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体癣疾病英文名称: tinea corporis疾病别名: 圆癣;钱癣;笔管癣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体癣
疾病英文名称: tinea corporis
疾病别名: 圆癣;钱癣;笔管癣
疾病概述:
体癣(tinea corporis)是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光滑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常见的典型损害是干燥的斑性环癣,大小不定、边界清楚,边缘鳞屑较多。体癣最常见的病因是红色毛癣菌感染。本病的治疗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干燥的斑性环癣
主要病因: 真菌感染
检查项目: 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皮肤镜检查、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有传染性,患者出现症状后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及早治疗,以免出现疾病的传播。
相关中医疾病: 金钱癣、铜钱癣、环癣、笔管癣、荷叶癣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1、癣病患者。
2、患者的毛巾、衣物。
3、感染癣病的动物。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本病通常通过接触传播。接触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患者的用具都可能导致疾病传播。此外自身其他部位的感染灶蔓延也可导致股癣发生。
流行病学-发病率:
是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明确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包括患免疫缺陷病、糖尿病的患者、使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人群、过度劳累的人群等。
2、穿紧身衣裤特别是牛仔裤的人群。
3、长期处于温暖、潮湿环境中,比如从事训练、演戏、作战、救灾的士兵。
4、肥胖、多汗的人群。
5、久坐的人群。
6、男性患者较多。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好发于气候潮湿、气温高的地区。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好发于夏、秋季节。
病因-总述:
病原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居多。体癣的感染还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当各种原因导致机体免疫低下,会使感染发病的风险增大。头癣、手足癣、甲癣等都可引起自身其他部位的体癣。
病因-危险因素:
1、肥胖多汗、从事久坐少动的职业者等好发。
2、糖尿病、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3、穿紧身衣裤特别是牛仔裤。
4、自身患足癣或甲癣。
症状-总述:
常见的典型损害是干燥的斑性环癣。先是一个淡红色小点,逐渐向外扩展而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轻度炎症及细薄鳞屑,通常是一片或数片,有时较多而成播散状。大小不定,边界清楚;边缘的炎症较重,鳞屑较多,比附近皮肤及损害中央略微隆起而呈环状,常有一些小丘疹及水疱而发痒。
症状-典型症状:
1、好发部位
体癣好发于颜面、颈、腰、腹、躯干及四肢等处。
2、基本损害
原发损害为丘疹或小水疱,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中心炎症减轻伴脱屑或色素沉着,边缘微高出皮面,由丘疹或水疱连接融合在一起而呈环状。体癣的损害数目为1个或多个,直轻大小不等。
3、致病原不同的临床差异
体癣的临床症状相差甚多。由红色毛癣菌所致的体癣常迁延,皮损呈大片状。多限于腰、臀和躯干处。由石膏样毛癣菌引起者则皮损多呈环状,炎症较显著,常见水疱或丘疱且易侵犯颜面和小腿等部位。由羊毛状小孢子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者,损害较小而数目多,较散发,炎症显著,易侵犯面、颈、胸部及四肢。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皮损很广泛。
4、儿童体癣
常呈同心多环状或重叠的花环状。
5、自觉症状
瘙痒,剧烈搔抓时可引起继发感染或局部苔薛化。
症状-并发症:
1、可并发细菌感染。
2、经常搔抓后局部皮肤可出现湿疹样或苔藓样变。
就医-门诊指征:
1、当患者皮肤(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出现丘疹、水疱、丘疱疹时。
2、病变部位瘙痒。
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通常患者选择皮肤科就诊即可。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取部分皮肤进行检查,请您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皮损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您的症状有加重的情况吗?
3、您有甲癣、足癣的病史吗?
4、您平时是做什么工作的?
5、您是否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6、您是否长时间穿着紧身衣物?
7、您是否进行过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的疾病能治好吗?
3、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4、需要动手术吗?
5、我的疾病会传染给别人吗?
6、我的疾病会复发吗?
