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粟丘疹疾病英文名称: milium疾病别名: 白色痤疮、粟丘疹白色苔藓疾病概述: 粟丘疹...
养生
疾病名称: 粟丘疹
疾病英文名称: milium
疾病别名: 白色痤疮、粟丘疹白色苔藓
疾病概述:
粟丘疹(milium)又称白色痤疮、粟丘疹白色苔藓,是指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与遗传因素有关,后常在外伤、皮肤病、接受某些治疗后出现。常见临床表现为黄白色、坚实的丘疹,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皮损可自然消退。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原发型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黄白色坚实性丘疹
主要病因: 原发型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型常在外伤、皮肤病或接受某些治疗后发生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部分患者的丘疹可自然消退,因而本病可不必须治疗,但若有求美需求,也可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来改善皮肤。
相关中医疾病: 粟疮
临床分类:
粟丘疹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两种;此外,还可根据发病情况分为其他类型的栗丘疹,如多发性发疹性栗丘疹、斑块状栗丘疹。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权威、准确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粟丘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包括新生儿。
病因-总述:
不同类型粟丘疹病因不同,原发型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型常在外伤、皮肤病或接受某些治疗后发生,可能与汗管受损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原发型
与遗传有关。从新生儿期开始发生,由未发育的皮脂腺或毳毛漏斗部下端的上皮所形成。
2、继发型
(1)外伤:往往发生于擦伤、搔抓部位、冻伤、严重烧伤或面部炎症性发疹以后。
(2)皮肤病:可发生于皮肤卟啉症、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毛囊粘蛋白病、硬化性苔藓的损害中,或带状疱疹出现水疱后。
(3)相关治疗:也可继发于放射治疗、皮肤磨削、化学剥脱、皮肤局部类固醇治疗和药物不良反应(如解热镇痛药)等。
症状-总述:
粟丘疹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黄白色、坚实的丘疹,一般无自觉症状。皮损发展缓慢,可持续多年,也可自然脱落、消失。
症状-典型症状:
1、皮损表现
主要表现为坚实性丘疹,多为黄白色,表面光滑,顶部尖圆,相互之间不融合,直径1~2㎜,上覆极薄表皮,可挤压出坚实的角质样球状颗粒。
2、好发部位
(1)原发型:皮损常见于眼睑、脸颊及额部;在成年人也可发生于生殖器,婴儿通常限于眼睑和颞部。
(2)继发型:皮损多位于耳廓、手背、前臂和外伤皮损处。
症状-并发症:
本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大量黄白色坚实性丘疹;
2、皮损持续存在,且影响皮肤美观;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不明原因出现大量皮肤黄白色坚实性丘疹,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医生需要对患处皮肤进行检查,患者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服,以便医生检查。
4、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
2、您发现丘疹多长时间了?都发生在哪些部位?
2、您最初发现皮损是单个还是多个?
3、您的皮损有逐渐增大吗?
4、您有无瘙痒、发热、疼痛等伴随症状?
5、您的皮损出现之前有没有受过外伤?
6、您是否有发疹性皮肤病?
7、您的家族中有没有人也出现类似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
2、什么原因导致的?还有其他原因吗?
3、目前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4、需要怎么治疗呢?可以治愈吗?
5、治疗费用可以报销吗?
5、这个病会传染吗?会遗传吗?
6、以后还会不会发作?
7、在日常生活中我要需要注意些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皮肤不明原因出现大量黄白色坚实丘疹后,可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皮肤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病理检查,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主要观察皮损的颜色、大小、数目、形态、分布及发病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溃疡、糜烂、结痂等异常表现。
2、触诊
主要检查皮损的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触痛等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有时医生会在典型皮损部位切取部分皮肤组织,制成标本后进行病理检查,通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情况,来帮助明确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组织病理可见小的表皮样囊肿,囊壁由多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囊内由排列成同心圆的角质物所填充。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遗传家族史、皮肤外伤史,以及皮肤出现黄色坚实性小丘疹,内含角质样球状颗粒等典型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病理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扁平疣、毛发上皮瘤、汗管瘤、脂肪粒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扁平疣
好发于青少年,多骤然出现,皮损常为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硬,为浅褐色或正常皮肤色,多散在分布,形态大小可以不一,好发于面和手背等,有时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可有自愈性,但自愈后仍可复发。
2、毛发上皮瘤
丘疹较本病稍大而坚实,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鼻唇沟处,组织病理可鉴别,毛发上皮瘤组织学特点为真皮内基底细胞团块。
3、汗管瘤
又称汗管囊腺瘤,好发于青年女性,常有家族史。多发生在两下眼睑,常见皮损为扁平丘疹,呈肤色、淡黄色或褐色。直径为1~3mm,质地坚实,可群集但不融合,常对称分布,挤压无坚实的白色角质样球形颗粒。通过病理检查可鉴别。
4、脂肪粒
脂肪粒是长在皮肤上的白色小疙瘩,大小不一,大至小米、小至针尖,一般出现在眼睛的周围。脂肪粒的产生可能和使用太过滋养的护肤品有关。也可能为皮肤上的微小伤口在修复过程中生成的一个白色小囊肿。或者可能是由于皮脂被角质所覆盖,不能正常排至表皮,从而堆积与皮肤内形成的白色颗粒。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为良性病变,一般无自觉症状,通常不需治疗。如有治疗需求,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局部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医治。
治疗-药物治疗:
有文献报道外用或口服维A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治疗-相关药品:
维A酸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局部治疗时先用75%酒精消毒,然后用针挑破丘疹表面的皮肤,再挑出白色颗粒(角蛋白核心)即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丘疹可自然脱落、消退;采用合理方法进行治疗后,通常也可将皮损去除,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不会危害机体健康,但若皮损数目较多,且位于暴露部位,可严重影响外貌美观。
预后-自愈性:
原发型粟丘疹可自然消失;继发型粟丘疹持续数年,也可能会自然脱落,一般无疤痕形成。
预后-治愈性:
经过正规、合适的治疗后,多数患者能获得治愈,皮损可消退。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保持皮损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抠抓、摩擦,防止局部感染。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由于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以及皮损对美观的影响,患者易产生悲观、沮丧、消极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需与患者多沟通,加强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给予心理疏导。关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紧张情绪,正确对待疾病,密切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积极向医护人员了解本病的治疗情况,也可以同治愈患者进行交流,增加治愈疾病的信心。
日常-生活管理:
1、勤剪指甲,不要搔抓皮疹,以免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2、加强对皮肤的管理,避免外伤。
3、忌用热水烫洗皮肤,以免病情加重。
4、穿棉质、柔软宽松、透气的衣裤,避免刺激皮肤。
5、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6、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患者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治疗期间饮食应避开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3、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原发型粟丘疹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继发型粟丘疹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发病风险:
1、日常需要加强对皮肤的保护,以免擦伤、抓伤皮肤;
2、留意天气变化,避免冻伤;
3、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洗澡时不要大力擦洗,以免损伤皮肤。
4、使用温和的护肤产品和沐浴产品,减少皮肤刺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