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葡萄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uveitis疾病概述: 葡萄膜是眼球壁的中层组织,位于巩膜(眼...
养生
疾病名称: 葡萄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uveitis
疾病概述:
葡萄膜是眼球壁的中层组织,位于巩膜(眼球外壁白色部分)和视网膜之间,富含血管和色素,主要功能是提供眼球的营养。葡萄膜炎(uveitis)是指由于感染、损伤、自身免疫或其他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发生于葡萄膜的炎症,患者多以眼部发红、疼痛、视物模糊、眼前黑影、视力下降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如果葡萄膜炎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性丧失。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眼部发红、疼痛、视物模糊、眼前黑影、视力下降
主要病因: 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创伤及理化因素、免疫遗传因素
检查项目: 眼科检查、血液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抗原抗体检测、风湿病检查、结核病检查
重要提醒: 虹膜睫状体炎持续进展时,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眼球萎缩,甚至视力丧失。
相关中医疾病: 瞳神紧小、瞳神干缺
临床分类:
1、病因分类
按病因可将其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葡萄膜炎: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感染。
(2)非感染性:包括特发性、创伤性、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伴发的葡萄膜炎、伪装综合征等类型。
2、临床和病理分类
根据炎症的临床和组织学改变,可将其分为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
(1)肉芽肿性葡萄膜炎: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一般病程慢、炎症轻,病理变化主要是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形成结节。
(2)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主要由免疫反应引起,多为渗出性炎症,病程急,炎症重;仅由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不形成结节。
3、解剖位置分类
按解剖位置可将葡萄膜炎分为前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四类:
(1)前萄膜炎:主要累及前部虹膜及睫状体。
(2)中间葡萄膜炎:主要累及睫状体的平坦部和周边视网膜。
(3)后葡萄膜炎:主要是累及脉络膜。
(4)全葡萄膜炎:类似整个葡萄膜,兼有前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症状体征。
4、病程分类
(1)急性葡萄膜炎:病程<3个月的葡萄膜炎。
(2)慢性葡萄膜炎:病程>3个月的葡萄膜炎。
流行病学-传染性:
多数葡萄膜炎不具备传染性。部分感染性葡萄膜炎具有传染性,如结核性、梅毒性、弓形虫病性葡萄膜炎
流行病学-发病率:
葡萄膜炎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有报道指出,发达国家 5%~20% 的法定盲(法律根据眼科医学的标准所制定的眼盲标准)可归因于葡萄膜炎。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20~50 岁的青壮年多发。
病因-总述:
葡萄膜炎的病因较为复杂,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创伤及理化因素、免疫遗传因素等均有可能造成葡萄膜炎的发生。但也有部分类型为特发性葡萄膜炎,无明确病因。
病因-基本病因:
1、感染因素
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等可通过直接侵犯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或眼内容物引起炎症,也可通过诱发抗原抗体及补体复合物反应而引起葡萄膜炎。
2、自身免疫因素
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正常眼组织中的抗原可能会被免疫系统所错误识别,并进而引起免疫反应,引起葡萄膜炎。部分免疫调节功能的实效也是此类葡萄膜炎发病的重要因素。
3、创伤及理化损伤
创伤和理化损伤可导致眼部免疫功能脆弱导致微生物侵入感染引起葡萄膜炎,也可对眼部组织造成刺激,形成非感染性严重。
4、免疫遗传因素
