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肺放线菌病疾病英文名称: pulmonary actinomycosis疾病概述: 肺放...
养生
疾病名称: 肺放线菌病
疾病英文名称: pulmonary actinomycosis
疾病概述:
肺放线菌病(pulmonary actinomycosis)是一种因放线菌入侵肺部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胸膜和胸壁。主要症状为胸痛、咳痰、呼吸困难、体重减轻和发热。治疗上以使用青霉素、抽取脓液和切开引流为主,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发病和遗传因素无关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胸痛、咳痰、呼吸困难、体重减轻、发热
主要病因: 放线菌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胸部CT、胸腔积液检查、六胺银染色、厌氧培养、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重要提醒: 肺放线菌病若不经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侵犯胸膜、胸壁、软组织和骨骼结构,从而引起全身多器官感染导致死亡。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为呼吸内科罕见病。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本病好发于中年,以40岁~50岁常见。
2、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倍~3倍。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和对口腔卫生的重视,肺放线菌病发病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病因-总述:
肺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炎。临床常见菌种有衣氏放线菌、牛放线菌、内氏放线菌、黏液放线菌和龋齿放线菌等,其中对人致病性较强的主要为衣氏放线菌。
病因-基本病因:
放线菌感染:衣氏放线菌感染为主。放线菌是人口腔正常菌群,该菌常寄生于健康人龋齿及扁桃体小窝内,在拔牙、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口腔黏膜损伤时,放线菌可由伤口侵入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病因-危险因素:
1、不良的口腔卫生环境,如长期吸烟、酗酒等会增加肺放线菌病的发病风险。
2、既往有口腔病史,如广泛龋齿、牙科手术等会增加肺放线菌病的发病风险。
3、既往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和曲霉球等会增加肺放线菌病的发病风险。
4、有异物吸入病史会增加肺放线菌病的发病风险。
5、创伤、近期手术病史会增加肺放线菌病的发病风险。
6、使用类固醇激素会增加肺放线菌病的发病风险。
7、白血病化疗病史会增加肺放线菌病的发病风险。
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增加肺放线菌病的发病风险。
症状-总述:
肺放线菌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有低热或不规则发热、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带血,乏力、贫血及体重减轻。重症患者可排出混有“硫磺颗粒”的脓液,剧烈胸痛,大咯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或吞咽困难,甚至死亡。
症状-典型症状:
1、咳嗽、咳痰
部分患者可有脓痰或痰中带血,甚至咯血,典型患者咳出物可见硫磺样颗粒。
2、胸痛
病变累及胸膜、胸壁时,可表现为胸痛。
3、呼吸困难、吞咽困难
病变累及纵隔可出现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
4、发热
表现为低热、不规则发热。
症状-病情发展:
1、病变延及胸膜
咳嗽加剧,咳出大量脓痰,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盗汗、贫血、体重减轻。病变延及胸膜可引起剧烈胸痛。
2、病变侵入胸壁
病变侵入胸壁有皮下脓肿及瘘管形成,常排出混有菌块的脓液。
症状-并发症:
1、支气管胸膜瘘
在术后抗生素治疗不充分时可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主要表现为频发性咳嗽、咳脓性痰,体位改变常影响症状的轻重。
2、脓胸
在术后抗生素治疗不充分时可发生脓胸,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高热、咳嗽、咳脓痰。
3、呼吸衰竭
病变累及纵隔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持续不缓解可发生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发绀、心动过速、神志不清、昏迷。
4、心力衰竭
肺部出现放线菌感染,从而产生肺感染肺源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夜间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乏力。
5、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肺放线菌病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导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主要表现为口干、尿少、意识障碍、呼吸加深加快、腹痛、腹泻。
6、恶性心律失常
肺部出现放线菌感染,病变可累及心脏,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恶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慌、胸痛、大汗、呼吸困难、昏迷。
7、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变可累及多器官多部位脓肿,从而导致多器官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烦躁、少尿、黄疸和濒死感。
症状-伴随症状:
1、盗汗
肺放线菌病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部分患者可伴有盗汗。
2、体重减轻
肺放线菌病可有吞咽困难的表现,长期吞咽困难以及疾病的消耗,部分患者可伴有体重减轻。
3、不同程度的乏力
肺放线菌病可有发热、贫血表现,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
4、贫血
肺放线菌病患者长期大量咯血可引起贫血。
就医-急诊指征:
患者出现严重的胸痛、呼吸困难、发热、咯血时,须及时前往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胸痛、咳痰、呼吸困难。
2、伴有体重减轻和发热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胸痛、呼吸困难、发热、咯血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于呼吸内科就诊,确诊后可转诊至感染内科,之后可于呼吸内科、感染内科复查。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怎么发现这个病的?有什么不舒服吗?
