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失荣疾病英文名称: cervical carcinoma with cachexia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失荣
疾病英文名称: cervical carcinoma with cachexia
疾病概述:
失荣是指发于颈部及耳部前后的恶性肿块,属古代外科“四大绝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颈部淋巴结肿大、质地坚硬如石,常伴身体逐渐消瘦、面容憔悴等表现。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除少数原发外,大多数由鼻咽、口腔部及消化、呼吸系统的癌肿转移而来。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和原发性恶性肿瘤,治疗多为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放化疗及手术,但大多数预后不良。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发病和遗传因素无相关性
就诊科室: 肿瘤科、中医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耳、颈部
常见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
主要病因: 失荣的发生与肝胆脾胃密切相关。
检查项目: 病理学检查、EB病毒抗体检查、超声检查、CT、核磁共振检查
重要提醒: 如发现颈部肿大淋巴结或肿块应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适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延缓病变进展。
临床分类:
根据中医辨证,可将失荣分为气郁痰结证、阴毒结聚证、瘀毒化热证、气血两亏证等。
1、气郁痰结证
主要表现为颈部或耳前、后有坚硬肿块,融合成团,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不移;出现轻度刺痛或胀痛,活动时颈项有牵扯感且转动不利。可伴心烦、胸闷、胁痛等,舌质淡红、苔腻,脉弦滑。
2、阴毒结聚证
主要表现为颈部肿块坚硬、不痛不胀、推之不动;患部肤色初起如常,后可见呈橘皮样改变。可伴怕冷、食欲不振、手脚发凉、便溏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
3、瘀毒化热证
多为颈部恶性肿物发现时间较长,肿块迅速增大、中央变软、周围坚硬;日久溃破后渗流除血水,呈菜花样;并向四周蔓延生长为多个淋巴结肿大,从而波及面部、胸部、肩背等处,出现疼痛、头颈部活动受限等不适。可伴发热、消瘦等,舌质红、苔黄,脉数。
4、气血两亏证
主要表现为颈部肿块溃破后坏死、出血,呈菜花样,长期流出恶臭的分泌物,不能愈合;疮面苍白、肿胀且凹凸不平。可伴低热、乏力、消瘦等,舌质淡、苔白或无苔,脉细。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
2、有口腔癌、鼻咽癌、消化或呼吸系统癌症的患者。
病因-总述:
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的观点,耳部前后、颈部为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之处,肝与胆、脾与胃相为表里,故失荣的发生与肝胆脾胃密切相关。
病因-基本病因:
1、长期忧思、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影响了肝调节气血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气血瘀滞。瘀滞的气血循胆经阻于颈部,结为肿块。
2、根据中医五行的观点肝的功能失调会影响到脾,或者是脾脏本身的消化功能减弱,而使得体内水湿运化失常,聚湿为痰。痰邪瘀积在脏腑日久则化为火毒,循经凝结于少阳、阳明之络,发于颈部而成本病。
病因-危险因素:
患有鼻咽癌、口腔癌等恶性肿瘤,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转移为失荣的风险较大。
症状-总述:
本病发生于癌的晚期,临床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生长较快、质地坚硬,一般无疼痛,但合并染毒时,可有压痛。常伴有面容憔悴、身体消瘦等全身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原发性颈部恶性肿瘤
肿块生长快,质地坚硬。早期为圆形或椭圆形,可活动。后期体积增大,数量增多,融合成团块状或连结成串,表面不平,活动度差。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有恶性腮腺混合瘤、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
2、转移性颈部恶性肿瘤
大多可找到原发病灶,颈部肿块初为一个或数个肿大的淋巴结,增大较原发性颈部肿瘤慢,且多数先有原发肿瘤的相应临床表现。临床上以鼻咽、口腔部及消化、呼吸系统癌肿转移至颈部者为多见。
症状-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症状-伴随症状:
患者常伴有面容憔悴、形体逐渐消瘦,状态如树木枝叶发枯,失去光泽。
就医-急诊指征:
1、颈部处淋巴结肿大溃破后出血不止;
2、伴高热、寒战,甚至突然昏倒;
3、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自我检查发现耳部前后或颈部出现肿块、坚硬如石;
2、自觉颈部多出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头颈部活动受限等;
3、颈部淋巴结肿物溃破出血,流出恶臭分泌物;
4、近期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出现肿物溃破流血不止或其它危急情况,均应到急诊科处理。
2、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肿瘤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颈部和耳部周围进行一些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建议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颈部肿块是怎么发现的?有没有疼痛?发现多长时间了?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烧、食少?最近是否觉得体重减轻明显?
