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难产疾病英文名称: dystocia疾病别名: 异常分娩疾病概述: 难产(dystoci...
养生
疾病名称: 难产
疾病英文名称: dystocia
疾病别名: 异常分娩
疾病概述:
难产(dystocia)又称异常分娩,主要特征为分娩过程受到阻碍,产程延长。分娩影响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社会心理因素,这些因素既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关系。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异常及四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程受到阻碍,均可导致难产。治疗方法包括一般处理及产科处理。难产可导致母儿各种损害,甚至威胁母儿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产科
发病部位: 子宫、阴道
常见症状: 产妇产程延长、烦躁不安、体力衰竭、进食减少
主要病因: 产力异常、产道异常、胎儿异常、社会心理因素
检查项目: 骨盆测量、血常规、X线、B超、胎心监测
重要提醒: 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造成难产,在待产过程中应注意产妇的心理健康。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精神过于紧张、身材矮小、体重肥胖的孕妇容易发生难产。
病因-总述:
最常见为产力、产道、胎儿异常以及社会心理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1、产力异常
包括各种收缩力异常(子宫、腹肌、膈肌、肛提肌),其中主要是子宫收缩力异常。子宫收缩力异常又分为收缩乏力(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及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和收缩过强(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及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子宫收缩乏力可致产程延长或停滞,子宫收缩过强可引起急产或严重的并发症。
2、产道异常
包括骨产道异常及软产道异常,以骨产道狭窄多见。骨产道狭窄(入口、中骨盆、出口),可导致产力异常或胎位异常。骨产道过度狭窄,即使正常大小的胎儿也难以通过(头盆不称)。
3、胎儿异常
包括胎位异常(头先露异常、臀先露及肩先露等)及胎儿相对过大和胎儿发育异常。
4、社会心理因素
产妇的社会心理因素也可以影响产力。产妇对分娩有顾虑,或者有强烈的喜悦、期盼、担忧等情绪,均可能导致难产。
病因-危险因素:
身材矮小、肥胖的孕妇容易发生难产。
症状-总述:
症状主要分为产妇的症状(产程延长、产妇烦躁不安、体力衰竭、进食减少)、胎儿表现(胎位异常、水肿、胎儿窘迫)以及产程的异常。
症状-典型症状:
1、母体表现
(1)产妇全身衰竭症状
产程延长,产妇烦躁不安、体力衰竭、进食减少。严重者出现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肠胀气或尿潴留。
(2)产科情况
表现为子宫收缩乏力或过强、过频;宫颈水肿或宫颈扩张缓慢、停滞;胎先露下降延缓或停滞。严重时,子宫下段极度拉长、出现病理缩复环、子宫下段压痛、血尿、先兆子宫破裂甚至子宫破裂。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时,先露部与骨盆之间有空隙,前后羊水交通,前羊膜囊受力不均,宫缩时胎膜承受压力过大而发生胎膜早破。
2、胎儿表现
(1)胎头未衔接或延迟衔接
临产后胎头高浮,宫口扩张5cm以上胎头仍未衔接或才衔接为衔接异常,提示入口平面有严重的头盆不称或胎头位置异常。
(2)胎位异常
胎头位置异常是导致头位难产的首要原因,有胎方位衔接异常如高直位、不均倾位,有内旋转受阻如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胎头姿势异常如胎头仰伸,呈前顶先露、额先露及面先露,胎头侧屈,呈前不均倾。胎头位置异常使胎头下降受阻,宫颈扩张延缓、停滞,继发宫缩乏力。
(3)胎头水肿或血肿
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时,胎头先露部位软组织长时间受产道挤压或牵拉使骨膜下血管破裂,形成胎头水肿(又称产瘤)或头皮血肿。
(4)胎儿颅骨缝过度重叠
分娩过程中,通过颅骨缝轻度重叠,可以缩小胎头体积,有利于胎儿娩出。但骨产道狭窄致产程延长时,胎儿颅骨缝过度重叠,表明存在明显头盆不称。
(5)胎儿窘迫
产程延长,尤其第二产程延长,导致胎儿缺氧,胎儿代偿能力下降或失代偿可出现胎儿窘迫征象。
3、产程异常
(1)潜伏期延长
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活跃期起点(4~6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20小时、经产妇>14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异常
包括活跃期延长和活跃期停滞。
①活跃期延长
从活跃期起点(4~6cm)至宫颈口开全称为活跃期。活跃期宫颈口扩张速度<0.5cm/h称为活跃期延长。
②活跃期停滞
当破膜且宫颈口扩张≥6cm后,若宫缩正常,宫颈口停止扩张≥4小时;若宫缩欠佳,宫颈口停止扩张≥6小时称为活跃期停滞。
