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多房棘球蚴病疾病英文名称: 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疾...
养生
疾病名称: 多房棘球蚴病
疾病英文名称: 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
疾病别名: 泡状棘球蚴病、泡球蚴病、多房性包虫病
疾病概述:
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泡球蚴常寄生于肝、肺、肾等脏器,早期一般无症状,发现时多已晚期,通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上腹痛、腹胀、消瘦
主要病因: 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
检查项目: 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X线检查、B超、CT
重要提醒: 患本病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脑转移等。因此,患者应及早就医,积极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在北美阿拉斯加、俄罗斯西伯利亚及我国宁夏,以红狐为主;四川甘孜州主要是野犬。野犬、狐、狼、獾和猫等为终末宿主,被其捕食的田鼠等啮齿动物为中间宿主。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人因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或接触狗、狐而感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以农牧民、狩猎人员为多,男性青壮年为主。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多房棘球蚴病主要分布于北半球高纬度寒冷山区。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为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狗、猫等食肉动物,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污染水源、牧场及周围环境。当中间宿主田鼠等啮齿动物吞食了虫卵或孕节后,含棘球蚴的动物内脏被狗、狼吞食。人若误食虫卵亦可在体内发育成多房棘球蚴病;狩猎人员通过接触野狗、狐狸,或摄入被虫卵污染的水、植物等,亦可感染。
病因-基本病因:
虫卵被吞食后穿过肠黏膜达门静脉,到肝脏后发育为泡球蚴,在肝内浸润性生长,破坏肝脏基本结构。病变为单个大块或几个坚硬肿块,边界不清,极似原发性肝瘤。严重者可破坏整个肝叶,侵及门静脉、胆总管、下腔静脉。其脱落入血的生发膜细胞可转移至肺和脑,引起相应脏器病理改变。
病因-危险因素:
1、长时间在流行区停留。
2、在疫区长期居住。
3、与狗、狐等有密切接触史。
4、捕杀狐,剥其皮毛的狩猎人员。
症状-总述:
多房棘球蚴在体内生长极为缓慢,潜伏期可达10~30年,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上腹疼痛,侵犯不同的脏器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肝多房棘球蚴病
临床可见上腹痛、腹胀、消瘦、肝脏显著肿大,部分患者可在右上腹部触及肿块。病变波及肝门与胆总管亦可引起黄疸,出现腹水。
2、肺多房棘球蚴病
以两肺中下部粟粒或结节形病灶为多,可出现咯血、咳嗽等症状。
3、脑多房棘球蚴病
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占位性病变征象。生长缓慢者,可无头痛症状,就诊时往往已经晚期,可出现肝区或右季肋部疼痛、胆绞痛、食欲不振、腹胀、消瘦等表现。严重者还可见癫痫发作或同侧肢体瘫痪(偏瘫)。
症状-并发症:
1、棘球蚴囊破裂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2、病程晚期可出现深度黄疸、门脉高压、腹水、脾大、肝衰竭等,易危及生命。
3、可并发囊内感染,造成脑脓肿。
4、棘球蚴囊肿挤压脑内血管可引起脑梗死。
5、若未能及时诊治,持续发展可有视神经萎缩、脑疝等,进一步可导致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就医-急诊指征:
1、咳嗽、咯血;
2、头痛、呕吐、抽搐、偏瘫;
3、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需紧急就医,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上腹部不适;
2、右上腹肿块;
3、伴黄疸、消瘦、消化不良;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或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腹部不适、消化道症状,首诊可咨询消化内科。
2、右上腹不适、黄疸等可咨询肝病科、肝胆外科。
3、咳嗽、咯血等可咨询呼吸内科。
4、神经系统症状可咨询神经内科。
5、本病可在感染科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7、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去过疫区吗?
6、您最近有没有接触过野犬或者狐狸呢?
7、最近有没有喝生水或者吃生食呢?
8、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是捕杀狐,剥其皮毛的狩猎人员吗?
