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皮肤淋巴细胞瘤疾病英文名称: cutaneous lymphocytoma疾病别名: 良...
养生
疾病名称: 皮肤淋巴细胞瘤
疾病英文名称: cutaneous lymphocytoma
疾病别名: 良性淋巴腺瘤病、皮肤良性淋巴腺瘤、结节病、假性淋巴瘤、皮肤良性淋巴样增生、皮肤良性淋巴结病、Spiegler-Fendt类肉瘤
疾病概述:
皮肤淋巴细胞瘤(cutaneous lymphocytoma)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淋巴网状组织增生性炎症性病变。可能与虫咬、创伤、光化作用、感染因素、受寒或月经有关。多见于儿童及女性青年。临床上根据皮损类型分为局限型及播散型。局限型常局限于某个部位,播散型可累及颊和鼻梁处,较大的有时散布于躯干和肢体。皮肤淋巴细胞瘤一般为良性病变,不发生恶变,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面、耳后、躯干部位孤立或散在的、或略高出皮肤的淡黄色、褐色、或紫红色结节肿物
主要病因: 虫咬、创伤、光化作用、感染因素、受寒、月经、残留淋巴样组织的过度增生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个别病例存在发展成恶性淋巴瘤的可能,应引起重视。
临床分类:
基于皮损类型可分为局限型及播散型:
1、局限型
较少见。表现为一个或几个成群、淡红、暗红至紫褐色隆起、半球形结节或斑块,质较硬,表面光滑,有细小鳞屑,可增至直径3~5cm大小,约半数可见扩张毛细血管,似红斑狼疮。一般无自觉症状,无系统受累,可自行消退。
2、播散型
表现为多发的丘疹或小结节,呈肤色、淡红至青红色,坚实,一般粟米大小,可增至鸡蛋到成人手掌大。结节有时位置较深或融合成斑块。通常局限于面部,可累及颊和鼻梁处,较大的有时散布于躯干和肢体。可反复发作,伴瘙痒。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发病率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女性。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部分患者有光感性,夏季明显。
病因-总述:
皮肤淋巴细胞瘤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可能与虫咬、创伤、日晒、感染因素、受寒或月经有关,也可能是残留淋巴样组织的过度增生所致。
症状-总述:
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女性,皮损处无明显自觉症状,亦无内脏损害。分为局限型及播散型,本病通常无全身症状,可自行消退。本病虽属良性,但有报告认为经长期持续后,偶可发展成恶性淋巴瘤。
症状-典型症状:
1、患者面、耳后或躯干等部位可见淡黄色、褐色或紫红色结节、肿物,略高出皮肤。
2、皮损严重程度不一,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可伴瘙痒,可自行消退。
症状-并发症:
有报告认为,经长期持续后,本病可能会发展成恶性淋巴瘤。
就医-门诊指征:
面、耳后或躯干等部位见到淡黄色、褐色或紫红色为孤立或散在的略高出皮肤的结节肿物,久久不能自行消退而影响美观或伴瘙痒等不适,可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病情平稳者须于皮肤科就诊。部分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转诊至肿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全身皮肤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皮疹是什么时间出现的?有没有什么诱发原因?
3、有没有扩大或消退?
4、您的皮疹部位皮肤近期有受过虫咬、创伤、日晒、感染吗?
5、您自己觉得皮疹与受寒或月经有关系吗?
6、您饮食习惯规律吗?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7、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8、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皮肤淋巴细胞瘤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皮肤淋巴细胞瘤是恶性的吗?能治好吗?会癌变吗?
4、我需要做病理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出门要防晒?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面、耳后或躯干等部位结节或肿物皮损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患者面、耳后或躯干等部位皮肤进行体格检查,患者应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不同类型检查结果可有不同体征:
1、局限型体征
体表皮肤出现一个或几个成群、淡红、暗红至紫褐色的肿块或斑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有细小鳞屑,可增至直径3~5cm大小,约半数可见扩张毛细血管。
2、播散型体征
面部、躯干、四肢、头皮、乳头和阴囊出现散在、多发的皮肤肿块,可增至鸡蛋到成人手掌大。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可能会对病变的肿块进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医生会从皮肤病变处取少部分组织,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有密集的、成团的成熟淋巴细胞,其间有少量组织细胞,偶见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诊断-诊断原则:
皮肤组织学检查是皮肤淋巴细胞瘤诊断的关键,通常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鉴别排除恶性淋巴瘤、红斑狼疮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由异型的淋巴细胞构成,肿块早期活动,孤立或散在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晚期则互相融合,与皮肤粘连,不活动,或形成溃疡,恶性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预后较差。两者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鉴别,必要时进行基因重排检测。
2、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皮损亦可发生于头面部及躯干,但红斑狼疮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盘状红斑、斑块。红斑狼疮病理学检查呈角化过度,毛囊口角栓,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浸润细胞呈块状,可有多系统受累表现,LTB阳性。故通过症状及组织病理学不难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皮肤淋巴细胞瘤一定的自限性,一般可自行消退。针对局限型,放射治疗效果较好,可行局部x线照射治疗。播散型对放射治疗效果较差,可局部注射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播散型对放射治疗效果较差,可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局部搽用或注射糖皮质激素制剂。
治疗-相关药品:
普鲁卡因青霉素、糖皮质激素
治疗-手术治疗:
若病情顽固,部分患者可考虑局部切除皮损。
治疗-放化疗:
局限型对放射治疗效果较好,可行局部X线照射治疗,但有复发可能。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治疗周期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皮肤淋巴细胞瘤为良性病变,分为局限型及播散型,一般可自行消退,极少发生恶变,预后较好,亦有个别转为淋巴肉瘤或网状细胞肉瘤者,应引起重视。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为良性病变,一般不会危害机体健康,但因皮损多位于皮肤暴露部位,常影响外貌美观。
2、目前存在,个别病例转为淋巴肉瘤或网状细胞肉瘤等恶性肿瘤的报道,应引起重视。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自行恢复。
预后-治愈性:
患者一般经正规、合理的治疗后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一般难以根治。
预后-复发性:
本病有可能复发。
日常-总述:
日常注意个人护理,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医嘱定期复查,并注意观察疾病的恢复情况。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焦虑、气馁、厌烦感:病情易反复发作,患者可能容易胡思乱想,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
(2)自卑、紧张心理的护理:皮肤淋巴细胞瘤皮损多在面、耳后、躯干等部,影响美观。故可能会给患者太多的压力,尤其是女青年患者,由于怕人嘲笑或影响恋爱婚姻问题,易产生自卑、紧张心理,精神由此变得沉闷。
2、护理措施
(1)患者应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预后,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家属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了解其思想情况,尽量为其解除思想顾虑。
(3)家属与患者应相互体谅,保持稳定的情绪,如果条件允许,积极进一步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2、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远离诱发因素,避免日晒、虫咬、创伤、感染因素、受寒等,注意个人卫生。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感染。
4、可参加适量的健身运动。
5、日常注意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寒生病。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患者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治疗期间饮食应避开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浓茶、酒类、辛辣、葱蒜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
2、避免日晒,忌食紫云英、油菜、田螺等。
预防措施:
皮肤淋巴细胞瘤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身体对某些未知刺激因素,做出的过度的局部免疫反应。预防该疾病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1、避免昆虫叮咬,夏季做好预防性防晒。
2、尽可能避免日晒。穿长袖长裤、撑伞、局部用防晒霜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