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癫病疾病英文名称: depressive psychosis疾病别名: 癫疾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癫病
疾病英文名称: depressive psychosis
疾病别名: 癫疾
疾病概述:
癫病(depressive psychosis)是临床常用的精神失常疾患。临床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主要特征。每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先天不足等诱因而引发。本病具有反复性,发作性,严重会出现脑梗,脑出血等危重证候。相当于西医学的精神分裂症。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中医科、精神心理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颅脑
常见症状: 神志错乱、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语无伦次、静而少动
主要病因: 多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先天不足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头颅CT、MRI、脑电图
重要提醒: 若发现神志错乱、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及早诊断,尽早治疗,避免反复发作,进展为狂证,或造成不可逆脑损伤。
临床分类:
1、痰气郁结
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常常叹气,胡言乱语,或喃喃自语;伴有多疑多虑,喜怒无常,不分干净脏乱,不思饮食;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2、气虚痰结
主要表现为情感淡漠,不想动也不想说话,甚至发呆一动不动,直瞪双眼,眼神黯淡,或独自傻笑,自言自语,精神错乱,自觉听到奇怪声音和看到奇怪的东西,自己责骂自己;伴有面色萎黄,饮食量少,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脉细滑或细弱。
3、心脾两虚
主要表现为精神恍惚,做噩梦,心慌,易受惊吓,容易悲伤想哭;伴有肢体困乏,胡言乱语,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癫病任何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青壮年。
病因-总述:
癫病的发生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先天禀赋不足相关,基本病机为痰气瘀结,蒙蔽脑窍或心肝脾虚,神明失养所致。病位在脑,关系到肝、心、脾。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不足
由于先天禀赋异常,或胎儿在母腹中受过惊吓,影响胎气,气机升降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导致胎儿发育过程中大脑元神虚损,胎儿出生后若遇到精神刺激等诱发因素,则气机逆乱,而发为癫病。
2、七情内伤
(1)长期情绪低沉抑郁,导致肝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滞,渐渐发展为血液运行受阻,元神之府失于充养,逐渐成癫病。
(2)长期忧愁思虑,耗伤心神,损伤脾胃功能,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向上营养脑,元神失养而发癫病。
(3)突然受惊恐或大怒,损伤肝脏,引动肝火,向上冲犯脑,致使元神逆乱,发为癫病。
3、饮食不节
(1)平时过度偏食油腻,难消化、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糯米饭,海鲜,甜食等,损伤脾胃功能,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调,不能及时被消化的食物积于体内而化生为痰浊,痰浊内盛,日久郁而化火,上扰心神发为癫病。
(2)平时饮酒无度,损伤脾胃功能,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调,生成痰湿,日久郁而化热,充斥胃肠,腑热上冲,扰动元神而发为癫病。
症状-总述:
癫病是临床常用的一组精神失常疾患。一般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呆钝、语无伦次、静而少动。可伴有面容憔悴,目光呆滞,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癫病发病先兆常见对周围事物兴趣性降低,生活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积极性减退,言语减少或内容贫乏空洞,情绪不稳,抑郁不乐,喜静恶动,不愿出门,怕见生人,或偶有离奇怪诞想法行为,高级意向减退;或出现神疲乏力、不寐多梦、头痛头昏等躯体症状。
2、初发期多以情感障碍为主,表现为情感淡漠,喜怒无常,语无伦次,或少言寡语,生活懒散,此为病情尚轻。
3、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正气渐耗,可出现思维障碍,意志减退,神志呆钝,灵机失用,出现妄见、妄闻、妄想,此为邪结较深。
4、久病不愈,正气逐渐衰弱,邪结愈深,则表现为淡漠不知,秽洁不知,喃喃自语,病势深重。
症状-并发症:
狂证
由于癫病发展过程中,损及心、脾、肝、肾,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心神被扰,引起神志异常,伴随狂证症状表现,出现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等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出现神志异常,语无伦次,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等症状。
2、短时间内发病状态不能缓解且反复发作,持续保持意识不清状态。
3、患者癫病发作之后意识恢复,出现频繁发作。
以上须立即就医,必要时到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神志异常,表情淡漠,静而少动,语无伦次等症状,近来发作频繁,症状加重。
2、伴有喜怒无常,睡眠不安,饮食变化或骂人谵语,精神亢奋,狂躁不安。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处理。
2、其他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精神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建议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有没有神情抑郁、多疑多虑、表情淡漠、沉默呆钝、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等症状?这种情况多久了?
2、是不是平素性格内向,心情郁闷,多有情志不遂或突然受惊吓的情况?
3、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面容憔悴,目光呆滞,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性欲减退?
4、家族中有人患过相似疾病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平时饮食状况如何,有抽烟喝酒习惯吗?