3、有没有什么基础病?都经过什么治疗?
4、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5、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6、最近饮食情况如何,大便情况怎么样?平时抽烟、喝酒吗?
7、最近睡眠怎么样?有没有熬夜?
8、家中直系亲属是否有人患过癌症?患上的是什么癌症?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为什么会这样?
2、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手术还是药物治疗?手术有没有风险?
5、治疗多久才能好?需要复查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治疗后复发的风险高吗?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还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EB病毒抗体检查、超声检查、CT和核磁共振检查等可帮助明确原发病灶及肿瘤转移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形体、神态、颈部或耳部的肿块形态大小,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饮食、问疼痛、问睡眠、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颈部及耳部了解肿块的大小、位置、活动度、质地、界限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EB病毒抗体检查:抽血检查,目的是判断转移癌的原发病灶是否来自鼻咽部。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学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性质,常用的方法包括穿刺抽吸法和活组织检查两种。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目的是提示颈部是否有淋巴结肿大,用以辅助诊断。主要包括B超、彩色多普勒和超声弹性成像(UE)等。
2、CT和核磁共振检查
目的是寻找原发灶,这是最常用和有效地寻找原发灶的检查方法。如疑为头颈原发,应重点查头颈部。核磁共振可发现微小病变,可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大小、部位、有无坏死、与周围组织及血管间的关系进行观察。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颈部肿块、坚硬如石,面容憔悴、身体逐渐消瘦等症状,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肿块局部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
肿块部位也在颈部及耳后。但瘰疬起病缓慢常三五成群,融合成串,初起肿块质地坚实,推之活动,溃后有脓,多夹有败絮样物。常伴咳嗽、低热等。必要时做活检进行鉴别。
2、肉瘿
肿块部位也在颈部,但发病部位在喉结正中或左右,肿物表面光滑,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生长缓慢,不溃烂。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应尽早选择放疗或手术治疗,并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如气郁痰结证治宜解郁散结,化痰解毒;阴毒结聚证治宜温阳散寒,化痰解毒;瘀毒化热证治宜清热散瘀,化痰解毒;气血两亏证治宜补益气血,化瘀解毒。
治疗-药物治疗:
1、传统方剂
(1)气郁痰结证:化坚二陈丸合开郁散加减。常用中药有夏枯草、僵蚕、香附、当归、白芍、陈皮、柴胡、川芎、红花、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等。
(2)阴毒结聚证:阳和汤加减。常用中药有炙麻黄、熟地黄、白芥子、陈皮、肉桂、半夏、茯苓、白花蛇舌草、僵蚕、炮姜等。
(3)瘀毒化热证:黄连解毒汤合化坚二陈丸加减。常用中药有当归、生地黄、芍药、川芎、丹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连、山慈菇、土鳖虫、芦荟等。
(4)气血两亏证:八珍汤合四妙汤加减。常用中药有当归、生地黄、芍药、川芎、党参、白术、茯苓、黄芪、桔梗、山药、甘草等。
2、中成药制剂
西黄丸、小金丹等。因临床证型不同,所用药物也有所不同,故应在使用之前详细咨询医师。
治疗-相关药品:
西黄丸、小金丹
治疗-手术治疗:
主要使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目的是清除患者颈部已发生病变的淋巴结,或防止肿瘤细胞延淋巴结进一步扩散。具体是否适合该手术,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治疗-放化疗:
1、化疗
主要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细胞延淋巴结继续扩散。
2、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使用辐射性的高能量束,目的是杀死肿瘤细胞。治疗过程如同做影像学检查,即一台特殊的仪器在患者周围移动提供能量束。局部病变可用放射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部分患者还可考虑配合使用外治疗法。但改法对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需熟悉颈部的局部解剖,在实施外治操作时严禁伤及颈部重要的神经、血管。
1、早期颈部肿块为气郁痰结证者,可外贴太乙膏或外敷天仙子膏。局部可用阿魏消痞膏外贴。
2、早期颈部肿块为阴毒结聚证者,可外贴阳和解凝膏。
3、出现肿块溃破流脓,呈菜花样者,可用白降丹掺于疮面,其上敷太乙膏。若溃久气血衰败、疮面不鲜者,可用神灯照法熏其疮面后掺以阴毒内消散,外敷阳和解凝膏。
4、若肿块溃后,可选用蟾酥膏或用皮癌净外敷,待癌组织脱落后改用生肌玉红膏外治。
