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钡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barium poisoning疾病概述: 钡中毒(barium ...
养生
疾病名称: 钡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barium poisoning
疾病概述:
钡中毒(barium poisoning)是一种由可溶性钡盐进入人体导致的中毒性疾病。可溶性钡盐由于误吸、误触、误食等方式经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及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后,钡离子吸收入血液,到达各种组织,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绞痛、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心慌、肌肉震颤、痉挛等症状。中毒较轻且治疗及时的患者预后较好,中毒严重且治疗不及时者预后较差,甚至可危及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报销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心脏、胃、肠
常见症状: 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眩晕、头痛、耳鸣、感觉异常、针刺样发麻感、肌肉震颤、痉挛、抽搐、心率不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
主要病因: 误服可溶性钡盐或职业工作中接触钡化合物
检查项目: 血清电解质检查、心电图检查、钡盐检测
重要提醒: 钡中毒症状越严重、治疗越晚则预后越差,患者应及时脱离毒物接触,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临床分类:
1、基于起病缓急分类
(1)急性中毒:大多为非职业性中毒,主要由于误服氯化钡、硝酸钡等使高浓度钡盐进入人体引发急性中毒,病情进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中毒症状。
(2)慢性中毒:多为职业中毒或长期食用含钡的食盐引起钡慢性中毒,起病缓慢,短时间内不会引起明显临床症状,往往在长期接触后出现临床症状。
2、基于病情严重程度分类
(1)接触反应者:仅出现头晕、头痛、咽干、恶心、轻度腹痛等症状,心电图、血清钾正常,症状可自行消失。
(2)轻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胸闷、心悸、麻木、无力等症状,血清钾稍低。
(3)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心电图、血清钾呈低钾表现。
(4)重度中毒: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肌麻痹,血清钾明显下降,心电图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发病率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职业工作中接触钡化合物的工人,如塑料厂中接触硬脂酸钡的工人。
2、易误服钡盐的山区人口等。
病因-总述:
钡中毒原因主要为误服误用被钡化合物污染的食物,例如将钡盐误当作碱面、食盐、面粉或发酵粉等混入食品造成食源性中毒。吸入碳酸钡粉尘、皮肤被氯化钡溶液灼伤等易引起职业性钡中毒。
病因-基本病因:
1、可溶性钡盐可由误吸、误服、误触等方式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吸收入血。钡离子是一种极强的肌肉毒性物质,初期可对平滑肌、骨骼肌、心肌产生过度的刺激和兴奋作用,随后转为抑制作用而导致肌肉麻痹,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2、吸收入血的钡离子还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电解质在细胞内、细胞外的分布改变,进而引起低钾血症。
病因-危险因素:
从事塑料加工等需接触钡化合物的工作。由于从事此类工作的工人需长期接触钡化合物,比常人更易发生钡中毒。
症状-总述:
钡中毒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感觉异常、心悸、血压升高等症状,当疾病进展至一定程度还可出现周身发麻、肌肉震颤、痉挛、四肢瘫痪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消化道症状
误服钡盐者可有口干、口臭、口腔,及食管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尿样及血性大便)等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有眩晕、头痛、耳鸣、针刺样发麻感、肌肉震颤、痉挛、抽搐等症状。严重病例还可有四肢瘫痪、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等症状。
3、心血管系统症状
患者可有心悸、血压升高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可导致血压下降。
症状-病情发展:
1、口服可溶性钡剂中毒者
(1)在0.5小时~2小时后,患者首先出现口干、口臭、口腔与食管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刺激症状。同时,患者还会有眩晕、头痛、耳鸣、感觉异常、血压升高、心悸等症状。
(2)病情进一步发展时,患者有周身发麻、肌肉震颤、痉挛、便秘等症状。
(3)严重病例病情还可进一步发展,出现四肢瘫痪、眼睑下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2、非口服中毒者
消化道症状轻或缺如,其余病情发展及症状与经消化道中毒者相似。
症状-并发症:
1、脑缺氧
钡中毒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引起体内血氧饱和度下降,患者可发生脑缺氧,表现为昏迷。
2、肾功能损害
钡中毒可因严重的呕吐、腹泻而发生脱水,导致肾脏血流灌注减少引起肾功能损害,患者可出现尿量减少、尿色加深等症状。
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呕吐、腹泻剧烈时,可导致患者内环境平衡紊乱,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使患者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甚至昏迷等症状。
就医-家庭处理:
1、口服中毒者应立即漱口,并刺激咽后壁诱导催吐。
2、皮肤污染中毒者要立即脱去衣物,并用水冲洗以减少毒物吸收。
就医-急诊指征:
患者出现周身发麻、四肢发凉、心慌、肌肉震颤、痉挛、肢体瘫痪、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提示病情严重,需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进行急救。
就医-门诊指征:
1、有口服可溶性钡盐史或者钡盐职业病接触史。
2、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长时间不缓解。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如若有以上情况出现,均须及时前往门诊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当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眩晕、头痛、耳鸣、感觉异常、身发麻、四肢发凉、心慌、肌肉震颤、痉挛、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前往急诊科就诊。
2、若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病因不明,且长期不缓解需就诊于消化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前应携带好中毒者的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
2、记录患者服用或接触的物质,就诊时告知医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建议携带相关就诊病历、检查报告、用药单等。
4、若近期服用药物或长期规律服用某种药物,请携带药盒或将药盒拍照存在手机上。
5、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最近有吃什么特殊的东西吗?
