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子宫内翻疾病英文名称: inversion of uterus疾病概述: 子宫内翻(in...
养生
疾病名称: 子宫内翻
疾病英文名称: inversion of uterus
疾病概述:
子宫内翻(inversion of uterus)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是分娩期严重而罕见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三产程。子宫内翻的主要原因为第三产程胎盘未剥离时用力牵拉脐带、按压宫底所致。临床以疼痛、出血、感染、休克、局部压迫为主要表现,如处理不及时,往往因失血、疼痛性休克导致产妇在3~4h内死亡。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产科、妇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子宫
常见症状: 疼痛、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下腹坠胀感
主要病因: 主要与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有关
检查项目: 超声检查、磁共振、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子宫内翻是产科的少见危急重症,合理处理产程,早发现且即时合理的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分类:
1、按子宫内翻发生时间分类
(1)急性子宫内翻:发生在宫颈管收缩之前,发病急、病情重。
(2)亚急性子宫内翻:发生在宫颈管收缩之后。
(3)慢性子宫内翻:发生在分娩4周之后。慢性子宫内翻较少见,多是急性子宫内翻未及时发现的患者。
2、子宫内翻根据程度分类
(1)不完全子宫脱垂:子宫底向下内陷,可接近宫颈口,但还在子宫腔内。
(2)完全子宫脱垂:子宫底部下降超出宫颈口外,但还在阴道内。
(3)子宫内翻脱垂:整个子官脱出阴道口外。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子宫内翻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急症,该疾病发病率为1/2000~1/50000,死亡率可达15%。多发生于产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发生于产妇。
病因-总述:
子宫内翻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与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有关,如用力按压宫底或猛力牵拉脐带,非产后发生的自发性子宫内翻约占所有子宫内翻的5%。不到50%的子宫内翻存在危险因素,包括巨大胎儿、急产、脐带过短、应用子宫松弛剂、初产妇、子宫畸形或子宫肿瘤(子宫平滑肌瘤)、胎盘残留和胎盘植入。
病因-基本病因:
1、内因
即产后子宫肌肉软弱无力、韧带松弛、宫口扩张。
2、外因
子宫底上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牵拉力或推动力。若子宫收缩不良、第三产程处理不当、胎盘粘连,或者强拉脐带、按压子宫底迫使胎盘娩出时致使子宫体随尚未剥离的胎盘翻出。此外,站立或蹲位、分娩、打喷嚏、剧烈咳嗽使腹压增加,也可使松弛的子宫翻出。
3、其他
巨大胎儿、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胎盘宫底植入等也可导致子宫内翻。
症状-总述:
急性子宫内翻多发生在第三产程早期。当子宫翻出时,病人感觉下腹剧痛、阴道流血,随即发生严重休克。休克与失血不成比例。慢性子宫内翻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伴浆液或黏液样阴道流液,并觉阴道有物脱出,同时伴有腹部下坠感。
症状-典型症状:
1、出血
子宫内翻后所表现的出血特点不一。慢性子宫内翻患者仅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月经过多;急性子宫内翻出血与胎盘剥离有关,胎盘未剥离者可以不出血,胎盘部分剥离和胎盘完全剥离者均可以表现为大出血。
2、腹痛
疼痛的程度不一,轻者可以仅表现为产后下腹坠痛或阴道坠胀感,重者可引起疼痛性休克。典型的子宫内翻的疼痛是第3产程,牵拉脐带或按压宫底后突然出现剧烈的下腹痛,这种疼痛多为持续性。
3、休克
可能发生疼痛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
症状-并发症:
子宫内翻可并发腹膜炎、继发感染等,慢性子宫内翻可因阴道长期不规则流血而出现贫血。
症状-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表现出局部压迫症状,除下腹部坠胀感外,还可伴随排尿排便困难。
就医-急诊指征:
1、剧烈腹痛。
2、失血过多,患者面色苍白,出现意识障碍等。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下腹痛或有坠胀感。
2、阴道不规则出血。
3、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稳定可到妇科或产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以将夫妻双方目前所服用的药物进行整理,必要时可携带药盒。
5、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持续多久了?
