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下丘脑错构瘤疾病英文名称: hypothalamic hamartoma,HH疾病别名:...
养生
疾病名称: 下丘脑错构瘤
疾病英文名称: hypothalamic hamartoma,HH
疾病别名: 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灰结节错构瘤
疾病概述:
下丘脑错构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HH)在临床上又称为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或灰结节错构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并非真正的肿瘤。多认为本病起源于乳头体或灰结节,多发生于儿童早期,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其特有的临床表现为中枢性性早熟和痴笑样癫痫。性早熟可以导致身心发育障碍,从而导致身材矮小;而痴笑样癫痫及其他类型癫痫,均为顽固性癫痫,可导致患儿智力障碍,故患者应当积极治疗,手术切除错构瘤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痊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有遗传倾向
就诊科室: 小儿科、新生儿科、神经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头部、颅脑
常见症状: 性早熟、痴笑样癫痫、认知障碍
主要病因: 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性病变
检查项目: 脑电图监测、性激素六项检查、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
重要提醒: 若发现患儿有性早熟、痴笑样癫痫及认知障碍等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早治疗,尽量避免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属于罕见病,发病率低。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
2、由于关于本病的病例很少,具体性别比例很难确定。多数文献认为表现为癫痫的下丘脑错构瘤,以男性为主;而表现为性早熟的下丘脑错构瘤则以女性占多数。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随着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及神经影像学和显微手术及器械的发展,对下丘脑错构瘤直接手术的病例数明显增多。
病因-总述:
下丘脑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发育异常性的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下丘脑错构瘤约发生于妊娠的第5~6周,有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中线神经管闭合不全综合征,也有相关研究认为本病与基因突变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有学者认为HH是一种中线神经管闭合不全综合征,大约发生在妊娠期第5~6周,是由正常脑组织位于异常部位而形成的。
2、研究认为,体细胞染色体GLI3基因突变可能是表现为癫痫的HH潜在发病原因。
病因-危险因素:
本病具有遗传倾向。
症状-总述:
下丘脑错构瘤属于罕见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其特异性症状表现为痴笑样癫痫,中枢性性早熟和认知障碍等,个别病例可无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痴笑样癫痫
HH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在疾病早期阶段出现。痴笑发作是指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面部肌群不自觉抽搐,形如怪笑,可频繁发作。特点是短暂性、反复发作,表现为怪笑或做鬼脸。
2、中枢性性早熟
女孩主要症状为阴道出血并有乳房发育、阴毛生长、外阴饱满有色素沉着;男孩子主要表现为身材高大、阴茎粗大、痤疮、胡须及变声,身高年龄与骨龄间差距缩大。
3、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的异常
HH患者明显表现有对抗性、攻击性、多动症、注意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低下以及焦虑和情绪障碍。
症状-病情发展:
本病早期可出现痴笑样癫痫发作,儿童患者的痴笑样癫痫发作一般持续存在,但可能持续时间变长,可伴有意识丧失,癫痫发作呈进展性,随着病情进展,对发育中的大脑不断造成损害,可能会演变成各种复杂类型的癫痫发作,如强制性发作、迟缓性发作,进行性的智力减退。进入成年后,痴笑基本不变,但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可能有所减轻。
症状-并发症:
本病通常并发于一些同质异形综合征(PHS),PH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除下丘脑错构瘤以外,患者可伴有多指或趾、喉裂、会厌裂和肛门闭锁等症状。此外,面-口-指综合征Ⅵ型也可能是下丘脑错构瘤的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口腔颌面部畸形、手足骨骼畸形或伴有肾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畸形。
就医-急诊指征:
若患儿出现癫痫大发作,意识丧失,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寻求应急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患儿出现频繁、短暂的怪笑或做鬼脸。
2、女孩阴道出血并有乳房发育、阴毛生长、外阴饱满有色素沉着;或男孩子表现为身材高大、阴茎粗大、痤疮、胡须及变声,身高年龄与骨龄间差距缩大。
3、患儿表现出对抗性、攻击性、多动症、注意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低下以及焦虑和情绪障碍。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如若有以上情况出现,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若出现癫痫发作,意识丧失,应至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可至神经外科就诊。
3、病情平稳的18岁以下儿童,可至小儿科就诊,新生儿请至新生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某些检查,衣物、饮食是否需要特殊注意。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孩子多大了?
