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做作性障碍疾病英文名称: fastidious disorder疾病别名: 孟乔森综合征...
养生
疾病名称: 做作性障碍
疾病英文名称: fastidious disorder
疾病别名: 孟乔森综合征
疾病概述:
做作性障碍(fastidious disorder)又称孟乔森综合征,是指患者为了寻求关注、同情、温暖以及获得诊疗时情感上的满足,而通过编造病史、夸大现有症状、伪装症状以及自残等方式,使自己能够成为或继续病人这一身份的一种综合征。如果患者使他人(比如子女、配偶或老人)假装心理上或躯体上出现疾病,则属于代理做作性障碍。此类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出现自残、虐待他人等问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腹痛、头晕、听力障碍、记忆缺失、焦虑抑郁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腹部超声、头颅CT、心电图、量表检查
重要提醒: 做作性障碍患者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甚至出现自杀等行为。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医学相关职业者以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者。
病因-总述:
做作性障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潜意识中想要满足心理需求有关,而不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逃避责任等。此外,儿童时期遭受过情感、身体或性虐待,因死亡、疾病而失去所爱之人,抑郁症等情况,均可能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症状-总述:
做作性障碍患者常具有自我中心、人际关系不良、人格不成熟和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可通过说谎、自残、虐待等方法,使自己或他人出现躯体症状、精神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一般做作性障碍
(1)躯体症状:以多系统、多器官的症状同时存在,主诉常有变化不恒定为特征。常见的症状,比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患者可能为此而多次进行剖腹探查手术,导致腹部瘢痕累累;以及头痛、头晕、抽搐发作、视力或听力障碍等。
(2)精神症状:比如记忆缺失、定向障碍、神游症、理解判断障碍、智力低下、焦虑抑郁、幻觉、妄想、古怪动作、荒谬行为、语无伦次、书写中颠倒句法、自创新词等。
2、代理做作性障碍
可能表现为只是夸大他人的症状,但也有可能在为他人制造躯体或精神症状时,对他人造成了实际上的躯体或心理伤害。比如,父母可能会暗中制造孩子的症状,随后反复将孩子送医就诊,以获得医生关注、同情以及孩子就诊时自己情感上的满足。
症状-病情发展:
1、对自己的伤害
患者可能由于自残而受伤或死亡,也可能由于感染、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导致严重健康问题,也可能产生酒精依赖或药物滥用等现象。
2、对他人的伤害
虐待他人,甚至使他人存在死亡风险。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精神心理科的的诊疗范围,可去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最好早晨空腹进行就诊。
3、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
2、您是否被确诊过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具体疾病与患者描述的躯体症状有关)
3、您是否被确诊过抑郁症、焦虑症?(具体疾病与患者描述的心理症状有关)
4、您之前的检查结果有没有异常?
5、您与家人的关系怎么样?
6、您有没有篡改过检查结果?
7、您有自残想法或行为吗?
8、您有虐待他人的行为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为什么检查结果没有异常?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进行什么治疗?
5、治愈的概率大吗?这个病会不会遗传?
6、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常常四处求医治疗,而行为上又缺乏明确目的性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针对患者所描述的临床表现,为其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腹部超声、头颅CT、心电图以及量表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躯体和心理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观察患者的外表和举止,以及对相应部位进行视、触、叩、听检查,来初步判断其心理以及躯体状态。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可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数目变化,判断机体的一般情况,比如有无感染、贫血等问题。
2、血生化
医生会通过观察电解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等物质的水平变化,来判断患者的肝肾功能。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对于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的患者,可通过该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梗、心律失常等问题。
2、量表检查
医生还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些量表检查,比如焦虑自评量表等,以评估其心理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
对于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可通过该检查判断腹部器官有无病变。
2、头颅CT
对于合并头痛的患者,可通过该检查排除脑器质性疾病,比如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为了谋求病人身份而有意识地编造、制造躯体或精神症状,以及排除了实际的躯体或心理疾病,可确定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要与诈病、疑病症、躯体不适障碍等情况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诈病
诈病与做作性障碍同样是有意识地伪造躯体或心理症状。两者主要的差异在于动机,诈病存在外在动机,比如逃避学习、工作、犯罪指控,或获取经济赔偿等;而做作性障碍则无外在动机而存在内在动机,比如寻求家庭、朋友或医生的关注、同情和温暖以及获得诊疗时情感上的满足等。
2、疑病症
疑病症具有已患有或有高度风险会患有某种严重躯体疾病的优势观念比较突出的特点,通常不存在躯体症状。即使有躯体症状也比较轻微,有的只是感觉过敏,有的真实症状会被患者夸大和严重化。而做作性障碍的躯体或精神症状则是故意编造或制造的。
3、躯体不适障碍
躯体不适障碍的躯体症状并非伪装,也不是出于外在或内在动机,而确实被自己的躯体症状所折磨,并将躯体症状归因于器质性原因以及对躯体症状过分思考、担心和焦虑。而做作性障碍则是有意识地伪造躯体或心理症状。
治疗-治疗原则:
做作性障碍患者主要应通过心理咨询,改变思维和行为,而应尽量避免危险性的检查方法或过多的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果患有代理型做作性障碍,则还需要确保任何真正或潜在受害者的安全。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伴随焦虑、抑郁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以尽快改善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盐酸氟西汀胶囊
治疗-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做作性障碍是一种慢性或长期的疾病,治疗比较困难。有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一、两次短暂的症状发作后好转的情况。
预后-危害性:
1、做作性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残,甚至自杀的行为。
2、做作性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虐待他人的情况。
3、做作性障碍患者可能会给家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及经济负担。
预后-治愈性:
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可能改善症状,实现治愈。
日常-总述:
做作性障碍患者主要应注意调整心理,可以通过养宠物、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等方法,充实心灵,减少需要获取他人关注的心理。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多和家人、朋友交流,以克服想要编造或制造症状的心理。
2、患者可通过饲养宠物来满足情感上的依恋需求,在与宠物的嬉戏互动中获得温暖。
3、患者可通过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以增加社交机会,在人际交往中主动、真诚地融入其中,在亲和、自然的氛围中获得温暖和情感上的满足,以提升社会心理支持程度。
4、患者可通过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比如爬山、慢跑、快走、游泳、跳绳等,来转移注意力,改善自身的不良情绪。
饮食调理:
一般饮食对于做作性障碍并没有较大的影响,患者可在咨询医生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以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饮食建议:
患者应当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患者应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少吃含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或零食,不吃过咸、过酸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或使患者感觉胃肠道症状加重。
预防措施:
做作性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暂时没有特效的预防方法。但是,及早发现和诊治有助于避免不必要且可能危险的检查和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