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疾病英文名称: adult T-cell leukemia-ly...
养生
疾病名称: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疾病英文名称: 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ATL
疾病别名: HTLV-Ⅰ相关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疾病概述: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ATL)又称为HTLV-Ⅰ相关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外周T淋巴细胞恶性肿瘤,与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感染直接相关。根据病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急性病程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疹、高钙血症、其他器官受侵等。慢性病程的患者病变主要局限于外周血和皮肤,可见皮肤红疹、结节。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预后不良。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具有遗传性
就诊科室: 血液内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疹、腹痛、腹泻、腹水、黄疸、胸腔积液、咳嗽、咳痰、发热和昏迷、高血钙
主要病因: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感染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生化、血清HTLV-Ⅰ抗体检测、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检测、细胞组织学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切片组织病理
重要提醒: 由于存在T细胞免疫缺陷,患者发生感染的严重程度会直接影响疾病预后,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密切监测患者感染情况。
临床分类:
基于临床表现,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可以分为4类。
1、急性型
急性型临床病程进展迅速,表现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肤受侵、高钙血症、其他器官受侵等。器官受侵和高血钙可表现出腹痛、腹泻、腹水、黄疸、胸腔积液、咳嗽、咳痰、发热和昏迷等症状。
2、淋巴瘤型
发展迅速,可以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也可表现为急性器官损伤,外周血中无循环肿瘤细胞。
3、慢性型
惰性临床病程,具有较高比例的白血病细胞,偶有皮肤受累、肺受侵、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4、冒烟型
惰性临床病程,白血病细胞比例很少,但可出现皮肤和肺受侵。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与HTLV-Ⅰ感染密切相关。HTLV-Ⅰ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传染源头是HTLV-Ⅰ携带者或感染者。
流行病学-传染源:
HTLV-Ⅰ携带者或感染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HTLV-Ⅰ广泛存在于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和乳汁中,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输血传播。
1、母乳喂养
通过母乳中的HTLV-Ⅰ阳性淋巴细胞垂直传播。有报道血清阳性母亲喂养的小孩HTLV-Ⅰ感染率为10%~30% 。
2、性传播
常见男性传播给女性,女性传播给男性少见。
3、血液传播
患者在献血、输血或共用静脉针头时,通过携带者或感染者血液中的HTLV-Ⅰ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1、HTLV-Ⅰ的患者最终发展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概率不超过5%。
2、HTLV-Ⅰ阳性者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累积发生率约为0.5%~7%。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早年有HTLV-Ⅰ感染者。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好发于日本西南沿海地区、非洲加勒比群岛和热带地区。
病因-总述:
至今尚无确切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致病原因。本病与HTLV-Ⅰ感染直接相关,但仅病毒感染不足以导致恶性表型形成。最近报道认为可能与免疫抑制药的使用有关。
病因-危险因素:
1、地区
居住在日本西南沿海地区患病风险高。
2、家族史
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家族史者患病风险高于其他人群。
3、病史
早年有HTLV-Ⅰ感染、既往有感染性皮炎史者患病风险高于其他人群。
症状-总述:
根据临床亚型,急性型患者临床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疹、腹痛、腹泻、腹水、黄疸、胸腔积液、咳嗽、咳痰、发热和昏迷等。慢性型的患者表现为惰性病程,病变主要局限于外周血和皮肤。
症状-典型症状:
1、皮肤损害
出现皮疹、红疹、破损等皮肤变化。
2、感染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黄疸,甚者昏迷等。
症状-并发症:
1、高钙血症
急性型和淋巴瘤型患者常伴随有高钙血症。一般情况下,症状可以通过治疗原发肿瘤而缓解,但状态较差者可以适当使用降血钙药。
2、感染
由于疾病引起的T细胞免疫缺陷,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常会伴有感染。真菌、原虫和病毒感染常见。其他感染包括肺囊虫感染、结核,巨细胞病毒感染和腺病毒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
2、伴有皮疹。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请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疹等症状者,于血液内科或肿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穿宽松衣物方便医生进行颈部体格检查。
3、若有相关病历、检查单与检查报告可于就诊时携带。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共同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5、预先准备好想要咨询了解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这个位置的肿块有多长时间了?有没有过发烧?之前发现过其他有类似的肿块吗?有没有觉得关节部位有疼痛?是否服用过抗炎药?用药后效果如何?
2、您是否在最近几个月内发热频繁?皮肤有无出现斑、疹等?
3、您有无出现伤口不易愈合,或皮下瘀斑瘀点不消褪的情况?
4、您是否有腹痛、腹泻症状?最近是否常常咳嗽、咳痰?
5、您家里人是否有亲属患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您母亲是否患有该病?
6、您是否献过血或者输过血?是在什么地方献血或输血的?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这个病能治好吗?我的情况严重吗?得这个病的人能活多久?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需要哪些治疗?
4、这个病的治疗医保能报销吗?