(3)第二产程异常
包括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和第二产程延长。
①胎头下降延缓
第二产程初产妇胎头先露下降速度<1cm/h,经产妇<2cm/h,称为胎头下降延缓。
②胎头下降停滞
第二产程胎头先露停留在原处不下降>1小时,称为胎头下降停滞。
③第二产程延长
初产妇>3小时,经产妇>2小时(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时,初产妇>4小时,经产妇>3小时),产程无进展(胎头下降和旋转),称为第二产程延长。
症状-并发症:
1、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1000ml。是分娩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2、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由于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循环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过程。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难以预测、病死率高为临床特点,是极其严重的分娩并发症。
3、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是直接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选择体格检查、X线、超声检查了解产妇及胎儿情况,还会用胎心监测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一般通过体格检查初步了解产妇及胎儿情况,主要包括:
1、生命体征
测量产妇的血压、体温、脉搏及呼吸频率并记录,对产妇的身体状况有初步了解,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2、一般情况
通过了解孕妇的身高、体重等情况判断是否有难产倾向。
3、腹部检查
视诊观察腹部形态,测量宫高和腹围,初步了解胎儿大小。听胎心和触诊可以了解胎方位,触诊还可以判断先露部分。
4、骨盆测量
可以了解骨盆大小、有无狭窄及畸形。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常规检查产妇有没有贫血或感染等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1、阴道检查
通过此项检查可以了解宫口扩张程度、有无水肿、胎膜是否破裂、胎头下降程度信息等。
2、胎心监测
医生可以通过胎心监测来观察胎心的情况,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医生可以通过X线判断胎儿的基本情况,如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存在畸形等情况。
2、B型超声检查
医生用以判断胎儿大小、头颅大小、胎方位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结合产妇的具体临床表现(产程延长、产妇烦躁不安、体力衰竭、进食减少等)、体格检查、血常规、影像学检查及胎心检查等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处理及产科处理,一般处理主要包括保证产妇的环境舒适、营养充足等,产科处理一般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阴道试产或是剖宫产。
治疗-一般治疗:
1、舒适的待产环境
待产室应安静,装饰应布置得轻松,可以为产妇提供一些消遣措施如电视、书籍等。条件允许时孕妇可以在产房内走动或交谈,尽量消除产妇的精神紧张。
2、分娩体位
在分娩过程中应采用产妇舒适的体位。
3、水分和营养的供给
产程过程中根据产妇需求提供饮水和进食,如产妇有妊娠期糖尿病,必要时可输注葡萄糖,提供相应的能量。
治疗-药物治疗:
镇痛药:积极地处理产痛可以避免产妇的疼痛影响产程,可选用硬膜外麻醉。
治疗-相关药品:
可待因、哌替啶
治疗-手术治疗:
1、阴道试产
若无明显的头盆不称,原则上应尽量阴道试产,试产过程中监测产程,争取自然分娩。若出现产程异常,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
2、剖宫产
产程过程中一旦发现严重的胎位异常如胎头呈高直后位、前不均倾位、额先露及颏后位,应停止阴道试产,立即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骨盆绝对性狭窄或胎儿过大、明显头盆不称、肩先露或臀先露尤其是足先露时,应行择期剖宫产术。
治疗-治疗周期:
难产的治疗周期一般为7-1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积极寻找异常分娩的病因,及时做出正确判断,恰当处理,一般可以使分娩顺利,保证母胎安全。
预后-危害性:
难产可能造成女性阴道严重撕裂,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难产会造成胎儿窘迫,甚至危及孕妇或胎儿的生命。
预后-自愈性:
出现难产需要积极就医,部分患者可在医务人员的看护下正常分娩。
预后-治愈性:
在积极的治疗下,多数难产患者最终可顺利生产或剖宫产。
预后-治愈率:
在积极地看护以及治疗下,大多数产妇可以顺利完成生产。
预后-根治性:
