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肾动脉栓塞疾病英文名称: renal artery embolism疾病概述: 肾动脉栓...
养生
疾病名称: 肾动脉栓塞
疾病英文名称: renal artery embolism
疾病概述:
肾动脉栓塞(renal artery embolism)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被血栓或其他栓子堵塞,致肾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肾脏严重缺血及肾实质梗死性坏死的疾病。该病在临床上较少见,肾动脉小分支堵塞的患者可无症状和体征,肾动脉主干或其大分支发生急性栓塞时,可表现为剧烈的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可疑病例应监测肾功能、血清酶,必要时肾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手术、介入等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肾内科、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肾脏
常见症状: 腰腹痛、血尿、高血压
主要病因: 房颤、进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医源性血管造影检查、外伤
检查项目: 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肾动脉造影、静脉尿路造影、放射性核素肾显影
重要提醒: 急性肾动脉血栓栓塞和(或)血栓形成会引起肾缺血和(或)梗死,需要注意及时就诊。
流行病学-传染性:
肾动脉栓塞是由栓子阻塞所引起的疾病,不是传染性疾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较罕见,无具体发病率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易发生房颤、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病人。
2、60岁以下有外伤史的病人。
病因-总述:
肾动脉栓塞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心房颤动导致的心房血栓栓塞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还有进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附壁血栓、血管造影导管手术史,以及过度进行抗凝治疗等。
病因-基本病因:
1、附壁血栓或粥样斑块脱落
(1)肾动脉栓塞的栓子绝大多数来自左心腔。当长期存在心房颤动或左心房粘液瘤时,往往在左心房发生血栓形成,若血栓脱落阻塞肾动脉,可引起肾动脉栓塞。
(2)动脉粥样硬化,如主动脉尤其是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及肾动脉受累时,粥样硬化斑块可阻塞肾动脉。此外,由于动脉硬化患者接受血管外科和介入性血管操作的机会增多,可引起斑块脱落及内皮的损伤,从而导致肾动脉栓塞。
2、血管炎
大动脉炎可侵犯多处大动脉,其中以肾动脉、腹主动脉多见。大动脉炎时由于动脉内膜纤维组织增生、动脉管腔狭窄、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
3、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高凝状态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1)后天性原因:抗磷脂抗体、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肾病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先天性或遗传原因: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等。
3、其他
肿瘤栓子、脂肪栓子等到达肾动脉时,有时也可导致动脉出现狭窄和阻塞的情况。
病因-危险因素:
1、长期具有房颤病史的病人,容易引发肾动脉栓塞。
2、长期具有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脏病病史的病人,容易引发肾动脉栓塞。
3、长期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病人,容易引发肾动脉栓塞。
4、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症状-总述:
肾动脉栓塞临床症状的出现完全取决于肾动脉堵塞的速度、程度和范围。肾动脉小分支堵塞可无症状和体征,肾动脉主干或其大分支发生急性栓塞时,可表现为剧烈的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肾梗死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腰痛、背痛,可类似于肾绞痛,急性心梗的症状。
2、高血压
约60%的患者在肾动脉栓塞后,因肾缺血引起肾素释放而立即发生高血压,持续2~3周。之后由于栓塞处血管再通或侧枝循环的形成,肾缺血改善,部分患者血压可恢复正常,也可成持续性高血压。若创伤性肾动脉血栓形成,即使经溶栓治疗血管损伤恢复,但肾功能常难恢复,遗留持续性高血压者达50%。部分患者由于突发高血压,患者多有头痛、头胀感。
3、血尿
当肾动脉发生栓塞时,会引起肾组织出现缺血坏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肉眼所能观察到的血尿,有的患者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方可明确。
症状-并发症:
1、急性肾衰竭
急性一侧肾动脉栓塞有时可引起急性肾衰竭,常在对侧肾血管发生痉挛或对侧肾存在肾脏基础病时发生。此外,双肾若同时发生栓塞,导致肾脏出现梗,常可导致快速、进展性少尿及急性肾衰竭。
2、肾功能不全
一侧肾动脉栓塞时可建立侧侧支循环代偿;患肾虽有节段性肾损害,但未受累的正常肾单位可通过高滤过代偿,所以患者肾功能可无改变。但由于患者肾组织出现缺血还死,可引起肾功能不全。
症状-伴随症状:
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肾区叩击痛等不适。
就医-急诊指征:
1、患者腹部、腰肾区持续剧烈疼痛,且无缓解征象。
2、患者突然血压升高,出现黑蒙,持续剧烈头痛。
3、出现其他危急情况。
以上情况均需紧急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出现肾区疼痛,腹痛等不适。
2、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压升高。
3、伴有持续头痛或头胀感。
4、患者尿中带血。
5、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出现以上症状均需就医咨询治疗。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者请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相对稳定者可以到肾内科和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考虑到相关体格检查,应穿着相对宽松柔软的衣服,以便检查。
3、考虑有血常规检查,早晨应空腹。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检查报告,化验单。
5、可由家人陪同照顾。
可提前准备想要向医生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哪里不舒服?多久了?