2、您生过孩子吗?生完孩子多久了?生过几个孩子?
3、您有其他妇科疾病吗?怎样治疗的?
4、您之前有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如何?
5、您饮食习惯怎么样?平时运动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出现子宫内翻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4、我的情况严重吗?有生命危险吗?
5、有哪些治疗方法?您建议做什么治疗?
6、做这个治疗贵吗?
7、这个治疗方案如果失败,我还可以做什么?
8、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部坠胀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建议做妇科检查、B超、磁共振等检查。检查胎盘附着部位、辅助诊断,并进一步评估内翻程度。当患者阴道严重出血,治疗不宜延迟时,无需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
检查-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
急性子宫内翻腹部通常触及不到规则的子宫轮廓,子宫明显变低变宽,子宫底部呈杯口状或阶梯状;慢性子宫内翻可以仅表现为腹膜炎的体征。
2、阴道检查
急性子宫内翻阴道出血多少不一;胎盘可能剥离也可能未剥离,胎盘未剥高者更容易诊断;胎盘剥离者可以触到或见到柔软球形物塞满产道或脱出阴道口,仔细检查球形物上有宫颈环绕或发现输卵管开口可以明确诊断。慢性子宫内翻者除急性子宫内翻的表现外还有慢性炎症的表现,炎性阴道分泌物,肿物表面溃疡、出血、糜烂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当诊断不确定及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可以借助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和磁共振。子宫内翻超声检查显示宫底轮廓异常,同时子宫腔内有一个均匀的球形块状物(即内翻的宫底)。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问诊、B超等评估产前高危因素,如多次流产病史,B超提示有胎盘植入可能,或双胎、羊水过多,子宫畸形或发育不良等。结合产时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如助产者手法粗暴,强力牵拉脐带;脐带绕颈或脐带过短;操作不符合规范,如宫底不正当加压;突发疼痛,局部压痛,休克;腹部检查及阴道检查体征,并排除鉴别诊断,基本可以确诊。
诊断-鉴别诊断:
1、子宫脱垂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妇科检查可见包块下方有子宫颈口,向下屏气时,子宫脱垂更加明显,盆腔检查时,可摸到子宫体。
2、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垂
通过查体及超声检查宫底有助于鉴别,黏膜下肌瘤脱垂的宫底是正常的,而子宫内翻的宫底位置及形状都发生明显改变。
治疗-治疗原则:
采用何种治疗措施主要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翻出时间、感染程度、有无生育要求、是否合并其他生殖系统肿瘤等选择。对于急性子官内翻的干预措施应自诊断开始并同时进行,延误诊断或延误治疗可增加产妇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治疗-药物治疗:
1、子宫松弛剂
应用于紧急子宫复位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子宫松弛剂后,再次尝试手法复位。常用的子宫松弛剂有硝酸甘油,特布他林或硫酸镁,以及吸入麻醉剂,如七氟烷、地氟烷和异氟烷。
2、宫缩剂
子宫复位成功后,常发生宫缩乏力,所以一旦胎盘成功剥离,立即给予子宫收缩剂以促进子宫收缩,单手或双手置于子宫内部或外部或内外同时,以维持宫底在正常位置,然后监测,直到确定子宫硬实、位置稳定,防止再次内翻和减少出血的风险。缩宫素输注一般足以保持子宫收缩,也可以联合其他促子宫收缩药物,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米索前列醇、麦角新碱等。
治疗-相关药品:
硝酸甘油、特布他林、硫酸镁、七氟烷、地氟烷、异氟烷、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米索前列醇、麦角新碱
治疗-手术治疗:
1、经腹手术复位
包括经腹组织钳牵拉子宫复位术(Huntington术)、经腹子宫后壁子宫切开复位术(Haultain术)、经腹子宫前壁子宫切开复位术(Dobin术)。全身麻醉;以经腹组织钳牵拉子宫复位术为基础,松解、扩大子宫翻出后形成的“杯口”狭窄环,松解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子宫松弛药物和手法松解,松解后采用两把组织钳由“杯口”下2cm处逐渐上提翻出至子宫壁直到完全复位。Haultain和Dobin术式分别切开子宫前或后壁,以扩大或松解“杯口”的狭窄环,切口要求位于“杯口”上,纵形切口,复位后缝合切口。
