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abdominal musc...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abdominal muscle dysplasia
疾病别名: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综合征、梅干腹综合征
疾病概述: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congenital abdominal muscle dysplasi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因腹壁外形酷似梅脯,且多合并隐睾和尿路异常,又被形象地称为梅干腹综合征(Prune-Belly syndrome)。本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原发性中胚层发育缺陷有关,也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的常见症状有腹部肌肉缺损、腹部膨隆、腹胀、腹部皮肤松弛无力、皮肤褶皱、隐睾等。本病的治疗方式包括对症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病情较轻且肾功能稳定者,经积极诊治,一般预后良好;病情较重者,则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遗传因素至今不明
就诊科室: 小儿科、新生儿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腹部肌肉缺损、腹部膨隆、腹胀、腹部皮肤松弛无力、皮肤褶皱、隐睾、呼吸困难、排尿困难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原发性中胚层发育缺陷有关,也可能与膀胱排泄梗阻或遗传等因素相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B超、CT、静脉尿路造影
重要提醒: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多伴发尿路异常、隐睾及其他器官组织畸形,本病总体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60%左右,故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就医治疗。
临床分类:
本病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可分为新生儿型、婴儿型和晚发型。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在活产儿的发病率约为1/50000~1/350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男性患儿。
病因-总述: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的病因不明,目前关于本病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学说,包括原发性尿道机械性梗阻说、胚胎发育异常说、遗传学说等。
病因-基本病因:
1、原发性尿道机械性梗阻说
有学者认为胎儿出现了膀胱排泄梗阻,导致膀胱和上尿路扩张,继发肾损伤,扩张的膀胱可能阻碍了睾丸下降的通道,也可能导致腹壁松弛和腹肌发育不良。
2、胚胎发育异常说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在胚胎发育6~10周时,出现了原发性中胚层发育缺陷,从而导致膀胱、输尿管和肾盂的先天性平滑肌缺失。
3、遗传学说
由于本病好发于男性,因此部分学者认为该病是一种性别连锁遗传性疾病,并且在一部分患者中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但还有很多报道表明,本病与家族遗传无关。
症状-总述:
本病的症状轻重不一,病情较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多数患者会出现先天性腹壁肌肉缺损、隐睾、尿路异常三联征,临床表现为腹部肌肉缺损、腹部膨隆、腹胀、腹部皮肤松弛无力、皮肤褶皱、隐睾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先天性腹壁肌肉缺损表现
腹壁肌肉缺损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腹横肌、脐下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脐上腹直肌。一般单块肌肉缺如多见,一侧肌肉缺如比两侧多见。患者因腹壁肌肉缺损,可出现腹部膨隆、腹胀等症状。由于腹壁只有皮肤和腹膜,故可清楚看到内脏和肠管蠕动。患者仰卧时不能坐起,需要借助外力。
2、腹部皮肤表现
本病的皮肤特征改变为腹部皮肤松弛无力,皮肤褶皱形成,容易用两个手指提起,腹壁皮肤外形酷似梅脯。
3、其他畸形的临床表现
(1)隐睾:是本病最常见的伴发畸形,伴发率为97.9%左右,多为双侧隐睾,少数为单侧隐睾。
(2)泌尿系统畸形:本病也常合并泌尿系统畸形,伴发率为91%左右,包括肾发育不良、肾囊性变、输尿管迂曲扩张、膀胱扩大、前列腺发育不良、下尿道畸形等,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尿路感染、肾功能受损等表现。
(3)呼吸系统畸形:本病可合并气道狭窄、肺发育不良,从而出现呼吸困难。
(4)骨骼系统畸形:本病也常合并骨骼系统畸形,导致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髋关节脱位、多指、并指畸形等。
症状-并发症: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可伴发感染、尿毒症、败血症、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就医-就诊科室:
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带患儿去小儿科或新生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需要对腹部及生殖器等部位进行检查,建议穿着宽松、易穿脱的衣物,便于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患儿的异常情况是何时发现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2、是否还存在其他不适症状?
3、之前有做过什么检查吗?检查结果如何?
4、有进行过治疗吗?何种治疗?效果如何?
5、家族中是否有其他人也存在类似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得的是什么病?
