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气胸疾病英文名称: pneumothorax疾病概述: 气胸(pneumothorax)...
养生
疾病名称: 气胸
疾病英文名称: pneumothorax
疾病概述:
气胸(pneumothorax)是指各种原因使胸膜腔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膜腔内压力增高,肺组织受压,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吸气受限的病症。气胸是常见的内科急症,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症状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发生气胸后,胸膜腔内负压可变成正压,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程度不同的心、肺功能障碍。故一经确诊,应积极治疗,以免危及患者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胸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肺脏、胸部
常见症状: 胸痛、胸闷、呼吸困难
主要病因: 脏层胸膜破裂、胸壁损伤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动脉血气分析、X线胸片检查、胸部CT、胸腔镜
重要提醒: 一经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分类:
1、按病因分分类
(1)自发性气胸:是指无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实质或者脏层胸膜发生破裂引起胸膜腔积气、肺萎陷。又按照是否有肺部疾病可分为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和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2)创伤性气胸:是由于胸部外伤及医疗诊断和治疗操作过程中引起的气胸;
(3)人工气胸:是指为了诊断和治疗的需要,人为将空气注入胸膜腔。
2、按照胸膜的破裂情况分类
(1)闭合性(单纯性)气胸:由于肺萎缩或者浆液性渗出物使胸膜裂口封闭,不再有空气漏入胸膜腔,此类型气胸的胸膜腔压力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经过抽气后胸膜腔压力可降至负压。
(2)开放性气胸(交通性气胸):胸膜裂口较大,或因胸膜粘连妨碍肺脏回缩使裂口持续开放,气体经过裂口随呼吸自由出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在大气压上下波动,抽气后压力无改变。
(3)张力性气胸(高压性气胸):胸膜裂口形成单向活瓣,即吸气时张开,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关闭,气体不能排出,导致胸膜腔积气增加,使胸膜腔内压迅速增高呈正压,抽气至负压不久后又变为正压,此类型气胸如不及时处理减压,可导致猝死。
3、依据胸片气胸容量分类
(1)大量气胸:从侧胸壁与肺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cm;或肺尖气胸线至胸腔顶部距离不小于3cm。
(2)小量气胸:从侧胸壁与肺边缘的距离小于2cm;或肺尖气胸线至胸腔顶部距离小于3cm。
4、依据临床的病情分类
(1)稳定型:呼吸频率小于24次/分;且心率60 ~ 120次/分;且血压正常;且呼吸室内空气时SaO2大于90%;且两次呼吸间隔说话成句。
(2)不稳定型:呼吸频率大于24/分钟;或心率大于120/分钟;或低血压;或呼吸室内空气时SaO2小于90%;或两次呼吸间讲话不成句。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原发性气胸的发病率男性为(18 ~28)/10万人口,女性为(1.2~6)/10万人口。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青少年和老年人。
病因-总述:
胸膜腔是不含有空气的密闭的潜在腔隙,一旦胸膜腔内有气体积聚,即产生气胸。气胸的发生多与脏层胸膜破裂、胸壁损伤等原因所致。
病因-基本病因:
1、脏层胸膜破裂
气体从肺泡或支气管胸膜漏进入胸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等导致的肺组织损伤所致,或是肺大疱破裂所致。
2、胸壁损伤
产生胸腔与外界空气的通路,空气进入胸腔,如胸部外伤。
3、其他
包括食管胸膜漏、纵隔气肿伴纵隔壁层胸膜破裂、手术后气体残留、胸腔内有产气的微生物等;另外,气胸也可能特殊原因的突然发生。
症状-总述:
本病患者大多数起病急骤,病人突感一侧胸痛,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短暂,继之胸闷和呼吸困难,可伴有刺激性咳嗽,系气体刺激胸膜所致。少数病人可发生双侧气胸,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积气量大或原已有较严重的慢性肺疾病者,呼吸困难明显,病人不能平卧。
症状-典型症状:
1、呼吸困难
严重程度与发生快慢、气胸类型、肺萎陷程度和基础肺功能有密切关系。单侧闭合性气胸,尤其肺功能正常的年轻人可无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肺压缩达80%~90%,仅在活动、爬楼梯时稍感气促;而张力性气胸或原有阻塞性肺气肿的老年人,即使肺压缩20%~ 30%时,也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发生缓慢的气胸,由于健侧肺已代偿,也仅有轻度呼吸困难。
2、胸痛
与肺萎陷的程度无关。常为突发尖锐持续性刺痛或刀割痛,吸气时加重,多在前胸、腋下部,可放射到肩、背、上腹部;持续性胸骨后痛提示纵隔气肿存在。在严重呼吸困难时疼痛常被掩盖。
3、刺激性干咳
由气体刺激胸膜产生,多不严重,无痰或偶有少量血丝痰,可能来自肺破裂部位。
症状-并发症:
1、脓气胸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多种厌氧菌引起的坏死性肺炎、肺脓肿以及干酪样肺炎可并发脓气胸,也可因胸膜腔穿刺或肋间插管引流医源性感染所致。病情多危重,常有支气管胸膜瘘形成。脓液中可查到病原菌。除积极使用抗生素外,应插管引流,胸腔内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
2、血气胸
气胸伴有胸膜腔内出血常与胸膜粘连带内血管断裂有关,肺完全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停止。若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及适当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3、纵隔气肿与皮下气肿
由于肺泡破裂逸出的气体进人肺间质,形成间质性肺气肿。肺间质内的气体沿着血管鞘进入纵隔,甚至进入胸部或腹部皮下组织,导致皮下气肿。张力性气胸抽气或闭式引流后,亦可沿针孔或切口出现胸壁皮下气肿,或全身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随胸腔内气体排出减压而自行吸收。吸人较高浓度的氧气可增加纵隔内氧浓度,有利于气肿消散。若纵隔气肿张力过高影响呼吸及循环,可作胸骨上窝切开排气。
4、复张后肺水肿
当治疗气胸时,由于胸腔抽气过多或过快,导致肺迅速复张,可能发生复张后肺水肿。临床表现为抽气或排气后出现持续性咳嗽胸闷,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咳大量白色泡沫痰或泡沫血痰,听诊双肺可闻及较多的湿性罗音,PaO2下降,胸部X线显示肺水肿。处理方法包括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吸氧,应用利尿剂治疗,控制静脉补液量,一般情况下效果较好。若处理不及时,24 ~48小时症状持续加重,则病死率高达20%。