相关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葡萄膜炎与特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
5、其他疾病
患者有其他原发疾病时也可继发葡萄膜炎:
(1)眼部疾病:眼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肿瘤、出血等可能诱发葡萄膜炎。
(2)全身疾病:部分全身的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可累及眼部或出现眼部表现,导致葡萄膜炎。
病因-危险因素:
1、有些疾病增加了葡萄膜炎的患病几率,如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免疫功能低下者。
3、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等。
4、某些基因发生变化的人可能更容易患上葡萄膜炎。
5、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葡萄膜炎和吸烟之间存在显着关联。
症状-总述:
葡萄膜炎患者多以眼部发红、疼痛、视物模糊、眼前黑影、视力下降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但不同部位的葡萄膜炎临床表现可有所区别,且并发症也有所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前葡萄膜炎
炎症波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急性炎症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急性期前房出现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或反应性黄斑水肿或视盘水肿时,可出现视力下降或明显下降。
慢性炎症者症状可不明显,但易发生并发性白内障或继发性青光眼,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2、中间葡萄膜炎
炎症波及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基底部、周边视网膜和脉络膜。
发病隐匿,患者多不能确定确切发病时间,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出现飞蚊症,重者可有视物模糊、暂时性近视。少数患者可出现眼红、眼痛等表现。
3、后葡萄膜炎
炎症波及眼球后部(脉络膜、视网膜和玻璃体)。
后葡萄膜炎的症状主要取决于炎症的类型、受累部位及严重程度。患者可有眼前黑影或暗点、闪光、视物变形、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合并全身性疾病者则有相应的全身症状。
症状-病情发展:
葡萄膜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患者可能突然发生眼部症状并迅速恶化,或出现轻微症状并逐渐发展。葡萄膜炎可能会影响一只眼睛,也可能影响两只眼睛。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损伤、视网膜脱落、永久性视力丧失等。
症状-并发症:
1、白内障
为前葡萄膜炎及中间葡萄膜炎常见的并发症,炎症逐渐加重或服用糖皮质激素产生不良反应,均可使眼睛晶状体正常的生理代谢紊乱,出现晶状体浑浊,导致白内障发生。晶状体浑浊,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模糊,患者会出现视物朦胧不清。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可在炎症控制的情况下行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青光眼
葡萄膜炎可导致眼内液体循环排放受阻,液体积聚,发生眼压增高。眼压长期持续升高,会导致视神经的损害,最终引起青光眼,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患者可用降眼压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3、视网膜脱离
葡萄膜炎若不能及时控制,可导致视网膜分离,患者视物出现视野缺损、闪光感,须迅速就医咨询。
就医-门诊指征:
1、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症状。
2、不明原因的视物模糊。
3、视力短期明显下降或逐渐出现视力损害。
4、视野中出现漂浮物,视野中有暗点。
5、上述眼部症状迅速恶化。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眼部不适或功能异常的患者需前往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3、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4、您有其他疾病么?
5、有受过眼部外伤吗?
6、有无关节肿痛?
7、有没有口腔溃疡??
8、之前发生过葡萄膜炎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2、这个病会传染么?
3、这个病会影响视力么?
4、治愈需要多久?
5、我需要日常注意什么么?
6、我需要日常佩戴眼镜么?
7、治愈后会复发么?
8、我需要定期复查么?
