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疾病英文名称: mycobacterium intracellulare...
养生
疾病名称: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疾病英文名称: mycobacterium intracellulare infection
疾病别名: 细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疾病概述: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 intracellulare infection)的病原菌胞内分枝杆菌于1967年由Runyon命名,该菌属生长慢、非光产色菌,菌体短小,可从土壤、水和动物排泄物中分离到,感染的鸟类、哺乳动物和富含鸟粪的土壤可能是该菌的自然宿主。在正常人的分泌物中有时亦能分离到该菌。本病发病机制还不确切,主要表现为慢性肺部感染,儿童表现为淋巴结炎,免疫抑制患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呈播散性感染。分泌物或活检组织涂片可发现大量抗酸杆菌,培养检查可发现鸟分枝或胞内分枝杆菌生长。联合用药疗效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腹痛、 腹泻
主要病因: 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感染所致
检查项目: 病原学检查、病理检查、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确诊后,应积极治疗,避免症状持续存在,影响日常生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感染的鸟类、哺乳动物、富含鸟粪的土壤可能是该菌的自然宿主。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发于老年人和婴幼儿等免疫力低下者。
病因-总述: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是细菌感染导致,主要细菌为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其中胞内分枝杆菌为最常见病因。其可从土壤、水和动物排泄物中分离到,感染的鸟类、哺乳动物和富含鸟粪的土壤可能是该菌的自然宿主,在正常人的分泌物中有时亦能分离到该菌。接触带病的人群,且在自身抵抗力低下时,容易感染。
症状-总述:
主要表现为慢性肺部感染,儿童表现为淋巴结炎,免疫抑制患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呈播散性感染。临床表现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腹痛、 腹泻和贫血,皮肤表现类似结节样麻风,免疫抑制患者可见脓肿或溃疡。
症状-并发症:
贫血:本病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皮肤苍白、乏力、头痛、眩晕、萎靡、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反复发热、盗汗;
2、伴腹痛、 腹泻、体重减轻;
3、伴皮肤黏膜苍白等贫血表现;
4、皮肤出现脓肿或溃疡;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首诊科室为感染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的抵抗力怎么样啊?
6、您最近接触过胞内分歧杆菌的患者吗?
7、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我需要隔离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腹痛、 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建议患者行病原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皮疹特点,触诊淋巴结等,查看淋巴结是否肿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将痰等分泌物进行抗酸染色,发现大量抗酸杆菌,培养检查可发现鸟分枝或胞内分枝杆菌生长,即可确诊。
检查-病理检查:
活检组织涂片可发现大量抗酸杆菌,有助于确诊本病。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和体征(淋巴结肿大),确诊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发现鸟分枝或胞内分枝杆菌生长,即可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目前主要为药物治疗,联合使用抗感染药物,如阿米卡星、 环丙沙星和利福平,需要足量、足疗程使用。
治疗-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可抑制细菌增长,杀死细菌。一般使用阿米卡星、 环丙沙星和利福平治疗3周后,皮损可完全消退,联合用药疗效较好。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尿血等,一旦出现,应咨询医生。
治疗-相关药品:
阿米卡星、 环丙沙星、利福平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3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绝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少数患者未经治疗,症状可持续存在,逐渐加重,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打扫卫生。
5、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对污染区域及衣物及时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每1~2个月进行肝肾功和分泌物染色等项目的复查。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优质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补充营养。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建议患者多喝水,保持身体正常代谢,促进细菌毒素排泄和健康恢复。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喱等。
3、患者要少吃油腻的食物。
4、患者要少吃熏制食物、烧烤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外出时做好防护,可佩戴口罩,少去人群密集、空气污浊的地区,尽量避免接触患者。
2、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3、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食优质高蛋白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