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蛲虫性阴道炎疾病英文名称: threadworm vaginitis疾病别名: 蛲虫性外...
养生
疾病名称: 蛲虫性阴道炎
疾病英文名称: threadworm vaginitis
疾病别名: 蛲虫性外阴阴道炎
疾病概述:
蛲虫性阴道炎(threadworm vaginitis)又称蛲虫性外阴阴道炎,属于异位蛲虫病的一种,是指蛲虫侵入女性阴道引起的炎症。患者可出现外阴红肿、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部隐痛等症状。本病的治疗除了使用驱虫药外,还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多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妇科
发病部位: 外阴、阴道
常见症状: 外阴红肿、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部隐痛
主要病因: 感染蛲虫
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透明胶纸粘卵法、棉签拭子法、成虫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血常规、抗原-抗体检验、内镜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的治疗除了使用驱虫药外,还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自体重复感染、间接接触感染、空气吸入感染、肛门逆行感染、搔抓外阴或者把异物塞进阴道感染。
流行病学-传染源:
蛲虫病患者是蛲虫病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1、肛-手-口的直接感染是蛲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患者搔抓肛周皮肤后,手被蛲虫卵污染,再用手抓取食物或吮吸手指可引起自体重复感染;虫卵极易粘附在衣裤、被褥、玩具等物品上,人们可通过触摸带有虫卵的物品,再食入口中的方式感染,此种方式是引起集体感染的主要方式;蛲虫卵比重小,散落的虫卵可漂浮于空气中,经口、鼻吸入咽部,随吞咽进入消化道而引起感染;少数在肛周的蛲虫卵孵化后,幼虫经肛门移动到肠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形成逆行感染。
2、儿童用脏手搔抓外阴或者把异物塞进阴道,容易引起感染。对于穿开裆裤的儿童,经常直接坐在地上,也增加了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机会。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6~9岁幼童感染率最高。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近年来出现农村儿童感染率高于城区的现象,感染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海南省、甘肃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河北省。
病因-总述:
蛲虫性阴道炎由感染蛲虫引起,因为阴道与肛门位置相近,雌蛲虫在肛门外产卵后,误入阴道,由于蛲虫吸附于黏膜,导致黏膜出现机械性损伤,同时虫卵孵化的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刺激皮肤粘膜,引起蛲虫性阴道炎。
病因-基本病因:
蛲虫性阴道炎的基本病因是蛲虫进入阴道。
1、成虫寄生于阴道内,其头翼和口腔附着于局部黏膜,导致黏膜轻度机械性损伤,产生慢性炎症。
2、雌虫在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皮肤上产卵和虫卵孵化出幼虫过程中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刺激皮肤黏膜,引发局部免疫病理反应,造成湿疹或皮肤角化,导致肛门及会阴部瘙痒,搔抓后可以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3、儿童用脏手搔抓外阴或者把异物塞进阴道,容易引起感染。
病因-危险因素:
1、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吮吸手指,不注意个人卫生。
2、经常生吃未洗净的食物。
3、生活环境脏乱,使用被蛲虫污染了的毛巾浴盆等卫生用品。
4、对于穿开裆裤的儿童,经常直接坐在地上,也增加了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机会。
症状-总述:
蛲虫病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当蛲虫移行到阴道引起蛲虫性阴道炎时,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外阴及阴道的红肿、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小腹部疼痛,甚至阴道出血、月经不调等症状。当蛲虫移行到其他组织部位时可出现相应症状,如蛲虫寄生尿道引起的尿频、尿急等。
症状-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外阴及阴道的红肿、瘙痒,夜间加重,阴道分泌物增多,小腹部隐痛等。
症状-并发症:
可引起除蛲虫性阴道炎以外的其他蛲虫性生殖道炎。蛲虫从阴道进入子宫、输卵管,引起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患者除了有分泌物的异常,还可出现阴道出血、月经不调等症状。还可因此造成不孕。
症状-伴随症状:
1、 肛周瘙痒
蛲虫性阴道炎可由蛲虫病发展而来,故可伴有肛周、会阴部皮肤瘙痒,夜间加重。
2、 胃肠道症状
蛲虫性阴道炎多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
3、 精神神经症状
蛲虫性阴道炎还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失眠、磨牙等神经精神症状。
4、溃烂
肛门会阴周围潮红溃烂。
5、小阴唇粘连
粘连时在小阴唇上方或者下方留有小孔,尿从小孔流出。
就医-门诊指征:
患者出现外阴红肿、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下腹部隐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患者阴道、外阴症状明显者可首先就诊于妇科。
2、患者年龄不满18岁时,于小儿科就诊。
3、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可就诊于感染科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有阴道分泌物的相关检查,需要充分暴露外阴。就诊前不必过度清洁外阴、阴道,尽量穿容易穿脱的裤子。
3、近期的行程和接触过的人需要告知医生。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患儿的家长可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您的症状是持续进展、间歇发作还是维持稳定?
