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尿道黏膜脱垂疾病英文名称: urethral mucosa prolapse疾病别名: ...
养生
疾病名称: 尿道黏膜脱垂
疾病英文名称: urethral mucosa prolapse
疾病别名: 尿道黏膜外翻
疾病概述:
尿道黏膜脱垂(urethral mucosa prolapse)又称尿道黏膜外翻,是指尿道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脱出并外翻于尿道口之外的一种女性尿道疾病。临床比较罕见,多发生于儿童和绝经后的妇女。主要表现为容易识别的尿道口肿物和尿道口出血。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小儿科、泌尿外科、妇科
发病部位: 尿道
常见症状: 尿道口肿物、尿道口出血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清性激素检查
重要提醒: 尿道黏膜脱垂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临床分类:
1、分型
尿道黏膜脱垂分为部分型和完全型。
2、分度
根据尿道黏膜脱垂的外观,将其分为4度。
(1)Ⅰ度:即为较小的环状或部分尿道黏膜脱垂,不伴有炎症;
(2)Ⅱ度:即环状尿道黏膜脱垂,伴有水肿;
(3)Ⅲ度:即尿道黏膜呈块状突出超出小阴唇,伴有局部充血、水肿;
(4)IV度:即尿道黏膜脱垂,伴有局部严重出血性炎症或坏死、溃烂、水肿。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尿道黏膜脱垂临床比较罕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5~10岁非常好动和快速生长发育的女孩。
2、体弱的女孩。
3、绝经后的妇女。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常在夏秋季节发病。
病因-总述:
尿道黏膜脱垂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儿童时期骨盆生长快、骨盆浅、尿道发育薄弱,女性雌激素水平不足、尿道周围支持组织萎缩、松弛等有关,常在腹内压增加后突然发病。
病因-基本病因:
1、骨盆生长速度快
儿童时期骨盆快速生长、骨盆浅,尿道黏膜及黏膜下层间弹力纤维组织缺乏,尿道周围支持组织力量薄弱,易致尿道黏膜脱垂。
2、雌激素水平降低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周围组织萎缩、松弛以致黏膜翻出。
3、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女孩的尿生殖膈等支持组织软弱,容易出现尿道黏膜脱垂。
4、先天性缺损
尿道黏膜和黏膜下粘合的先天性缺损,也可导致尿道黏膜脱垂的发生。
症状-总述:
尿道黏膜脱垂常表现为容易识别的尿道口肿物和尿道口出血,并可有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可伴有外阴灼热感、外阴瘙痒。
症状-典型症状:
1、尿道口肿物
部分性脱垂者肿物位于尿道口后侧,外观与尿道肉阜相似;完全性脱垂者黏膜呈环状脱出,尿道口位于肿物中央,插入导尿管见有尿液流出。肿物直径为1~5cm,表面光滑湿润,质软,最初为红色,以后可转为暗红乃至紫红色,并伴有浆液血性渗出液。
2、尿道口出血
可因脱垂的肿物坏死而表现为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
3、尿路刺激症状
轻者常有局部灼痛感并有尿频和尿痛。重者因脱垂黏膜血栓形成或组织坏死,引起剧烈疼痛,可出现排尿困难乃至尿潴留。
症状-并发症:
该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症状-伴随症状:
长时间出血可能刺激外阴,出现外阴灼热感、外阴瘙痒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自行发现尿道口有肿物脱出。
2、尿道口不明原因出血。
3、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尿道黏膜脱垂患者可选择妇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小儿患者需要去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会阴进行检查,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最好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您的孩子都有哪些不适?
2、您/您的孩子不适症状持续多久了?有什么规律吗?
3、您/您的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怎么样?饮食、卫生如何?
4、您/您的孩子是否有长期便秘或咳嗽?
5、您的孩子平时是否活泼好动(针对儿童)?
6、您是否已经绝经?什么时候绝经的(针对成年妇女)?
7、您/您的孩子是否进行过治疗?采用的什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病情严重吗?
3、需要采取什么检查?该如何配合?
4、需要采取什么治疗?能否治愈?
5、药物治疗有效吗?可以用什么药?有哪些注意的?
