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苍耳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xanthium sibiricum poisoning疾病别名...
养生
疾病名称: 苍耳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xanthium sibiricum poisoning
疾病别名: 野茄中毒、苍子中毒、猪耳中毒、地葵中毒
疾病概述:
苍耳中毒(xanthium sibiricum poisoning)是指误食苍耳而引起的全身性中毒反应。苍耳全株有毒,常因误食其幼芽、果实、种子或其种子榨取的油或制品而引起中毒。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出血、肝功能损害;头晕、头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嗜睡、休克等;少尿、无尿、血尿、肾功能不全表现;心率增快或减慢、重症者可能发生严重休克;呼吸困难、发绀、肺水肿;发热等全身性多种中毒反应。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发病与遗传因素无关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呕血、便秘、黄疸、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少尿、无尿、心率增快或减慢、呼吸困难、发绀、发热等
主要病因: 主要与误食苍耳幼芽、果实、种子或其种子榨取的油或制品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检查、便常规、脑脊液检查、呕吐物化学性质鉴别、胸部X线、肝脏超声、心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 苍耳中毒可能引起患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应注意预防和积极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大数据样本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炒熟后的苍耳子有香味,可能更易被儿童误食。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苍耳子多生长于荒地、田间、路边,可能更易被生活于农村的人群误食,农村更好发。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春季雨后苍耳发芽,常成丛生长,外形很像黄豆芽,易被误食,且此时毒性最强,可能更易引起苍耳中毒。
病因-总述:
苍耳中毒主要是因为误食苍耳幼芽、果实、种子或其种子榨取的油或制品而引起全身性中毒反应。包括误食苍耳子、发芽种子、苍耳幼苗、苍耳榨油油饼、苍耳子油等。
病因-基本病因:
1、 苍耳幼苗形似黄豆芽,味甜叶肥厚,易被误采食而中毒。
2、 将苍耳子炒熟后加入到其他粮食中食用而中毒。如苍耳子烙饼引起的中毒。
3、 误食苍耳子榨制的油。
4、 误食苍耳子。包括误食生的苍耳子或经炒制的苍耳子,炒制后的苍耳子有香味,易被儿童误食。
症状-总述:
苍耳中毒有一定的潜伏期。毒素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全身性中毒反应。
症状-典型症状:
苍耳毒素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起全身多种中毒反应,临床表现复杂。
1、消化系统
(1)发病初期:多先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剧烈呕吐、呕吐物多为咖啡色,伴有胃出血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呕血。多数患者表现为便秘,少数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甚至便血。
(2)病情进展:随后大多数患者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表现,如黄疸、肝脏肿大及触痛、腹水等。个别患者还可能出现肠麻痹,易产生鼓肠。
2、神经系统
(1)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惊厥、牙关紧闭、昏迷、休克等表现。
(2)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呼吸中枢麻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如多汗、流涎、瞳孔缩小或散发,两颊潮红等。
3、泌尿系统
(1)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无尿、血尿等肾功能不全及酸中毒症状。
(2)肾脏损害严重者可能会伴有血压升高。
4、循环系统
(1)心率增快或减慢,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2)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四肢发冷、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的休克表现。
(3)由于毛细血管扩张,渗透压增高,最常见的是突然鼻衄。
5、呼吸系统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肺水肿等表现。
6、体温
多数患者有低热或中等度热,一般在39℃以下,个别患者可出现高热。
症状-并发症:
本病无特异并发症。
就医-急诊指征:
1、有近期误食苍耳嫩叶及果实或长期服用中药苍耳子的用药史。
2、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或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发热、面颊潮红、结膜充血、荨麻疹等症状。
3、出现烦躁不安或者昏沉嗜睡,进而昏迷、惊厥等神志变化,心率加快或失常,出现黄疸或出血、尿闭等表现。
以上情况请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黄疸。
2、伴有头晕、头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惊厥、牙关紧闭、昏迷。
3、出现少尿、无尿、血尿等肾功能不全症状。
4、出现心率增快或减慢、突然鼻衄。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情况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相对平稳,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者须至消化内科就诊;以呼吸系统表现严重者,需要到呼吸内科就诊;以循环系统症状明显者,需要到心血管内科就诊;以神经系统症状表现明显者,需要到神经内科就诊;出现严重肾损害者,必要时需要于肾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考虑进行呕吐物的检验分析,注意保留患者未吃完的食物或呕吐物。
3、大多患者以消化系统表现为主,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有腹痛吗?呕吐或腹泻多少次了?
