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疾病英文名称: brucella arthritis疾病别名: 布鲁氏杆...
养生
疾病名称: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
疾病英文名称: brucella arthritis
疾病别名: 布鲁氏杆菌性关节炎
疾病概述: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brucella arthritis)是布氏杆菌侵犯骨骼系统引起的急性感染。布氏杆菌为小的革兰阳性菌,通过动物传染给人。布氏杆菌病可以是急性、自限性疾病,关节痛延续数天,关节炎持续数周后消退,无后遗症;也可是慢性、感染性疾病。需要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关节肿痛、头痛、乏力
主要病因: 布氏杆菌侵犯骨骼系统
检查项目: 血培养、骨髓培养、X线检查、CT、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国内以牛、羊为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口进入体内,亦可由损伤的皮肤或呼吸道侵入机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牧区农民、肉类包装者,或其他接触肉类的工人、兽医等,也可见于实验工作者。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本病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病因-总述:
本病为布氏杆菌侵犯骨骼系统所致,布氏杆菌为小的革兰阴性菌,通过动物传染给人。国内以牛、羊为主要传染源,病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液、胎儿等。主要通过口进入体内,亦可由损伤的皮肤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在许多落后地区,患者食用了未用巴斯德消毒的牛奶和奶酪所致感染。
病因-基本病因:
布氏杆菌经由黏膜和皮肤损伤处进入机体,由淋巴管到达淋巴结,条件允许时布氏杆菌开始增殖并突破淋巴结防护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毒血症,使病人体温升高。致病菌进入关节腔内并在关节腔内形成病灶,病灶处发生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并形成肉芽肿。病灶处的巨噬细胞吞噬布氏杆菌,杆菌可在细胞内增殖,一定时间后再次释放入血液,又形成菌血症和毒血症,病人就会再次发热。细菌反复释放入血液,产生临床上的波状热。晚期病灶萎缩、硬化。
症状-总述:
本病的症状主要为累及关节的相应症状,感染关节常是单关节,也可为不对称的几个关节受累,最多见于膝、髋、肩关节,还可侵犯脊柱关节。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及局部皮温升高,关节内常有渗出性积液。部分患者可既有周围关节炎,又有脊柱关节炎。关节炎发病前数周,患者有头痛、乏力、出汗及皮疹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感染
以波浪状发热为特点,发热持续2~3周,继之1~2周为无热期,以后再发热。常伴多汗、头痛、乏力、游走性关节痛(主要为大关节)。
2、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消退后出现。
(1)脊柱:多数发生在腰椎,少数发生在胸椎、胸腰椎及骶椎。出现持续性腰背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伴有肌肉痉挛与行走困难。若硬膜外出现脓肿,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则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或截瘫。
(2)关节表现:常累及单个大关节或不对称的少数周围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为好发部位,其次为骶髂关节,腕踝关节及肘关节。表现为肢体疼痛、关节红肿、皮温高、表面红斑,且关节内有渗出,肿胀明显。
症状-并发症:
1、菌血症
布氏杆菌自损伤的皮肤、黏膜或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进入淋巴结,有时可在其中存活并生长繁殖,形成感染灶,2~3周后可进入血液循环,产生菌血症。
2、变态反应性疾病
布氏杆菌含有内毒素及菌体本身皆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出现各种的变态反应性病变。
就医-急诊指征:
持续发热,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甚至瘫痪,应紧急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持续发热,伴多汗、头痛、乏力;
2、伴大关节疼痛、红肿;
3、伴持续性腰背部疼痛、坐骨神经痛;
4、伴肌肉痉挛、行走困难;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首诊可咨询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
2、以关节症状为主,可咨询骨科。
3、出现瘫痪等紧急情况,可急诊处理。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食用过未用巴斯德消毒的乳制品吗?
6、您最近有没有接触过患者或者患畜呢?
7、您原来有关节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6、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7、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8、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9、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10、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关节肿痛、头痛、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还可能建议患者行血培养、骨髓培养、X线检查、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身的体格检查,患者可伴有肝、脾肿大,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脊柱局部有压痛、叩击痛,少数患者于髂窝处可扪及脓肿包块。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培养
急性期血培养阳性率高,血培养阳性一般为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2、骨髓培养
通过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进行培养,一般慢性病例骨髓培养的阳性率要高于血培养,可以辅助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显示关节病变情况,评估疾病严重程度。X线显示病变早期所见与化脓性感染相似,没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发病1~2个月后才逐渐出现X线上的骨改变,以骨质修复为主而破坏少为其特征,在脊柱常可见2~3个椎体受累。
2、CT
在显示骨和软组织损伤的灵敏度比X线更高。病变早期呈多椎体,多灶性、不规则虫蚀样破坏;后期有增生硬化,形成骨刺。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排除类风湿性脊柱炎等疑似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骶髂关节结核
也可出现发热、活动受限、局部压痛等。但骶髂关节结核一般为单侧性,以破坏为主,周围骨硬化不明显,而骨质稀疏和碎屑状死骨多见。结合病史、结核菌素检查等,通常可以鉴别。
2、类风湿性脊柱炎
发生局部椎体破坏伴骨质硬化者,可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相似,但相应节段的小关节保持清晰,而上下其他的关节都有较明显之骨性强直。此外,其他椎体的方形变形和骨质普遍性稀疏也不同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表现。
治疗-治疗原则: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并给予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部分并发症需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关节制动,加强营养,补充液体、维生素B1、维生素B6以及大剂量维生素C。
治疗-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急性期最有效的药物为四环素或者多西环素,脊柱炎患者宜适当延长疗程。治疗如有需要,可以加用链霉素,利福平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疗效也较好。此外,提倡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结合治疗,如丁胺卡那、链霉素、庆大霉素和甲氧苄氨嘧啶。症状消退后需巩固加强一段时间。
治疗-相关药品:
四环素、多西环素、丁胺卡那、链霉素、庆大霉素、甲氧苄氨嘧啶
治疗-手术治疗:
若因脓肿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或截瘫者,应及时进行探查与减压。根据病变情况,考虑行脓肿切开引流及病灶清除术、椎板减压成形术、脊髓减压术、脊椎融合术等。
治疗-其他治疗:
关节病变疼痛者可行适当外固定,以利于减轻症状及维持功能位,加强未受累关节的功能锻炼。骨关节病变有“自愈”趋势,但需时较长,经过恰当的药物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很少需要矫形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部分病情重或未及时治疗的患者,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致瘫痪。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有关节疼痛、肿胀、运动受限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瘫痪,可能因此产生恐惧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应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加文娱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感受美好生活。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将关节固定在功能位,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在疾病晚期应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加强关节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注意保护关节,穿棉质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磨破关节,减小继发感染的风险。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可进行血常规、生化、关节X线等项目的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切口,若出现红肿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加强患者的营养,补充维生素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补充营养。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特别是加强维生素B、C类的摄入,多吃胡萝卜、动物肝脏、柑橘等。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术后患者应先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慢慢过渡到普食。
5、多喝水,保持身体正常代谢,促进细菌毒素排泄和健康恢复。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食,不饮生水和生牛乳/羊乳。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尽量避免去疾病暴发地区。
2、在疾病流行的地区,避免接触患者和患畜。
3、养成卫生的饮食习惯,不饮生水,不吃生食,不食用未经巴斯德消毒的乳制品。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