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眼睑下垂疾病英文名称: ptosis疾病别名: 眼皮下垂疾病概述: 眼睑,俗称眼皮,有上...
养生
疾病名称: 眼睑下垂
疾病英文名称: ptosis
疾病别名: 眼皮下垂
疾病概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先天性眼睑下垂可以遗传;后天因疾病、外伤等原因所致的眼睑下垂,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神经内科、医疗美容科
发病部位: 头部、眼
常见症状: 眼睑位置下移,遮盖角膜上缘,还可出现额纹变深等表现
主要病因: 与先天遗传、眼部疾病、神经或肌肉疾病、衰老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眼球运动检查、上睑提肌功能测试、额肌肌力测定、原位时睑裂高度测量等
重要提醒: 进行眼部美容手术的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以免因手术不当,造成眼睑下垂。先天性眼睑下垂影响视力者,应尽快手术治疗。
相关中医疾病: 眼睑垂缓、睢目、侵风
临床分类:
1、根据有无遗传性分类
(1)先天性: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与遗传有关,多为动眼神经核或上睑提肌发育不良。
(2)获得性(即后天性):由眼睑本身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后天因素所致。
2、根据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不超过3mm(一般为1~2mm左右)。
(2)中度:遮盖1/2角膜(一般为3mm左右)。
(3)重度:遮盖超过1/2角膜或全部角膜(一般≥4mm)。
3、根据具体病因分类
(1)神经源性:由动眼神经或动眼神经分支麻痹所致,可伴一条或多条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功能障碍,多数患者可伴上直肌功能障碍。
(2)肌源性:既可是先天性的,也可是后天性的。先天性者多因上睑提肌发育不良所致,也可由中枢或周围性神经发育障碍所致。后天性者主要是由于局部或弥漫的肌肉疾病所致,如肌强直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
(3)腱膜性:多见于自发性或退行性变,如老年性眼睑下垂,也可见于外伤、内眼手术或佩戴硬性角膜接触镜等,患者虽眼睑下垂,但眼球运动正常。
(4)机械性:各种原因造成眼睑瘢痕样增厚,重量增加,可见于外伤、手术或肿瘤等。
(5)假性:即多种原因引起的睑裂相对变小,而上眼睑活动正常,常见原因包括
眼睑痉挛、眼睑失用症、眼球内陷、重度皮肤松弛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眼睑下垂是眼科的常见病,研究显示,先天性眼睑下垂的发病率约为0.12%,可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发病,其中约75%为单眼发病。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父母等直系亲属有先天性眼睑下垂病史者。
病因-总述:
眼睑下垂的原因很多,先天性眼睑下垂多与遗传有关;后天性眼睑下垂多由眼睑本身病变、神经及肌肉病变所引起,此外,年龄因素也可增加发病的风险。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性
多为动眼神经或上睑提肌发育不良,肌纤维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获得性(即后天所致)
(1)眼睑病变:眼睑肿瘤、眼部手术或外伤造成动眼神经或交感神经麻痹等。
(2)神经系统病变:颅脑外伤或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病变可导致动眼神经等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出现病变,从而造成眼睑下垂。
(3)肌肉病变: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强直综合征等疾病累及眼部肌肉和韧带,使其无力抬起眼睑,从而出现眼睑下垂。
(4)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眼周围的皮肤松弛,肌肉弹力减弱,也可导致眼睑下垂。
(5)其他:眼球萎缩、眼球缺失等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也可出现眼睑下垂。
病因-危险因素:
1、父母等直系亲属有眼睑下垂。
2、从事危险工作者,可意外损伤眼部肌肉神经。
3、眼部手术损伤、美容操作。