3、您是否感到头痛、头晕、乏力、烦躁?
4、您发病以来的小便情况是什么样的?
5、您有感到心慌吗?
6、您发病以来有出过鼻血吗?有哪里出血吗?
7、您近期是否吃过苍耳或者服用含有苍耳子的药物?
8、跟您一起生活吃饭的人有出现相似的表现吗?
9、您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苍耳中毒了吗?
2、我的情况严重吗?怎样能缓解一下症状?
3、我会留下后遗症吗?
4、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5、治疗多久能治愈?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食用苍耳或其加工品后,出现全身不同系统的不适表现,需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做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尿常规、便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胸部X线、腹部超声、心电图检查等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首先检查基础生命体征,进而对全身各系统进行检查。
1、基础生命体征
(1)体温:大多数患者可能有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出现休克表现的患者会出现四肢发冷,体温下降。
(2)呼吸:患者可能有呼吸困难的表现。
(3)脉搏:可能增快或减慢。
(4)血压:出现休克表现的患者,有血压下降。后期出现严重肾损害的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
2、神经系统
可能有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踝阵挛。昏迷患者可能表现为肌迟缓、腱反射减低、出现病理反射。
3、消化系统
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的压痛,可能有肝脏肿大或触痛。
4、其他
患者可能还有呼吸困难、肾区扣痛等其他系统的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患者可能出现血糖下降,白细胞增多等表现。
2、血生化
血液生化检查,部分患者可能有血糖、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肝肾功能的指标可以用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肝肾功能的损害。
3、尿液检查
对尿液进行常规分析和对尿中蛋白质、葡萄糖、胆红素等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可以帮助对肝肾功能进行判断。
4、便常规
伴有胃出血的患者可能检测出便潜血阳性。
5、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可能发现蛋白质和少量红、白细胞。
6、其他
对呕吐物及剩余食物进行化学性质鉴别,可以帮助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患者出现心率增快或减慢等表现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电图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可以对肺水肿等进行判断。
2、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可以对肠麻痹、肝脏病变等进行判断。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主要依赖进食苍耳子、苍耳幼苗、苍耳制品的病史,和较为典型的苍耳中毒表现,并结合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判断。对呕吐物及剩余食物等进行检验可以帮助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有进食苍耳子、苍耳幼苗、苍耳制品的病史。
2、苍耳中毒的临床特征
(1)潜伏期较长,约2天~3天。
(2)开始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表现,然后出现神经症状。
(3)严重患者出现黄疸、肝肿大、尿闭、抽搐、昏迷、消化道出血等表现,最终可能因为昏迷或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3、其他
辅助检查可以帮助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细菌性食物中毒:苍耳中毒常首先出现消化道症状,需要与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鉴别。两者均可能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但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吐泻可表现的更为严重,且随后不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也不会发展为肝肾损伤。根据食物摄入病史和呕吐物的化学分析可以对二者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苍耳中毒的治疗目标是清除毒物、缓解症状,使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状态。医生会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清除毒物。并根据患者苍耳中毒后出现的各类症状及病理改变,采取相应的个体化对症治疗方案。
治疗-一般治疗:
1、呕吐者侧卧卧床,避免呕吐物落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剧烈吐泻的患者,医生会注意维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
2、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注意对肝脏的保护,可能采取服枸橼酸胆碱或者肌肉注射甲硫氨基酸的方法。
治疗-药物治疗:
相关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变化,采取个体化治疗。如进行保肝、护肾、防止脑水肿、防止脑出血、治疗消化道出血、治疗呼吸衰竭、治疗心脏衰竭、预防感染等处理。
治疗-相关药品:
1∶5000高锰酸钾、5%鞣酸溶液、0.5%活性炭悬浮液、硫酸钠、磷脂、dl-甲硫氨基酸、胱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12、苯海拉明、氨茶碱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中毒较轻者恢复较快,严重者恢复时间较长,可能伴有后遗症。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禁食和稀释毒物
轻度中毒患者应暂停饮食数小时至1 天,在此期间可以通过大量喝糖水的方式,稀释胃中苍耳浓度。
2、催吐、洗胃、导泻
严重者早期就应该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方法排出毒物
(1)催吐:催吐可以选择物理方式或药物。
(2)洗胃:服用1∶5000高锰酸钾、5%鞣酸溶液或0.5%活性炭悬浮液反复洗胃;同时予以牛奶等保护胃黏膜。
(3)导泻:可通过口服硫酸钠导泻。
(4)灌肠:可采用2%生理盐水高位温盐水灌肠。
3、解毒
磷脂、dl-甲硫氨基酸、胱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12、苯海拉明、氨茶碱等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4、其他
对可能出现休克的患者,注意开放静脉通路。
预后-一般预后:
苍耳中毒轻者及时停服苍耳,可能不经治疗数日后可以自愈;严重者积极治疗一般可以恢复;少数中毒严重或抢救不及时者,可能留有后遗症或死亡。
预后-危害性:
1、若病情迁延难愈可能造成肝脏、肾脏不可逆的损伤,可能出现后遗症。
2、苍耳中毒可能引起患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预后-自愈性:
轻度中毒及时停服苍耳,可能不经治疗数日后可以自愈。
预后-治愈性:
苍耳引起的中毒,经过积极的治疗,大部分可迅速恢复,少数中毒严重或抢救不及时者,可能因为急性肝损伤、肾衰竭、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一般经及时治疗后可以根治,病情严重者可能留有后遗症或死亡。
预后-复发性:
再次服用苍耳可能再发。
预后-后遗症:
引起严重肝肾损伤,难以逆转者,可能会留有相关后遗症。
日常-总述:
苍耳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有后遗症的患者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可能出现过度的忧虑,担心是否疾病能够痊愈。或者强烈自责感,自责自己误食苍耳等原因,导致中毒产生,增加经济负担及家人压力。
2、心理护理
(1)家属应当多和患者沟通,洞察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积极开导患者,减轻患者的自责及忧虑感,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
日常-生活管理:
1、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
2、治疗期间注意休息,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量运动。
3、注意保暖,保持精神愉快。根据气候变化,适量增减衣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精神愉快,有助于病情好转。
日常-复诊须知:
苍耳中毒较罕见,病情与患者服用量、患者病情及是否及时治疗干预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复诊时间及情况请结合医生建议进行。
饮食调理:
苍耳中毒的发生与再发与摄入苍耳密切相关,平时应注意安全服用苍耳相关食物、药物。治疗期间,重视饮食调护,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饮食建议:
1、注意营养丰富均衡,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搭配适当。
2、食物的选择以清淡软烂、细嫩、含低纤维素、富有营养为主。这样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对消化系统症状明显的患者而言,更有利于消化系统的恢复。
3、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选用优质动物蛋白质,如牛奶、瘦肉、鸡蛋或鱼肉,对肝肾受损的患者而言,能避免加重肝肾代谢的负担。
饮食禁忌:
1、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吃生冷、腥荤油腻、高脂肪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不利病情恢复。
2、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加重肝肾代谢的负担。
预防措施:
避免误食苍耳及其相关不合规制品,可以有效预防苍耳中毒的发生。
1、避免苍耳与猪肉同食。
2、避免苍耳做饼服用。
3、春季野游避免随意食用苍耳子嫩叶及果实。
4、父母应教育孩子不随便乱吃植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