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胞生痰核疾病英文名称: phlegm nodule in eyelid疾病别名: 疣病、...
养生
疾病名称: 胞生痰核
疾病英文名称: phlegm nodule in eyelid
疾病别名: 疣病、睥生痰核、眼胞痰核、目疣
疾病概述:
胞生痰核(phlegm nodule in eyelid)是眼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胞睑皮下内生核状硬结,触按不痛,皮肤正常。多与禀赋不耐、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若硬核较小时,积极治疗,硬核可消散;若疾病发展,导致硬核变大,或破溃形成肉芽肿,需手术治疗。西医学的睑板腺肿等疾病属于本病的范畴。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眼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胞睑皮下内生核状硬结,触按不痛,皮肤正常
主要病因: 禀赋不耐、饮食不节
检查项目: 血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测
重要提醒: 若发现胞睑皮下内生核状硬结,触按不痛,皮肤正常等,应立即就医咨询,排除肿瘤因素,特别是老年患者。
临床分类:
1、痰湿互结
主要表现为眼睛胞睑部皮下可触及圆形肿核,皮色正常,质地较硬,不觉疼痛,与胞睑周围皮肤不粘连,可推动;若肿核较大,可使胞睑皮肤局部隆起,伴有重坠感,胞睑内对应的结膜面呈灰蓝色;舌苔薄白,脉缓。
2、痰热互结
主要表现为眼睛胞睑部局部隆起,皮下可触及圆形肿核,伴有重坠感,翻转胞睑时,胞睑内对应的结膜面呈紫红色;肿核皮色正常,质地较硬,不觉疼痛,与胞睑周围皮肤不粘连,可推动;舌苔黄,脉滑数。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儿童和成人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多见。
病因-总述:
胞生痰核的发生多与禀赋不耐、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病性以痰湿或痰热实邪为主。病位在眼,与脾胃密切相关。
病因-基本病因:
1、禀赋不耐
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起重要作用,脾运化食物和水液代谢功能失调,水湿内生,聚集成痰,上阻胞睑脉络,与其血搏结而形成本病。
2、饮食不节
平素过于偏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肥腻过甜过咸的病因食物,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湿热蕴结,化湿为痰,痰热相结于胞睑,日久成核,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胞生痰核以眼部胞睑处出现肿核,质地较硬,不痛,皮色正常,可推之活动为特征。疾病发展可见胞睑内部成灰蓝色或紫红色病灶,日久眼部硬核可破溃,或形成肉芽肿。
症状-典型症状:
1、自觉症状
疾病初起胞睑硬核较小的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硬核较大的患者,胞睑可有重坠感;若硬核破溃,睑内形成肉芽肿,可有摩擦感。
2、局部体征
疾病初起胞睑肤色正常,可见硬核凸起,触之形状像米粒或小豆,触按不痛,与皮肤无粘连睑内面呈局限性紫红或黄白色隆起;若硬核自行溃破,可见睑内肉芽。
症状-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眼睑皮下出现硬肿,皮色正常,推之移动。
2、或眼睑皮下硬肿增大,影响视力。
3、或眼睑硬核破溃,出现异物摩擦感。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眼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需要进行眼部检查,检查当天不要戴隐形眼镜,可携带墨镜减弱光线以保护眼睛。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眼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硬结的?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2、从事什么工作?平时心情如何?
3、有熬夜用眼的习惯吗?
4、平时有嗜食辛辣、煎炸食品的习惯吗?是否有抽烟、大量饮酒的习惯?