就医-急诊指征:
如果出现胸部剧痛或呼吸困难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活动后出现气促、呼吸困难。
2、莫名胸痛,常为突发尖锐持续性刺痛或刀割痛。
3、反复咳嗽,痰中带血。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应到急诊科或胸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病情平稳者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做心电图等胸部检查,应穿宽松的衣物。有时候可能会查一些血液生化类检查,就医前可能需要空腹。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症状何时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有加重吗?
2、您的疼痛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吗?
3、您会用什么词来形容您的胸痛感觉?
4、除胸痛和呼吸困难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
5、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6、您近期胸部是否受过伤?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胸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医生会先给患者做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动脉血气分析、X线胸片检查、胸部CT、胸腔镜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少量气胸患者在体检时可无异常发现。气胸量多时,表现为患侧胸部饱满,呼吸动度减弱,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大量气胸时,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
2、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移;左侧气胸或纵隔气肿时在左胸骨缘处听到与心跳一致的咔嗒音或者高调金属音(Hamman征)。
3、若患者呼吸增快,发绀,严重心动过速,低血压或者气管移位,提示张力性气胸的可能;如有大汗、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应警惕血气胸的存在,需注意贫血貌、胸腔积液体征等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由于气胸影响了呼吸运动,可导致患者缺氧。故可行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缺氧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必要时可行胸腔镜检查,可发现胸膜下肺大疱、气肿性大炮、靠近壁层胸膜的病变等,以及了解胸腔积液的性质。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胸片检查
(1)本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可显示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等。一般摄立位后前位,必要时可摄侧位胸片。气胸的典型表现为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称为气胸线,线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理,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大量气胸时,肺脏向肺门回缩,呈圆球形阴影。大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常显示纵隔及心脏移向健侧。合并纵隔气肿在纵隔旁和心缘旁可见透光带。
(2)肺结核或肺部慢性炎症使胸膜多处粘连,气胸时多呈局限性包裹,有时气胸互相通连。气胸若延及下部胸腔,肋膈角变锐利;合并胸腔积液时,显示气液平面。局限性气胸在后前位胸片易遗漏,侧位胸片可协助诊断。
2、胸部CT
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萎缩改变。CT对于小量气胸局限性气胸以及肺大疱与气胸的鉴别比X线胸片更敏感和准确。对气胸量大小的评价也更为准确。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突发一侧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同时查体发现气胸体征,可做出初步诊断。X线显示气胸是确诊依据。病情危重不允许做X线检查时,可在患侧积气征最明显处试行胸腔穿刺,如测压为正压且抽出气体,说明有气胸存在。抽气后观察胸膜腔内压力变化,可以判断气胸的类型。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
有气急呼吸困难,但是COPD是长期缓慢加重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有多年哮喘反复发作病史。仔细询问病史可资鉴别。当COPD或者哮喘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加重且有胸痛时,应考虑并发气胸的可能,X线检查可助鉴别。
2、急性心肌梗死
有急起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表现。患者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心电图和X线检查可助鉴别。
3、肺栓塞
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及发绀等酷似气胸的临床表现,常伴有发热、咯血、白细胞增高,血D-二聚体增高,有栓子来源的基础病。X线检查无气胸征。
4、肺大疱
位于肺周边部的肺大疱有时在X线下被误认为是气胸,肺大疱为圆形或者卵圆形透光区,但无发线状气胸线。而且肺大疱线是凹面朝向侧胸壁,气胸线是凸面朝向侧胸壁。胸部CT有助于鉴别诊断。需注意肺大疱破裂时可形成自发性气胸。
5、急性胸膜炎
肺结核或者肺炎引起的急性胸膜炎可有突发胸痛,胸闷症状,常伴有发热和其他感染表现,X线检查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气胸治疗的原则是排除胸腔气体、闭合漏口、促进患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具体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气胸类型、肺压缩程度、气胸原因、有无并发症、复发的可能性等综合判断加以选择。主要包括保守治疗、排气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
治疗-一般治疗:
1、保守治疗
本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被压缩面积小于20%、首次发病、稳定型的闭合性气胸,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高浓度吸氧、保持大便通畅、酌情使用镇静剂和止咳剂等,胸内气体一般可在7~14天自行吸收。对于有基础肺部疾患的气胸患者,应注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2、排气治疗
