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疾病英文名称: irregular shedding of endom...
养生
疾病名称: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疾病英文名称: irregular shedding of endometrium
疾病概述: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irregular shedding of endometrium)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是指在月经周期中,女性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由于萎缩过程延长而导致子宫内膜不能如期完整脱落。患者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时间延长,同时伴有出血量多。临床上一般通过应用孕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治疗该病。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子宫、生殖部位
常见症状: 经期延长、出血量增多
主要病因: 黄体萎缩不全
检查项目: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引起贫血。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病因-总述:
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或溶黄体机制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以致不能如期完全脱落。正常月经第3~4日时,分泌期子宫内膜已全部脱落。代之以再生的增殖期内膜。但在黄体萎缩不全时,于月经第5~6日仍能见到呈分泌反应的子宫内膜。有些区域内膜尚有出血,另一些区域已有新的增殖期内膜出现。
症状-总述:
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长达9~10日,且出血量多,甚至淋漓数日方止。
症状-并发症: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造成贫血。
就医-门诊指征:
1、月经量异常增多;
2、经期延长;
3、伴有发热、贫血等症状;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妇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时尽量着宽松的衣服,以方便医生进行妇科检查。
2、患者在检查前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经期延长、月经量多的?近期有加重吗?
2、您的月经周期正常吗?月经颜色有没有变化?每次月经量有没有减少?
3、您的月经有没有血块?有没有痛经?
4、您除了经期延长以外还有其他症状吗?
5、您之前有过经期延长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月经初潮是多大年龄?
7、您结婚了没?有没有生育过?
8、您有没有慢性病史?过敏史?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经期延长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
3、我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会有后遗症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这能影响我以后的生育吗?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一般通过病史收集,结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即可确诊。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一般会对患者进行诊断性刮宫,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因。
检查-其他检查:
测基础体温(每天睡醒后立即测量舌下体温,并列出体温变化),一般成呈双相型。
诊断-诊断原则:
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该病。
诊断-诊断依据:
患者在月经第五天取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发现仍有分泌期现象。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上升后在经期下降缓慢或经期孕酮水平未降。
诊断-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需要与有经期延长或异常子宫出血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
1、血液系统疾病
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症状。一般通过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能够进行鉴别。
2、妊娠相关疾病
虽然患者没有明确停经史和腹痛,但对于有性生活的妇女,怀疑为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时,应常规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排除妊娠相关性疾病。以此来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进行鉴别。
3、妇科疾病
外阴、阴道的损伤,阴道、宫颈和子宫的炎症,宫颈、子宫、卵巢和输卵管肿瘤均可能导致异常出血。通过仔细的询问病史、妇科检查、超声、CT等可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进行鉴别。
4、其他
放置宫内节育器、使用甾体激素避孕措施、短期内多次重复服用紧急避孕药也可出现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相似的症状,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手段,一般不难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药物是治疗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的主要方式。
治疗-药物治疗:
1、孕激素
自下次月经前10~14日开始,每日口服甲羟孕酮,有生育要求者可选择肌注黄体酮或口服天然微粒化孕酮。其作用机制是调节下丘脑-垂体一卵巢轴的反馈功能,使黄体及时萎缩,内膜及时完整脱落。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可于基础体温上升后开始,隔日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有促进黄体功能的作用。
3、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可以抑制排卵,控制周期。
治疗-相关药品:
甲羟孕酮、黄体酮、天然微粒化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治疗-治疗周期: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该病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不会遗留其他问题。
预后-危害性: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长期迁延可能造成贫血引起相应症状。
预后-自愈性:
轻症患者部分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得到治愈。
预后-根治性:
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根治。
预后-复发性:
本病可能复发,需定期复查。
日常-总述: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护理调整,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疾病的多种不适症状,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关心,缓解不良情绪;也可通过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措施,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用量,学习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适表现,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定期开窗通风,注意保暖。
2、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
3、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月经期间禁止性生活。
4、均衡饮食,经期禁食生、冷、寒、凉或辛辣食品。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患者宜清淡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等。
2、饮食应当低盐、低脂,可适当使用优质蛋白,如蛋白、鱼肉等。
3、伴有贫血症状者可适当使用含铁食物。
饮食禁忌:
1、忌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经期应当减少冷饮、雪糕之类的食用。
2、忌烟酒。
3、减少茶、咖啡等饮料的饮用。
4、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1、缓解精神压力,可从事一些全身运动,如游泳、跑步等。
2、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3、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