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三尖瓣狭窄疾病英文名称: tricuspid stenosis,TS疾病概述: 三尖瓣狭...
养生
疾病名称: 三尖瓣狭窄
疾病英文名称: tricuspid stenosis,TS
疾病概述:
三尖瓣狭窄(tricuspid stenosis,TS)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瓣膜病,多由风湿性心脏病而引起。主要表现为面颊和口唇发绀、疲乏、呼吸困难、腹胀、双下肢浮肿等。单纯性三尖瓣狭窄很少见,大多合并其他瓣膜病变。三尖瓣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治疗及手术治疗,患者的年龄、心肌损害程度及纽约心功能分级等均是影响手术晚期生存的主要因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疲乏、呼吸困难、发绀、腹胀、水肿
主要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类癌综合征、先天性瓣膜畸形、瓣叶的肿瘤或赘生物、药物性瓣膜病、心内膜炎、右房肿瘤、惠普尔病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心血管造影、右心导管检查
重要提醒: 三尖瓣狭窄可并发房颤、肺栓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及时就诊。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三尖瓣狭窄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瓣膜病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女性。
病因-总述:
绝大多数三尖瓣狭窄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其他少见原因包括类癌综合征、先天性瓣膜畸形、心脏肿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三尖瓣狭窄使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出现舒张期压差,运动或吸气时三尖瓣血流量增加,舒张期右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压差即增大;呼气时三尖瓣血流减少,此压差可减小。若平均舒张期压差>4mmHg,可引起体静脉淤血。
病因-基本病因:
1、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可引起三尖瓣发生纤维化增厚,甚至卷缩,瓣叶活动受限,交界融合,瓣口面积减少,导致三尖瓣狭窄。
2、类癌综合征
类癌综合征累及心脏时,可导致心内膜心肌纤维化,三尖瓣纤维化变形引起狭窄。
3、先天性三尖瓣闭锁
先天性三尖瓣闭锁导致小瓣叶融合在一起,造成三尖瓣狭窄。
4、心脏肿瘤
源于右心房的肿瘤可长入房腔,阻碍血流,从而导致三尖瓣狭窄。
5、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形成的赘生物可能引起功能性三尖瓣口狭窄。
6、其他
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内膜纤维化、起搏器导线损伤等也可能导致三尖瓣狭窄。
症状-总述:
三尖瓣狭窄患者因低心输出量常表现为乏力,体循环淤血可引起顽固性水肿、肝大、腹水等症状。合并二尖瓣狭窄时,也可出现二尖瓣狭窄症状如咯血、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病情进展可导致房颤和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症状-典型症状:
1、低心输出量
三尖瓣狭窄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患者处于缺氧状态,可出现面颊和口唇青紫、呼吸困难、易疲乏等症状。
2、体循环淤血
三尖瓣狭窄导致体循环淤血,患者常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肝脏肿大、肝区疼痛、腹腔积液、双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水肿等。
症状-并发症:
1、房颤
三尖瓣狭窄可并发房颤,患者常表现为心悸、思维迷糊或混乱等症状,有晕倒、猝死的风险。
2、肺栓塞
右心房有血栓而栓子脱落时可导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和栓子的大小、梗塞的位置相关。如果有较大的血栓堵塞肺动脉,血液流动可能会完全停止,并导致猝死;较小的血栓只延缓血流,造成肺组织损伤。
症状-伴随症状:
合并二尖瓣狭窄时,患者可出现咯血,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大汗、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肺水肿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1、严重的呼吸困难;
2、剧烈的胸痛;
3、突然大量出汗;
4、咳吐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5、晕厥;
6、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疲乏、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症状;
2、伴面颊、口唇紫绀;
3、伴双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水肿;
4、伴出汗、咳吐粉红色泡沫痰;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心血管内科就诊,病情严重者需于心脏外科行手术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心脏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胸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什么症状?
2、症状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
3、您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吗?
4、您之前有感染过链球菌吗?
5、您的亲属有类似的症状或疾病吗?
6、您之前有接受过治疗吗?治疗过程怎么样?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情严重吗?
2、现在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3、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
4、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呢?
5、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能不能够治愈呢?会不会复发呢?
7、现在开始应该注意什么呢?