4、存在神经系统基础疾病,如脑肿瘤等。
5、存在肌肉系统基础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6、老年人可出现眼部组织退行性病变。
症状-总述:
眼睑下垂患者最典型的表现为位置下移,轻者仅影响外观,严重者可影响视力,甚至出现额纹变深、颈椎畸形、眼睑闭合不全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一般表现
常为单眼发病,也可为双侧发病。表现为平视时,病变侧上睑位置低于正常,即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严重者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为克服视物障碍,患者常借助额肌的力量牵拉眉毛上抬,借以提高上睑缘的位置,日久可形成额部深纹,以及仰头视物、颈椎或颈部肌肉畸形等异常表现。
2、其他表现
先天性眼睑下垂患者,可合并上直肌功能不全或麻痹,影响眼球上转,患者可出现重睑线(俗称“双眼皮”)变浅或消失等表现。严重的下睑下垂患者还可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的表现。
症状-并发症:
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上睑下垂者可因视物遮挡,使光线进入眼内受限,从而影响视觉发育,最终发展为重度形觉剥夺性弱视(即眼球检查正常,但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即使配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8以上)。
症状-伴随症状:
1、先天性眼睑下垂
可合并内眦赘皮、斜视、小眼球、小睑裂、眼球震颤等其他先天眼部异常。
2、后天性眼睑下垂
后天性眼睑下垂多伴随原发疾病的其他表现。
(1)重症肌无力:可累及眼部肌肉,出现眼睑下垂,具有晨轻夜重的特点,注射新斯的明后可明显减轻。还可伴眼球转动不灵活、饮水呛咳、吞咽及发音困难、颈软等表现。
(2)面瘫:面神经麻痹者,上睑和下睑可同时下垂,患者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
(3)眼外伤:外伤导致支配眼的神经或者肌肉损伤,从而出现眼睑下垂,其下垂的程度与受伤的轻重有关。患者还可出现眼部疼痛、眼睑肿胀、视力下降等表现。
(4)脑动脉瘤:脑动脉瘤压迫动眼神经可能会导致突发的眼睑下垂,伴随复视、瞳孔扩大、眼球旋转无力等表现。动脉瘤破裂可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发热、颈项强直、意识减弱、烦躁不安等,偶尔还可出现轻度偏瘫、吞咽困难、感觉缺失、视物模糊甚至失明等表现。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生后数月或数年,一侧或双侧上眼皮明显下垂,有患者遮盖瞳孔的1/2及以上。
2、双侧或单侧上睑下垂严重影响外观。
3、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伴有耸眉、抬头视物等。
4、视觉功能发育受影响,有的患者出现弱视、视力下降。
5、眼睑下垂伴眼部肿物。
6、眼睑低垂,伴有其它部位肌肉无力表现,如四肢无力、咀嚼困难、吞咽困难等。
7、眼部损伤史,如曾进行过眼部整形手术,现出现了眼睑下垂等并发症。
8、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眼科
首诊科室通常为眼科,患者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视功能是否受到影响,是否存在其他原发疾病等。
2、医学美容科
适合于无原发疾病,或原发疾病已经控制的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通过整形手术改善外观,纠正眼睑下垂。
3、神经内科
存在重症肌无力、面瘫等基础疾病者需去神经内科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出现眼睑下垂的?
2、您眼部有受到外伤吗?有做过眼部手术吗?
3、您家里有没有其他人出现过眼睑下垂?
4、您眼睑下垂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
5、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6、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9、您患有其他疾患吗?
10、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11、您有对什么东西过敏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眼皮为什么会下垂?