3、您目前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到什么程度?能否具体描述?
4、您的症状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缓解?
5、您的症状在何种情况下会加重?
6、您周围的家庭成员、工作同事或同学是否有人有蛲虫病史?
7、您近期是否吃过不干净的食物?
8、您在本次就诊之前是否进行过治疗?用了何种药物、何种方法?是否有效?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蛲虫性阴道炎?
2、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3、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4、治疗多久之后可以痊愈?或需要治疗多久?
5、是否可以采取某些居家治疗措施暂时缓解症状?
6、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激素?是否需要输液?
7、治疗期间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妇科检查作出初步判断,之后会进行透明胶纸粘卵法、棉签拭子法、成虫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血常规、抗原-抗体检验、内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是否有外阴及阴道是否存在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溃疡等异常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透明胶纸粘卵法
可判断是否感染蛲虫,有助于诊断。该检查是用有粘性的纸贴于患者肛门周围的皮肤上,然后将其揭下来,平贴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寻找蛲虫卵。该检查需要在清晨患者大便前进行。
2、棉签拭子法
该检查是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签擦拭患者的肛周皮肤,然后将棉签上的粘附物涂在滴有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或将棉签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试管中荡涤,离心沉淀,取沉渣镜检。虫卵检出率与检查方法及次数有关,应连续检查3天以上才能确诊。
3、成虫检查
由于雌蛲虫成虫夜间会爬出产卵,所以在夜间仔细观察阴道口有无白色小虫,若有就用镊子夹入盛有70%酒精的小瓶内送检。若为阴性应连续检查几天。
4、阴道分泌物涂片
取阴道分泌物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找到蛲虫即可确诊,还可用于判断阴道炎症的程度。
5、血常规和抗原-抗体检验
蛲虫病一般不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或血清IgE抗体水平升高,可用于鉴别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如果患者伴有久治不愈的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或胶囊肠镜检查,在肠壁上发现虫体可明确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蛲虫性阴道炎的诊断主要是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患者可有与蛲虫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有外阴、阴道红肿、瘙痒等症状;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虫卵。需要与其他阴道炎相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有与蛲虫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
2、患者出现外阴瘙痒、红肿、分泌物增多、下腹部隐痛等临床表现。
3、肛周采样查见蛲虫卵或肛周检获蛲虫成虫或幼虫。也就是说用透明胶纸粘卵法、棉签拭子法或成虫检查可见虫卵或成虫。
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诊断-鉴别诊断:
1、外阴炎
外阴炎常表现为外阴部瘙痒,可伴有湿疹,但无明显日轻夜重现象。可根据病史和阴道分泌物检查来确诊。
2、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可呈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可出现性交痛,妇科检查可见宫颈有出血点,阴道分泌物中可找到滴虫。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阴道痒程度非常明显,白带白色稠厚,呈豆腐渣样,可伴有小便疼痛,阴道分泌物中可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菌丝。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需要进行驱虫治疗,同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重复感染,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对患者的家庭成员以及儿童集聚单位的工作人员亦应定期检查。
治疗-一般治疗:
1、普查普治
有计划地对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等低年龄儿童进行定期普查普治,每半年进行1~2次。患儿家庭成员中感染者也应同步服药。