2、您的情况有好转或者加重吗?
3、您血压最近有升高吗?平时测血压吗?
4、您小便有没有异常呢?
5、您以前有过肾脏疾病吗?治疗过吗?
6、您自己有吃药吗?有所缓解吗?
7、您家人有得过类似的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个病严重吗?
2、我为啥会得这个病?
3、我都需要做哪些检查呢?我需要住院吗?
4、我这个病多久会好?还会在复发吗?
5、平时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么呢?
6、我需要定期做复查吗?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问完相关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看是否有异常体征。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腹部CT、MRI、超声,必要时可能会做肾动脉造影来进一步判断病情程度,以便后续治疗。
检查-体格检查:
1、对于有急性剧烈腹痛、腰肾区疼痛等类似于急性肾梗死表现的患者,医生会注意检查肋脊角是否有压痛和叩击痛。
2、对于突然剧烈头痛、头胀的患者,医生会及时测量其血压,判断其血压是否升高。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肾动脉栓塞患者常有末梢血白细胞增加,核左移表现。
2、尿常规
多数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50%~70%),尿钠低,尿中可出现白细胞。
3、生化检查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一过性升高。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表现取决于闭塞动脉的大小、患者年龄以及有无感染。第一小时内梗死为红色并表现为锥形,几小时内梗死区域可变为灰色,坏死区域最后由胶原代替。肾梗死仅累积肾皮质。首先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崩解坏死,肾小球毛细血管淤血扩张和漏出性出血。随着病程进展,最后机化,形成凹陷的大瘢痕使肾脏表面不规则。无菌梗死的特点是典型的凝固性坏死。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栓塞部位,造影剂充盈缺损或成截断性改变,同时可明确血栓栓塞的程度和范围,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其图像清晰,对比度以及分辨率高,为目前动脉造影的首选方法。
2、螺旋CT检查
可显示肾梗死的特征性变化,确定创伤引起的肾蒂损伤的解剖部位,提供快速和准确的诊断。
3、放射性核素肾扫描
同位素肾扫描显示患肾示踪剂缺失,有助于证实静脉肾盂造影的发现。若肾动脉主干完全堵塞时,肾灌注完全缺如,表明肾功能丧失。
4、静脉肾盂造影
常用来检查肾动脉栓塞所致的肾梗死,尤其是由创伤或动脉粥样硬化累及肾蒂所引起的肾梗死。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肾梗死率可达50%~80%,肾动脉完全堵塞则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该侧肾脏完全无功能。若在栓塞后建立侧枝循环,静脉肾盂造影示排泄功能改善。
5、彩色多普勒
急性肾动脉栓塞早期肾内还未发生结构性改变,此时主要观察两侧肾动脉血流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仅依靠相关症状不能诊断。CT增强扫描可见肾动脉缺损改变,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栓塞的金标准。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患者具有长期房颤、缺血性心肌病等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或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病史。
2、症状和体征
典型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尿、血压升高、少尿或无尿,患者体格检查有肋脊角有叩击痛。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高、蛋白尿、镜下血尿、白细胞尿,血清酶(AST、LDH)升高可协助诊断。
(2)影像学检查 CT、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肾扫描、静脉肾盂造影可协助诊断,其中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
诊断-鉴别诊断:
1、急腹症
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腔脏器动脉病变如血管栓塞、血栓形成、动脉瘤等都可以表现为急腹症表现。查血常规以及炎症指标可判断有无感染;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腹部脏器有无异常、有无游离气体及有无腹腔内积血等。
2、肾或输尿管结石
症状发作时出现肾区持续性绞痛,实验室检查可见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白细胞升高等。超声多普勒、静脉肾盂造影或泌尿系腹部平片均可鉴别诊断。
3、自发性肾破裂
表现为突发性腰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体检可见肾区叩击痛及肋脊角叩击痛。出血较多时可出现休克症状,触诊时可扪及搏动性肿块。
治疗-治疗原则:
肾动脉栓塞可引起肾脏缺血、坏死、功能衰竭等。因此,对于肾动脉栓塞的治疗要尽早恢复肾脏血流,最大程度保留肾单位,挽救肾功能。积极采取外科血管形成术以及动脉内溶栓治疗以避免肾梗死的发生,配合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及去纤药的治疗,预防血栓形成,促使肾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率。
治疗-对症治疗:
1、高血压
常于肾梗死后一周产生,2~3周后恢复,持续性高血压表明病变严重。梗死区周围肾组织缺血,肾素分泌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是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有效;早期肾动脉血管成形术可改善肾缺血状态,因此也可纠正高血压;晚期外科切除患肾或将患肾动脉完全栓塞也可控制高血压。
2、急性肾衰竭
及时透析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并能赢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
治疗-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营养均衡,保持心情舒畅。
2、积极治疗原发病,譬如及时地终止房颤。
3、限制盐的摄入量、适当利尿,积极控制血压。
4、充分补液,维持肠外营养,同时密切关注医疗监护。