8、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呢?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疲乏、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患者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心血管造影、右心导管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颈部、胸部和腹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1、颈部查体
大部分患者可出现颈静脉怒张,且有搏动可触及。
2、胸部查体
心脏听诊可闻及胸骨左下缘有三尖瓣开瓣音;胸骨左缘第4、5肋间或剑突附近有紧随开瓣音后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杂音时间短且在吸气时增强,伴舒张期震颤。
3、腹部查体
腹部膨隆,肝大并有压痛,部分患者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水肿。
检查-其他检查:
三尖瓣狭窄心电图检查:可见右心房肥大,在Ⅱ及V1导联上P波高尖;而无右心室肥大的表现。由于三尖瓣狭窄多伴有二尖瓣狭窄,因此心电图常有双心房肥大的表现。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可以显示心脏、肺脏的基本形态。三尖瓣狭窄患者的X线检查通常可见心影明显增大,右心房增大明显,无肺动脉扩张。
2、超声心动图
(1)二维超声心动图:对诊断三尖瓣狭窄较有帮助,其特征为舒张期瓣叶呈圆顶状,增厚、瓣叶活动受限。
(2)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用于估测跨瓣压。
3、心血管造影
可以清楚地展现心血管的大小、形状等,三尖瓣狭窄患者通常可见右心房扩大,造影剂滞留在右心房内的时间延长,右心室延长显影。检查时,医生会通过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动脉切口,插入导管至心脏,注入碘对比剂,使心血管显影。
4、右心导管检查
可同步测定右心房和右心室压,以了解跨瓣压差。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脏听诊可闻及胸骨左下缘有三尖瓣开瓣音,胸骨左缘第4、5肋间或剑突附近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杂音时间短且在吸气时增强,伴舒张期震颤;有体循环静脉淤血表现而不伴肺淤血,并结合胸部X线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做出诊断。其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可能引起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如二尖瓣狭窄、右心室粘液瘤等。
诊断-鉴别诊断:
1、二尖瓣狭窄
二者舒张期杂音的性质相同,有时不易鉴别,但三尖瓣狭窄患者胸骨左缘无右心室搏动增强,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不亢进,杂音受呼吸影响。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2、右心房黏液瘤
可出现体循环淤血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大、双下肢水肿等,与三尖瓣狭窄相似,超声心动图可鉴别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三尖瓣狭窄的治疗可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可改善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和体征,尤其可减轻肝淤血,改善肝功能。症状明显时,可酌情选择手术治疗。三尖瓣狭窄常合并其他瓣膜病变,三尖瓣手术可与二尖瓣手术、主动脉瓣手术同期进行。
治疗-对症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发绀、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应接受吸氧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限制活动,预防感染,预防风湿热复发。
2、限制钠盐摄入。
治疗-药物治疗:
利尿剂可以帮助肾脏排除多余的水分和盐分,从而减轻心脏的泵血负担。用于缓解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常用药物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氢氯噻嗪、呋塞米
治疗-手术治疗:
1、外科治疗
(1)适应证
患者的跨三尖瓣压差>5mmHg或瓣口面积<2.0cm2时,应行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①三尖瓣交界切开术:通过分离三尖瓣融合的瓣叶来增加瓣口面积,改善三尖瓣狭窄程度。只适用于单纯的三尖瓣狭窄,瓣膜病变程度较轻,除了三尖瓣瓣膜交界处有融合情况之外,其他部位没有明显纤维化增厚或缩短的患者。
②三尖瓣置换术:适合于严重三尖瓣狭窄或合并有关闭不全的患者,通过更换人工瓣膜达到治疗目的,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更换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
2、经皮球囊扩张瓣膜成形术
利用球囊扩张的力量使粘连的三尖瓣叶交界处分离,以缓解瓣口狭窄程度。促进心脏血液流通。手术虽然容易进行,但适应证尚不明确。
治疗-治疗周期:
三尖瓣狭窄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6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三尖瓣狭窄的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三尖瓣狭窄患者的预后与病变原因及严重程度有关。如果是先天的三尖瓣狭窄,轻度狭窄的患者只需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较好;如果是中重度的三尖瓣狭窄,可能导致右室的发育不良,患者需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如果是后天的三尖瓣狭窄,其预后与原发病变有关。
预后-危害性:
三尖瓣狭窄病情进展可发生心房颤动、肺栓塞等严重疾病,威胁生命安全。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应积极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进展。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干预,可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一般不会复发,但可能会因风湿热的再次发作而加重病情。
日常-总述:
三尖瓣狭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和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三尖瓣狭窄的患者常因病程长、症状反复、活动受限等问题而产生焦虑不安、抑郁及对治疗丧失信心等心理负荷的表现。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患者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堆积,必要时可建议其向心理医师咨询。
(2)患者平时可多与病友交流探讨,可以避免负面情绪的堆积。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良反应。
2、长期应用利尿剂的患者,要注意低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应定期监测电解质,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轻体力消耗,促进恢复。
2、根据气候变化,适量增减衣被,注意保暖,避免感染。
3、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情绪刺激。
4、适当活动,以不劳累为宜。
日常-复诊须知:
1、三尖瓣交界切开术后和三尖瓣成形术后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复查间隔一般为3-6个月。
2、三尖瓣置换术后患者除定期复查上述超声心动图外,还需定期复查凝血常规、心房钠尿肽、D-二聚体及心肌损伤标志物。
日常-术后护理:
1、手术创口应定期换药,保持手术切口附近清洁、干燥,并注意手术创口是否有红肿、破溃等,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以预防感染。
2、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等出血症状及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患者应保持营养均衡,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并限制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避免疾病加重。
饮食建议:
1、饮食规律,定时进餐,建议患者早、中、晚每天进食3餐,两餐之间尽量不吃零食,晚餐不宜过饱。
2、食物的选择以清淡、富有营养为主,注意营养丰富均衡,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搭配适当;对于营养缺乏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饮食禁忌:
1、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
2、限制每日钠盐的摄入量。
3、避免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三尖瓣狭窄的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三尖瓣病变较少见,而后天性病因中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所以三尖瓣狭窄的预防主要针对于风湿性心脏病采取措施。
1、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链球菌感染,发生感染时需及时就医,并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抗菌素。
2、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维持血脂正常。
3、劳逸结合,适当增加体育锻炼。
4、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等情绪刺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