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脐带绕颈疾病概述: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胎儿借助脐带悬浮于羊水中。脐带绕颈...
养生
疾病名称: 脐带绕颈
疾病概述: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胎儿借助脐带悬浮于羊水中。脐带绕颈是脐带缠绕在婴儿的颈部,通常以脐带缠绕颈部一周者多见。其发生原因主要与脐带过长、胎儿小、羊水过多及胎动频繁等有关。脐带绕颈对胎儿影响主要与脐带缠绕松紧、缠绕周数及脐带长短有关。当脐带缠绕过紧时,可导致婴儿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缺氧,甚至可危胎儿的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产科
发病部位: 子宫
常见症状: 胎先露部下降受阻、胎儿窘迫
主要病因: 脐带过长、胎儿小、羊水过多、胎动频繁
检查项目: 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心监护
重要提醒: 孕妇在怀孕后一定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这样有利于检测孕妇及胎儿的具体情况,如果孕期发现胎儿胎动异常频繁或减退,一定要及时就医。
临床分类:
1、根据脐带胎盘端的位置分型
(1)A型:脐带环绕胎儿颈部360度,脐带的胎盘端在脐带根部的上方,胎儿颈部的脐带环未被锁死,可自行松解。
(2)B型:脐带环绕胎儿颈部360度,脐带的胎盘端在脐带根部的下方,胎儿颈部的脐带环被锁死,无法自行解开。
2、根据脐带绕颈的周数分型
(1)单周脐带绕颈:脐带绕颈一周。
(2)多周脐带绕颈:脐带缠绕在颈部一周以上。
3、根据脐带绕颈的松紧度分型
(1)松散型脐带绕颈。
(2)紧绷型脐带绕颈。
流行病学-发病率:
1、脐带绕颈是脐带缠绕的一种类型,在脐带缠绕中90%为脐带绕颈,占分娩总数的20%左右。
2、有研究报道,足月妊娠时脐带绕颈的患病率为15%~34%。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病因-总述:
脐带绕颈的病因主要与发生原因与脐带过长、胎儿小、羊水过多及胎动频繁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脐带过长
脐带绕颈的发生与脐带长度相关,脐带长度正常范围为30~70cm。脐带越长,脐带绕颈的发生率越高。根据临床观察发现,脐带长度正常者以绕颈1周或2周多见,脐带过长者则绕颈3周或以上,且缠绕周数越多,脐带越长,最长者可达110cm,易导致产时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增加剖宫产率。
2、胎动频繁
胎动频繁者要更容易出现脐带绕颈。
3、其他
胎儿过小、羊水过多也可增加脐带绕颈的风险。
症状-总述:
脐带绕颈后可对胎儿产生许多影响,主要表现为胎先露部(指最先进入产妇骨盆入口的位置)下降受阻和胎儿窘迫。
症状-典型症状:
1、胎先露部下降受阻
脐带缠绕使脐带相对变短,影响胎先露部入盆,可使产程延长或停滞。
2、胎儿窘迫
当缠绕周数多或过紧时会使脐带受牵拉,或因宫缩使脐带受压,可导致胎儿血液循环受阻,胎儿缺氧。
症状-并发症:
窒息甚至死亡。
就医-门诊指征:
1、孕检时发现有脐带绕颈的情况;
2、孕期胎动过于频繁或长时间不动;
3、出现其他进行性加重症状,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产妇一般可到妇产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胎动异常的?
2、您除了胎动异常有其他不适吗?
3、您是第一次妊娠吗?
4、您之前做过流产吗?
5、您之前的孕期检查都正常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有异常胎动?
2、我的状况危险线?孩子会有危险吗?
3、这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吗?
4、我需要怎么治疗?
5、在我生产时可以选择顺产吗?
