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唾液腺混合瘤疾病别名: 唾液腺多形性腺瘤疾病概述: 唾液腺混合瘤又称唾液腺多形性腺瘤,是...
养生
疾病名称: 唾液腺混合瘤
疾病别名: 唾液腺多形性腺瘤
疾病概述:
唾液腺混合瘤又称唾液腺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肿瘤。在大唾液腺中以腮腺常见,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少见,而发生于小涎腺者以腭部最常见。其临床表现多为局部生长缓慢且无自觉症状的可移动肿块,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碍。其生物学特性不同于一般良性肿瘤,部分病例可发生恶变,因此该瘤属“临界瘤"。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口腔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通常无自觉症状
主要病因: 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B超、CT、MRI、X线、细针吸取活检、冷冻切片活检
重要提醒: 唾液腺混合瘤虽多为良性肿瘤,但有恶变的可能性,当察觉到不明原因的肿块时,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过肿瘤根治的最佳时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30岁~50岁的女性。
病因-总述:
唾液腺混合瘤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因物理、化学、生物、营养等外来因素,以及基因突变等内在因素长期作用所致。
病因-基本病因:
1、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常被认为是唾液腺混合瘤最可能的发病原因。当唾液腺中的某些细胞DNA发生变化(突变)时,细胞出现异常,可迅速生长和分裂。当健康细胞死亡时,异常细胞会继续存活,不断积累进而形成肿瘤。
2、辐射暴露
有研究表明,辐射暴露与本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用于治疗头颈癌的放射,可能会增加出现唾液腺混合瘤的风险。
3、环境因素
据报道,某些环境因素,如橡胶生产、石棉开采发、管道工程、镍化合物等因素的工业暴露可与唾液腺混合瘤的发生相关。
4、其他
如外伤、吸烟等,也可能与唾液腺混合瘤的发生有关。
症状-总述:
唾液腺混合瘤最常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极少见。发生于小唾液腺者,以腭部为最常见。肿瘤生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肿瘤长大后除表现颜面畸形外,一般不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肿瘤界限清楚,质地中等,除发生在腭部以及下颌后区固定外,一般均可移动。
症状-并发症:
当肿瘤在缓慢生长一段时期以后,部分病例可发生恶变。主要表现为肿瘤突然生长加速,并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但有的肿瘤生长速度快慢不等,可突然生长加快。因此,不能单纯根据生长速度来判断有无恶变,应结合其他表现综合考虑。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感觉自己颌面部出现局部肿物,在外力作用下可移动;
2、出现颜面畸形,影响美观;
3、肿物突然生长迅速,伴疼痛、面神经麻痹等;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口内或腮腺处、面部皮肤、眼部有相似症状,不确定是否为肿瘤,一般需分别于口腔科、皮肤科、眼科就诊。
2、若术中未完全切除肿瘤者,明确需要进行放射治疗者,需转入肿瘤科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若为口腔内部肿物,需要进行口内检查,注意提前刷牙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肿块出现多久了?期间肿物大小有发生过变化吗?速度是怎样的?
2、有没有伴随疼痛或皮肤麻木?是否出现了面瘫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3、您平时喝酒、抽烟吗?饮食有什么偏好吗?
4、您的工作环境是否经常接触放射线或化学物质?
5、您为此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治疗吗?
6、您的父母、兄弟姐妹有出现过类似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癌症吗?
2、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呢?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影响寿命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需要住院吗?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使用哪些治疗方式?会留疤吗?会影响我的日常生活吗?
7、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8、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首先,医生会询问相关病史,其次会对患者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局部肿块等异常改变,初步判断肿瘤性质。随后,医生会根据肿瘤累及部位,建议进行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细胞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评估肿物累及范围。但大唾液腺肿瘤不可做切取活检,以免造成肿瘤细胞种植。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头颈部体格检查。
1、视诊
一般采用两侧对比的方法将局部肿物与对侧正常的解剖形态相对比,了解肿物累及部位。
2、触诊
对肿块局部进行重点双合诊(采用一只手的食指或拇指,或双手置于病变部位上下或两侧进行。前者适用于唇、颊、舌部检查;后者适用于口底、下颌下检查)并进行淋巴结触诊,以记录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一般除了发生在腭部、下颌后部的肿物以外,良性唾液腺混合瘤可以活动,扪诊成结节状、软硬不一。若高起处常较软,可有囊性变,低凹处较硬,多为实质性组织。
检查-病理检查:
1、细针吸取活检
采用外径为0.6mm的针头,吸取少量组织,涂片做细胞学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可以测定肿物的良恶性,简便无害且准确率高。但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冷冻切片活检
为一种最省时、快速的制片方法,常用于临床手术时的病理诊断。文献报告冷冻切片检查诊断唾液腺肿瘤的准确率,各家报告不一,与病理医师的阅片经验密切相关。因冷冻切片相对较厚,有时可以作出良性和恶性的判断,但不能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但当唾液腺混合瘤部分癌变时,由于取材部位的限制,可能作出良性肿瘤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该种检查办法可以显示肿块大小,同时多方向探查肿块与周围解剖结构间的位置关系,此方法经济、简捷、可重复性强且无创。唾液腺混合瘤的B超检查可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光滑,内部回声均匀;部分病例呈分叶状,边界清楚但不光滑,内部回声均匀。
2、CT
CT检查可明确肿瘤的位置,能够能清楚显示肿物和周围软组织间的相对关系,排除腺外肿瘤。唾液腺混合瘤通常表现为平滑边缘或小叶状的均匀软组织密度的球状肿块。大块肿物可见坏死,少见钙化灶。
3、MRI
与CT影像相似,较小肿物均匀,而较大肿瘤则看起来呈异质性。并且相较于CT,MRI对软组织与血管显影能力较好,怀疑出现深在淋巴结转移时,可一并进行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CT、MRI等影像学表现可作出大致诊断。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必要时还需通过冷冻切片活检来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时,还常需与Warthin肿瘤、腮腺囊肿及其他唾液腺肿非特异性肿瘤相鉴别。尽管不同的唾液腺肿物,其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各肿物的金标准。