9、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6、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7、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8、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9、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10、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以及X线、B超、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肝棘球蚴病者,腹部查体可触及肿块,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隆起。
2、并发肺部感染者,胸部查体可有胸膜摩擦感、呼吸音减弱、细湿啰音等。
3、观察生命体征、精神意识状态、语言情况、瞳孔变化以及有无脑膜刺激征等。因病变压迫引起偏瘫者,会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红蛋白轻至中度降低,部分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2、肝功能检查
检查肝功能是否存在异常。部分患者可见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晚期可有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
3、免疫学检查
(1)皮内试验:即Casonis试验,用人或羊棘球蚴囊液抗原0.1~0.2ml皮内注射,一般15分钟即可出结果。阳性者局部可见红色丘疹,或出现伪足,12~24小时后皮下形成红肿与硬结。该试验操作简便,快速,阳性率90%,可作为初筛试验。
(2)血清免疫学:包括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EITB)等。ELISA和EITB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可检出血清中抗体水平低的患者。
(3)免疫层析试条法:有助于诊断本病,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肺棘球蚴病患者胸部X线可见大小不一、孤立或多个圆形、边界清楚、均质的阴影。
2、B超、CT
B超、CT见肝内有边缘不清晰肿块,肿块中央坏死呈液性暗区。有助于排除肝硬化、肝脏囊肿等,但难与肝癌鉴别。
3、头颅CT
CT检查对定位诊断有意义,并可明确病变大小与数量。脑多房棘球蚴患者脑CT检查可发现颞叶或顶叶蜂窝状低密度影。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体征,结合CT、B超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皮内试验等实验室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原发性肝癌、结节性肝硬化等。
诊断-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
患者来自流行区;在疫区长期居住;与狗、狐等有密切接触史;捕杀狐,剥其皮毛的狩猎人员。
2、临床表现
肝脏肿大与隐痛,腹部有肿块,质硬,表面有结节。
3、影像学检查
B超或CT检查肝脏有边界不清的实性病变。
4、实验室检查
皮内试验阳性,且常呈强阳性反应,有助于诊断。ELISA检测血清Em2等抗原阳性可确定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原发性肝癌
肝癌起病隐匿,不少肝癌是在体检或普查中发现。这些肝癌患者既无症状也无体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肝区疼痛、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等具有特征的表现,与本病的症状较为相似。B超及CT结果较难分辨,可肝穿刺活检进行确诊。
2、肝硬化
肝硬化可有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在失代偿期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与本病类似,一般可通过流行病学史、B超、CT等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多房棘球蚴病的治疗以早期手术切除效果较好。但肝组织广泛受累,无手术指征可采用阿苯达唑药物治疗,疗程一般2~3年或更长。
治疗-对症治疗:
1、继发细菌感染时,应进行抗感染治疗。
2、发生过敏反应时,给予抗过敏处理等。
治疗-药物治疗:
1、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又名丙硫咪唑,是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可用于治疗棘球蚴病(包虫病)与囊虫病。孕妇、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甲苯咪唑
甲苯咪唑又名甲苯达唑,是在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驱除肠线虫的药物。本药不易被吸收,所以肠道以外的不良反应较少。孕妇、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及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禁用。
治疗-相关药品:
阿苯达唑、甲苯咪唑
治疗-手术治疗:
应在病程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以及周围肝组织,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1、根治性肝切除术
是肝多房棘球蚴病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可完整切除病灶,连同其周围的淋巴结转移区域的整块组织切除,尽可能地达到“根治”的目的。
2、经皮肝穿刺
晚期或已转移的患者,可以行经皮肝穿刺缓解症状。
3、肝移植
晚期患者可以选择体外肝切除加自体肝移植,可能延长生存周期,但并发症及预后暂无太多研究。
治疗-其他治疗:
射频/微波消融术:射频波可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使局部细胞完全失去活性,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早期发现时,采取手术和药物杀虫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晚期肝脏结构被破坏,预后差。
预后-危害性:
晚期可导致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通过及时的药物、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但许多患者发现时即为晚期,若病变累及颅脑时,会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一般为慢性病程,发现即晚期,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恐慌等心理。
(2)部分患者会出现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可能因此产生忧虑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应相信医生,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加文娱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感受美好生活。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不良反应,请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术后患者,更应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家属要为术后卧床的患者按摩肢体,防止患者出现静脉血栓。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腹部彩超等项目的检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每天消毒引流管,保持切口及引流处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切口和引流管,若出现切口红肿或者引流管堵塞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术后应先给予患者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吃多餐,待胃肠功能正常后再恢复正常饮食。
5、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
3、禁止高盐、高糖饮食。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尽量避免去疾病暴发地区。
2、在疫区长期居住的人群应避免密切接触野犬、狐狸。
3、捕杀狐或剥其皮毛的狩猎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措施。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注意饮食卫生,不饮生水,不吃生食。
6、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