2、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眼睑下垂患者,可先进行视力及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患者视功能及眼外肌功能是否受到影响。然后根据患者情况,选做上睑提肌功能测试、额肌肌力测定、原位时睑裂高度测量等。怀疑重症肌无力者,可进行新斯的明试验,以初步进行排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主要通过视力表进行检查,方便快捷,用于判断眼睑下垂对视功能有无影响。视力检查的距离一般为5米,视力表的1.0行与受检者的眼睛处于同一高度。检查环境应保证光线充足,两眼轮流进行检查,检查一侧眼睛时,用遮眼板将另一眼完全遮住,但不能压迫眼球。对于不能辨认眼前手动的患者,应测验有无光感。
2、眼球运动检查
患者配合医生的手指方向,向不同方向注视,医生可根据眼球转动的情况判断眼外肌的功能。
检查-其他检查:
1、上睑提肌功能测试
该项检查主要评估患者的上睑提肌肌力的情况。检查者用拇指按压眉弓处(即眉骨,为额骨眶上缘的上方呈弓形隆起的部分),先让患者向下看,再让患者向上看,此时上睑移动的距离即为上睑提肌肌力。通常睑缘活动度≤4mm者表示肌力很差,5~7mm为中等,≥8mm但不超过10mm者为良,≥10mm者为正常。
2、额肌肌力测定
改检查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检查时,嘱患者向正前方注视,在患者眉弓下缘正对瞳孔中心处作一标记,并将标尺垂直固定于标记处,然后嘱患者抬眉,标尺上移动的毫米数,即代表额肌肌力的动度。成人其动度的正常值约为10~15mm。
3、原位时睑裂高度测量
可以判断眼睑下垂的程度。自然睁眼平视时,轻者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超过3mm,中等程度下垂遮盖角膜约1/2,重度下垂者超过角膜1/2或遮盖全部角膜。
4、新斯的明试验
该检查有助于排除重症肌无力。将新斯的明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段时间后,观察眼睑下垂有无减轻,若明显减轻,则眼睑下垂很可能为重症肌无力所致。
5、角膜知觉试验
该实验可以提示角膜的知觉是否正常。检查时,可将消毒棉球搓成尖形,从患者眼睛侧面,用棉球尖端轻触角膜表面。知觉正常者,触到角膜的瞬间,会出现反射性眨眼;知觉减低者,会出现反射迟钝;知觉完全消失者,轻触之后无任何反应。角膜无知觉者,术后有发生严重暴露性角膜炎的风险,不建议手术治疗。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眼部外伤或手术史,家族遗传或其他疾病史,再结合眼睑下垂、额纹加深等典型表现,以及眼部或全身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先天性眼睑下垂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目的主要是恢复外观对称、防止视力减退。儿童手术时机应根据严重程度而定。遮盖瞳孔者,为避免弱视,应尽早手术,一般在3岁左右进行;下垂程度较轻,未影响视力者,可待年龄稍长大,再行美容矫正。后天性眼睑下垂,可先进行原发病治疗和药物控制,无效时,再考虑手术。
治疗-药物治疗:
1、新斯的明或吡啶斯的明
重症肌无力所致的眼睑下垂不适合手术治疗,可口服新斯的明或吡啶斯的明进行治疗。
2、神经营养药
神经麻痹所致的眼睑下垂可给予维生素B₁、维生素B₁₂、肌苷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治疗-手术治疗:
1、上睑提肌缩短术
(1)适应证
适用于上睑提肌功能尚未完全丧失者。
(2)术前准备
术前停戴隐形眼镜,并遵医嘱预防性服用抗生素1~3天。术前还需完善各项检查,如睑裂大小、上睑提肌肌力、额肌肌力、上睑上提量、视功能检查、屈光状态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等。
(3)手术过程
先将上睑提肌与上下组织分离之后,松解上睑提肌,然后按照眼睑下垂量,标记出需要缩短的量,再将提上睑肌固定于睑板中上1/3交界处,最后减除需要缩短的部分,再进行缝合。
2、额肌悬吊术
(1)适应症
①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肌力在4mm以下,或牵拉功能丧失者);
②3岁以下的重型先天性上睑下垂,不适合行上睑提肌缩短术者;
③上睑下垂严重的睑裂狭窄综合征儿童,行提上睑肌缩短术不能改善者;
④其他类型手术未能成功,需再次矫正者。
(2)术前准备
①完善术前检查:如视力及矫正视力检查、提上睑肌肌力和下垂度检查、新斯的明试验(除外重症肌无力)、检查有无Bell现象(面神经麻痹时,患侧眼裂增大,眼睛闭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闭合,闭眼时患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有无上睑迟滞现象(即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随之下落,常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②选择悬吊材料:常用的有自身阔筋膜、皮肤轮匝肌、真皮等,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眼部特点等综合考量之后,再进行选择。
(3)手术方式
①“方形”术式:直接利用额肌力量进行矫正。在上眼睑重睑位置做切口,将额肌从与眼轮匝肌之间剪开,并与上下组织进行分离,制作额肌瓣,再将额肌瓣与睑板缝合,然后调整上眼睑至适当位置后,进行缝合固定。
②“W”字母型术式:间接利用额肌力量进行矫正,常使用阔筋膜材料进行悬吊。在上眼睑重睑线位置做一个切口,再在眉毛上缘做内中外三个小切口,然后将阔筋膜用专门的引针从眉毛上缘中央切口穿入皮下至重睑位置,接着再将阔筋膜穿入皮下至眉毛上缘内外侧两个切口分别引出,使阔筋膜在皮下呈“W”形状,最后用缝线将阔筋膜在上下切口位置分别与额肌肌肉、睑板组织进行缝合固定。
3、上睑提肌腱膜修补术