6、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疾病的恢复?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尿道口是否有肿物,通过肿物的大小、质地、是否触痛来进行初步判断。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做血常规和尿常规,判断是否合并感染,检查血清性激素是否正常。必要时可行膀胱镜检查以辅助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让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并嘱患者双腿屈曲然后双腿分离,随后医生会通过视诊检查尿道口是否存在肿物,并观察肿物的大小、形态,是否肿胀、糜烂。之后会用佩戴检查手套的手轻轻触摸,判断肿物的质地,并观察患者是否有痛感。尿道黏膜脱垂患者体格检查可见尿道口有紫红色或暗红色环形或半环形软组织肿块,充血水肿,部分患者肿物表面出现溃烂、坏死,触之疼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若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2、血清性激素检测
因尿道黏膜脱垂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低下有关,医生可通过检查结果来判断雌激素水平有无异常,有助于病因的诊断。
3、尿常规
通过检查结果中白细胞、红细胞的数值,判断是否出现尿路感染以及出血。
检查-其他检查:
膀胱镜检查有助于尿道黏膜脱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医生会将膀胱镜轻轻插入尿道和膀胱,并在监视器的屏幕上观察尿道及膀胱的内部结构,了解有无异常。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结合体格检查所见,多可做出诊断。血常规、尿常规、血清性激素检查等,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病因。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输尿管囊肿脱出、尿道肉阜、尿道癌、膀胱脱垂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输尿管囊肿脱出
异位输尿管囊肿经膀胱颈部和尿道脱出于尿道口外,成为一大而紫红色的肿块,形似尿道黏膜脱垂。但输尿管囊肿脱出多能自行复位,有时囊肿处可见到输尿管开口。但导尿管不能从囊肿中央插入。
2、尿道肉阜
同为较易出血的尿道口肿块,相比之下,尿道肉阜体积较小,基底常附着于尿道口后壁。插入导尿管后,可见鲜红色息肉样肿块位于导尿管一侧,而非呈现外翻包绕状。
3、尿道癌
为易出血的尿道口肿块。尿道触诊时可发现尿道增粗、变硬、肿块亦硬。腹股沟淋巴结及远处淋巴结可扪及增大、变硬的转移征象。活组织检查可明确其性质。
4、膀胱脱垂
是指膀胱经尿道膨出的病变,多在腹压增加时发生。脱垂的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呈暗红色,酷似尿道黏膜脱垂。但膀胱脱垂肿物一般可还纳,有时还可见到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开口。
治疗-治疗原则:
医生一般先采取保守治疗,通过热水坐浴、局部药物清洗和涂抹,以控制感染、改善症状,配合手法复位,使脱垂的黏膜还纳入尿道。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尿道黏膜脱垂反复复发以及尿道黏膜缺血坏死的患者可用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脱垂黏膜切除术、Shurtieff四象限法。
治疗-药物治疗:
1、高锰酸钾溶液或收敛消毒中药洗剂
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收敛消毒中药洗剂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可以减少感染。
2、抗生素
如红霉素软膏,可控制感染,促进炎症吸收,为部分病例的进一步手术治疗做准备。医生还可能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
3、雌激素
对于绝经后尿道黏膜脱垂的女性患者,医生可能给予雌激素制剂如替勃龙。
治疗-相关药品:
高锰酸钾溶液、红霉素软膏、替勃龙
治疗-手术治疗:
1、脱垂黏膜切除术
包括尿道外口黏膜环形切除术和环扎法两种。在实施尿道外口黏膜环形切除术中,医生会充分切除病变脱垂的黏膜,尽量保存正常的尿道黏膜,但该手术可能导致尿道外口狭窄及感染等并发症。环扎法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在患者尿道内放入适宜大小的导尿管,然后用医用线将脱垂组织环扎在导尿管上,让其坏死脱落。
2、Shurtieff四象限法
采用四象限缝合支持线的方法,可以使脱垂的黏膜完全从尿道口移出,其优点是避免的导尿的困扰。
治疗-其他治疗:
1、热水坐浴
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脱垂黏膜肿胀的消退。
2、手法复位
医生会用人工手法将脱垂的黏膜进行复位,患者可同时配合做缩肛动作,以利于尿道黏膜的尽快回缩。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尿道黏膜脱垂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若治疗不及时,脱垂的黏膜可能会出血、坏死,继发感染。
预后-危害性:
1、由于尿道口环形压迫,脱垂黏膜充血水肿,血管栓塞、坏死,可继发感染、溃烂。
2、病情严重者局部可有剧烈疼痛,并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影响日常生活。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能自愈,需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尿道黏膜脱垂经过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甚至实现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部分治疗不彻底的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尿道黏膜脱垂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外阴清洁,按照医嘱用药,注意休息,合理膳食,以帮助疾病尽快恢复。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用药反应和疗效。
日常-用药护理:
接受药物治疗者,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若出现皮肤瘙痒、皮疹、恶心、头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和医生说明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讲究卫生,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
2、居室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环境清洁。
3、根据身体情况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腹压,引起复发。
4、进行自我调整,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清性激素检测等。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创面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松脱、移位等情况,有异常者,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尿道黏膜脱垂患者应多喝水润滑肠道,防止便秘。同时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吃不健康的食物。
饮食建议:
1、营养不良、体质较差的小儿,建议可以多补充优质蛋白,比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
2、便秘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条、粥。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韭菜、蒜、胡椒、辣椒、生姜等。此类食物可使脱垂的黏膜充血更加严重,加剧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2、少吃或不吃腌制、油炸类食物。
饮食-其他注意:
患者要多喝水,同时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按时、适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尿道黏膜脱垂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下措施有可能降低发病风险:
1、对于5~10岁年龄段女童应注意补充营养,均衡膳食,防止偏食;另外避免过分好动。
2、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健康饮食,多喝水防止便秘。
3、积极治疗咳嗽、尿道结石等基础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