出现过难产的产妇再次生产时有再次难产的可能。
预后-复发性:
产妇再次生产时有可能再次出现难产。
日常-总述:
患者应注意调节情绪,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以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为主,多休息,在病情允许时积极下床活动,做好产后避孕措施。
日常-心理护理:
在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产妇一般会注射麻醉剂,麻醉剂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但是术后产妇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焦虑。种种担心都会造成产妇的心理压力,使产妇的情绪变得暴躁、易怒、不安,产妇要积极调节心态,配合医务人员的心理康复治疗。家属要理解产妇不良心理的发生原因,对产妇有足够耐心,说一些能缓解产妇情绪的话。在产妇的情绪稳定后,家属可将胎儿抱给产妇,可以减轻产妇的担忧。
日常-生活管理:
1、产妇自身一定要注意阴道的清洁,勤换卫生巾,注意床单清洁。生殖器的发炎和感染极易引发病变,只有注意个人阴道卫生,才能有效的预防产褥感染和尿路感染。
2、产妇注意每天多喝水,喝水是为了促进排尿,尿液的流出对尿道起到一定的清洗作用,可以将细菌从尿道上冲洗掉,防止细菌在尿道上的滋生,从而有效的预防尿路感染。
3、产妇要注意休息。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抵抗能力一般都会有明显的下降,如果不注意休息,极易引发产褥感染,最好避免性生活。
4、早日下床活动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在征得医生许可后,产妇可以在陪同下进行下床运动,进行走路锻炼、平衡锻炼,以及膀胱功能的锻炼等,可以促进血夜循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恶露的排出、缓解术后疼痛,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5、夫妻在产后一定要做好避孕,由于剖宫产是将子宫切开,取出胎儿的一种手术,因此对子宫的影响要比自然分娩大的多,如产后不采取避孕措施,一旦怀孕,会对产妇的身体、心理都带来非常大的伤害。
6、饮食是以既清淡又营养的食物为主,之后可以过度到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健康的食物。
日常-病情监测:
1、患者家属应注意产妇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化,要格外注意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一旦血压、脉搏大幅度的变化,阴道流血较多或出现血块,应马上通知医生。
2、产妇及家属要注意新生儿的呼吸、心跳等,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饮食调理:
饮食注意营养丰富,同时不要过于油腻,帮助产妇恢复,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最好是以既清淡又营养的食物为主,可以在主食中适当加入小米等粗粮,补充主食中的纤维以及其他营养。
2、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肉、鱼肉等,可做成汤食用。
3、注意每天吃足量的新鲜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1、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不喝酒。
3、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油腻的食物可能使孕妇发胖、食欲下降,还会使乳汁中脂肪含量过高,不利于婴儿吸收。
4、不要暴饮暴食,适当饮食即可。
预防措施:
1、定期产检
通常情况下,产妇发生难产的前兆因素极为明显,产前的产检中容易监测出此类异常情况。因此要定期的给予产妇产前检查。
2、饮食控制
胎儿过大同样也是造成产妇难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产妇在怀孕期间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会造成胎儿超重,引起产妇难产。因此,在产妇孕期,不宜过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使自身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
3、运动
在产妇自身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怀孕后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控制孕妇体重增长,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还可以提高产妇身体素质,使分娩中体力充沛,为顺利分娩创造良好条件,对产后体型恢复也有所帮助。但应避免登高、举重等危险运动,以免造成损伤。
4、心理
在产妇待产过程中,家属及医务人员应注意产妇自身的心理状态,如若发现产妇出现异常情绪,及时疏导,或者咨询专业的医务人员,预防心理因素导致的难产。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