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黏液纤维肉瘤疾病英文名称: myxofibrosarcoma,MFS疾病别名: 黏液性恶...
养生
疾病名称: 黏液纤维肉瘤
疾病英文名称: myxofibrosarcoma,MFS
疾病别名: 黏液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黏液肉瘤
疾病概述:
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是由异型性不等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黏液样基质组成的肿瘤。黏液纤维肉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好发于四肢和躯干,其次是头部和颈部。本病通常生长缓慢,可发生局部侵袭性生长,治疗后可复发,晚期会发生转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尚无相关证据支持
就诊科室: 皮肤科、普通外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缓慢增大的无痛性包块、单个皮下结节等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确,可能与放射、染色体异常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织组化学染色、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
重要提醒: 本病可能会发生转移,即使进行手术切除也易复发。患者需要关注身体情况,定期复查。
临床分类:
1、基于肿瘤分化程度分类
黏液纤维肉瘤可分为低度恶性、中度恶性和高度恶性黏液纤维肉瘤。
2、基于发病年龄分类
黏液纤维肉瘤可分为成人型纤维肉瘤和小儿型纤维肉瘤。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黏液纤维肉瘤尚无准确发病率,但本病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0%,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
流行病学-死亡率:
本病暂无死亡率相关大样本研究,但有研究证明术后5年存活率为5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年龄
(1)成人型黏液纤维肉瘤好发于50-8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
(2)小儿型黏液纤维肉瘤多发生于10岁以前,绝大部分在2岁以前,多为先天。
2、性别
本病好发于男性。
3、遗传
本病可能由染色体异常导致,可能存在家族聚集性。
病因-总述:
黏液纤维肉瘤由异型性不等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黏液样基质组成。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提示可能的发病原因。
症状-总述:
黏液纤维肉瘤的症状随起病部位和是否有转移而有所变化。大部分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物。还可能伴有出血、坏死等表现。部分肿瘤位置特殊,可能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疼痛、刺激、压迫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肿瘤好发于肢体,特别是下肢。主要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出血、坏死的表现。如果肿瘤发生坏死,体积会变小,有疼痛感。周围皮肤可能有破溃、化脓的表现。
2、如果肿瘤生长在肠道中,可引起腹痛、便血;如果肿瘤生长在气管周围组织(如甲状腺)中,肿瘤体积较大,可刺激、压迫气管,导致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肿瘤的并发症与其起源或转移的部位有关。
1、转移至肺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2、转移至肠
便血、腹痛等。
3、转移至腹膜后
消化不良、腹痛、逐渐消瘦等。
症状-伴随症状:
当肿瘤发生坏死、局部皮肤破溃化脓时,患者可能有发热等全身表现。
就医-急诊指征:
1、若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2、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增快、倦怠、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当发现身体有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结节时,建议及时到医院门诊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病情稳定时,推荐去肿瘤科、普通外科或皮肤科就诊。
2、若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可以去呼吸内科就诊。
3、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等症状,可以去消化内科就诊。
4、若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心跳加快、意识模糊等危急情况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来医院就诊前,请将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银行卡或现金等准备好,手机充满电,戴上口罩。
2、可在线上预约挂号。
3、若近些年有就医的经历,请将最近几年的相关检查治疗的病历资料带来医院,如:检查报告、化验单、治疗单、病历等,或者将资料用手机拍照后保存到手机里。
4、若最近有服用药物或长期规律服用一些药物,请记下药名,或携带药盒,或者拍照存在手机里。
5、就诊前尽量保持空腹,避免饮用过多水,吃过多食物。
6、需要有家属陪同,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哪里感觉不舒服?有多长时间了?
2、最近肿块有没有变化?
3、去哪里做过检查?检查结果带来了吗?
4、吃过什么药物或者治疗过吗?效果怎么样?
5、有没有其他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是怎么得这个病的?
2、这个病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好不好?
5、治疗费用大概是多少?医保能报销吗?