5、这个病对以后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态。之后会建议做血常规、血生化、血清HTLV-Ⅰ抗体检测、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检测等检查,细胞组织学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切片组织病理可进一步帮助确诊,并排除其他血液病。
检查-体格检查:
1、淋巴结检查
患者坐姿,医生从头颈、锁骨、腋窝等部位进行淋巴结触诊。感受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和活动度等。本病患者可触及全身淋巴结肿大,无自觉疼痛或触痛。
2、腹部查体
患者排空膀胱,低枕平卧,屈膝,充分合理暴露腹部。医生观察腹部外形、皮肤和呼吸运动有无异常。然后对腹部进行触诊,本病患者可触及肝脾肿大。
3、皮肤查体
患者坐姿,由医生对破损皮肤进行检查,观察皮肤破损情况、形态、有无不适感觉等。患者可以主动提供皮肤破损的部位,并适当合理的暴露与医生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大多数患者白细胞升高,可有轻至重度贫血(血红蛋白降低)。
2、血清HTLV-Ⅰ抗体检测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初步诊断会常规推荐血清HTLV-Ⅰ抗体检测,抗体阳性为本病的诊断要点之一。
3、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检测
包括CD3、CD4、CD8、CD4/CD8等指标。用于辅助判断疾病类型和T细胞表型。
4、血生化
主要是用来监测肝、肾功能和血液中钙含量。大多数急性型或淋巴瘤型患者伴有乳酸脱氢酶升高,而高血钙是本病实验室检查特征表现之一。
检查-病理检查:
1、细胞组织学检查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病理特征是外周血中出现“花瓣”样细胞,特点为细胞核分叶明显、染色体均匀或浓聚、核仁缩小或消失,胞质内无颗粒。瘤细胞具有多样性。
2、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患者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双膝前屈。用手指触摸髂后上棘的大体位置,对穿刺位点进行标记。局部消毒、麻醉后,在标记处进针1cm~1.5cm,抽取骨髓液,制作成涂片。染色观察。以多形性核扭曲,并带核仁的大淋巴样细胞增殖为特征。亦有“三叶草”或“花瓣”样多叶核,核仁不明显。
3、骨髓切片组织病理
在完成髂后上棘骨髓穿刺后,在旁开抽吸骨髓液位点约1cm处,刺入骨膜面,钻刺至2cm~3cm或不能再进入时,抽取骨髓组织,将骨髓组织制作印片,进行检查。观察骨髓细胞有无形态学变化、有无骨髓侵犯等。
诊断-诊断原则:
患者由于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症状就医,医生一般根据患者情况、临床表现、病史及家族史进行初步判断,但仍需要通过血常规、血生化、血清HTLV-Ⅰ抗体检测、细胞组织学特点等确诊。在诊断过程中,该病需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有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T淋巴细胞肿瘤。
2、除淋巴瘤ATL外,外周血应有异常T淋巴细胞,包括典型的“花瓣细胞”以及小的有切迹和分叶核成熟T淋巴细胞。
3、HTLV-Ⅰ抗体阳性。
诊断-鉴别诊断:
1、皮肤T细胞淋巴瘤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典型症状为免日晒部位出现持久的皮疹,如下腹部、臀部、大腿等处,伴或不伴瘙痒。大部分患者病变局限于皮肤。临床可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所致的皮疹鉴别。
2、外周T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弥漫性、侵袭性肿瘤,多数患者全身淋巴结肿大,皮肤、肝脏也常常受累。罕见瘤细胞累及外周血。骨髓涂片可见赘生性细胞胞浆透明,核仁明显。
3、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虽然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多等临床表现,但在形态学上,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类似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与本病的“花瓣”样细胞和分叶核细胞形态完全不同。
治疗-治疗原则: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需要进一步确定临床亚型,来对应选择治疗方案。慢性型和冒烟型患者,临床治疗以密切观察为主,监测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感染,针对感染情况对症治疗。急性型和淋巴瘤型患者,临床需密切关注其血钙水平,治疗措施包括补液、双膦酸盐类药物和化疗。对于化疗有效、复发或难治性患者,可以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对症治疗:
1、出现感染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
2、出现高钙血症患者,给予降血钙药物治疗,如阿仑膦酸钠等二膦酸盐类药物。
治疗-一般治疗: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有胃肠道症状或有化疗副作用的患者,宜采用清淡易消化饮食,必要时可以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环境按时通风,床铺、餐具定期消毒,多漱口,勤洗手,避免感染。
治疗-药物治疗:
1、α-干扰素(IFN-α)
皮下注射给药,用于诱导ATL细胞凋亡。
2、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
是HTLV-Ⅰ的有效选择性抑制药,临床上齐多夫定单用或与拉米夫定联用。
3、泼尼松
皮质激素类,可改善患者症状。
4、沙利度胺
有抗炎、调节免疫、抑制血管生成及抗肿瘤作用。
治疗-相关药品:
α-干扰素、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泼尼松、沙利度胺、阿仑膦酸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多柔比星、甲氨蝶呤、巯喋呤、阿霉素、强的松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治疗-放化疗:
1、放疗
放射疗法是使用辐射性的高能量束,杀死癌细胞。治疗过程如同做影像学检查,一台特殊的仪器在患者周围移动提供能量束。全身或局部放疗可与使肿大的脾脏核淋巴结缩小,缓解皮肤病变,改善症状。血象中的异常淋巴细胞数量也会减少。
2、化疗
(1)化疗分类
采用单一药物化疗或联合化疗的方式。用于急性期缓解临床症状、慢性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2)治疗方式
是通过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静脉注射化疗药物。
(3)化疗方案
①VEAP方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多柔比星。
②VEPAM方案:VEAP+甲氨蝶呤。