7、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为什么会这样?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头颅CT、MRI、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情绪情况,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胸部心肺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医生通常还需使用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来初步判断身体状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可提示有无感染存在,以及感染的类型。
2、脑脊液检查
炎症、损伤、出血、缺氧等,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脑脊液性状、成分发生改变。脑脊液的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1、脑电图
脑电图是诊断癫病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对癫病诊断有特异性,也是癫痫分类的依据。
2、DSM-IV临床访谈
DSM-Ⅳ临床定式访谈、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作用。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主要排除脑损伤出血等疾病,用于鉴别器质性病变。
2、MRI
用于观察脑部有无病变,能明确是否由脑结构改变所致,颅内肿瘤常引起的癫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神志错乱、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症状的郁证、痴呆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本病平素性格内向,近期多由情志刺激,意欲不遂等诱发因素,可有家族病史。
2、临床以神情抑郁、多疑多虑、表情淡漠、沉默呆钝、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静而少动或悲伤想哭为主要症状。
3、患者自认为无病,无求知欲望,不易受暗示及环境的影响,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环境。
4、可有面容憔悴,目光呆滞,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表现。
诊断-鉴别诊断:
1、癫病与郁病
均与五志过极,七情内伤有关,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郁病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闷,急躁易怒,心悸失眠,喉中如有异物等自我感觉异常为主,或悲伤欲哭,撑腰哈欠,像如神灵所作,神志清楚,有自制能力,不会自伤或伤及他人。癫病见喜怒无常多语或不语等症,一般已失去自我控制力,神明逆乱,神志不清。
2、癫病与痴呆
二者症状表现有相似之处,痴呆是以智能低下为突出表现,以神志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异常疾病,以老年人多见,部分症状可自制,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病以神情抑郁、表情淡漠、沉默呆钝、语无伦次为主证,一般已失去自我控制力,神志不清。
治疗-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癫病总原则为“调整阴阳”,癫病初期痰气郁结,治疗以化痰理气解郁为主;后期气虚痰结,治当益气健脾涤痰,兼以宣窍;若心脾两虚,治疗以气血双补为主。
治疗-药物治疗:
1、痰气郁结证
(1)方药:逍遥散合涤痰汤加减。
(2)常用中药:柴胡、白术、芍药、当归、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半夏、制南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石莒蒲、竹茹、生姜、大枣。
2、气虚痰结证
(1)方药:四君子汤合涤痰汤加减。
(2)常用中药:人參、白术、茯苓、甘草、制半夏、制南星、橘红、枳实、茯苓、石菖蒲、竹茹、生姜、大枣。
3、心脾两虚证
(1)方药: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
(2)常用中药:当归、茯神、人参、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黄芪、茯苓、川芎、半夏、肉桂、炙甘草、香附、栀子、神曲。
治疗-相关药品:
人参归脾丸、苏合香丸、平肝舒络丸、加味逍遥散、质保地黄丸、十香返生丹,视病情辩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针灸疗法
针灸对治疗癫病有一定的疗效。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前应明确诊断。针灸治疗对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需熟悉头颈部的局部解剖,在实施操作时严禁伤及颈部重要的神经、血管。治疗时用毫针常规刺百会、印堂、内关、神门、太冲、丰隆等穴位。肝郁气滞配膻中、期门;痰气郁结配中脘、膻中;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具有理气化痰、调神开窍的功效。
2、耳针治疗
取耳穴心、皮质下、肾、枕、神门。每次选用3~5穴,用毫针刺法或压籽法。
治疗-治疗周期:
癫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癫病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人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癫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重视精神调护,避免精神刺激。若失治误治,或多次复发,则病情往往加重,难以逆转。
预后-危害性:
1、癫病初期多为实证,痰气郁结,日久化火,可转化为狂证,表现为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毁物打骂等症状。
2、癫病具有反复发作性,若治疗不当,病程越长,病情越严重,治疗难度越大,最终因精神混乱而成为废人。
预后-治愈性:
早期治疗得当且日常护理方法正确,保持情绪舒畅,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预后-复发性:
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果引起癫病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调护不当,都会引起癫病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规律的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癫病易反复发作,患者情绪波动大,患者应保持乐观,心境平和,消除不良情绪,以防症状加重。
2、在癫病缓解期注意情志调养,避免忧愁郁闷,沉默寡欢等不良情绪,培养其乐观、积极、豁达、宽容的心理素质,克服自卑心理。
日常-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并将药物全部服下,或将药物混在饮料、饭菜里,并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2、防止吐药、丢药、藏药现象。对有神志错乱的患者,药经常检查口袋床铺等处,有无藏药。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整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设有安全保护措施,如门窗有铁栏等,设备力求简洁,同时做好对铁器、锐器,电器等物的保管。
2、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适当约束,注意安全防护。
3、做好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完整性,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全身状况以及伴发症状,如有反常现象,应考虑到证变的可能性,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
2、观察患者生活起居情况,分析饮食、睡眠、女患者月经来潮等与发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应给予生活护理。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DSM-Ⅳ临床定式访谈、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等检查,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日常-特殊护理:
积极治疗癫病并发症,对手自动症病人应注意防止其自伤或伤人毁物。
饮食调理:
饮食宜易消化,防止鱼刺、硬骨类等混入,以免发生意外。忌食辛辣、肥腻、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对于多疑拒食的患者,可让家人一起用餐,必要时遵医嘱采取鼻饲法进食。
2、痰气郁结的患者,可选用柑橘、枇杷、萝卜等食物,对不思饮食的患者,要多开导,寻找原因,劝其进食。
3、气虚痰结的患者可选用桂圆、红枣等食物。大便溏稀、小便清长的患者,饮食和中药汤剂均宜热服。
4、心脾两虚的患者宜健脾养心,富于营养,可选用山药黄芪粥或红枣黑木耳汤等。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芥末等。
2、避免吃生冷、硬质粗糙、油腻、过咸的食物。如雪糕,凉拌菜,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
3、避免吃含钾、锌元素过高的食物,如紫菜,海带,香蕉等
4、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预防措施:
移情易性等精神疗法是预防和治疗癫狂的有效方法,因此注意精神调摄。避免精神刺激,能有效减少或减轻疾病的发作。
1、加强母孕期的卫生,避免受到惊恐等精神刺激,对明显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应劝其不在生子女。同时注意幼儿的发育成长,一旦发现有精神异常表现,应尽早专科医生诊治,早期治疗。
2、患者应加强生活调摄和精神调养,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轻松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如散步、下棋等,轻症以及病情稳定的患者,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3、家属或社会要对患者关心照顾,不可讥笑、嘲弄,以免使患者再次精神刺激而诱发本病。
3、坚持治疗,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不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定期门诊随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