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巴尔通体病疾病英文名称: bartonellosis疾病别名: 人巴通体病疾病概述: 巴...
养生
疾病名称: 巴尔通体病
疾病英文名称: bartonellosis
疾病别名: 人巴通体病
疾病概述:
巴尔通体病(bartonellosis)是由巴尔通体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皮肤损害等,常用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通过早期的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发热、乏力、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头痛、关节疼痛、谵妄、昏迷
主要病因: 感染巴尔通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血培养、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巴尔通体病几乎已经成为世界性分布的疾病,感染的动物和人群十分广泛,已成为目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之一,日常生活应注意加强防护。
临床分类:
常见疾病包括奥罗亚热和秘鲁疣、猫抓病、五日热、杆菌性血管瘤(BA)与杆菌性紫癜(BP)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巴尔通体病的人、犬、猫、鼠、蚤、虱、蜱等。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1、带菌的动物(猫、狗、鼠等)抓、咬、舔人体后,巴尔通体可经皮肤破口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系统。
2、吸血节肢动物(蚤、虱、蜱等)通过叮咬可将病猫和患者体内的巴尔通体传播给健康的猫和人。
3、密切的猫接触史、拥挤的居住环境、不洁的卫生条件可导致自然环境中的巴尔通体经皮肤、黏膜途径感染人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人普遍易感,且感染发病后无明显的持久免疫力。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奥罗亚热和秘鲁疣好发于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猫抓病好发于秋冬季。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猫抓病在国外近年来有增多趋势。
病因-总述:
巴尔通体病是巴尔通体感染所致,目前巴尔通体已包括19个种及亚种,有致病性的巴尔通体主要有五日热巴尔通体、汉赛巴尔通体、伊丽莎白巴尔通体、克氏巴尔通体和杆菌样巴尔通体。
病因-基本病因:
1、奥罗亚热和秘鲁疣
在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流行的一种地方病,到该地区旅游者可能被传染,由安第斯山峡谷白蛉叮咬,杆菌样巴尔通体侵入红细胞所致。
2、猫抓病(CSD)
由被感染汉赛巴尔通体或克氏巴尔通体猫抓伤或咬伤所致。
3、五日热
又称战壕热,有研究表明,与感染者近期暴露体虱有关。最近研究结果提示五日热巴尔通体也是杆菌性血管瘤和心内膜炎、菌血症的病原因子。
4、杆菌性血管瘤(BA)与杆菌性紫癜(BP)
暴露因子是接触被巴尔通体感染的猫或猫蚤。
病因-危险因素:
1、饲养员。
2、野外工作者。
3、居住环境污秽,不经常消毒和不杀虫灭鼠。
4、免疫功能低下者。
5、宠物保洁不当,导致节肢动物的繁殖机会增多。
6、贫困、无家可归者。
症状-总述:
巴尔通体病根据感染的巴尔通体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还可有头痛、关节疼痛,甚至谵妄、昏迷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奥罗亚热
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大汗、极度乏力、脸色苍白,并有严重肌肉、关节疼痛和头痛,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及周围循环衰竭等表现。
2、秘鲁疣
皮肤出现许多疣状皮疹,可呈粟粒状、结节状或大块腐肉状,直径从2~10毫米至3~4厘米不等。上述三种疣状皮损可在同一患者身上见到,以四肢两侧及颜面部较多,其次为生殖器、头皮和口、咽部黏膜。疣状皮疹色泽各异,由红色至紫色,可持续存在1个月~2年。
3、猫抓病
潜伏期一般自抓伤至出现皮疹为3~10天,至局部淋巴结肿大约2周。典型临床特征有原发性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50%患者出现发热,常在39℃以下,一般呈良性自限性。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全身性损害,整个病程1~4个月,也有少数长达1~64年,提示慢性猫抓病的存在。
4、五日热
症状主要有中度发热、身体不适、寒战、肌肉骨骼酸痛,尤以胫骨明显。
5、杆菌性血管瘤(BA)与杆菌性紫癜(BP)
免疫缺陷病人,病程表现为亚急性和隐性,而在免疫正常人身上表现为急性。该病主要特征是假瘤性不典型增生或皮下血管病损。BA皮肤损害与秘鲁疣相似,血管瘤则与卡波西瘤、化脓性肉芽肿类似,这种损害长达数月,累及宿主脑、骨髓、淋巴结和眼等多器官、多系统疾病。
症状-并发症:
1、神经系统病变
巴尔通体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头痛、癫痫发作等。
2、血液系统病变
奥罗亚热随疾病进展,可出现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为皮肤散在出血点等。
3、骨骼病变
杆菌性血管瘤(BA)与杆菌性紫癜(BP)若不及时治疗,病变可累及骨骼系统,出现关节疼痛、关节炎及骨髓炎等。
4、心血管系统病变
五日热若不接受正规治疗,会出现巴尔通体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预后欠佳。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出现昏迷。
2、突然出现呼吸困难。
3、突然出现癫痫。
4、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长期反复的发热,影响日常生活。
2、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3、出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4、皮肤出现许多疣状皮疹。
5、自己触摸到淋巴结肿大。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感染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请着宽松易于穿脱的衣物,方便检查。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您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2、您这种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出现多久了?