2、子宫切除手术
经腹或经阴道行部分或全子宫切除术。指征:子宫内翻时间过长,有明显感染或坏死,即使复位,仍可能发生炎症、粘连;各种方法复位均告失败者;虽复位成功,但产妇大出血不止,不切除子宫无法止血;胎盘严重粘连或植入,剥离困难。
治疗-其他治疗:
经阴道徒手复位:适合急性子宫内翻,宫颈口未回缩。取膀胱截石位,导尿;宫颈过紧者,可以使用镇静药或宫缩抑制药,如硫酸镁、地西泮、哌替啶等,或肌内注射阿托品针;必要时全身麻醉。医生将内翻的子宫握在掌心,用手指轻柔扩张宫颈紧缩部分,手掌将宫底沿骨盆轴方向缓慢上推,最后翻出的部分最先推进,另一手在腹部扶住凹陷的宫底,协助复位。握拳在宫内等待宫缩,复位成功后,抵住宫底,宫内停留数分钟。复位后使用宫缩药加强宫缩,必要时宫腔填塞;术后注意预防出血及产褥感染。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子宫内翻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立即停用缩宫药物
立即停止缩宫素等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子宫松弛状态利于子宫复位。
2、积极扩容
建议开通两条大孔径的静脉通路(至少需要1个16G静脉内置管),并开始输注晶体液以维持血压。必要时输血,以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预防心脏衰竭。
预后-一般预后:
急性完全性子宫内翻,多在发病后产妇即进入严重休克状态,若未及时发现并抢救,往往在发病3~4h内死亡。常见死因与休克、出血、感染有关。但能及时发现,纠正休克同时及时经阴道徒手法还纳复位子宫成功,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子宫内翻虽然是分娩期罕见的并发症,但是为产科危急重症。如果没有及时识别和治疗,可引起严重出血和休克,甚至发生产妇死亡。
预后-治愈性:
及时发现,纠正休克同时及时子宫复位后,一般可以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子宫内翻有复发的可能。
日常-总述:
子宫内翻是产科的少见危急重症,患者应注意日常的护理,避免感染或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由于分娩意外,产妇会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医务人员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地做好心理疏导,让产妇尽量放松,配合操作。术后恢复期更是要耐心听取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学习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了解一些感兴趣的信息,如产后康复体操、育儿知识等,尽快进入母亲的角色。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个人卫生,便后清洗外阴,勤换会阴垫,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指导患者取会阴切口对侧卧位。
2、母乳喂养,抚摸婴儿,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
3、注意休息,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4、禁止性生活2个月。
5、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盆底组织锻炼,方法为缩肛运动,每个收紧不少于3秒,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6~8周为一疗程。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压,如咳嗽、便秘、下蹲等,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
饮食调理:
饮食一般不会对患者造成很大影响,但手术后为了促进恢复,还应注意饮食调理,规律用餐,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合理饮食,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2、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3、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饮食禁忌:
1、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少吃腌制、油炸食品。
3、不要抽烟、饮酒。
预防措施:
子宫内翻的预防主要在于规范的产程处理。预防子宫内翻的关键是操作轻柔,避免动作粗暴,胎儿娩出后不宜用力挤压子宫底或牵拉脐带;产妇应配合分娩,避免突然增加腹压的动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