2、您的孩子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3、您的孩子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痴笑的情况是多久有一次,持续多长时间?
4、您的孩子的亲人有下丘脑错构瘤的疾病吗?
5、您的孩子之前去医院就诊过吗,去的哪个医院,做过哪些检查,服用过什么药物吗,用药后感觉怎么样?
6、您的孩子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最近体重有变化吗?
7、您的孩子以前有过外伤史吗,对什么药物过敏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的孩子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孩子情况严重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4、我的孩子需要做CT、核磁吗?会有损伤吗?
5、我的孩子需要吃药吗?吃药有什么副作用吗?还是必须要手术?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8、我的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电图监测、性激素六项检验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患者可能有言语发育迟缓,多动等体征。
2、患者可有怪笑或者做鬼脸等表情。
3、女性乳房早发育,外生殖器检查,可有阴毛生长,性腺早发育。
检查-实验室检查:
性激素六项检查:用来测定基础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和(或)睾酮浓度。
检查-病理检查:
1、操作过程
医生会在显微手术中或通过神经内镜,从病变部位取少部分病变组织,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2、病理结果
下丘脑错构瘤的病理主要包含分化良好的神经元结节灶及散在分布的胶质细胞。这些外表正常的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在细微形态和分布排列上还是有迹可循的,如神经元占主要部分;星形胶质成分随病程相对增加;神经元细胞中间夹杂着少量神经节细胞。
检查-其他检查:
脑电图:
1、检查目的
在痴笑样癫痫发作时,脑部病变部位可有异常放电,脑电图可提示异常,有助于明确诊断本病。
2、检查过程
医生会给受试者带上合适的电极帽,拨开头发,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放置电极部位头皮,然后安装用盐水浸泡过的电极。
3、检查结果
结果往往是非特异性表现。癫痫续进展的下丘脑错构瘤病儿脑电图在间歇期也常表现为局灶性癫痫样活动,大发作期则表现为双侧同步的广泛癫痫样活动。
检查-影像学检查:
为了明确本病诊断,医生可能建议患者做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做MRI检查前患者需要将身上携带的金属制品除去。
1、颅脑CT检查
显示HH呈等密度,多为位于垂体柄后方、脚问池、桥脑前池及鞍上池的占位性病变,体积大者可有第三脑室底部变形,注药后无强化。
2、颅脑MRI检查
是诊断下丘脑错构瘤的首选检查,能多方位成像。下丘脑错构瘤多表现为高T2、低T1、加权无强化特点,极少伴脑皮质发育不良和海马硬化。典型的表现为灰结节和乳头体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病变有蒂或无蒂,位于垂体柄后方、视交叉与中脑间,边界清晰,向下可突入脚间池,甚至桥前池,向上可突入第三脑室底呈圆形或椭圆形隆起。肿块信号均匀,T1WI像上与脑皮质相似,为等信号,部分病例稍低于脑皮质,少数可为稍高信号,T2WI上呈等或长T2信号改变,错构瘤由于是神经组织,注射增强剂后无强化。
诊断-诊断原则:
本病有典型表现,如痴笑样癫痫、中枢性性早熟和认知障碍等,结合影像学MRI检查、脑电图监测及病理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症状
(1)痴笑样发作:是HH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在疾病早期阶段出现。发作时形如怪笑,可频繁发作,特点是短暂性、反复发作,表现为怪笑或做鬼脸。
(2)中枢性性早熟:女孩主要症状为阴道出血并有乳房发育、阴毛生长、外阴饱满有色素沉着;男孩子主要表现为身材高大、阴茎粗大、痤疮、胡须及变声,身高年龄与骨龄间差距缩大。
(3)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的异常:HH患者明显表现有对抗性、攻击性、多动症、注意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低下以及焦虑和情绪障碍。
2、体征
患者可能有言语发育迟缓,多动等体征;患者可有怪笑或者做鬼脸等表情;女性乳房早发育,外生殖器检查,可有阴毛生长,性腺早发育。
3、辅助检查
(1)脑电图监测:往往是非特异性表现。癫痫续进展的下丘脑错构瘤病儿脑电图在间歇期也常表现为局灶性癫痫样活动,大发作期则表现为双侧同步的广泛癫痫样活动。
(2)颅脑CT检查:显示HH呈等密度,多为位于垂体柄后方、脚问池、桥脑前池及鞍上池的占位性病变,体积大者可有第三脑室底部变形,注药后无强化。
(3)颅脑MRI检查:是诊断下丘脑错构瘤的首选检查,能多方位成像。下丘脑错构瘤多表现为高T2、低T1、加权无强化特点,极少伴脑皮质发育不良和海马硬化。
(4)病理检查:下丘脑错构瘤的病理主要包含分化良好的神经元结节灶及散在分布的胶质细胞。
