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胆总管扩张疾病英文名称: choledochectasia疾病概述: 胆总管扩张(cho...
养生
疾病名称: 胆总管扩张
疾病英文名称: choledochectasia
疾病概述:
胆总管扩张(choledochectasia)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总管增粗。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出现胆总管下端梗阻,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管内压力增加,引起胆总管异常扩张。部分患者的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通常有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先天性患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胆总管
常见症状: 皮肤黄染、腹部疼痛、上腹部肿块
主要病因: 胆汁排泄不畅、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胆总管扩张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检查、超声、CT、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钡餐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导致胆管穿孔、破裂等情况发生,还会延误原发病的治疗,故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患者多在童年出现症状,好发于女性。
2、存在胆总管结石、胰头癌等疾病的人群容易发生胆总管扩张。
病因-总述:
胆总管下端梗阻,比如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癌、胰头癌、壶腹癌等,均可以引起胆总管扩张。下端梗阻时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管内压力增加,引起胆总管扩张。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是由先天发育缺陷导致的。由于胆总管的管壁发育不全和胆总管远端通道狭窄,影响胆汁排泄,管腔内压力增加,导致管腔扩张而成。
病因-危险因素:
存在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癌、胰头癌等疾病的人群,容易出现胆总管下端梗阻,发病风险高。
症状-总述:
患者可出现腹痛、黄疸、上腹部肿块等症状。但不同患者的表现差异较大,成人患者的腹痛症状较明显,儿童则主要表现为黄疸以及上腹部肿块。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原发病的相关症状。
症状-并发症:
患者由于胆总管扩张、梗阻等因素存在,可引起胆总管破裂、穿孔等情况发生。
就医-急诊指征:
患者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恶寒、昏迷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巩膜黄染。
2、上腹部疼痛、上腹部出现不明肿块。
3、发热、寒战、近期体重下降、乏力等其它原发病表现。
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患者出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恶寒、昏迷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
2、患者病情较平稳时可选择肝胆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症状是何时出现的?
2、您的症状出现前有哪些诱发因素吗?
3、您原来有哪些胆道疾病吗?比如胆总管结石?
4、您原来有过黄疸的情况出现吗?
5、进行了哪些治疗?症状是否有改善?
6、您平时的饮食习惯如何?是否喜欢进食高脂肪的食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疾病是如何引起的?
2、我的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吗?可以进行介入治疗吗?
3、手术的风险如何?能治好吗?
4、我的疾病会复发吗?
5、我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吗?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皮肤黄染、腹部疼痛或是发现上腹部肿块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然后通过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检查、超声、CT、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钡餐检查等进一步了解病情,辅助诊断以及治疗。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初步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然后观察患者皮肤、巩膜黄染的情况,检查是否有明显的上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局部压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的情况,比如中性粒细胞增多等。
2、血生化
主要了解患者是否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寻找可能的病因。
3、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检查可以提示是否有胰头癌、壶腹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
超声可发现患者局部有无结石征象,检查可能存在的病变。
2、CT
能帮助医生观察患者各组织、器官的异常,有利于诊断疾病以及寻找病因。
3、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这是有创检查。医生会通过内镜注入显影剂,可以更好地观察胆管的形态,了解患者病情。
4、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
是一项无创检查,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就能了解胆管的结构改变以及梗阻的情况。
5、钡餐检查
患者需要吞服钡餐,然后进行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胃、十二指肠的移位,可用于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的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并了解患者既往的肝、胆、胰腺等部位的疾病。然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检查、超声、CT、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通常有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此外还要针对患者存在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重,导致肝脏功能衰竭,也可进行肝移植。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无需药物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为主。
1、抗生素
如果患者同时存在感染的情况,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比如头孢他啶、克林霉素等。
2、解痉镇痛药
可以缓解胆道痉挛引起的疼痛,可选山莨菪碱、吲哚美辛等。
3、护肝药
如果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可以酌情使用护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可起到修复肝细胞、避免肝细胞损伤加重的目的。
治疗-相关药品:
头孢他啶、克林霉素、山莨菪碱、吲哚美辛、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以解除胆总管下端梗阻为主,改善胆汁的排泄情况。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胆总管扩张患者以去除局部梗阻原因为主。先天性胆总管扩张患者可通过囊肿切除、囊肿引流等方式治疗。
1、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
通过手术切除囊肿,帮助胰胆液分流。具体的手术方式由患者的病情决定。
2、囊肿引流术
对于重症、难以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进行囊肿造口等方式,缓解症状,待病情改善后再进行根治手术。
3、肝移植
如果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可选择肝移植。但肝移植治疗费用高、需要合适的供体、存在治疗风险。医生会和患者、家属积极协商,共同决定是否进行本手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的病因以及严重程度有关。胆结石等疾病导致的患者,在积极地治疗后,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基本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如果患者存在胰头癌等疾病,可能会出现不良预后。先天性胆总管扩张患者经过治疗,多数恢复良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引起黄疸、腹痛等情况,如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引起胆管穿孔、破裂等,甚至导致腹膜炎等。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部分原发病较重的患者可能有不良预后。但通常胆总管扩张的情况能得到控制。
日常-总述:
患者要注意术后的康复注意事项,保护伤口、合理运动。在生活中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体恢复。注意遵医嘱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3、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果患者年龄较小,家属应注意帮助其完成清洗。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复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尤其是存在肿瘤等原发病的患者,要积极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待身体恢复后可由一些简单的活动逐步过渡到日常活动,但不要进行激烈的对抗性运动。
2、保护伤口,不要牵拉、抓挠。避免伤口接触污物。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出现渗血、流脓等情况要及时治疗。
3、如果患者年龄较小,家属要注意看护,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饮食调理:
术后先遵医嘱进食。恢复正常饮食后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利于身体恢复。年龄较小的患者要遵医嘱进食,注意适时的添加辅食。
饮食建议:
1、术后先进流食。待医生允许后可选择半流食,然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2、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含脂肪较少的食物。
4、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
5、保证年龄较小的患儿的合理饮食,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2、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节食。
3、避免摄入过量的脂肪,少吃动物脂肪、油炸食品。
预防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疫苗,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发病可能。
1、控制病因,出现胆结石、胆总管癌等疾病时积极治疗。
2、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度节食。
3、合理摄入脂肪以及胆固醇,限制油炸、动物内脏等食物的摄入。
4、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5、孕妇在妊娠期注意产前检查,及时了解胎儿情况。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