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cytophagic histiocytic pan...
养生
疾病名称: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cytophagic histiocytic panniculitis,CHP
疾病别名: 吞噬性组织细胞性脂膜炎
疾病概述: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cytophagic histiocytic panniculitis,CHP)是由具有吞噬活性、形态学良好的组织细胞浸润皮下脂肪组织引起的脂膜炎,常有多脏器受累,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发热、全血细胞减少、出血等。本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或造血系统异常有关,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特别是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早发现、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触痛性皮下结节或斑块、溃疡、发热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或造血系统异常有关
检查项目: 血液学检查、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暂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有相关症状者应及早就医,积极治疗,可缓解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较少见,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女性青壮年多发。
病因-总述: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一般认为是造血系统异常(干细胞在增殖与分化为组织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而引起组织细胞肿瘤样变化,可能由病毒感染诱发,如EB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还可能与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多种微生物感染有关。
症状-总述:
CHP早期表现为皮肤结节,患者全身各处反复出现淡红色或暗红色痛性结节或斑块,病程中常伴有发热,体重下降,随着病情发展,后期可有内脏受累。
症状-典型症状:
1、皮肤结节
反复发作的触痛性皮下结节或斑块,表面可发生坏死和溃疡,较多见于四肢和臀部,亦可见于面颈、躯干等处,结节大小不等,直径一般在2~4cm,个别也有大至20cm者。结节表面稍红,边界欠清,有触痛。
2、皮肤、黏膜溃疡
可出现口腔、肛门、阴道黏膜等多个糜烂或溃疡。
3、发热
病程中常伴有发热,可反复发作,多为高热。
4、肝脾肿大
严重者可发生肝、脾肿大,进行性肝功能减退,出现黄疸(皮肤、黏膜黄染)。
5、淋巴结肿大
如颈部、腋下等可触及淋巴结肿大。
6、器官衰竭
病情严重者可死于肝衰竭、肾衰竭。
7、出血
疾病晚期,可发生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出血,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症状-并发症:
可并发肺炎、浆膜炎、继发性败血症等。
症状-伴随症状:
可伴有周身不适、体重减轻。
就医-急诊指征:
1、患者出现咯血或呕血,血量较多。
2、突发昏迷。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结节、斑块,持续不退。
2、伴反复或持续高热。
3、伴淋巴结肿大。
4、伴关节痛。
5、伴乏力、体重减轻。
6、反复出现血尿,大便呈红色或黑色。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紧急情况时应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时可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3、可能会进行血液学检查,检查当天清晨应禁食。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越来越严重?
2、皮肤结节消退时,发热症状会缓解吗?
3、您之前有做过检查吗?做过哪些检查?
4、您之前有过其他疾病吗?进行过哪些治疗?
5、您饮食习惯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4、我的情况严重吗?
5、您建议怎样治疗?
6、治愈的概率大吗?会不会复发?
7、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皮肤结节、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会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为了明确诊断、评估病情,可能建议做血液学检查、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查看皮肤表现、触诊淋巴结等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疾病,评估有无感染,评估肝肾功能以及出血情况等。可见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与贫血,血浆清蛋白减少,γ球蛋白升高及低血钙,类风湿因子阳性,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值均升高,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分解产物增加以及凝血机制异常。血液学检查需要抽血化验,患者检查当天早上应空腹进行检查。
检查-病理检查:
取小部分皮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皮肤损害的病理学表现为,皮下脂肪小叶性脂膜炎和局灶性脂肪坏死,病灶内除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外,可见分化良好的组织细胞,其胞质内可有吞噬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核碎片等成分,形成特征性的”豆袋状“细胞。通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本病。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特征性的皮疹、反复发热、肝肾功能损害、出血倾向等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组织病理特点,排除结节性红斑、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疾病,一般可确诊本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的结节多数分布于小腿伸侧,对称,不破溃,可伴有发热、关节痛和全身乏力,但无内脏损害,且全身症状较轻,可通过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2、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上不仅表现为皮下结节,亦可表现为皮肤结节和丘疹,组织细胞异形性明显,虽有吞噬现象,但不形成典型的“豆袋状”细胞。病情恶性程度高,症状更严重,病程短。
治疗-治疗原则: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可选用脾切除术等治疗,但仅可缓解病情。
治疗-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暂时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常用药物为泼尼松,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减量,但减量过程中易复发。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出现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等不良反应,且易发生感染。
2、免疫抑制剂
常使用环孢素,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糖皮质激素或在CHOP化疗方案(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龙)中使用,可使病情得到一定改善。但该药物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3、化疗药物
可使用CHOP化疗方案,或包括环孢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有一定疗效,但容易复发。化疗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腹痛等,若不适十分严重,应及时咨询医生。
治疗-相关药品:
泼尼松、环孢素、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龙
治疗-手术治疗:
脾切除术:有报道使用脾切除术治疗本病,术后症状获得明显改善,长达半年之久。脾切除术一般适用于全血细胞明显减少的重症患者。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及时的规范治疗,患者多可缓解病情;若未进行及时治疗,疾病可持续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危害性:
1、本病有恶化的可能,威胁患者生命。
2、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预后-治愈性:
本病尚不能治愈,但可通过积极治疗缓解病情。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本病病情得到控制后有可能复发。
日常-总述:
本病病程可能较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加强护理,注意避免感染,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
2、饭后漱口,避免口腔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3、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4、身体状况良好时可进行适度的运动,但要避免摔倒、擦伤等。
5、天气转冷时,注意增添衣物,避免受凉。
日常-复诊须知:
遵照医嘱定期复查,通常治疗期间每个月需要复查一次。
饮食调理:
本病对于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但还应注意合理膳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饮食建议:
1、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补充优质蛋白质,可多吃瘦肉、牛奶。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
3、定时定量用餐。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食腌制、油炸等致癌的食物。
3、 不要吃海鲜等,可加重皮肤症状。
4、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本病可能与微生物感染有关,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可增加抵抗力,对于本病的预防有一定益处。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