6、我最近需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胎心监护,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胎心监护:若胎心监护发现胎心率频繁变异减速时,提示胎儿宫内缺氧。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脐带绕颈,若在胎儿颈部见到U型压迹,多提示脐带缠绕1周;若皮肤压迹为W形,则提示脐带缠绕2周;若皮肤压迹为锯齿状,多提示脐缠绕颈部3周或3周以上。
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出现,使得脐带绕颈比较容易诊断,可以帮助明确脐带绕颈的分类。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孕妇的B超并结合其他检查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但是在诊断时需要与脐带打结、脐带扭转相鉴别。一般在临产时频繁的听胎心或进行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判断胎儿的状况,以指导医生做出合理的措施。
诊断-鉴别诊断:
1、脐带打结
脐带假结指因脐血管较脐带长,血管卷曲似结,或因脐静脉较脐动脉长形成迁曲似结,通常对胎儿无大危害。脐带真结多先为脐带缠绕胎体,后因胎儿穿过脐带套环而成真结。脐带真结较少见,发生率为1.1%。若脐带真结未拉紧则无症状,拉紧后胎儿血液循环受阻可致胎死宫内。多数在分娩后确诊。
2、脐带扭转
胎儿活动可使脐带顺其纵轴扭转呈螺旋状,生理性扭转可达6-11周。脐带过分扭转可导致在近胎儿脐轮部变细呈索状坏死,引起血管闭塞或伴血栓形成,胎儿可因血运中断而致死亡。
治疗-治疗原则:
脐带绕颈通常无需治疗,一般在分娩时,医生常规检查脐带有无绕颈。如果发现有脐带绕颈,医生会从胎儿头部上方滑出脐带。有时候脐带缠绕很紧,则应该在胎儿肩膀娩出前先将脐带钳夹剪断。
治疗-一般治疗:
1、临产时胎心监护出现频繁的变异减速,并且经吸氧、改变体位不能缓解时,一般会建议患者及时终止妊娠。
2、若产前超声诊断为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加强对产妇及胎儿的监护,一旦出现胎儿窘迫,会及时处理。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出现胎心率变慢、胎儿宫内窘迫且短时期内不能阴道分娩的孕妇,需进行剖宫产及时终止妊娠。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脐带绕颈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脐带绕颈产生的后果主要取决于脐带缠绕的松紧度、缠绕周数及脐带长短。
预后-危害性:
脐带绕颈可增加死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风险。
预后-自愈性:
1、部分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脐带绕颈可自行脱落。
2、部分胎儿出现脐带绕颈情况,但未影响胎儿发育、分娩过程,胎儿与正常发育胎儿一样。
预后-治愈性:
目前医学上没有很好的办法矫正脐带绕颈。主要是通过定期产检、监测胎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日常-总述:
家属应关心孕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做好日常调护。
日常-心理护理:
1、检查出脐带绕颈的孕妇由于对孩子的担心,多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此时可以多和医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自己及胎儿的情况,不要过于紧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家属尽量为孕妇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家庭氛围,避免孕妇长期忧虑,多安慰开导孕妇。
日常-病情监测:
查出脐带绕颈的孕妇要格外注意胎动,如果发现胎儿胎动过于频繁或长时间不动,要提起警惕,必要时及时去医院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1、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一定不能熬夜,每天按时睡觉。
2、孕妇一定要戒烟戒酒,并且还要远离二手烟,不吸毒。
3、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饮食调理:
通常饮食护理对于脐带绕颈的影响并不大,但是患者还是要注意孕中的饮食,避免一些对胎儿有影响的食物,孕期的饮食应注意少油、少盐,食物要丰富多样化,最好少油、少盐,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含铁和钙丰富的食物,增加粗纤维食物及水果。
饮食建议:
1、摄食富含锌的食物。微量元素锌是体内10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之一,一旦机体缺锌,众多酶不能发挥作用,易造成生理代谢障碍。锌对促进胎儿智力发育作用重大。有关专家建议妊娠妇女应注意从食物中补锌。一般说来,动物性食物含锌较植物性食物为多,含锌量高的食物有瘦肉、蛋黄豆类、小麦芽、干酪、海带、坚果等。
2、适当补充富含叶酸的食物。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红莞菜、菠菜、生菜、芦笋、豆类、动物肝脏及苹果、柑橘、橙汁等。
3、注意补充钙元素。富钙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虾皮、牡蛎、淡菜、牛奶、沙丁鱼、鮭鱼、海带、泥鳅、豆制品、芜荽、荠菜、花椰菜、芝麻酱、莲子、甜杏仁及鱼肝、蛋黄、香菇等。必要时可补充钙剂。
饮食禁忌:
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
预防措施:
目前认为,暂无具体的方式可以预防脐带绕颈。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