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夏季皮炎疾病英文名称: dermatitis aestivale疾病概述: 夏季皮炎(d...
养生
疾病名称: 夏季皮炎
疾病英文名称: dermatitis aestivale
疾病概述:
夏季皮炎(dermatitis aestivale)是由于夏季高温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成年人,女性多见。表现为皮肤大片红斑,上面有丘疹、丘疱疹,常自觉瘙痒,天气凉爽后皮损可很快消退。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损为大片红斑、丘疹、丘疱疹、自觉瘙痒
主要病因: 气候炎热、温度高、湿度大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由于皮损处瘙痒,患者应避免搔抓,因搔抓后易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成年人,女性多见。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好发于夏季,多在6~8月份。
病因-总述:
夏季皮炎主要是由于气候炎热、温度高、湿度大,加上灰尘等刺激皮肤引起,在30℃以上高温环境中工作易引起发病。
症状-总述:
夏季皮炎常对称累及四肢屈侧(屈侧是指弯曲的一侧,比如上肢手掌面的手臂)和躯干部,尤以双侧小腿前侧多见。皮损初起为大片红斑,上面有丘疹,继之可见丘疱疹。天气凉爽后皮损可很快消退。
症状-并发症:
夏季皮炎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搔抓后导致皮肤破损而继发的感染。
症状-伴随症状:
伴有剧痒,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久之皮肤粗糙增厚及色素沉着,无糜烂、渗出。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大片红斑、丘疹。
2、伴有剧烈瘙痒,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出现皮损部位进行检查,就诊时应穿着宽松易于暴露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到现在有多久了?
2、您是否有瘙痒的症状?
3、什么情况下您的症状会缓解?
4、什么情况下您的症状会加重?
5、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皮肤上的色素沉着能消失吗?
5、我平时应注意些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皮肤大片鲜红色斑,上面有丘疹、丘疱疹,伴有瘙痒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查看皮损的情况,然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夏季皮炎的相关病理表现。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观察皮损的表现和分布的部位,同时注意有无搔抓痕迹,以及是否存在血痂、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等。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从患者皮损处取一小块组织送病理科检查,组织病理检查见表皮增厚,真皮浅层毛细血管轻度扩张,血管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典型的皮损表现,天凉后皮损可自然消退,通常不难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痱子、夏季瘙痒症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痱子
皮损多见于头、面、躯干和褶皱部位,为密集的针头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者小脓疱。主要见于儿童。
2、夏季瘙痒症
无原发性皮损,仅见到因搔抓而致的抓痕及苔藓样改变。
治疗-治疗原则:
夏季皮炎治疗常采用外用药物,以清凉、止痒为主。瘙痒显著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室内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通风和散热。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治疗以清凉、止痒为主。可外用1%酚炉甘石洗剂、1%薄荷炉甘石洗剂、1%薄荷酒精或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
2、口服药物
(1)抗组胺药:瘙痒显著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盐酸左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缓释片、富马酸酮替芬胶囊。
(2)镇静安神药:对于瘙痒剧烈,影响睡眠者,医生可能会酌情给予镇静安神药,如盐酸多塞平片、地西泮片等。
治疗-相关药品:
1%酚炉甘石洗剂、1%薄荷炉甘石洗剂、1%薄荷酒精、盐酸左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缓释片、富马酸酮替芬胶囊、盐酸多塞平片、地西泮片
治疗-手术治疗:
夏季皮炎不需手术。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严重者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常用中药颗粒方剂有口服龙胆草、黄芩、生石膏。
预后-一般预后:
夏季皮炎是由于夏季的持续高温、闷热引起,天气凉爽后皮损可很快消退。本病可于该季节时反复发生。
预后-危害性:
由于本病剧痒,可能会影响睡眠、工作。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
预后-自愈性:
天气转凉后自然痊愈。
预后-治愈性:
夏季皮炎经积极治疗,可达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本病可于夏季时反复发生。
日常-总述:
夏季皮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穿着宽松、吸汗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皮损好发于暴露部位,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情绪上烦躁、不稳定。
2、护理措施
(1)患者要积极参加文体及社交活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继而减轻精神负担、消除焦虑、烦恼等不良情绪,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瘙痒剧烈时可通过看书、写字、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安定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穿宽大舒适及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防止局部摩擦而加剧瘙痒。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应及时洗澡或用温水擦拭皮肤后立即用毛巾擦干,并外用粉剂。宜使用性质温和的中性肥皂或沐浴露沐浴,忌用热水烫洗。
3、保持床单、被套清洁,同时被子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散热。
4、勤剪指甲,避免用手搔抓皮肤,可用手拍打瘙痒部位。
5、保持室内通风散热,室内温度不宜过高。
日常-病情监测:
观察局部皮损情况,有无新发皮疹、瘙痒是否好转等。
饮食调理:
夏季皮炎患者在正常饮食的同时注意营养搭配,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利于控制病情。
饮食建议:
1、以促进机体代偿功能的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苦瓜、丝瓜、黄瓜、冬瓜、银耳、莲子、绿豆、百合、西瓜等。每天多饮水。
2、睡前可喝温牛乳,以助睡眠。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戒烟限酒。
3、避免喝咖啡、浓茶、含糖饮料等。
预防措施:
夏季皮炎是可预防的,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
1、避免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中,酷暑天气应减少户外活动。
2、穿宽大透气的衣物,保持皮肤的清爽、干燥。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