(1)胸腔穿刺抽气:适用于稳定型小量气胸,呼吸困难症状较轻者。医生会根据胸片选择穿刺点,用注射器穿入胸膜,进行抽气。
(2)胸腔闭式引流:本治疗方式是在胸膜内放置胸腔导管联通外界的水封瓶,通过压力差的方式将胸膜内气体排出。适用于胸腔穿刺抽气效果不佳的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和部分心肺功能较差而症状较重的闭合性气胸患者。另外,还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气胸。
治疗-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仅适用于内科保守治疗失败者或复发性气胸、双侧气胸、血气胸和合并有巨大肺大疱者。外科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好,且能降低复发率。手术可以发现破口部位,切除肺大疤。对于有基础病患者如结核病灶破溃.支气管胸膜瘘,则可以同时切除病灶。常用手术方式为开胸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等。
治疗-其他治疗:
1、化学性胸膜固定术
由于气胸复发率高,为了预防复发,可胸腔内注入硬化剂,产生无菌性胸膜炎症,使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从而消灭胸膜腔间隙。适应于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的下列病人: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双侧气胸;合并肺大疱;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常用硬化剂有多西环索、米诺环素、滑石粉等。此法成功率高,主要不良反应为胸痛、发热,滑石粉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支气管内封堵术
采用微球囊或栓子堵塞支气管,导致远端肺不张,以达到肺大疱气漏处裂口闭合的目的。支气管内栓塞可用支气管内硅酮栓子、纤维蛋白胶,自体血等。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气胸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大多可痊愈。但本病易复发,且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同时,患者肺复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人年龄、基础肺疾病、气胸类型、肺萎陷时间长短以及治疗措施等。因此需积极配合治疗,可促进疾病的恢复和避免复发。
预后-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胸腔积气量增大,达到中等量或者大量气胸,就会对心、肺形成严重的压迫,患者就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少量积气的自发气胸可通过休息自愈。
预后-治愈性:
气胸可通过积极治疗实现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本病可根治。
预后-复发性:
出现治疗不彻底、护理不当等诱因,有可能再次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对积极治疗气胸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合理的膳食和用药对本病也有积极的作用。在恢复期时,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就诊。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因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或因各种引流、抽气和手术等治疗操作,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家属要关注并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并与患者一起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疾病的情况,以及各种治疗操作的必要性,令患者增加治疗信心,缓解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并注意镇痛效果及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刺激性咳嗽较剧烈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镇咳药物。不擅自用药,也不乱用药,避免影响病情恢复。
日常-生活管理:
1、气胸病人禁止乘坐飞机,因为在高空上可加重病情,引致严重后果,仅在肺完全复张后1周可乘坐飞机;
2、注意卧床休息,气急时采用半卧位,缓解呼吸困难。
3、少量气胸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
4、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多进食粗纤维素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5、患者可在咳嗽时用双手按压胸壁,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
6、戒烟、注意口轻卫生,注意及时添减衣物,预防感冒。
7、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于激动和精神紧张。
日常-病情监测:
一旦感到胸闷、突发胸痛或气急,可能为气胸复发,应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气胸患者应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有营养的食物,比如排骨、鸡蛋、鸡肉、牛肉,还有各种蔬菜水果,增强营养,使体质变得强壮,可使肺泡破裂的地方愈合加快。
饮食禁忌:
1、忌多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升高温,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2、忌吃辛辣的食物,如花椒、胡椒粉、辣椒等,这类食物热燥上火,而且也会刺激呼吸道,气胸患者最忌讳咳嗽,因为咳嗽会导致腹压升高,这样就会加重病情,所以患者一定要远离这些刺激性的食物。
3、忌酒,酒精有兴奋神经的作用,而且刺激性非常大,喝酒会让气道受到刺激而引起咳嗽、咳喘,让呼吸困难的症状更加严重。
4、忌喝冷饮,气胸患者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因此要避免刺激呼吸道的食物,冷饮的刺激性就非常大,不但会引起咳嗽、咳喘,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肠胃功能,导致腹泻等情况。
预防措施:
1、积极防治原发疾病是预防的关键,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呼吸道感染。
2、戒烟,避免接触呼吸道刺激物。
3、有肺大疱的老人、尤其是有气胸病史者应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注意避免劳累和负重。
4、同时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胸部外伤,如肋骨骨折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