治疗-治疗周期:
失荣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失荣的预后通常与患者的身心状况、是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体的护理情况等有关。但因本病属癌症晚期,大多数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病情发展,可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如发现颈部肿块,及时明确诊断,适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延缓病变进展。
预后-复发性:
本病存在复发的可能。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规律的作息、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良好的护理干预,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病情的恢复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日常-心理护理:
1、患者在疾病确诊后,恐惧、焦虑、悲伤等负性情绪会表现出来。此时家属及医护人员应关心、同情、体贴患者,并适当地让患者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和治疗情况,或者让患者参与治疗计划的确定。
2、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毒副反应和应对措施,应耐心听取患者讲述,同时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和支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鼓励多参加社交活动,增强其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按时按量服药,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2、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中西药同服时应间隔1小时服用。
3、如有恶心、呕吐等不适,汤药浓煎,少量多次服用或用姜片擦舌面减轻症状。
4、晚期癌病患者,发生难以控制的疼痛时,应遵医嘱予以止痛药。
日常-生活管理:
1、环境宜安静、舒适,光线充足,定时通风换气,避免对流风,以防感冒。
2、规律作息,可进行适当的运动。
3、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时翻身,以防压疮的形成。
4、伴有骨转移的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睡硬板床,走路时要用手杖,防止摔倒。
5、加强疮面护理,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及时、正确地换药。
日常-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注意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质地、边界及活动度。观察有无疼痛及疼痛的部位、性质、范围、程度。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主要复查CT、核磁共振、血常规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日常-术后护理:
应注意手术部位的术后情况,如果手术部位的敷料变血红色,建议尽快更换,如果数分钟变血红,建议呼叫医生,谨遵医嘱及时更换敷料。患者在术后觉得手术部位有任何不适也应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特殊护理:
1、患者在放疗期间,需确保皮肤处于干燥状态,尽量减少理化刺激(如紫外线照射)和摩擦。
2、在放疗或化疗期间,如有恶心、呕吐等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
3、虽然放疗或化疗的过程难熬,但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与病魔斗争到底,此过程也需要患者的家人做好安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4、放疗患者在放疗期间,根据患者实际的身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来增强体质,但不宜进行快跑、爬山等高强度的运动。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宜摄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癌的能力。
饮食建议:
早期患者,胃肠功能尚好,可普通饮食。晚期或手术后的患者,则宜予软食或半流质饮食。化疗期间可更换食谱,以清淡爽口为主。同时鼓励患者多食具有扶正祛邪或有抗癌作用的食如海参、甲鱼、山药、薏苡仁、香菇、百合等。
饮食禁忌:
1、在治疗期间应禁烟酒及咖啡等。
2、忌大葱、生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
饮食-其他注意:
注意食物调配的色香味,以清炖和白灼为佳。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注意增强体质,积极治疗基础病特别是癌症等,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1、注意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如头痛、耳鸣、单侧鼻衄、听力下降等,可疑者应进行鼻咽部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3、注意休息,适度锻炼,劳逸结合,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