2、加强健康教育
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纠正儿童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勤洗澡或每天冲洗会阴部并更换内裤,睡觉不穿开裆裤,以防虫卵通过污染的手再经口感染。
3、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环境卫生,对衣服、被褥、玩具、家具等物品进行消毒。衣服、被单、床单、毛巾,尤其是内裤,洗前用开水烫煮,以杀死虫卵;门窗、家具、玩具可用10%的来苏尔擦洗后,于阳光下晒干;脸盆、餐具等可用开水冲洗,定期消毒;对活动室、寝室等场所定期用紫外线消毒。
治疗-药物治疗:
1、口服药
(1)甲苯达唑
甲苯达唑又名甲苯咪唑,是在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驱除肠线虫的药物。通过影响虫体的代谢,干扰虫体生存及繁殖而死亡。本药不易被吸收,所以肠道以外的不良反应较少。本药的不良反应有偶发的恶心、腹部不适、腹泻、头昏、嗜睡、皮肤瘙痒,不用处理。孕妇、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及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禁用。
(2)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又名丙硫咪唑、丙硫苯咪唑,是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疗效优于甲苯达唑,疗程短,门诊和集体治疗均可应用。本药的不良反应有轻度的头痛、头昏、恶心、腹泻等,发生率小于10%,常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孕妇、哺乳期妇女和2岁以下的婴幼儿禁用,有严重肝、肾、心脏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病患者慎用。
(3)双萘羟酸噻嘧啶
双萘羟酸噻嘧啶,简称噻嘧啶,是广谱驱虫药,疗效好、价格低廉。可使虫体痉挛性麻痹,不能吸附黏膜而排出体外。本药的不良反应小,可出现轻微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有冠心病及严重溃疡病史者慎用,肝功能不全者、孕妇以及2岁以下的婴幼儿禁用。本药与哌嗪不宜合用。
(4)恩波吡维胺
本药口服不吸收,胃肠道药物浓度高,曾是蛲虫单一感染的首选药。可以抑制虫体的呼吸,并阻碍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使虫体逐渐衰弱死亡。本药的不良反应少,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服药后粪便呈红色。
(5)哌嗪
本药对蛲虫具有较强的驱虫作用,可使虫体弛缓性麻痹,随粪便排出体外。本药的不良反应轻,大剂量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不适,甚至可见神经症状如嗜睡、眩晕等。孕妇、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有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
(6)复方甲苯咪唑
本药含有甲苯咪唑和盐酸左旋咪唑,具有广谱驱除肠道线虫的作用。
(7)复方阿苯达唑片
本药含有阿苯达唑和双萘羟酸噻嘧啶。本药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头痛、头昏、乏力、皮肤瘙痒等。
(8)复方噻嘧啶
本药含有噻嘧啶和酚嘧啶,如果患者兼有其他肠道线虫,特别是鞭虫者,用本药疗效较好。
2、外用药
(1)蛲虫膏
本药含百部侵膏30%、甲紫2.0%,肛门周围瘙痒者,可于睡前清洗肛周、会阴皮肤后,涂擦本药,连用10~20天。
(2)白降汞软膏
将本药涂于肛门周围及肛门内,杀虫止痒。
(3)噻嘧啶软膏
将本药涂于外阴、肛周和肛门内,连用1周。
(4)氧化锌油膏
每晚睡前在外阴、肛周涂擦10%氧化锌油膏,杀虫止痒。
(5)噻嘧啶栓剂
可用噻嘧啶栓剂塞入肛门,连用3~5日,以驱虫。
治疗-相关药品:
甲苯达唑(甲苯咪唑)、阿苯达唑(丙硫咪唑、丙硫苯咪唑)、双萘羟酸噻嘧啶(噻嘧啶)、恩波吡维胺、哌嗪、复方甲苯咪唑、复方阿苯达唑片、复方噻嘧啶、蛲虫膏、白降汞软膏、噻嘧啶软膏、氧化锌油膏、噻嘧啶栓剂
治疗-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有小阴唇粘连,医生会用小弯钳沿着小阴唇上边或下边从小孔轻轻插入,以达到分离的目的,这种分离手术通常很容易进行,也无须进行麻醉。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大约为7~12天。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中医药对蛲虫性阴道炎的主要干预手段是药物治疗,临床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配合宣传教育正确的卫生习惯来综合调治。治疗过程中,应当审证求因,辨证施治,需要专业医生意见,不建议患者自行判断病情服药。
1、辨证论治
(1)虫扰魄门证
证候:肛门瘙痒,搔抓难忍,夜眠不安,易惊哭闹,舌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杀虫止痒,内外兼治。
主方:予驱蛲汤加减。
(2)湿热内蕴证
证候:肛门或会阴部瘙痒,烦躁易怒,腹胀,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夜寐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杀虫止痒,清热除湿。
主方:予追虫丸加减。
(3)脾虚虫扰证
证候:此为病之久者,脾虚不愈。可见肛门瘙痒,夜寐不安,食欲减退,形体消瘦,或见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杀虫止痒,运脾养胃,内外兼治。