4、您身边和您一起生活、工作的其他人有无类似症状?
5、您的工作中是否接触含有钡类的物质?
6、您去医院就诊过吗,去的哪个医院,做过哪些检查,服用过什么药物吗,用药后感觉怎么样?
7、您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最近体重有变化吗?
8、您对什么药物过敏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3、我需要做CT、核磁吗?会有损伤吗?
4、我需要吃药吗?吃药有什么副作用吗?
5、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6、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感觉异常、心悸、血压升高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病史,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异常体征等,建议进行血清电解质检查、心电图检查、钡盐检测等检查,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
(1)初期:可查到患者血压升高、脉搏加快。
(2)后期:休克患者可查到血压下降。
2、胸部检查
(1)初期:患者呼吸频率可加快。
(2)后期: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动度降低的体征。
3、腹部检查
患者腹部可能有压痛。
4、神经系统检查
(1)初期:可见肌肉抽搐和颤动。
(2)后期:可查及患者肌力下降,肌张力降低。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电解质检查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发现血钾呈不同程度的降低。
2、钡盐检测
呕吐物或排泄物检出钡盐有助于明确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血清钾离子浓度可以影响心脏功能,在心电图上可以见到多种心律失常的相应图形改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口服可溶性钡盐史、职业病史、临床表现和现场卫生学调查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建议患者进行血清电解质检查、心电图检查、钡盐检测等检查。在诊断过程中,会排除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1)口服可溶性钡盐史:如集体食物中毒常由毒物被误用于制作面食引起。
(2)职业病接触史:如患者从事塑料加工等工作。
2、临床表现
(1)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绞痛等胃肠道刺激症状。
(2)出现眩晕、头痛、四肢发麻或刺痛感、肌肉震颤、痉挛、抽搐等症状。
(3)病情严重的患者出现四肢瘫痪、眼睑下垂、呼吸困难、肌张力降低、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心律失常等症状。
3、辅助检查
(1)血清电解质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钾下降。
(2)心电图检查: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并且有低钾血症相应的心电改变。
(3)钡盐检测:呕吐物或排泄物检测可检出钡盐。
诊断-鉴别诊断:
低钾周期性麻痹:钡中毒的临床表现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相似,但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一般存在家族史,且经常犯病;而钡中毒通常有明确的进食钡盐史或职业病接触史,且毒物含量超标,依据病史和毒物检查可鉴别二者。
治疗-治疗原则:
首先要使患者终止继续暴露在毒物环境下,尽快脱离中毒环境,之后要应用洗胃、导泻等方法促进未吸收的毒物排出,并应用解毒剂拮抗已吸收的毒物。还要采用对症及支持治疗等方法治疗患者的并发症。若患者严重呼吸困难,还需要进行气管切开。
治疗-对症治疗:
1、低钾血症的治疗
有低钾血症者应补充钾,轻度而无明显胃肠道症状者,可口服氯化钾;症状严重者,其血钾较低或不能口服时,可经静脉补氯化钾,待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
2、心律失常的治疗
保护心肌,可给予能量合剂,大剂量维生素C,严重者使用利多卡因。
3、呼吸麻痹的治疗
应及时予以机械辅助通气。
治疗-药物治疗:
解毒剂:可选用1%硫酸钠或10%硫酸钠静脉滴注,也可选用20%硫代硫酸钠静脉滴注。
治疗-相关药品:
氯化钾、能量合剂、维生素C、利多卡因、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治疗-手术治疗:
钡中毒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中毒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相关。中毒较轻的患者症状较轻微,或者仅表现为肺部结节,一般可自愈,危害性较小,预后较好。出现肢体瘫痪、呼吸困难、严重心律失常的重度中毒患者,预后较差,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1、轻度中毒者危害性较小,头晕、头痛、咽干、恶心、腹痛等症状较轻微,一般危害性较小。