检查-预计检查:
葡萄膜炎患者需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并通过多种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判断患者发病位置及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葡萄膜炎患者,尤其是急性期患者,会有包括可见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等在内的多种体征,医生多需对患者行眼科检查进行发现,以明确患者状况,对于疾病的确诊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均有重要作用。检查可多在裂隙灯下进行。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检查
葡萄膜炎患者包括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等多种检查手段。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全身性炎症或其他全身性疾病。
2、病原学检查
对于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医生多需抽取患者房水及玻璃体液做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分离等,对导致患者感染的病原进行明确以制定治疗方案。
3、免疫抗原抗体检测
免疫抗原抗体检测同样可以用于确定患者病原,医生多通过测定患者的体液免疫反应来确定患者病原,用以指导治疗方案。
4、风湿病检查
风湿病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造成葡萄膜炎的常见病因之一,通过抗“O”(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及风湿因子检测可诊断患者风湿病,明确葡萄膜炎患者病因。
5、结核病检查
结核病也是导致葡萄膜炎的常见病因,一般通过血沉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手段,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结合病,对葡萄膜炎患者的病因判断有一定帮助。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是葡萄膜炎的常见检查手段。检查可以显示视网膜炎,以及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范围,对于葡萄膜炎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2、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相似,但使用染料不同,相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较为清楚的显示脉络膜血液循环,对于葡萄膜炎的确诊同样有重要价值。
3、光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通过特殊仪器较为明确快速的得到眼部相关部位的三维成像,对于确诊葡萄膜炎及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作用。
4、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判断葡萄膜炎引起的结构变化,如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增厚、球壁增厚等,可辅助葡萄膜炎的诊断。
5、CT检查
主要用于结核性、类肉瘤性病变后葡萄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头颅及眼部MRI
部分类型的葡萄膜炎可由肿瘤导致,头颅及眼部MRI可明确存在于眼内及颅内的肿瘤,判断葡萄膜炎并为响应类型的葡萄膜炎治疗提供指导。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多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多种检查结果确诊,并在确诊时明确患者的发病部位及严重程度。本病可与急性角膜炎、角膜磨损、角膜感染、视网膜脱落、色素性视网膜炎、眼内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非白血性白血病、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眼内异物存留、巩膜炎等症状相似,需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结膜炎
呈急性发病,有异物感、烧灼感,分泌物多,检查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这些表现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睫状充血以及前房炎症反应有明显不同。
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呈急性发病,视力突然下降,头痛、恶心、呕吐、角膜上皮水肿、角膜雾状混浊、前房浅、前房闪辉等,但无前房炎症细胞,瞳孔呈椭圆形散大,眼压增高,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的角膜透明、大量角膜后沉着物、前房深度正常、房水大量炎症细胞、瞳孔缩小、眼压正常或偏低等,易于鉴别。
3、眼内肿瘤
一些原发性眼内胂瘤或转移瘤可引起前房积脓等改变,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超声、CT及磁共振检查等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葡萄膜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炎症,防治葡萄膜炎可能带来的多种并发症,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视力。在葡萄膜炎治疗过程中,首先应查明病因。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散瞳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治疗-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葡萄膜炎的重要药物,主要通过改善和减轻眼部的炎症反应发挥作用。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甲基泼尼松、甲基强旳松龙、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等。
治疗初期,炎症仅局限于前葡萄膜时,医生会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但需要注意角膜情况,若有上皮损伤容易引发感染。眼药水无效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局部注射药物。若局部用药不能控制病情,或一开始就表现为症状严重者,医生多建议全身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白内障、青光眼、血糖代谢紊乱等。
2、抗菌药或抗病毒药
由感染因素引起炎症的可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治疗。
3、非甾体类抗炎药
前列腺素是葡萄膜炎的重要炎症介质,较低的浓度就可引起眼部一系列炎症反应和组织损害。而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从而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较强的止痛和抗炎作用,可用于葡萄膜炎的治疗。常用药物如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滴眼液治疗。
4、免疫抑制剂
免疫反应是葡萄膜炎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免疫抑制剂对免疫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由于无特异性,且毒副作用大,一般应慎用。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苯丁酸氮芥、环孢素、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在使用此类药物过程中应定期抽血检查,监测肝肾功能有无损害。