③VEMP方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巯喋呤。
④CHOP方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强的松。联合甲氨蝶呤预防性鞘内注射。
治疗-其他治疗:
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有报道表明,低剂量强度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可行方案,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2、参与临床试验
急性型或淋巴瘤型的患者如果可以符合纳入条件,可以考虑参加新化疗方案的临床试验。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一般预后极差。急性型和淋巴瘤型患者如果未经治疗,多数在确诊后数周或数月内死亡。慢性患者中近2/3的人在确诊后2.5年内死亡。
预后-危害性:
1、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和性传播进行传染。
2、本病可通过母乳传染给婴儿,HTLV-Ⅰ携带者需阻断母乳喂养。
3、本病侵袭免疫细胞,患者免疫力下降,日常需要预防感染,重度感染可能会危及生命。
4、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常伴随高钙血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本病很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本病治愈率低。
预后-根治性:
本病很难根治。
预后-生存周期:
淋巴瘤型和急性型患者的预计4年生存率仅5%。急性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6.2个月,淋巴瘤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2个月。
日常-总述: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情绪的调控,保持心情畅快,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出血、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和热量补充,保证休息。用药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治疗方案较少,预后不佳,患者对疾病充满恐惧和焦虑,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进而自暴自弃,拒绝配合治疗。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安抚患者情绪,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
(2)家属需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的生活护理,转移其注意力,消除恐惧。
(3)患者应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减少活动强度和时长,必要时家属予以协助。
(4)鼓励患者多结识病友,尤其是通过治疗已经缓解的病友,介绍经验以及调理方法,缓解患者情绪。
(5)向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信息,增加患者治病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静脉注射给药尽量使用静脉置管输液,为患者活动提供方便。
2、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时,要注意预防感染。
3、化疗期间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反应时,应积极处理药物的副作用,并给予清淡饮食,增加患者食欲。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患者由于血象异常产生的疲乏、心悸、萎靡、嗜睡等贫血症状,日常生活中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日常活动也以患者可以耐受的强度为宜,且有人在旁辅助,避免过度劳累。
2、避免感染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易发感染。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需每日检查全身容易感染的部位,观察局部是否出现皮肤改变或感到疼痛。
(2)陪护人员在照顾患者前,需先做好自身的无菌消毒,如洗手、换干净衣物等。
(3)生活环境需要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但需防止患者受凉。
(4)给予低菌饮食,餐具应煮沸消毒或高压灭菌。
(5)少去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6)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晨起、饭后、睡前漱口。
3、避免出血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患者由于疾病或化疗引起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患者平日应避免损伤出血,不接触利器如水果刀、指甲剪等,尖锐的桌角、门边等需适当包裹,减少磕碰损伤可能。
日常-病情监测:
1、每日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定期测量体重。
2、每日监测皮肤、黏膜是否出现出血或感染。
3、监测血象,血小板低于50×109/L时,需要实施预防出血的措施,低于20×109/L时应卧床休息。
饮食调理: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患者常常伴随有贫血、消化道疾病,需要饮食规律、适量,富有营养,热量高,且容易消化。
饮食建议:
1、日常饮食要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保证机体功能,满足高代谢需要。
2、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鸡蛋黄、奶制品、水果、绿叶菜、大豆等,改善贫血症状。
3、低脂饮食,采用蒸、煮、炖等用油较少的烹饪方法。
4、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扩充血容量。
饮食禁忌:
1、忌食生冷、凉菜,水果需削皮煮熟之后才可食用,避免受凉和感染。
2、避免食用油炸、坚硬的食物如坚果类或骨头,避免口腔出血。
3、戒烟戒酒,忌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饮食-其他注意: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易发感染。为避免患者感染,餐具、杯具等使用前消毒。
预防措施: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可通过阻断感染途径,预防HTLV-Ⅰ的感染来实现。在疾病流行区域对献血者实行HTLV-Ⅰ筛查,以及推荐携带者避免母乳喂养,可以很好的预防和消除HTLV-Ⅰ感染。但至今仍无法预防HTLV-Ⅰ携带者发展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