6、饮食生活习惯上要注意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发现自身出现缓慢增大的无痛肿块、皮肤溃烂或是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询问病史,为患者做体格检查以明确肿块的性质,之后会建议患者做CT、MRI、B超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辅助诊断,病理组织检查为本病诊断的金标准。
检查-体格检查:
1、主要通过视诊和触诊检查肿物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质地、光滑度、活动度、有无压痛、皮肤的颜色、皮肤的温度等。
2、若本病发生在四肢,会检查四肢末端的感觉运动功能以及血液运行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医生可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判断有无感染、是否贫血,以来估测身体的营养情况,看本病是否有恶变的可能。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病理科的辅助检查手段,若患者的疾病不是特别典型,或者疾病在病理上难以进行分型时,会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来辅助诊断。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目前临床黏液纤维肉瘤的“金标准”,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物的良恶性质、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检查是有创检查,医生会使用专业器具,取出部分肿瘤组织进行检查,通常可以明确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本病可以通过CT、MRI、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了解肿瘤的大小、数量、影响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医生还可了解肿瘤是否对周围组织产生不良影响。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证据。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肿块出现的时间、变化的快慢、伴随的症状,然后结合临床表现以及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织组化学染色、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可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通常无需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由于黏液纤维肉瘤具有病期短、易血道转移,治疗后反复复发等特点,应实施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根据肿瘤不同的组织学类型、部位及浸润范围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通过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叮嘱患者充分休息,给予患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病变复发或者病变边缘不能完全切除的黏液纤维肉瘤,可以使用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治疗-相关药品:
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长春新碱、柔红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进行局部扩大切除,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去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彻底的切除可一定程度上防止肿瘤复发。
治疗-放化疗:
放疗可在术前或术后应用。术前应用放疗有利于手术尽可能完整的切除肿瘤。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进行术后放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分化良好的黏液纤维肉瘤经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分化差的恶性肿瘤,即使经过手术切除,也容易复发,或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本病病程迁延,病情易反复,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2、本病若没有得到及早、有效的控制,可能发生癌变和转移,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分化良好的黏液纤维肉瘤经手术切除可以控制。高度恶性的肿瘤可能预后较差。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样本研究。
预后-根治性:
本病较难根治。
预后-复发性:
大多数病例系低度恶性,局部复发率为38%~60%
日常-总述:
腹壁硬纤维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便医生了解肿瘤情况及治疗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可分为
(1)震惊否认期:患者在震惊之后表现出对事实否认、怀疑,甚至辗转求医,可能延误治疗。
(2)愤怒期:患者接受事实并出现愤怒不满的情绪,常迁怒于家属和医务人员,甚至百般挑剔、无理取闹、出现冲动行为。
(3)磋商期:患者寻求各种治疗信息,祈求延长寿命。此期有利于治疗。
(4)抑郁期: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不遵医嘱,甚至有自杀的倾向,此期对治疗无益。
(5)接受期:患者能以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2、家属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1)震惊否定期:家属多给患者感情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照顾,使之有安全感,并适时地向患者吐露真相。
(2)愤怒期:应引导患者表达内心感受,纠正其感知错误,也可请其他病友介绍成功治疗的经验,引导患者正视现实。
(3)磋商期: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引导,尊重患者的要求。
(4)抑郁期:家属多陪伴患者,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5)接受期:尊重患者的意愿,尽量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用药护理:
1、若服用化疗药物,要观察有无贫血、出血和感染的情况,定期查血常规,遵医嘱服用药物。
2、平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溃烂损害以及胃肠道不适的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保证睡眠充足,培养兴趣爱好,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
2、可参加适量的运动,但不要从事过于剧烈的活动。
3、服用化疗药物会出现脱发情况,当化疗停止后头发会重新生长,脱发严重可选择佩戴假发。
日常-病情监测:
1、若在治疗后出现肿瘤再发,如体表又出现包块的,可能意味着病情复发,需要及时就诊。
2、若出现如咳嗽、胸痛、咯血或腹痛、便血的,可能意味着肿瘤转移,需要及时就诊。
3、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需要检测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日常-复诊须知:
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复查,及时检查肿瘤的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1、患者术后需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污物接触伤口,不要牵拉、抓挠伤口。根据医生的安排及时更换敷料。
2、若伤口渗血,或外层纱布被血液浸湿,应立即更换敷料,并告知医生。
3、术后先选择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由半流质饮食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饮食调理:
本病虽发病和饮食无关,但要求患者在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建议:
1、多摄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瘦肉、鱼肉等,有利于身体恢复。
2、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少量多餐。
饮食禁忌:
1、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2、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过度节食。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只能通过定期体检、出现异常肿块及时就医等方式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