(1)适应证
适用于外伤、老年性退变所致的腱膜性上睑下垂,且上睑提肌肌力≥10mm。
(2)手术过程
先切开上睑重睑线处的皮肤,分离皮肤与眼轮匝肌,并剪除部分眼轮匝肌,然后向上牵引睑板,用可吸收缝线将腱膜断缘,缝至睑板上缘或睑板表面上1/3处,并调整眼睑高度和形态,最后进行缝线打结固定。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眼睑下垂的程度、治疗的时机以及原发疾病的控制情况等。一般来说,病情越轻,手术越及时,病因去除越彻底,则预后越好。
预后-危害性:
眼睑下垂可影响患者外观,使患者产生自卑、厌世等心理问题。严重者还可造成视力下降、弱视、斜视等视力损害。单侧上睑缘遮盖瞳孔,患者需仰头视物,日久还可导致脊柱畸形。先天性眼睑下垂还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预后-自愈性:
先天性眼睑下垂一般不会自愈;后天疾病所致的眼睑下垂,待原发病得到控制后,眼睑下垂的情况可能会改善。
预后-治愈性:
先天性眼睑下垂早期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很高,既可改善患者的外观,又可防止视力的损害。若手术不及时,出现弱视、颈椎畸形等并发症后,再行手术,则很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先天性眼睑下垂通过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改善外观、保护视力的目的。
预后-复发性:
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一般不会复发。少数由后天疾病(如颅内肿瘤或重症肌无力等)所致者,如果病因未彻底去除,也有复发的可能。
日常-总述:
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用眼过度。术后做好眼部护理,防止伤口感染或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日常-心理护理:
眼睑下垂患者由于容貌缺陷、视力障碍,易产生自卑感、孤独感。既渴望通过手术改善外观,又惧怕手术。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自身的疾病,以轻松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也可通过与医生交流,了解手术的过程及可能达到的效果,消除其焦虑、恐惧的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可适量使用眼药水,以缓解眼部干涩等不适感;术后可遵医嘱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睡前涂抹眼膏,避免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少看报纸、电视、手机等,避免眼疲劳。
2、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3、恢复期间,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门的话,应佩戴护目镜,以减少灰尘及异物对角膜的损伤。
4、患者由于视线遮挡,易跌倒,要做好安全防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还应避免跑步、打球剧烈活动。
日常-病情监测:
1、术后要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有渗血、渗液、脱落等。若切口处出切红肿、黄色脓性分泌物时,有感染的可能,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先天性眼睑下垂的手术成功率很高,但可能会留有干眼症、眼睑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上睑迟滞、双眼形态不对称、眼睑内翻倒睫等手术后遗症。术后要注意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应尽快到眼科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全麻病人,术后需去枕平卧,头偏向健眼侧。
2、术后要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3、术后患者要多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以利于手术切口的恢复。
4、术后需遵医嘱时间,定期复查;期间如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饮食提倡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提倡易消化、高营养、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粥、鸡蛋羹、排骨汤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的畅通,避免因用力排便,造成伤口撕裂、眼压升高等情况。
饮食禁忌:
1、禁食生硬、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由于过度咀嚼而导致手术伤口受到牵拉出血。
2、禁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预防措施:
1、先天性眼睑下垂多为遗传所致,很难预防,有家族史者,要重视产前检查,提倡优生优育。
2、后天因素所致的眼睑下垂,可通过以下手段进行预防:日常要注意用眼卫生和安全防护,避免眼部感染或外伤;不要长期配戴隐形眼镜;进行眼部手术或美容整形时,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有眼部、神经及肌肉疾病者,要及时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