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疾病英文名称: non-Hodgkins malignant ly...
养生
疾病名称: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疾病英文名称: non-Hodgkins malignant lymphoma of orbit
疾病概述: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on-Hodgkins malignant lymphoma of orbit)是一类发生在眼眶部位的淋巴肿瘤。由于眼眶内缺乏淋巴组织,原发于眼眶的恶性淋巴瘤属于腺外淋巴瘤,恶性程度不等。本病发病隐匿,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眼球突出、眼球移位,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不同患者预后差异性较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有一定遗传相关性
就诊科室: 眼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无痛性眼球突出、眼球移位,眼险及球结膜水肿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细菌、放射线、某些化学物质以及除草剂等多种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血沉检测、免疫学检查、遗传学检查、超声检查、CT、MRI、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恶性程度可差异较大,不同患者之间预后也存在较大差异。
临床分类:
根据临床发病过程分类:
1、原发性
是指患者就诊时肿瘤仅局限于眼眶,身体其他部位无肿瘤病灶,眼眶恶性淋巴瘤多属于此类型。
2、多发性
是指发现眼眶肿瘤的以前或同时,身体其他部位也存在同样的病变,眼眶淋巴瘤只是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
3、继发性
为眼眶淋巴瘤是由其他部位蔓延或转移而来。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眼眶或眼眶周围组织淋巴瘤较罕见,仅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左右。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好发于45~60岁。
病因-总述: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有报告称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涉及病毒、细菌、放射线、某些化学物质以及除草剂等多种因素。对于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病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症状-总述: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临床表现多见于泪腺区,患者常出现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下垂,扪及无痛性硬性肿物。眼球突出,并向一侧移位,球结膜水肿。患者多有眼球运动受限及结膜下肿物。
症状-典型症状:
1、眼部肿物
患者常出现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下垂,扪及无痛性硬性肿物。发生结膜下侵犯时可出现可透过结膜看到粉色鱼肉样肿物。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发展较快,眼睑浸润变硬,遮住眼球,与眶内肿物连为一体。
2、眼球突出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球突出,并向一侧移位。
3、水肿
患者眼睑、球结膜可因回流障碍发生水肿。
症状-并发症:
患者可因肿瘤组织存导致眼球移位,多伴有眼球运动受限甚至眼球固定。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眼球运动功能异常。
2、出现眼球突出、肿块。
3、伴有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情况时应立即就医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眼部不适及视功能异常时应当前往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3、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4、您是否存在面部麻木?
5、您的亲属有无肿瘤病史?
6、是否存在其他慢性病?
7、视力有无下降?程度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这会导致失明么?
3、这个病会致命么?
4、这些症状会一直持续么?
5、用药对这些症状有帮助么?
6、需要手术么?
7、手术效果好么?
8、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眼部肿物、眼球突出、眼睑及球结膜水肿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眼科检查以明确患者各项眼部功能,对怀疑肿瘤者一般需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诊断。血常规、血生化、血沉、免疫学检查等对于患者病情有一定帮助。遗传学检查及病理检查则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患者通常会有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下垂,眼球突出,并向一侧移位。
2、触诊
医生可在眼眶处扪及无痛性硬性肿物。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早期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患者血象多正常,继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肿瘤累及骨髓可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血常规检查对于患者病情判断有一定帮助。
2、生化检查
患者可见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及碱性磷酸酶升高,单克隆或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以上改变常可作为肿瘤负荷及病情检测指标。
3、血沉检测
患者活动期常有血增快,但缓解期一般正常,血沉测定有助于区分本病处于缓解期和活动期。
4、免疫学检查
克隆抗体免疫表型检查可识别淋巴瘤细胞的细胞谱系及分化水平,用于诊断及分型。
5、遗传学检查
9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存在非随机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常见为染色体易位、部分缺失和扩增等。对于本病的确诊有较大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A型超声显示肿瘤内部回声波峰较低,肿瘤后界波峰稍低于眼球壁,说明有声衰减。B型超声图像上多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占位病变,边界不清,内回声少,透声性强,不可压缩。但也有少数病例B型超声图像上显示为内回声前多后少,分布不均匀,呈块状,说明衰减显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瘤除显示出B型超声所具有的图像外,还可显示肿瘤内部有非常丰富的红蓝色血流信号,且为动脉频谱。
2、CT检查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CT检查有特征性发现,肿瘤常根据眼球或邻近的眶骨而塑形生长,病变一般呈不规则形高密度块影,边界清楚,内密度均匀,CT图像上类似软桐油灰样外观。注射对比剂后病变可轻度增强。骨破坏不多见,但如病变位于鼠周围间隙、泪腺窝或为继发性病变,可见骨侵蚀。肿瘤生长方式和部位呈多样化,绝大多数病变位于眶脂肪内,也可发生于泪腺,或沿眶内壁。
3、MRI检查
肿瘤形态同CT,病变区信号异常,在T1WI上信号略低于脂肪,与脑信号相同,呈中等信号强度,T2WI上则显示为中等高信号。因其信号强度与其他眼眶肿瘤所表现出的MRI图像大致相似,故MRI对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只起到辅助作用。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病史,结合眼球移位、突出、肿块等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结果即可确诊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泪腺上皮性肿瘤、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与本病症状相似,需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泪腺上皮性肿瘤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与泪腺上皮性肿瘤症状相似,但B超检查时后者为多回声或中高反射,有助于鉴别。
2、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