3、您睡眠质量如何?
4、您最近去过野外吗?
5、您有没有被蜱、虱、跳蚤等叮咬过?
6、您最近接触过宠物吗?被宠物抓伤过吗?
7、您从事什么工作?工作环境如何?
8、有没有其他疾病?
9、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疗效怎样?
10、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11、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疾病?
3、这种疾病严重吗?能治愈吗?会传染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发热、皮肤损害、肌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建议做血常规、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血培养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情,必要时还会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然后会检查患者精神状态,皮肤有无苍白,皮肤有无皮损以及皮损大小、部位,还会检查淋巴结有无肿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有助于诊断巴尔通体病,可见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总数增加,单核细胞绝对值增加。
2、免疫学检查
常用方法有荧光抗体、间接血凝及酶联免疫试验等,可通过此项检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巴尔通体。
3、分子生物学检测
通过PCR技术检测患者是否感染巴尔通体。
4、血培养
可通过血培养来明确是否存在巴尔通体,但由于巴尔通体较难培养,因此,不经常推荐培养。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对秘鲁疣可取组织标本作吉姆萨染色,发现病原体即可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猫接触史、虱或蜱叮咬史)及临床表现(发热、皮肤损害、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组织胞浆菌病、曲霉病、寻常疣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组织胞浆菌病
急性肺型组织胞浆菌病可有高热、畏寒、呼吸困难、咳嗽为突出表现。5%~10%患者有结节性红斑伴关节炎或关节痛。与巴尔通体病发热期间临床表现相似,可通过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相鉴别。
2、曲霉病
巴尔通体病发热期间需与曲霉病相鉴别。侵袭性曲霉病最常涉及的部位为肺脏,可表现为发热、胸痛、气短、咳嗽、和(或)咯血。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相鉴别。
3、寻常疣
巴尔通体病有皮肤损害者需与寻常疣鉴别。寻常疣是小而坚硬的粗糙凸起,呈圆形,突出皮肤表面。通常出现在手和手指,可能呈肉色、白色或粉红色。可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不难作出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对巴尔通体病可采用药物治疗,常使用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药物抗菌治疗。但若有淋巴结肿大者,可根据病情行手术摘除。此外,对严重贫血者,可输血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抗菌治疗
常用药物有氯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多西环素、利福平等,可用于杀灭巴尔通体。需要注意的是,猫抓病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大多数有自限性,一般无需应用抗菌药物。
2、输血治疗
对有严重贫血者,可酌情予输血治疗,以纠正贫血。
治疗-相关药品:
氯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多西环素、利福平
治疗-手术治疗:
淋巴结手术:淋巴结化脓时可穿刺吸脓以减轻症状,必要时2~3天后重复进行,不宜切开引流。淋巴结肿大1年以上未见缩小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摘除。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5年,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巴尔通体病经过早期、正规治疗,多数预后较好。猫抓病具有自限性,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一般可自愈。
预后-危害性:
巴尔通体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并发骨髓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溶血性贫血等疾病,影响患者的健康。
预后-自愈性:
巴尔通体病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但猫抓病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一般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宠物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同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用药、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有发热、关节疼痛、皮肤损害等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影响美观,从而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2、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出现过敏哮喘、胸闷、气短、低血压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人虱、蜱、蚤、鼠。
2、卧床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3、有皮肤损害者,应注意保持受损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搔抓。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主要复查项目有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饮食调理:
本病对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同时,辅以饮食调理,可促进疾病的康复。宜吃清淡、富含营养及维生素的食物。
饮食建议:
1、建议吃易消化、软、烂的食物,如面条、馒头等。
2、建议吃清淡少油、低脂低盐的食物,如白米粥、鸡蛋羹等。
3、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4、多食用一些富含营养的物质如鸡蛋、瘦肉等。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或过夜的食物。
2、避免吃煎炸、油腻的食物,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
预防措施:
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慢性病患者与免疫力低下者最好不要养宠物。
2、养宠物时,需避免被动物咬,抓伤,尤其在春季动物发情时,尽量少刺激动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澡。
4、保持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