诊断-鉴别诊断:
1、颅咽管瘤
为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0%~15%,表现为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及性征不发育)、颅内压增高(肿瘤梗阻室间孔所致)和视力视野障碍(偏盲或向心性视野缩小);颅脑CT钙化率在95%以上;颅脑MRI多为囊实性,而实性部分在T1像为低信号,T2像为高信号。
2、下丘脑或视路胶质瘤
为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视野障碍,晚期可有颅内压增高,内分泌多正常;颅脑CT为等密度或低密度;颅脑MRI在T1像为低信号,T2像为高信号,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变粗。
3、鞍上生殖细胞瘤
女孩多见,首发症状均为尿崩症,常有生长发育障碍,颅脑CT平扫为等密度或低密度,注药后中等强化;颅脑MRI表现缺乏特异性,T1像为等或稍低信号,T2像为高信号,少数亦可为等信号。
以上三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很少有下丘脑错构瘤的典型表现,痴笑样癫痫及性早熟,在影像学上与本病有明显的信号及密度差异,由此可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以痴笑样癫痫为临床主要症状的HH,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性早熟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儿可通过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对于单纯性早熟的HH患儿,通过药物治疗完全可治愈。研究表明,药物治疗比手术治疗更有效。治疗性早熟的药物主要为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通过用药患儿可能恢复潜在生长能力。目前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布舍瑞林等。
2、对于痴笑性癫痫及癫痫发作的患者,抗癫痫药物治疗多数无效,但有实验表明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及尼莫地平等,对于HH有疗效。
治疗-相关药品:
曲谱瑞林、尼莫地平、卡马西平、布舍瑞林、乙酰唑胺
治疗-手术治疗:
目前而言,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对于采用何种手术方式,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年龄、错构瘤的大小、部位,癫痫严重程度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等。
1、显微手术
(1)优点:切除或离断下丘脑邻近的错构瘤而不损伤下丘脑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完全离断错构瘤与下丘脑乳头体之间的联系,对控制癫痫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2)手术方法: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医生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根据病变部位选用某种开颅方式,接近患处,而后可用剥离子插入肿物中心向外分块剥除。
2、射频毁损术
(1)优点:瘤体较小的下丘脑错构瘤采用立体定向或内镜直视下射频毁损技术手术治疗,精准、安全、有效。
(2)手术方法:立体定向病灶射频毁损治疗,医生在患者头部行 MRI扫描,使用伽玛刀手术计划系统设定穿刺路径及靶点。颅骨钻孔,在病灶内插入深部电极记录脑电,并经深部电极予直接电刺激。退出深部电极,置入射频电极行可逆性毁损。内镜直视下病灶射频毁损治疗,医生选取手术路径后,取额骨钻孔,使用神经内镜,到达治疗靶点。经内镜工作道置入射频电极,插入隆起的瘤体内,进行射频热凝毁损。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若是早期发现并及时积极治疗,在手术后可以对患儿正常青春期启动以及身体、智力发育无明显影响,预后良好。痴笑性癫痫多在儿童时期发作,随着年龄增长其发作频率增多、发作延续时间增长,几乎全部的患儿在4~10岁间出现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随病情发展可演变为严重的癫痫脑病,也可以同时伴随行为异常和智力障碍症状,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下丘脑错构瘤多发于婴幼儿及儿童,可能会给患儿的身体发育及认知智力等方面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2、本病有遗传倾向。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应该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目前以手术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部分患者疗效显著,可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本病为先天性发育畸形类疾病,难以完全根治。