主方:予驱虫粉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2、中成药
以下中成药仅为参考用途,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驱虫消食片,含有槟榔、使君子仁、雷丸、鸡内金、茯苓、牵牛子、芡实、炙甘草,可用于脾虚虫扰证。
3、中药外治
(1)蛲虫栓
本药含有生百部、鹤虱、苦参、大黄、白矾、樟脑,可可豆脂、蜂蜡作为基质,于睡前放入肛门内2cm,可用于虫扰魄门证。
(2)中药煎汤保留灌肠
用生百部、苦楝皮、白鲜皮、蛇床子、苦参煎煮取汁,放凉后,每晚睡前保留灌肠,疗程为10~15日。可用于虫扰魄门证和脾虚虫扰证。
预后-一般预后:
蛲虫性阴道炎经过驱虫治疗后大多预后较好,但需要预防反复重复感染。
预后-危害性:
1、蛲虫性阴道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2、蛲虫性阴道炎可发展为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并发症。
预后-自愈性:
蛲虫成虫的寿命一般是20~30天,感染性虫卵可存活3周,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重复感染,可自行痊愈。
预后-治愈性:
蛲虫性阴道炎经积极治疗大多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蛲虫性阴道炎经过驱虫治疗后,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卫生习惯,一般可以根治。
预后-复发性:
蛲虫性阴道炎易治难防,易复发,应定期普查,向患者宣传教育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对用品进行消毒。
日常-总述:
日常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蛲虫性阴道炎的治疗及预防复发至关重要,另外还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按时复诊,促进疾病尽快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蛲虫性阴道炎的患儿可能出现外阴痒、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病程较长的患儿也可能会有烦躁情绪。
2、心理护理
家长应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从各个方面调动患儿的积极性,对患儿进行蛲虫病的相关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如果患者年龄较小,家长应辅助儿童正确用药,正确使用软膏、栓剂等。
1、患者在睡前用药前应先清洗外阴、肛周皮肤;晨起也应清洁阴部。
2、家长要注意控制患儿所用药物的剂量,不可擅自更改药量,如出现药物副作用则应及时停药,并及时就医。如驱虫药常见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3、如果在服用恩波吡维胺驱虫治疗时,出现红色粪便,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勤洗澡或每天冲洗会阴部并更换内裤,睡觉不穿开裆裤,以防虫卵通过污染的手再经口感染。
2、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定期对衣服、被褥、玩具、家具等物品进行消毒。衣服、被单、床单、毛巾,尤其是内裤,洗前用开水烫煮,以杀死虫卵;门窗、家具、玩具可用10%的来苏尔擦洗后,于阳光下晒干;脸盆、餐具等可用开水冲洗,定期消毒;对活动室、寝室等场所定期用紫外线消毒。
日常-病情监测:
蛲虫性阴道炎服用药物时,需注意是否出现药物副作用,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及时向医生反应,进行处理。另外需要注意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蛲虫的症状,如蛲虫寄生于眼结膜囊导致的眼结膜充血等症状,寄生于鼻前庭引起的鼻出血等。
日常-复诊须知:
蛲虫性阴道炎因为蛲虫的感染方式多样,容易复发,所以需要定期复查,如幼儿园、小学、初中等低年龄儿童每半年复查1~2次。
饮食调理:
蛲虫性阴道炎的发生与复发与不卫生的饮食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等治疗的同时,还要适当注意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饮食建议:
1、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
2、水果、蔬菜需要洗净再吃。
饮食禁忌:
1、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生姜等。
2、不要买街边小吃,注意饮食卫生。
3、避免生吃食物,尽量煮熟再吃。
预防措施:
预防蛲虫性阴道炎的关键在于预防感染蛲虫,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
1、普查
对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等低年龄儿童进行定期普查普治,每半年进行1~2次。
2、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纠正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勤洗澡或每天冲洗会阴部并更换内裤,睡觉不穿开裆裤,以防虫卵通过污染的手经口感染。
3、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对衣服、被褥、玩具、家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