HCL与其他类似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HCL通常为惰性病程,有些患者可存活10年不需要治疗。而大多数患者随着疾病进展,因贫血、出血、脾大或反复感染最终导致并发症。治疗指征如下:患者血细胞显著减少;脏器肿大和淋巴结肿大引起相应症状;反复感染;出现发热、盗汗、疲乏等症状和体征时;或连续血细胞计数绝对中性粒细胞<1x107L,血红蛋白<110g/L,或血小板数<100x109/L时。
治疗-药物治疗:
1、干扰素
干扰素可有效治疗HCL,主要药物有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通常采取皮下注射,治疗有效时,可使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恢复正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厌食、疲劳、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干燥、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抑郁或记忆力损害。除了骨髓抑制,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是肝转氨酶升高。目前嘌呤类似物已经完全代替了干扰素。
2、嘌呤类似物
常用药物有2,-脱氧柯福霉素,可阻止DNA修复,导致异常细胞凋亡,显著提高HCL患者完全缓解率和无复发存活率。嘌呤类似物一般静脉滴注给药。嘌呤类似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和感染。治疗有效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复发问题。
治疗-相关药品: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2,-脱氧柯福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脾切除术在近20年之前一直是首选治疗。脾切除后,40%-70%的患者三系血细胞计数可全部恢复正常。5年总体生存率约70%。脾切除术可对极少数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作用,例如罕见的脾破裂患者,致命的血小板减少或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患者,实施急诊脾切除术可使血小板数迅速增高。然而,除了这些极特殊情况,自从嘌呤类似物引入治疗后脾切除术已很少使用了。
治疗-放化疗:
化疗:使用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扩增。临床主要应用的化疗药物有克拉屈滨和喷司他丁,均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1~5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自从干扰素和嘌呤类似物用于治疗HCL后,HCL的预后明显改善,患者生存5年以上的几率可达87.5%,感染是HCL的主要死因,严重粒细胞缺乏者常发生败血症或肺炎。由于免疫细胞减少及功能缺乏,导致细胞免疫快陷,因而HCL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也増加。
预后-危害性:
1、HCL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若不注意自我防护、及时消毒杀菌可能会严重的感染。
2、HCL患者治疗有效后仍有可能复发,对患者自身心理及家庭经济都会带来严重负担。
3、HCL可能与继发性恶性肿瘤有一定相关性,到目前尚无明显证据支持。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应积极治疗避免进一步进展。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嘌呤类似物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获得治愈。少部分患者症状缓解,极少数患者疗效差。
预后-治愈率:
喷司他丁治疗HCL疗效最好,治愈率可达70%-85%。
预后-根治性:
多数患者可根治。
预后-复发性:
部分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可能复发。
预后-生存周期:
5年存活率(治疗后存活周期超过5年)超过85%。
日常-总述:
毛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了良好的心态,遵医嘱用药,积极配合治疗,适度运动,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避免接触冷空气,居家时注意及时开窗通风,及时消毒杀菌,避免感染。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焦虑恐惧心理:一经初诊为恶性血液病,往往给患者家属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由于医学知识的匮乏和社会对此类疾病的观念,患者及其亲属初期表现为焦虑紧张、惊恐不安、行为失控等恐惧心理状态。
(2)侥幸逃避心理:患者常因发热、反复鼻衄或者严重的贫血入院。因此,在焦虑和恐惧的同时,患者及其亲属不相信会患如此绝症,对诊断持怀疑态度,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而希望仅仅是感冒、劳累等原因。
(3)悲观绝望心理:多数患者及其亲属难以接受这一诊断,但一经确诊,其心理上的支撑和期望彻底破灭,就背上了“不治之症”的思想包袱。表现为情绪低落,整日抑郁寡欢,沉默少语,不愿与正常人接触。加之治疗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会产生忧伤和悲观厌世甚至绝望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树立积极心态:患者应大体了解自身身体情况,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树立打到病魔的必胜信心。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
(3)锻炼身体加强身心健康:患者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听音乐、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日常-用药护理:
1、毛细胞白血病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复发。
2、干扰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厌食、疲劳、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干燥、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抑郁或记忆力损害。除了骨髓抑制,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是肝转氨酶升高,若患者反应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妥善处理。
3、嘌呤类似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和感染,若患者反应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妥善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有规律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整休息时间,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
2、注意预防感染
避免接触冷空气,居家时注意及时开窗通风,及时消毒杀菌,避免感染。
3、保持积极心态
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容易影响疗效,加重病情,因此日常应保持积极心态,精神愉快。
4、运动锻炼
可参加适量的健身运动,增强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治疗症状缓解后,需连续8周,每周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第3个月时进行骨髓穿刺活检,如果没有形态学证据,或者外周血细胞计数正常,则2年内,每3-6个月全血细胞计数1次,2年后每6个月全血细胞计数1次,如果没有外周血细胞数减低,则不需要3个月后再进行骨髓穿刺。
饮食调理:
宜清淡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饮食建议:
1、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2、鼓励患者多饮水或逸择喜欢的饮料,每日保证饮水量在2000~3000ml。
3、多进食蜂蜜、香蕉等,防止大便干燥导致肛裂而造成肛周感染。
4、贫血患者可食用黑豆、大枣、红糖、黑木耳、绿色蔬菜等。
饮食禁忌:
1、不吃凉拌不洁生食,戒烟酒、浓茶、咖啡。
2、避免进食油腻、不消化的食物。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预防措施可有效防止毛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