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与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在临床和影像上均类似,但淋巴瘤患者多年龄偏大,一般需要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目前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患者术后多需进行化学治疗。此外,放射治疗对于本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随着技术进展,单克隆抗体治疗、放射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靶向bcl-2的基因治疗、小分子靶点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等生物治疗方案也逐步应用,但价格相对高昂。
治疗-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治疗-相关药品:
利妥昔单抗
治疗-手术治疗:
眼眶手术切除可达到切除病变、解除对正常组织的压迫和功能损害的目的,对全身症状良好且无广泛转移的患者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可以得到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综合治疗提供。
治疗-放化疗:
1、放疗
因眼眶淋巴瘤临床上以局部病变为主,病理以低度恶性常见,眼眶恶性淋巴瘤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因此手术活检后首选放射治疗;如全身检查未发现淋巴瘤,眼眠病变应行活检,活检时应尽可能多地切除病变组织,残留病变行放射治疗。眼眶淋巴瘤的放射治疗计划应根据查体和影像学检查所确定的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和病理类型的不同制定,高度个体化。放射治疗最佳剂量应确保肿瘤局部控制而其并发症控制在最低水平。
2、化疗
化学治疗主要用于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巩固,定期间歇给予化疗药物,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尤其适用于已有证据表明全身淋巴瘤与眼眶淋巴瘤相关的患者。
治疗-其他治疗:
生物治疗在淋巴瘤治疗中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三大常规治疗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它通过调节抗肿瘤免疫反应或者调节肿瘤生物学行为(生长、凋亡、分化、转移、血管生成等)达到抗肿瘤目的。目前最常用于淋巴瘤治疗的生物治疗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单克隆抗体治疗
利妥昔单抗是第一个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淋巴瘤的抗CD20单抗。对B细胞淋巴瘤、特别是低恶度B细胞淋巴瘤疗效显著。它是一种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能与B细胞淋巴瘤上CD20抗体特异性结合,清除B细胞。而95%以上的B细胞NHL表达CD20,故不仅用于滤泡型NHL,对侵袭淋巴瘤也有显著疗效,而且其副作用反应较轻。
2、放射免疫治疗
核素标记CD20抗体依赖射线杀伤肿瘤细胞,在体内与肿瘤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直接接触发挥作用,对于瘤体积大、内部血供较差的肿瘤组织依然有效。它发射的粒子可以穿过多个细胞直径距离,因而可以根除表面抗原调变的肿瘤细胞。这种特点还允许其杀伤抗原阴性突变的、位于肿瘤深部抗体穿透有困难的细胞。
3、主动免疫治疗
由于B细胞淋巴瘤表达同一种肿瘤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后者独特的可变区被称为独特型,可作为免疫治疗的靶点,因此可采用独特性疫苗治疗恶性淋巴瘤。
4、靶向bcl-2的基因治疗
bcl-2属于抗凋亡分子,对于许多肿瘤的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均起着重要作用。而且bcl-2在许多套细胞淋巴,标本中呈高表达。反义寡核苷酸可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抑制特定基因。G3139是靶向bcl-2的第6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复发性或难治性套淋巴瘤患者有效,尤其对未曾化疗的患者效果更好,并且可与利妥昔单抗联合应用。
5、小分子靶点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
与正常细胞相比,恶性肿瘤细胞对蛋白酶体抑制剂更为敏感。其部分机制在于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查点突变的逆转与旁路重建有关;另外,恶性肿瘤细胞也更依赖于蛋白酶体体系去除异常蛋白,以及依赖于NF-кB通路的激活而维持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和放疗抵抗性。蛋白酶体抑制剂不但可直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还对比标准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具有增敏作用以及可逆转肿瘤细胞的抗药性。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约为3个月,具体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疾病的恶性程度、是否为眼部原发病灶、有无其他组织肿瘤等因素相关,个体化差别较大。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瘤体可不断增大,严重影响患者眼部外观及功能。
2、由于本病多为恶性肿瘤还存在转移可能。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不会自愈,需积极就医治疗。
预后-治愈性:
恶性肿瘤一般较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尚无权威的治愈率数据。
日常-总述: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可造成不同程度视力及外观影响,给患者带来较重的不适,且一般会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不便,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轻心理压力,促进疾病的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属恶性肿瘤,治疗困难,且由于本病可能造成眼部功能异常及视力异常,因此患者容易出现出现恐惧、消沉、忧虑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针对患者的心理反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的变化、未来可能出现的症状,安慰和鼓励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念,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保持良好心态,客服悲观失望的不良情绪,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作息,避免劳累。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劳累为宜,提高抵抗力。
3、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便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恢复。
日常-特殊护理:
眼眶恶性肿瘤放化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保护晶状体,注意保护对侧眼球。
2、注意脑干和脑的损伤。
3、放疗后应使用湿润剂保持眼球的湿润。
4、注意保护正常的神经功能。
5、定期监测血常规。
6、化疗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脏功能、是否合并严重感染、一般状况有要求,良好的状态是化疗的前提。需掌握化疗的禁忌证,而且需根据以上情况调节化疗剂量。
7、化疔的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皮肤反应、泌尿系反应、心脏和肺的毒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化疗后需监测和评价,并给相应的处理。
饮食调理: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饮食调整对疾病治疗的意义不大,但适当的饮食方式改变对于患者仍是有利的。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2、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虾、牛奶、豆类等。
3、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丝瓜、苦瓜、青菜、芥菜等。
4、多吃新鲜水果,如香蕉、雪梨、苹果、哈密瓜、葡萄干、杨桃、龙眼肉等。
饮食禁忌:
1、忌烟、酒、咖啡。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尽量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
预防措施: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因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