2、您有用过什么免疫抑制剂?做过什么治疗,如化疗吗?
3、您有什么口腔疾病吗?是否有假牙?
4、有受过重大外伤吗?做过手术吗?输过血吗?得过肝炎结核之类的传染病吗?
5、您有对什么药物、食物过敏的吗?
6、您平时喝酒、抽烟吗?饮食有什么偏好吗?
7、您是否有异物吸入史?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肺放线菌病吗?
2、我的情况严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4、我需要住院吗?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5、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6、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8、您推荐什么治疗方案?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胸痛、咳痰、呼吸困难、体重减轻和发热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询问有感染病史,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其次会建议患者做血常规、胸部X线、胸部CT、胸腔积液检查、六胺银染色、厌氧培养,还会根据病情选择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以评估病情程度或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病变延及胸膜或广泛转移全身时,则可有肺脓肿及胸腔积液体征,如呼吸浅快、患侧肋间隙饱满、杵状指(趾)。
2、触诊
患侧语颤减弱或消失,闻及胸膜摩擦感、气管向健侧移位。
3、听诊
积液区上方呼吸音增强,患侧可闻及湿啰音。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提示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血沉等可中度升高。
2、厌氧培养
在防污染技术下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或病变肺组织作厌氧培养1周~2周,可见放线菌。
检查-病理检查:
1、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组织病理特点为肉芽肿病变,可见放线菌颗粒。
2、六胺银染色
取病理组织做六胺银染色,可见放线菌菌丝。
检查-其他检查:
胸腔积液检查:可见液体呈草黄色、血性或脓性,通常以淋巴细胞为主,若为脓胸则常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胸片
最常见的为持续肺部阴影。
2、胸部CT线
提示肿块或结节病灶中央的低密度和周围环状增强,“空洞-悬浮气泡”征象、病变跨叶扩散的特点。
诊断-诊断原则:
肺放线菌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赖厌氧培养和组织病理学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根据血常规、胸部X线、胸部CT、胸腔积液检查、六胺银染色、厌氧培养等,明确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排除等相关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出现咳嗽、咳痰及咯血症状。
2、累及胸膜或胸壁时,则出现与病变部位相对应的胸痛。
3、放线菌感染易形成肺脓肿或脓胸,且经胸壁形成瘘管。
4、若患者胸壁瘘管排出含有黄色颗粒的脓液或痰液中发现“硫磺样颗粒”对肺放线菌病的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
5、胸部影像学检查特征性表现为“空洞-悬浮气泡”征。
6、组织病理特点为肉芽肿病变,可见放线菌颗粒。
诊断-鉴别诊断:
1、肺癌
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影像学多表现为实性肿块,边缘较清,典型者有分叶状及短细毛刺影,瘤灶周围可见血管集束或胸膜凹陷征。
2、肺结核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午后低热、盗汗等,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可诊断。
3、肺奴卡菌病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咯血等,但肺奴卡菌病病理检查无放线菌菌丝团。
4、肺脓肿
主要表现为畏寒、高热、咳嗽、咳痰,正侧位胸片和胸部CT提示“气-液平面”和空腔。
5、肺炎
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咳嗽、咳痰。但病理检查无放线菌菌丝团。
治疗-治疗原则:
肺放线菌病治疗上首选青霉素;脓肿、脓胸时,抽取脓液;脓胸患者经反复抽取脓液无效时,应做切开引流;大咯血及药物治疗无效时可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长期大量吸烟和酗酒。
2、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无需药物治疗,但若合并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首选青霉素,也可选用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红霉素、喹诺酮和亚胺培南。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红霉素、喹诺酮、亚胺培南
治疗-手术治疗:
1、抽取脓液
脓肿、脓胸时,抽取脓液。
2、切开引流