2、重度中毒可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呼吸困难,还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脏骤停,对患者危害较大。
预后-自愈性:
仅引起轻微中毒反应者,症状可自行消失,其余中毒患者一般不能自愈。
预后-治愈性:
中毒症状较轻且及时治疗者能够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中毒症状较轻且及时清除毒物、应用解毒剂并进行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能够根治。
日常-总述:
钡中毒的患者,身心均会有所损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本人及家属应当多加关注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且慢性职业中毒者,应该尽早脱离原工作环境。
日常-心理护理:
1、患者突然遭受病痛的折磨,情绪紧张、恐惧、焦虑,对此要对患者关心体贴,用亲切的言语安慰他们,多与他们谈心,分散其注意力。
2、对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多陪伴、鼓励患者,消除其后顾之忧。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检查。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在应用氯化钾等补钾药物治疗时家属要严格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密切注意生命监测仪上的血压、脉搏等指标是否出现异常,并及时通知医生,防止低血钾或高血钾引起心律失常。
2、应用硫代硫酸钠时必须缓慢静脉滴注,家属和患者不要自己随意调节滴速,患者还应多饮水,以免硫代硫酸钠与钡离子生成的不溶性硫酸钡微粒沉着于肾小管,造成肾损伤。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需注意休息,出院初期可进行轻微体力劳动,以后逐渐增加劳动量至日常强度。
2、患者需加强营养,早日恢复健康体质。
3、患者需避免恐慌、焦虑的情绪,要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4、患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再次发生钡中毒或加重病情。
饮食调理:
钡中毒患者在积极治疗后,应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胃肠损伤的恢复。
饮食建议:
1、洗胃后一般禁食1天~3天,避免过早进食。患者病情稳定后,饮食应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且应以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饮食为主。
2、宜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番茄、黄瓜、甘蓝等蔬菜,机体在病情期间食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缺乏,所以需在病情好转后补充维生素。
3、宜多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蛋类、牛奶、瘦肉等食物,以补充营养,促进机体恢复。
4、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香蕉等,提高患者的血钾含量。
5、食物以清淡软烂的食物为主。这样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更有利于胃黏膜的恢复,如细面条、馒头、发糕、包子、清粥等。
饮食禁忌:
1、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如浓茶、烈酒、咖啡、可可、可乐,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多,不利于损伤的胃黏膜恢复。
2、禁食辛辣的食物,如生葱、大蒜、咖喱、胡椒、花椒、芥末、醋及香料浓汤、辣椒、洋葱、蒜苔等,这些食物可直接刺激食道和胃黏膜,使黏膜充血,加重炎症,还会刺激胃液分泌,使胃黏膜损伤加重。
预防措施:
1、工业生产的作业场所,要加强密闭,通风和排毒措施,加强个人防护,严防钡及其化合物的烟尘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工人要定期体检以及早发现是否存在钡慢性中毒。
2、加强对钡化合物的管理,装钡盐的容器要有明确标签,严防误用,严禁将钡化合物带入食品生产经营场所。
3、盛放过钡化合物的容器要及时处理,严防盛放粮食或其他食品。
4、发生钡化合物食物中毒后,要对中毒场所进行彻底清查并对中毒场所和可能被污染的工具、容器、设备进行彻底消毒、清洗,对患者呕吐物和引起中毒的食品消毒后予以销毁(深埋或焚烧)。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