5、散瞳药(睫状肌麻痹剂)
散瞳是治疗葡萄膜炎的关键措施,一旦临床诊断确定,应立即应用散瞳药物,散瞳药可散大瞳孔,防止和拉开虹膜后粘连;解除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痉挛,使其休息;减少睫状肌对睫状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常用药物有硫酸阿托品、托吡卡胺等。
治疗-相关药品:
糖皮质激素、抗菌药、抗病毒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散瞳药等
治疗-手术治疗:
葡萄膜炎本身一般不通过手术治疗,特殊情况下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1、如葡萄膜炎引起玻璃体浑浊、变性,造成视物模糊,严重时可牵拉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出现严重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为避免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医生可能建议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2、化脓性葡萄膜炎患者,药物不能控制有效炎症,可通过手术切除受感染的玻璃体组织,以缓解病情,或预防视网膜受累导致不可挽救的视力损害。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部分葡萄膜炎常反复发作,治疗困难,可合并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严重并发症,是一类常见而又重要的致盲性眼病,预后可能与其病因、病情、病程及治疗介入时间等多个因素相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影响很大。
预后-危害性:
1、葡萄膜炎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视力明显下降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2、葡萄膜炎在得不到有效治疗时,可迁延发展,造成白内障、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失明。
3、以下类型患者出现严重视力损害的风险较大:年龄较大者;全葡萄膜炎者;双眼发病者;炎症持续时间长者;合并特殊病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葡萄膜炎患者。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需要及时干预。
预后-治愈性:
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实现治愈。
预后-复发性:
本病易复发。以下情况易导致葡萄膜炎复发:
1、治疗不彻底,疗程过短或患者未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2、患者抵抗力低下;
3、不注意用眼卫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
4、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过大、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等引起情绪波动,导致患者精神状态失控,使刚刚趋于稳定的免疫功能再次出现紊乱,从而诱发葡萄膜炎的复发。
日常-总述:
葡萄膜炎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在此基础上可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眼,最大限度的促进疾病的恢复。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对于疾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日常-心理护理:
部分葡萄膜炎患者可因视力下降、眼痛等症状而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焦虑、烦躁、悲哀等情绪。患者家属和患者应一起学习有关葡萄膜炎的相关知识,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同时,家属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悲观等心理障碍,增强其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用阿托品之前,应彻底了解有无青光眼,以防意外,特别是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更要密切注意眼压情况。
2、阿托品滴眼液给药前要认真核对患眼,不要错点健眼,以防发生意外。
3、长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每隔 1 到 3 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检查和血液检查。观察是否出现肥胖、胃出血及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对于使用大剂量激素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应定期监测有无股骨头坏死的改变,测血压和尿糖。且长期激素治疗可增加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的危险,患者须随时留意视力变化。
4、有糖尿病、高血压、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严重精神病、癫痫和全身感染等疾病者以及妊娠初期,不要随便服用激素类药物,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因感染再次复发,导致视力下降。
2、发病期间可戴有色眼镜或眼罩,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减少疼痛。
3、定时休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眼。
4、患病期间应避免强体力劳动,以室内慢节奏活动为好。
5、衣着不要忽冷忽热,这样容易感冒发烧,加重病情。
日常-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其他全身症状,一旦出现症状控制不佳或伴有其他问题,应当积极就医处理。如经药物治疗后,局部刺激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加剧并伴有头痛、呕吐、视力下降,提示继发青光眼的可能,应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饮食调理:
葡萄膜炎患者在治疗同时应当注意饮食的管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防止疾病反复的的作用。
饮食建议:
1、胡萝卜、菠菜、红枣等。富含维生素A可适量多吃。
2、可适量增加芝麻、大豆、鲜奶、小麦胚芽等食物的摄入。
3、鱼、蛋、瘦肉等食物蛋白质较高,有助于患者康复。
饮食禁忌:
1、忌烟、酒、咖啡。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尽量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
4、忌食烤肉、炸鸡等油腻、燥热食物。
5、减少日常饮食中盐的使用,避免高盐食物或腌制物。
预防措施:
葡萄膜炎发病因素复杂,很多患者很难明确病因。且治疗棘手,常反复发作,并可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预防葡萄膜炎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过去曾经患病者,应采取一定措施,预防复发。
1、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手、化妆品、隐形眼镜等对眼部造成污染。
2、合理作息,避免眼部过度劳累。
3、注意保护眼部,避免外伤。
4、减少工作中对眼部的理化刺激,可适当食用护目镜。
5、及时治疗其他眼部疾病,避免疾病迁延。
6、有慢性病者应遵医嘱严格用药,控制病情,以免出现眼部症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