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microphthalmo...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microphthalmos with orbital cyst
疾病别名: 小眼球伴有视网膜假性胶质增生、眼眶假性胶质囊肿
疾病概述: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congenital microphthalmos with orbital cyst)又名小眼球伴有视网膜假性胶质增生和眼眶假性胶质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眼球发育异常,患者常表现为眼球体积缩小,眼眶囊肿是继发改变。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可通过手术改善患者症状。患者预后较差,多数患者无视力。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球及角膜略小、眼窝轻度凹陷、视力下降、斜视
主要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眼部超声、CT、MRI
重要提醒: 多数患者可能无法恢复视力,患者及家属应做好心理准备。但通常可通过治疗获得较为正常的外观。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病因不明,目前没有发现好发的人群。
病因-总述: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部分基因的突变有关。眼眶囊肿是不成熟的视网膜经眼球壁缺失向外疝出的球形肿物,发病与胚胎时期的发育异常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胚胎时期,眼球的发生和发育经过眼泡、眼杯和胚裂闭合几个时期。当胚胎发育至3.2mm长时(3周),前脑两侧隆起,形成眼泡。至胚胎4.5mm长,眼泡远端和下方向内凹陷,形成眼杯。眼杯下方的裂又名胚裂,中胚叶组织经过此裂进入胚胎眼内。胚胎发育至12mm(5周)时,胚裂开始闭合,至胚胎17mm闭合完全。眼杯周围的中胚叶组织形成脉络膜和巩膜等。如胚裂闭合过程发生紊乱,未能按时闭合,眼杯成分如神经外胚叶组织经过相应裂口向眼外增长,便形成了眼眶囊肿。由此可见,囊肿是不成熟的视网膜经眼球壁缺失向外疝出的球形肿物,与小眼球是一体的。
症状-总述:
小眼球和囊肿发生于胚胎时期,出生后或婴儿期即被父母发现。多发生于一侧眼,约1/3为双眼。轻者仅见眼球及角膜略小,眼窝轻度凹陷,视力下降,可伴有斜视。重者眼窝塌陷,睑裂小,结膜囊内可见小眼球;或由于眼球太小,被结膜遮盖,眼球不能发现,用眼钩拉开结膜,可在锥形结膜囊顶端找到黑灰色角膜和眼球。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肿大,下睑向前隆起,青蓝色,可扪及软性肿物。小眼球向上移位,下部结膜也呈青蓝色隆起,或自睑裂突出。肿物内盛有清澄液体,在下睑和结膜表面照光,整个囊肿透亮。
症状-典型症状:
症状-并发症:
由于患者眼球异常,可能导致眼眶和面部的发育异常、畸形。
症状-伴随症状:
在临床上,除眼部异常之外,少数病例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先天畸形,如唇裂、狼咽、小头颅、缺乏视束和外侧膝状体、大脑白质较少,以及脑膜-脑膨出、心血管和泌尿生殖器发育异常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眼球、角膜比正常人明显偏小,伴眼窝凹陷、眼裂小;
2、下眼睑可扪及软性肿物;
3、有斜视、视力下降;
4、伴身体其他部位的先天畸形;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若发现一侧或双侧眼球小于正常,可到眼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患儿的症状是从小就有的吗?(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医生可能会向家属询问问题)
2、您家族中是否有眼部疾病的家族史?
3、患儿的家属中有和他症状相似的患者吗?
4、患儿出生是情况怎么样?
5、患儿还有其他的疾病吗?
6、患儿是否伴有其他部位的畸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家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症状?(家属可代替患儿向医生提问一些问题)
2、孩子的这种症状是先天发育异常造成的吗?
3、孩子具体是患了什么病?
4、孩子的疾病好治吗?需要怎么治疗?需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会对他有什么影响吗?
6、如果孩子还有其他疾病,会影响他的治疗吗?
7、回家后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通过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然后通过眼部超声、CT、MRI等影响学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为诊断可治疗提供帮助。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眼眶、面部的结构异常,观察是否有其他组织的发育异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
探査发现小眼球及其所连接的囊肿,囊内缺乏回声。
2、CT
扫描差异较大,轻者患眼较正常略小,其后有一较小囊肿于眼球相连;重者患眼明显小于正常,球旁囊肿大小不一,囊内一般为低密度。CT还可发现眶容积明显扩大,有时小眼球形成钙斑。
3、MRI
发现囊性肿物在小眼球之后或下方,边界清楚,呈类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状。T1WI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加强化后囊壁为高信号。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询问患者出生以后发现,小眼球随着年龄增长,下睑逐渐隆起,可扪及软性肿物的病史及病情发展,结合临床表现、超声、CT、MRI等影像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视力情况以及外观等因素综合制定治疗方案。如眼球发育程度较高,仍保持一定视力,或有较好的外观,可定期随诊观察,必要时配戴美瞳以改善外观;如眼球发育程度较差,可摘除小眼球及囊肿,植入义眼台,并行结膜囊成形术。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存在视力的患者,医生可通过将囊液抽出、切除囊肿等方式促进患者视功能发育。
2、对于无视力的患者:
(1)眼球小,可能影响眼眶发育时,可通过手术置入义眼台(人造球体,大小适中),刺激眼眶生长,配戴义眼片(模仿眼球表面结构的人造物体)。
(2)对于面部和眼眶发育不受影响的患者,可以暂不处理,待成年后通过手术取出眼球级囊肿,置入义眼台,配戴义眼片。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1~2年,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多数患者丧失视力,难以通过治疗恢复正常。通常经过积极地手术治疗,患者可以获得较正常的面部外观。通常患者无生命危险。
预后-危害性:
1、多数患者丧失视力。
2、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眼眶、面部发育异常,引起畸形。
预后-自愈性:
本病难以自愈。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可能保留视力,多数患者无法通过治疗恢复视力。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结果。
预后-根治性:
本病难以根治。
日常-总述:
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丧失视力带来的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出现抑郁等情况。注意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家属应注意患儿在成长中出现的异常情绪,及时鼓励、教导患儿乐观面对生活,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和父母、朋友交流,排解不良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如有佩戴义眼片,注意其卫生。
2、在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因视力异常而发生外伤、跌倒等。
3、家中可以使用边角圆钝的家具。
日常-复诊须知:
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更换义眼片。
饮食调理:
本病无需特殊的饮食方案。选择健康、均衡的饮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少吃过于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饮食建议:
1、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瘦肉、鱼肉等含脂肪低的食物。
2、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不要节食。
3、摄入足量的新鲜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浓茶、咖啡等饮料也要少喝。
2、少吃油腻、油炸的食物。
3、不要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进食量。
4、不要一次性大量饮酒。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孕妇在怀孕时进行充分的检查,有利于提前诊断,提高优生率。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