7、我在生活中有那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吗?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如果皮肤出现干燥的斑性环癣,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询问病史和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一般通过观察皮损情况可作出初步诊断。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以明确病因。如有必要也可能进行皮肤镜检查、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病理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皮损出现的位置、影响的范围、皮损的形态等信息,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显微镜检查
医生会使用专业的器具取部分病变区域组织进行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中有无明显的真菌感染征象。有分隔和分支的透明菌丝或孢子即为阳性。
2、真菌培养
取患者组织标本后进行真菌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出现,并根据菌落特点判断真菌的类型,寻找感染的病原体。
检查-病理检查:
如果患者局部有肉芽肿等情况出现,医生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取下部分组织进行检查,明确病变性质。是有创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皮肤镜检查
可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患者皮肤的病变情况。
2、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检查
可以获得皮肤特定深度下的图像,在红斑部位可见真菌菌丝结构。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皮损出现的时间以及性质的变化,询问患者既往有无患免疫缺陷病、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环境的经历。然后通过典型的皮损表现以及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皮肤镜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
二者都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等表现。但慢性湿疹的发病部位有暗红色斑,瘙痒症状较为严重。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2、慢性单纯性苔藓
二者均表现为伴瘙痒的皮损,可出现鳞屑。但慢性单纯性苔藓真菌镜检为阴性,可以帮助鉴别。
3、银屑病
表现为环状或斑块状红斑,一般表面有较厚的鳞屑。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4、玫瑰糠疹
也可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淡红或黄褐色皮损。可通过真菌镜检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以抗真菌感染治疗为主。通过外用药物或口服药物等方式去除病原菌。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面部应选择剂型温和的药物。
治疗-一般治疗:
1、做好病变区域皮肤的保护,不要过度抓挠,避免接触污物,防止病情恶化。
2、对于同时患有足癣、甲癣等其他感染灶的患者,要同时进行治疗。
3、如果患者同时有感染发生,应选择适宜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4、免疫缺陷病、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1)抗真菌药
①唑类:常用有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三唑类药物,以及酮康唑、咪康唑等咪唑类药物。此类药物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耐受性好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性疾病。
②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萘替芬等,也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主要通过影响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起到杀灭真菌作用。
③其他:包括阿莫罗芬、利拉萘酯、环吡酮胺等。
(2)酸类药物
如水杨酸、苯甲酸、十一烯酸和过氧乙酸等。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有可能加重局部的真菌感染情况,应谨慎使用。
2、全身治疗
皮损广泛者可进行全身治疗,如口服特比奈芬、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萘替芬、阿莫罗芬、利拉萘酯、环吡酮胺、水杨酸、苯甲酸、十一烯酸、过氧乙酸、糖皮质激素、特比奈芬、氟康唑、伊曲康唑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的个人情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通常患者预后较好,不影响寿命。但本病有反复发作的可能。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引起局部皮肤的损害,伴有瘙痒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局部真菌感染情况消除。
预后-复发性:
如果再次感染,则可能再次发病。
日常-总述:
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生活中注意保护皮肤,做好清洁工作,防止疾病传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的皮损,影响正常的外观。患者可能因此出现自卑、忧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
2、护理措施
患者可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疾病特点,了解经过治疗后皮损症状可以消除,不影响正常外貌,打消心中的疑虑,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足疗程用药,不要因为症状改善而擅自停药,以免疾病复发。不要使用成分不明的药物,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状态。
2、不要牵拉、抓挠皮肤,不要剥离病变部位皮肤。
3、穿着合身的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干燥。
4、定期对毛巾、衣物、床单等进行清洗、消毒。
5、怀疑家长宠物有感染的,应及时送医检查,及时处理宠物用具。
6、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7、适当运动,保持正常的体重。
日常-复诊须知: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规律饮食,按时吃饭。
2、保证每日所需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2、少吃油炸、腌制、熏烤的食物。
3、不要大量饮酒。
4、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度节食。
预防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疫苗,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发病可能。
1、保证局部皮肤处于干燥的环境,容易出汗的人群注意及时清洁,洗澡后可在局部涂抹有吸水效果的爽身粉。
2、穿着合身的衣物,不要长时间穿紧身衣。
3、注意个人卫生,毛巾、衣物、床单等物品都要及时清洗。
4、久坐或是需要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注意做好保护措施。
5、本身患有甲癣、足癣的人群,积极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6、避免接触不明的野生动物。
7、患有免疫缺陷病、糖尿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
相关疫苗:
尚无有效疫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