脓胸患者经反复抽取脓液无效时,应做切开引流。
3、肺叶切除手术
手术适应征:
(1)临床上出现广泛病变、脓胸、窦道或瘘管形成、纵隔侵犯等。
(2)不排除是否存在肿瘤。
(3)不能控制的咯血。
(4)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复杂的肺部放线菌病如支气管胸膜瘘等。
术后继续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可适当缩短疗程。
治疗-治疗周期:
肺放线菌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相关。
预后-一般预后:
肺放线菌病并非恶性病变,预后良好,可完全治愈且较少复发。但若不经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侵犯胸膜、胸壁、软组织和骨骼结构,从而引起全身多器官感染导致死亡。
预后-危害性:
若不经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侵犯胸膜、胸壁、软组织和骨骼结构,从而引起全身多器官感染导致死亡。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须积极就医治疗。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本病大多数患者可治愈。
预后-根治性:
本病彻底去除病因,可以根治。
预后-复发性:
一般较少复发。
日常-总述:
肺放线菌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肺放线菌病为良性疾病,但有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风险,患者可能会过分忧虑、担心疾病进展,出现恐惧的心理。
(2)肺叶切除手术风险较大,贫血、咯血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患者体力活动受限,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
(3)患者由于对专业疾病知识的缺乏,而产生恐惧感、紧张感。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及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如果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应及时开导并鼓励患者,同时可借助播放音乐、播放视频、适当运动,来转移患者注意力。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日常-用药护理:
1、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2、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时,用药前应做皮试,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保持安静和良好舒适的环境。
2、避免疲劳,减少体力劳动,避免外伤等。
3、保持情绪稳定,可以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疾病,进而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病情监测:
1、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2、心律失常作为术后常见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是患者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需重视心电图的复查。
日常-复诊须知:
1、遵医嘱定期复诊,复诊需携带病历及检查报告单。
2、当出现胸痛、咳痰、呼吸困难、体重减轻和发热症状加重时,需要及时复诊。
日常-术后护理:
监测术后并发症:
1、肺不张
肺不张会影响氧气的交换,容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的症状,护理上需要劝诫患者戒烟、戒酒、多喝水,帮助咳痰。
2、肺部感染
监测体温,出现发热时,可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退热,注意休息。
3、呼吸衰竭
监测血氧饱和度,加强营养。
4、胸腔积液
防止引流管脱落,引流管每日行胸管冲洗处理。
5、心律失常
监测血压,定期复查心电图。
饮食调理:
患者宜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应重视加强饮食营养,清淡饮食、营养均衡,避免长期大量吸烟和饮酒,注意补充维生素等。
饮食建议:
1、给予优质蛋白(鸡蛋、牛奶、鱼、肉类等),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水果、蔬菜。
2、要多补充奶制品等含钙量高的食物,如海鲜、腰果、骨头汤等。
3、多采用含铁食物以改善贫血,如肉类、动物内脏等。
4、还可多吃一些降燥润肺、清热化痰、止咳的食物,如梨、蜂蜜等。
饮食禁忌:
1、尽量避免吸烟、饮酒。
2、尽量减少含糖量高、油腻荤腥的食物,如各种糖类、南瓜粥、荔枝、巧克力、肥肉等。
3、尽量减少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
4、尽量减少生冷、寒冷食物的食用,如西瓜、冷饮、雪糕等。
预防措施: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长期大量吸烟和饮酒;避免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拔牙、化脓性细菌感染时,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