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寻常型鱼鳞病疾病英文名称: ichthyosis vulgaris疾病别名: 干皮病、单...
养生
疾病名称: 寻常型鱼鳞病
疾病英文名称: ichthyosis vulgaris
疾病别名: 干皮病、单纯性鱼鳞病
疾病概述:
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是最常见的一种鱼鳞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在幼年时起病,典型皮损为淡褐色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鳞屑中央固定,周边微翘起,如鱼鳞状。虽然该病属于遗传性疾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管理,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皮肤外观。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具有遗传性,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鱼鳞状鳞屑、皮肤干燥
主要病因: 丝聚蛋白基因功能缺失突变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理检查、基因检测
重要提醒: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日常要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对于症状的缓解有重要的作用。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寻常型鱼鳞病是最常见的角化性疾病,估计患病率为1/25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寻常型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一方患有此病,则子女有50%的几率患病。该病是由于人体中一种叫做丝聚蛋白的基因功能缺失突变引起的。丝聚蛋白参与表皮细胞的分化及皮肤屏障的形成,当这种蛋白减少甚至缺乏以及合成转录后调控异常,则会影响皮肤角化和皮肤屏障功能,从而影响皮肤细胞增殖或脱落的速度而使皮肤呈鱼鳞状。
症状-总述:
寻常型鱼鳞病常在幼年起病,主要表现为鱼鳞状鳞屑、皮肤干燥,皮损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通常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
症状-典型症状:
1、鱼鳞状鳞屑
通常为淡褐色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鳞屑中央固定,边缘略翘起,如鱼鳞状。皮损好发于上肢外侧、双腿前侧及背部,四肢屈侧及褶皱处很少累及。
2、皮肤干燥
该病会使皮肤汗液排出减少,进而引发皮肤干燥,尤其是手掌和脚掌部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的手掌和脚掌纹路会变得格外明显。病情严重者,手掌和脚掌可能会出现皲裂的情况。
3、皮损随季节而变化
皮损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温暖和阳光充足且环境湿度高时会改善,而在干燥和寒冷的环境下会加重。
4、自觉症状
患者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病情严重,皮损部位可出现瘙痒、疼痛。
症状-并发症:
寻常型鱼鳞病可能会导致感染、体温偏高等并发症。
1、感染
部分患者手掌和脚掌皲裂,若未做好护理措施,可能导致微生物入侵而继发感染。
2、体温偏高
在极少数情况下,寻常型鱼鳞病的皮肤厚度和鳞片会影响皮肤正常排汗,引起体温偏高。
症状-伴随症状:
可伴有哮喘、枯草热及特应性皮炎。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鱼鳞样鳞屑,严重影响美观;
2、皮肤干燥、皲裂;
3、伴瘙痒、疼痛;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须于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穿脱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有什么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
2、症状有加重或缓解吗?哪些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直系亲属有这种情况吗?
4、有其他疾病吗?
5、有用过什么药物治疗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4、我应该如何治疗?
5、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好吗?
6、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8、需要复查吗?多久回来复查?
检查-预计检查:
如果皮肤出现鱼鳞样鳞屑,影响美观,或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就诊后,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之后可能建议做病理检查、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皮损的部位、性质和颜色,有助于初步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基因检测:有助于确定诊断,评估代际传播的风险。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可以帮助确诊寻常型鱼鳞病。医生会从皮损处取一小部分皮肤组织,然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寻常型鱼鳞病表现为中度板层状角化过度,伴颗粒层减少或缺如,皮脂腺和汗腺缩小并减少。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家族及病史,结合典型症状和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病理检查、基因检测,多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其他类型的鱼鳞病,比如性连锁鱼鳞病、板层状鱼鳞病、获得性鱼鳞病等。
诊断-鉴别诊断:
1、性连锁鱼鳞病
本病呈X-连锁隐性遗传模式,仅发生于男性。一般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表现与寻常型鱼鳞病相似,但病情较重,皮肤干燥粗糙伴有黑棕色鳞屑。