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意义重大。
1、控制高血压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适用于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疾病,不良反应主要有刺激性干咳、血管性水肿、低血压和一过性肾功能损害。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伊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及ACEI禁忌者。常用的药物有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等。
(3)β受体拮抗剂:适用于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疾病。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2、动脉溶栓药物
主张在发病后4~6小时内进行。在股动脉插管,导管进入病侧肾动脉,从导管灌注尿激酶或链激酶。
3、抗凝药物
在溶栓疗法后可用低分子肝素和(或)华法林,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治疗-相关药品:
卡托普利、伊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普萘洛尔、美托洛尔、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存在双侧肾动脉闭塞或者孤立肾肾动脉闭塞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血管重建手术,但该手术死亡率比较高且肾脏存活率无明显改善,因此不作为首选方法。
2、经皮血管内治疗(局部溶栓术、血栓摘除术,支架植入术等)在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方面比较成功。
3、血管造影操作和血管成形术导致的医源性肾动脉闭塞可以考虑行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治疗-治疗周期:
肾动脉血栓的治疗周期受治疗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所需的时间为数小时不等,术后也会要求住院几天。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肾动脉栓塞的预后和病因、肾动脉阻塞程度、范围和开始治疗时间有关。肾动脉闭塞死亡率较高,特别是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与患者的基础健康相关。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完全性肾动脉闭塞患者的死亡率达到11%~25%。关于肾功能减退的风险目前尚无定论。
预后-危害性:
栓塞导致肾动脉严重狭窄或完全阻塞时,会导致患者肾脏缺血坏死,严重时会引起急性肾衰竭,危害患者的生命。
预后-自愈性:
该病一般不会自愈,应积极配合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预后-治愈性:
肾动脉栓塞早期发现积极干预,病情有望得到控制。重症或晚期很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去除病因,症状会得到控制,但很难完全治愈。
预后-复发性:
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服用药物,否则容易复发。
日常-总述:
肾动脉栓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医嘱服药,积极配合治疗。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血脂水平。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对肾动脉栓塞知识缺乏了解,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对预后感到悲观。家属应该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保持情绪稳定,患者自身也应该正视疾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时,要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包括有无不明原因的皮肤出血点或青紫,有无鼻、牙龈出血等,同时监测抗凝指标。
2、服用华法林应禁止吸烟、饮酒,不饮用含茶饮料,尽量摄入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比如香菜、芹菜等。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乐观,以促进病情恢复。
2、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硬、刺激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鼓励患者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遵医嘱按时复诊,如有不适及时随诊。
日常-术后护理:
1、血压、脉搏每小时测量一次,血压稳定后每4小时测量一次,3天后每日测量2次,以便观察出血情况及栓塞后肾梗塞而产生的高血压。
2、观察肾区有无触痛及全身中毒症状,密切观察病人全身情况以及体温的变化,体温应4小时测量一次。
3、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咳嗽、恶心、呕吐等情况,以便早期发现远端栓塞。
4、注意并记录腰部疼痛开始时间,剧烈疼痛者可选用镇痛剂。
5、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可帮助医生判断有无肾功能衰竭。
6、用抗生素预防以及控制感染。
饮食调理:
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硬、刺激食物,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促进病情好转。
饮食建议:
服药期间定量食用含绿叶蔬菜的食物,维生素K丰富的蔬菜,比如香菜芹菜等,有利于病情好转。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忌饮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否则不利于康复。
2、避免辛辣刺激,生冷,质硬的食物。
预防措施:
1、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生冷,质硬的食物,戒烟戒酒。
2、遵医嘱服药,避免滥用药物,引起不良反应。
3、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4、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降低肾动脉栓塞的发生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