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糖尿病眼病疾病概述: 糖尿病眼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可损害眼的各个部位,...
养生
疾病名称: 糖尿病眼病
疾病概述:
糖尿病眼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可损害眼的各个部位,如视网膜、结膜、角膜、虹膜、晶状体、眼部神经等,引起患者眼部多种疾病甚至失明。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糖尿病眼病的患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手术治疗。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控制病情进展。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眼科、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视力下降
主要病因: 确切原因不详,主要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水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糖测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视敏度测试、裂隙灯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失明。
相关中医疾病: 消渴目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糖尿病眼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糖尿病并发症,但其具体发病率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糖尿病患者。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糖尿病眼病的患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
病因-总述:
糖尿病眼病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认为与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凝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其确切病因不详,主要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水平。
症状-总述:
除糖尿病本身多饮、多尿、多食、疲乏和消瘦等症状外,早期一般无眼部症状,病变累及黄斑后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严重者视力可严重丧失。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严重眼病,常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病程在10年左右者约5%可出现该病变,>15年者达80%。
2、结膜病变
表现为梭形或囊状的深红色小点状微血管瘤,多发生于睑裂部,易误诊为球结膜下出血;其次是静脉迁曲、囊样扩张、血柱不均匀,毛细血管呈螺旋状,毛细血管和细小静脉血流缓慢,常有红细胞聚集。
3、角膜病变
主要表现为触觉减退,可先于视网膜病变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的控制程度有关。
4、虹膜病变
(1)以虹膜红变多见,虹膜表面特别是瞳孔缘处可见细小的新生血管。
(2)虹膜红变多发生于晚期及青少年性糖尿病患者,与组织缺氧有关,常提示眼底新生血管形成,如新生血管累及房角,房水排出障碍,则可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3)有些患者亦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
(4)由于糖原沉积在虹膜色素上皮、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上,或由于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5、晶状体病变
(1)高血糖可使晶状体纤维肿胀、变性混浊,发生白内障,典型者为晶状体前囊下乳白色雪片状混浊。
(2)严重的青少年糖尿病会迅速发生双眼白内障,晶状体可在几周内完全混浊。糖尿病患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则较为常见,典型的老年性核硬化、后囊下改变和晶状体皮质混浊在糖尿病患者发生得更早也更常见。
6、眼部神经病变
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外肌麻痹、调节障碍和视神经萎缩。眼外肌麻痹常突然发生,可伴呕吐,瞳孔多不受累。
7、屈光不正
血糖的升高可引起房水渗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使晶状体屈光度改变而发生近视。当血糖降低时房水渗透压升高,晶状体内水分外渗,形成相对的远视,这种短期内屈光度的迅速变化是糖尿病引起晶状体屈光度改变的特征,可达3~4个屈光度。糖尿病黄斑水肿也是引起屈光不正的原因。
症状-并发症:
1、玻璃体积血
又称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本身并无血管,出血可来自大量视网膜前出血,或视网膜新生血管出血,血液穿破内界膜及玻璃体后界膜进入玻璃体中。少量时仅表现为眼前突然出现黑影飞舞,大量出血时则出现视力骤降,甚至仅有手动或光感。
2、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部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玻璃体液化、浓缩、出血及纤维增殖而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也可因增殖条带牵拉而产生裂孔,当黄斑部脱离时视力可严重受损。
3、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由于糖尿病产生的血液的高黏滞状态,常常发生血管阻塞,导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特别好发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因需要做眼部检查,就诊当天避免戴隐形眼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什么情况会出现症状的加重呢?
3、您患糖尿病多长时间了?平常的血糖水平怎么样?
4、您现在有没有服用什么药物?
5、您平时喜欢饮酒、吸烟吗?
6、您有没有其他方面的疾病呢?