预后-复发性:
经彻底治疗后,一般不会复发。
预后-后遗症:
若不进行积极治疗,本病可使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及认知障碍。
预后-生存周期: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需要保持正常健康作息饮食,保持心情舒畅。患者家属应该在日常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状态,关注痴笑样癫痫的发作次数以及性早熟症状的消失程度,观察患者的智力发育水平,与同龄儿童智力有无差别,嘱术后半年复查相关指标。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儿可能多动、易怒、具有攻击性、易激惹以及有孤独感。
2、护理措施
(1)患儿家属在日常应该多细心照顾患儿,帮助其建立健康积极的性格,为患儿提供健康的饮食,保证其睡眠。
(2)家属应给患者做好耐心仔细的护理工作,解除患儿的焦虑情绪,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从多方面积极开导患儿,调动患儿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可咨询心理医生。
日常-用药护理:
1、目标对象
一些使用抗癫痫药物患者。
2、护理建议
(1)抗癫痫药物可有相关副作用,可让患者感到疲倦或头晕,或者造成其他问题。如果有任何副作用,请告知医生,调整到最佳的药物和剂量。
(2)如果患者出现新发皮疹,您也应该立即告知医生,这可能是严重的副作用。
日常-生活管理:
1、遵医嘱规律用药。
2、保证充足的睡眠。
3、健康饮食。
4、患儿家属可以加强安全防护,将小患者可能发作癫痫的情况告诉学校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应该留意哪些症状以及该如何处理它们。
日常-病情监测:
1、定期复查,监测病情。
2、患者术后半年应复查血激素等相关指标。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需要长期定期的复诊,患者家属需要辅助患者记录好癫痫发作频率等,并收集好每次检测单、检查报告,于就诊时携带,便于医生判断病情的转归。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患儿的意识恢复情况、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的灵敏程度,持续动态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及时观察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变化。
2、呼吸道护理
患儿全麻未清醒前,均行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因此床边必须备好中心吸痰装置及吸痰用物。因受全麻药物的影响,患儿常伴有呕吐,应及时清理口腔内呕吐物,必要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以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引起窒息危险。在全麻苏醒后,家属应鼓励指导患儿做深呼吸活动。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应配合雾化吸入以助稀释痰液。
3、切口护理
由于患儿头皮血运丰富,术后容易发生皮下血肿和积液,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同时注意敷料有无松懈。
4、并发症检测
手术易造成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的损伤。
(1)手术导致下丘脑功能受到干扰如脑水肿,多表现为低钠低氯,且常在24小时内出现,患者症状较重。
(2)术后血电解质改变具有不可预见性。所以在调整电解质紊乱时最重要的是控制电解质的变化幅度,不要急于调整为正常。
(3)手术导致垂体功能的损伤而出现多饮多尿。故在术后应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及电解质平衡情况。
5、饮食护理
患儿无呕吐时,可在术后6小时开始给予饮水或少量流质饮食,并观察患儿进食后的反应。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定时定量进餐。
2、患儿家长应合理适度的为患儿选择饮食,选择温热、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刚做完手术者应从流质饮食开始,循序渐进地为患儿过渡饮食种类,尽量避免单一品种饮食,鼓励多品种饮食混合喂养,以增加患儿进食量。
3、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忌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2、忌高盐高脂、油腻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
3、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本病是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类疾病,可在母亲妊娠期间进行积极的孕期检查。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