2、发病原因是什么?
3、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4、现在需要什么检查?
5、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要住院吗?
6、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7、日常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腹部膨隆、腹胀、腹部皮肤松弛无力、皮肤褶皱、隐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行血常规、血生化、B超、CT、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可见到患者腹部皮肤松弛,褶皱形成,有时还可清楚地看到腹腔内脏和肠管蠕动。用手可以轻易地将腹部皮肤提起,并可触到肠管或巨大的膀胱轮廓。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形态、大小、计数、比例等结果,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继发感染。
2、血生化
血生化检查主要用来判断患者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的预后。如肾功能受损时,主要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发生肾衰竭时,患者还可出现血钾、血磷、血尿酸升高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本病一般通过体格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但在确诊后,应行B超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泌尿系受累情况。而且B超还适用于胎儿的产前诊断。
2、CT
CT检查也可比较清晰地显示器官横断面结构及与其周围器官的关系,分辨率高。对于肾脏和膀胱病变,以及隐睾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静脉尿路造影
主要包括静脉肾盂造影和排泄性膀胱造影等,可以用来了解膀胱、输尿管及肾脏的形状及功能,有助于诊断和评估预后。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腹部肌肉缺损、腹部皮肤松弛无力、皮肤褶皱、隐睾等典型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B超、CT、静脉尿路造影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的治疗目的是注意呼吸支持,保护肾功能,解除尿潴留,预防尿路感染。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对症治疗、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1、对于肺发育不良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可进行吸氧,必要时给予呼吸机支持治疗。
2、对于新生儿或出现继发感染者,应积极防治感染,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
3、出现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可给予肾脏替代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对于全腹肌发育不良者,可使用弹力绷带或腹带包扎腹部,保护内脏器官,以利于患儿行走。部分患儿可以通过腹肌锻炼、练习排尿等,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特效治疗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膀胱残余尿量多,且合并严重输尿管反流者,可行尿道切开术。
2、尿道梗阻解除后,因膀胱容量大,仍出现排尿困难者,可行膀胱缩容术。
3、抗感染治疗无效的尿路感染与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者,可行暂时性尿流改道手术。
4、对于隐睾患者,推荐在1岁以内完成双侧睾丸固定术。
5、对于腹壁缺陷者,可通过腹壁成形术改善患者的外观,并提高生活质量。
6、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者,可行肾移植。
治疗-治疗周期: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差异较大,病情较轻者,通过保守治疗,肾功能往往稳定且预后良好;出现尿路感染、膀胱排空障碍、膀胱输尿管反流者,提示远期预后不良;出现严重肾脏发育不良和肺发育不良者,病死率高,多在新生儿期死亡。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腹部皮肤松弛无力、皮肤褶皱、隐睾、排尿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腹部外观和生活质量。
2、本病可合并全身多组织器官的先天性畸形,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
3、本病可导致感染、尿毒症、败血症、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病情较轻者,经积极诊治,症状一般可得到明显改善;病情较重者,尤其是肾发育不良和肺发育不良者,很难被治愈。
日常-总述: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患儿,除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以改善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该病会影响腹部的外观,甚至累及男性患者的睾丸,患儿及家长往往产生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可通过与医生的交流,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关心、安慰患儿,使患儿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病情恢复期间,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提水、挑担、搬运重物等。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等。
3、加强皮肤护理,家属应及时帮助患儿更换衣物及床单,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4、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便秘。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诊,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恢复期间,患儿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患者及家属应当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及伤口敷料的干湿度,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手术后有较长时间的疼痛,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止痛剂,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4、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尿、排便等增加腹内压的活动,便秘者应给予缓泻药物或用开塞露通便。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维持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新生儿尽量坚持母乳喂养,随着年龄增长可适当添加辅食。
2、合理膳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
3、多饮水,适当进食含有纤维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4、饮食需要有规律,不可过饥或过饱。
饮食禁忌:
1、禁食生硬、难以消化的食物。
2、需要母乳喂养者,母亲应禁烟酒,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3、忌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预防措施: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下手段有可能降低发病风险,避免疾病的持续进展。
1、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
2、高危人群,可定期体检,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