7、您有没有接受过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是因为血糖控制的不好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视力能恢复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病情发展下去会影响寿命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行血糖测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视敏度测试、裂隙灯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着重进行眼底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出现眼部并发症,对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十分重要。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糖测定: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1、视力检查
应分别检查双眼远、近视力,以大致估计视力的损害程度。
2、眼压检查
了解有无眼压增高,可辅助诊断青光眼。
3、视敏度测试
可用于检查患者的视力降低程度。
4、裂隙灯检查
对角膜、结膜、虹膜、巩膜等结构进行检查,以了解眼部结构的病变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性眼底改变的诊断和病情估计中意义重大。它可以发现微动脉瘤,新生血管及荧光渗漏、无灌注区、出血等异常病灶,明确疾病的发展阶段。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糖尿病病史,以及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再结合血糖测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视敏度测试、裂隙灯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糖尿病眼病患者,首先应积极控制血糖,以免加重眼部并发症的病情。此外,还需根据患者病情,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1、控制血糖药物
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胰岛素等,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2、全身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
可作为辅助治疗。
3、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
近年采用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眼内新主血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治疗-相关药品:
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胰岛素
治疗-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积血长时间不吸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特别是即将或新发生的黄斑部脱离,应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同时行全视网膜光凝术,防止复发出血。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中医一般根据症状表现及相关病变,进行辨证论治。以较为常见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例,根据其基本病机演变,可分为早、中、晚3期。
1、早期
(1)阴虚燥热,目络不利证
①临床表现:视力稍减退或正常,目睛干涩,口舌干燥,消谷善饥,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②治疗原则:滋阴清热。
③所用方药:玉泉丸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还可用杞菊地黄丸等中成药。
(2)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
①临床表现:视物模糊,目睛干涩,或视物变形,或眼前黑花飘舞,神疲乏力,口干咽燥,舌淡红、苔薄白或舌红少苔、脉细而无力。
②治疗原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③所用方药:生脉散合杞菊地黄丸加减,还可用芪明颗粒、芪灯明目胶囊、参芪降糖颗粒等中成药。
2、中期
(1)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
①临床表现:视物模糊,目睛干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大便干结,舌暗红少苔,脉细涩。
②治疗原则:滋补肝肾,润燥通络。
③所用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还可用芪明颗粒、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中成药。
(2)肝阳上亢,热伤目络证
①临床表现:骤然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黑影遮睛,头晕目眩,急躁易怒,目赤面红,舌红少苔,脉弦。
②治疗原则:平肝明目,清热凉血。
③所用方药:犀角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3、晚期
如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到晚期,中医药的治疗效果通常不是很理想,应考虑手术等治疗方法。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通过针刺、电针、热敏灸、按摩眼周穴位等方法来辅助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病变早期经及时正规治疗,可延缓糖尿病眼病的进展,维持一定的视力。若治疗不及时,则治疗效果差,严重者可失明。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致视力不可逆的下降,严重者还会导致失明。
预后-治愈性:
无法治愈,但可通过积极的规范治疗来控制疾病的进展。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并延缓疾病进展。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注意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并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
3、患者应穿柔软舒适的棉质衣物,并穿宽松合脚的鞋袜。
4、家属可为患者购置家用血糖仪,方便患者监测自身的血糖水平。
5、注重体重管理,肥胖患者应科学减重。
6、适度锻炼,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眼压。
7、视力受损的患者平时可用视力辅助工具,如大字印刷品、电子助视器等,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防止受伤。
日常-复诊须知:
定期遵医嘱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的使用。
饮食调理:
规律饮食,合理膳食,根据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保证机体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充分摄入,对促进机体的恢复可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
2、提倡高膳食纤维饮食,可每天在膳食中添加燕麦片、玉米面等粗粮以及海带、魔芋和新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3、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炖、卤等烹调方式制作食物。
4、采取平衡膳食,食物选择应多样化,营养应合理。应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饮食禁忌:
1、限制高糖食物,如白糖、糕点、甜饮料、冰淇淋、巧克力等。
2、限制高脂饮食,如肥肉及油炸食品等。
3、限制高盐饮食,如酱油、咸菜、酱豆腐等。
4、限制饮酒。
预防措施: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到医院复查,避免糖尿病眼病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