诊断-鉴别诊断:
1、Warthin肿瘤
Warthin肿瘤(沃辛瘤)是腮腺又一常见的肿瘤,男性多发,且几乎全部发生于腮腺后下级,可活动,质软有弹性,99mTc核素显像呈热结节。
2、腮腺囊肿
腮腺囊肿生长缓慢,表面光滑,质地软,穿刺可抽出囊液或皮脂样物。B超检查示无回声区。
3、其他唾液腺非特异性肿瘤
如肌上皮瘤、基底细胞瘤、嗜酸性腺瘤等,这些良性肿瘤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主要依据组织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唾液腺混合瘤的治疗应早期手术切除,以防恶变。手术的关键在于第一次的手术方式,须将肿瘤连同包膜和肿瘤周围的组织一并切除,否则易复发。复发者更易恶变。
治疗-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本病的特效治疗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唾液腺混合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不能作单纯肿瘤摘除,即剜除术,而应作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
1、腮腺浅叶肿瘤体积较小者,可作部分腮腺切除术。
2、在可能的情况下,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腮腺主导管以及耳大神经,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3、下颌下腺唾液腺混合瘤一般应包括下颌下腺一并切除。
治疗-放化疗:
复发性唾液腺混合瘤切除术后放疗的作用尚有争议,但据报道,术后放疗可改善局部控制率,特别是对于有阳性切缘和(或)多淋巴结复发的患者。许多专家会考虑对复发性唾液腺混合瘤患者进行术后放疗,这取决于复发速度、患者年龄及切除的完整性等因素。无法切除的复发灶也可进行放疗。唾液腺多形性腺瘤的放疗剂量通常低于癌症,总剂量为50-54Gy,每次1.8-2.0Gy。
治疗-治疗周期:
唾液腺混合瘤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唾液腺混合瘤的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唾液腺混合瘤为常见的唾液腺肿瘤,易出现复发,可以恶变,但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若肿瘤长大可造成颜面部畸形,影响美观。
2、本病存在恶变可能,患者可有疼痛、面神经麻痹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诊治。
预后-治愈性:
肿瘤经手术切除后,患者可逐步恢复正常。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经及时积极治疗后,可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复发性:
如采用剜除术或手术中肿瘤破裂,极易造成种植性复发,常为多发性结节。
日常-总述:
唾液腺混合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尽量去除不良习惯,避免外界不良刺激。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注意复查时携带相关病历,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唾液腺混合瘤易复发,常需联合应用放疗,出现副作用,患者可能会对治疗丧失信心,出现抑郁、悲观的心理。
(2)唾液腺混合瘤恶变切除面神经的患者会出现面瘫,影响语音、进食等日常生活以及颜面美观,进而出现负面情绪。
(3)患者由于对唾液腺混合瘤的认知不足,而产生恐惧感、紧张感等。
2、护理措施
(1)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2)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患者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日常-生活管理:
1、每日作息应当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2、保证每日适度运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严格杜绝吸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4、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可用温盐水冲洗口腔。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伤口愈合的程度和清洁度,颌周创口保证引流通畅,防止发生窒息。
2、进行放疗后,应注意是否存在局部的感染、皮肤黏膜破溃等情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咨询。
日常-复诊须知:
唾液腺混合瘤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局部触诊、CT、评估神经功能等。
日常-术后护理:
1、拆线前需注意创口的清洁,维持局部负压、加压绷带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渗液过度肿胀。
2、按照医嘱调整饮食,注意保证饮食的营养均衡,促进伤口愈合;不可过早食用酸性饮食,以免形成涎漏。
3、切口处应注意防晒,避免摩擦,尽量减少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以免影响美观。
4、观察有无面神经损伤表现,出现面瘫者需在创口愈合后,进行面部表情肌功能训练,以促进面神经恢复。
日常-特殊护理:
放疗护理:
1、放疗前后需静卧30分钟,对预防全身反应有一定帮助,尽量多饮水,每日3000~4000ml。
2、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冷热刺激和阳光直射以减轻刺激,若有脱屑和瘙痒忌搔抓,应让其自行脱落,必要时可使用止痒药剂。
3、加强黏膜清洁,如口腔含漱、鼻腔、鼻咽使用抗生素润滑剂,保持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4、需注意口腔护理、洁齿、治疗龋齿,难以治愈的龋齿要拔除,待伤口愈合后,方可开始放疗。若放疗后拔牙,因抵抗力降低可能引起骨髓炎或骨坏死,故一旦发现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饮食调理:
唾液腺混合瘤发生于头颈部,可能会影响正常进食,从而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足够的营养支持、保证优质蛋白蔬果和谷物的摄入,不仅能对治疗产生帮助,同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和情绪健康。
饮食建议:
摄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饮水。三餐尽量包括肉蛋奶、谷类和水果蔬菜三类食物,并且注意搭配合理,比例合适。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忌辛辣、粗糙、油腻等刺激性饮食,如辣椒、槟榔等。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针对本病的有效预防措施,去除可改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降低发病风险的几率。
1、避免辐射暴露,在放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正确使用防护装备,遵医嘱使用相应的预防药物。
2、避免暴露于橡胶生产、石棉开采发、管道工程、含有镍化合物等环境中。
3、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4、尽量避免面部受伤,若面部出现轻微外伤,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处理。
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局部病变。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