2、板层状鱼鳞病
本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特征为灰棕色鳞屑,四方形,中央黏着,边缘游离高起,严重者鳞屑可厚如铠甲,以肢体屈侧、褶皱部位和外阴为重。患者对热不耐受,可有轻度红皮病,1/3患者可有眼睑外翻。
3、获得性鱼鳞病
可在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瘤)、麻风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和严重营养不良患者中发生。基础病存在、发病较晚及无遗传史是有别于寻常型鱼鳞病的要点。
治疗-治疗原则:
寻常型鱼鳞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以温和、保湿、轻度剥脱为原则,达到减轻皮肤干燥和改善皮肤外观的目的。严重者需口服药物。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1)尿素乳膏、复方乳酸乳膏等,可起到保湿的作用。
(2)维A酸外用制剂(如维A酸乳膏、他扎罗汀凝胶)或卡泊三醇软膏等可改善角化,减少鳞屑。
2、口服药物
(1)维A酸类药物:病情严重者,尤其是在冬季,医生可能会给予维A酸类药物(如异维A酸软胶囊或阿维A胶囊)口服来缓解病情。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眼睛和嘴唇发炎、骨刺和脱发。
(2)抗生素:皮肤继发细菌感染者需要服用抗生素,比如罗红霉素胶囊。
治疗-相关药品:
尿素乳膏、复方乳酸乳膏、维A酸乳膏、他扎罗汀凝胶、卡泊三醇软膏、异维A酸软胶囊、阿维A胶囊、罗红霉素胶囊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寻常型鱼鳞病是一种慢性病症,通常会伴随终身。虽然该病可能会引发一些不适,比如皮肤紧绷、瘙痒和疼痛,但不会威胁生命,而且通过良好的日常护理和规范的治疗,病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的生活。
预后-危害性:
1、寻常型鱼鳞病可导致皮肤干燥、粗糙、鱼鳞状鳞屑,以及可能的皲裂,这可能造成不适、疼痛,甚至可能引发皮肤感染。
2、皮肤病变可能使患者感到焦虑、沮丧、自卑,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部分患者甚至会回避社交,不敢参加社交活动。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无法彻底治愈。
日常-总述:
由于寻常型鱼鳞病无法治愈,会伴随一生,所以良好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患者不仅要正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皮肤保湿。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寻常型鱼鳞病是一种长期的皮肤病,尚无法治愈,而且皮肤的干燥和疼痛可能会干扰日常生活,患者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2)寻常型鱼鳞病容易影响外貌美观,患者可能因此感到沮丧、自卑。
2、护理措施
(1)患者要正面对待这种病症,积极配合医疗团队进行治疗,以尽可能减少疾病对生活的负面影响。
(2)家人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提供更多的理解和关心,以帮助缓解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对于寻常型鱼鳞病患者而言,皮肤的保湿工作非常重要。患者平时可以用一些润肤霜、润肤乳涂抹皮肤,有助于帮助缓解症状。
2、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洗澡不仅可以保持皮肤清洁,而且可以软化皮肤,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去除鳞屑。但要注意水温适宜,不要用热水烫洗,不能用力搓洗,避免用刺激性强的沐浴产品;在洗澡后,用毛巾轻轻拍打、吸收皮肤上的水分,并及时涂抹保湿霜或润肤霜。
3、居住环境的空气过于干燥,容易导致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的皮肤更加干燥,继而可能会造成病情加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加空气湿度,比如使用空气加湿器等。此外,尽量保证居住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凉。
4、保证充足的休息,不要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免影响机体恢复。
5、适当进行文艺活动,比如画画、写书法、唱歌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寻常型鱼鳞病患者日常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高蛋白质食物、摄入充足的水分。
饮食建议:
1、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对皮肤健康有益,寻常型鱼鳞病患者适当食用对于促进恢复有一定好处,代表食物有胡萝卜、白菜、动物肝脏、猕猴桃、橙子、樱桃等。
2、蛋白质是皮肤的重要成分,因此寻常型鱼鳞病患者应确保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豆腐和豆类都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3、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维持皮肤湿润,有助于减少皮肤干燥和脱皮。
饮食禁忌:
1、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加重皮肤症状,因此最好避免,比如辣椒、大葱、蒜等。
2、少吃煎炸、油腻的食物。
预防措施:
寻常型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可适当通过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或三代试管婴儿进行预防。
寻常型鱼鳞病是由丝聚蛋白基因功能缺失突变导致的。有家族史者,孕前夫妻双方可抽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评估后代患病风险。并根据检查结果,可在产前酌情进行绒毛膜穿刺、羊水穿刺了解胎儿染色体情况,必要时给予干预终止妊娠,避免患病儿的出生。或者是通过三代试管婴儿,筛选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从而防止后代患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