5、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6、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7、之前有得过针眼等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眼睑皮下为什么会长出硬结?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硬结要多久才能消退?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滴眼药水能治好吗?需要手术治疗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血常规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测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望胞睑肤色、睑内结膜颜色形态、神态、姿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过敏史、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胞睑有无肿块、硬结及压痛,肿块的软硬及是否与皮肤粘连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视力、验光等检查来判断有无视力的受损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液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来判断有无感染现象。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对病患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来判断是否为肿瘤疾病。主要用于老年人,手术后复发且肿核迅速增大的患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胞睑皮下可触及圆形大小不等核状硬结,按之不痛,皮肤推之能移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眼睑形成硬结的针眼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眼睑皮下可触及大小不一的圆形肿核,按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
2、睑结膜面有局限圆形病灶,呈紫红色或灰蓝色。若囊肿自行溃破,在睑内形成肉芽肿,有异物样摩擦感。
诊断-鉴别诊断:
针眼和胞生痰核
针眼和胞生痰核发病部位都在眼部,症状均有眼部出现硬结。针眼主要为眼睑表面出现如麦粒状的硬结,主要表现为胞睑红肿焮痛,肿块有压痛,与皮肤粘连,可化脓,破溃后常可自愈。起病急,病程短,一般3-5日。若病变近外眦部的患者可导致白晴赤肿;胞生痰核主要为胞睑深部形成肿核,主要表现为胞睑部皮肤硬核凸起,皮色正常,压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胞睑内面呈局限性灰蓝色或紫红色隆起,或见硬核破溃长出肉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数周或数月。一般对白睛无影响。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治疗原则为化痰软坚散结;若眼部硬核较大,或有破溃趋势,宜用手术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痰湿互结
若肿核日久不散,可加用夏枯草、浙贝母。
2、痰热互结
若眼睑内紫红明显的患者,可加用牡丹皮、栀子。
治疗-药物治疗:
1、痰湿互结
(1)方药:化坚二陈汤加减。
(2)常用中药:陈皮、半夏、白茯苓、甘草、白僵蚕、黄连、荷叶。
2、痰热互结
(1)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2)常用中药:黄连、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
治疗-相关药品:
内消瘰疠丸、五海瘰疬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1)胞睑硬核过大,或有破溃趋势,宜手术治疗。
(2)已溃破形成肉芽肿的患者,宜手术切除。
(3)老年人、术后复发、硬核迅速增大的患者,需要注意排除肿瘤的可能。
2、手术方法
有霰粒肿刮除术。若仅有化脓破溃,手术方法是刮出囊肿内容物,取出囊壁。若已破溃形成肉芽,手术方法是先切除肉芽肿,在摘出囊壁。
治疗-其他治疗:
1、滴眼药水
胞睑内呈紫红色,或肿核破溃形成肉芽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2、湿热敷
此方法用于本病初起,帮助胞睑肿核消散。
(1)可用中药内服方再煎取药汁,用毛巾蘸取药汁,在眼部进行湿热敷。
(2)取生南星加冰片少许研末,用醋调成汁,毛巾蘸取敷于患处皮肤面。
3、按摩疗法
洗净手指,经常按摩眼部,按摩后做热敷,疾病初起的肿核多可消散。
治疗-治疗周期:
胞生痰核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胞生痰核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胞生痰核是一种眼科常见的疾病,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预后因人而异,若胞睑硬核较小,经过积极的治疗,预后较好;若发生破溃,或形成肉芽肿,需要手术治疗。
预后-危害性:
1、若硬核较大,不仅影响视力,而且影响美观。
2、胞生痰核可继发感染,若用手挤压患处,可出现周围组织的蜂窝织炎及颅内感染。
3、对较大的胞生痰核,若没及时手术治疗,可能会破溃形成息肉或继发感染,加重病情。
预后-治愈性:
疾病初起,硬核较小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硬核可消散,预后较好。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本病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调护不当,都可能会引起疾病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规律的作息、减少用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本病通过治疗,预后较好,应积极配合治疗。
2、如痰核很大,影响视力,需做手术的患者,应解除紧张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日常-用药护理:
1、按时点滴眼药水,滴两种以上眼药水时应间隔2-3分钟。
2、中药汤剂宜温服,每日2次,饭后服。可用内服药渣再次煎水,熏蒸或热敷眼患处,以温通经络。温度适中,避免烫伤。
日常-生活管理:
1、病室整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2、勿用手挤压患处,若出现破溃情况,应及时告诉医生。
3、胞睑内硬结较小的患者,可以坚持熏蒸或热敷,以温通经络,达到消肿目的。
日常-病情监测:
1、观察眼睑闭合情况,皮下肿块是否疼痛,是否与皮肤粘连,是否有胶样分泌物。
2、若痰核溃破见有脓血,用消毒棉签轻轻吸试并及时报告医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血常规、眼部检查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压迫患眼10-15分钟,至无活动性出血为止。
2、止血后涂入抗生素眼膏,遮盖,次日换药,2日后打开术眼。
3、术后家属应关心照顾病人,为其提供生活方便。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尤其注意饮食禁忌,勿过食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不宜过饱、过咸、过甜,戒烟酒。
饮食建议:
1、痰湿互结的患者服药期间饮食宜进健脾利湿化痰之品,如山药、冬瓜、扁豆、梨、橘等。
2、宜食用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3、宜食用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排骨汤等。
4、饮食宜规律,适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
4、忌食生冷食物,如冰糕、冰饮等。
5、忌食煎炸的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注意眼部卫生可以控制或减少疾病发生。
1、平时注意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少看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
2、饮食宜清淡为宜,忌食辛热炙煿肥甘厚腻之物,以免助热生湿生痰。
3、注意养成良好休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入夜久视。
4、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5、平时注意保持眼部干净清洁,勿用脏手或脏手帕揉眼,防止疾病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